卷八 驕十六案

關燈
一、武乙得天 商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

    與之博,令人為行天。

    人不勝,乃辱之。

    又為革囊盛血,仰而得之,名曰“得天”。

    田于河洛之間,迅雷震死。

     論曰:畏天之威,于時保之。

    愚哉武乙,以天為戲!有殷其雷,胡為乎來哉? 二、宋康王射天滅國 宋有雀生,史占之曰:“吉。

    小而生巨,必霸天下。

    ”康王喜,起兵滅滕,敗齊楚魏,取地數百裡。

    乃愈自信其霸,欲霸之亟成,射天笞地,斬社稷而焚滅之。

    為長夜之飲于宮中,室中人呼“萬歲”,則堂上之人應之。

    堂上之人應之,門外之人又應之。

    至于國中無敢不呼者。

    天下謂之“桀宋”。

    齊伐之,民散城不守,王走死。

     論曰:天何罪乎?宜若有罪然。

    無故生而驕之,此天之所以取射也。

    曰:“射之不中,奈何?”曰:“中之矣”。

    自射其心是矣。

     三、智伯驕愎反禍 晉卿荀瑤智伯氏,于趙、韓、魏諸卿最強,滅範中行氏,分其地,以為己邑。

    晉出公怒,欲告齊魯以伐之。

    智伯反攻公,公奔齊,道死,乃立昭公魯孫,驕而專其政。

    智伯襲衛還,宴三卿于藍台,知襄子戲韓康子而侮段規。

    知國聞之,谏曰:“主不備,難必至矣。

    ”曰:“難将由我,我不為難,孰敢興之?”對曰:“君子能勤小物,故無大患。

    今君一宴而辱人之君相,又弗備,曰‘不敢光難’,夫誰不可喜而不可懼?螨蛾蜂虿,尚能害人,況君相乎?”弗聽。

    丙戍智伯請地于韓康子,韓康子欲弗與。

    段規曰:“智伯好利而愎,不與将伐我。

    不如與之。

    彼狃于得地,必請于他人。

    他人不與,必向之以兵,則我得免于患而待其變。

    ”與之。

    智伯悅。

    又求地于魏桓子。

    桓子欲弗與,任章曰:“無故索地,諸大夫必懼。

    吾與之地,智伯必驕。

    彼驕則輕敵,此懼則相親。

    以相親之兵,待輕敵之人,智伯必不長矣。

    不知與之以驕智伯。

    ”桓子曰:“善。

    ”亦與之。

    智伯又求蔡臯狼之地于趙襄子。

    襄子弗與。

    智伯怒,帥韓魏之甲以攻之。

    襄子奔晉陽。

    圍而灌之,城不沒者三闆。

    智伯行水,魏桓子禦,韓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之可以亡人國也。

    ”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

    襄子乃陰與約,決水灌智伯軍,韓魏合擊之。

    大敗,遂殺智伯,滅其族而分其地。

    趙襄子漆智伯之頭,以為飲酒。

     四、夫差報越而驕 李之役也,阖闾死,夫差立為吳王。

    元年,以伯為太宰。

    習戰射,使人立于門,曰:“夫差,爾忘越王殺爾父之仇乎?”出入必應。

    三年,敗越于夫椒,遂入越。

    越以甲士五千,栖于會稽,遣大夫種,因太宰以行成。

    吳将許之。

    伍子胥谏,不聽。

    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吳與越平。

    初,吳之始用兵于越也。

    史墨曰:“不及四十年,越其有吳乎?越得成,而吳伐之,必受其兇。

    ”九年,吳北伐齊,越子來朝,王及諸大夫皆有賂。

    子胥曰:“是豢我也。

    ”谏又不聽。

    及敗齊于艾陵,賜子胥屬镂劍以死,曰:“盈必毀,天之道也。

    樹吾墓,可材也,吳其亡乎!抉吾眼置吳東門,以觀越之入也。

    ”十四年,夫差驕益甚,北會諸侯于黃池,争長。

    是時,國内空,王居外久,士卒罷敝,勾踐伐吳,虜太子友。

    吳乃厚币以與越平。

    十八年,越益強,敗吳師于豎澤。

    二十一年,遂圍吳。

    夫差使王孫雄行成于越,亦如會稽之事。

    勾踐欲許之,範蠡曰:“聖人之功,時為之庸;得時弗成,天有還形。

    天節不遠,五年則反;小兇則近,大兇則遠。

    今君王不斷,其忘會稽之恥乎?”乃不許,欲遷夫差于甬東,予百家居之。

    夫差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

    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今陷此?”遂自刭。

    越滅吳,誅太宰而歸。

     論曰:夫差之敗,以不聽子胥殺勾踐乎?非也。

    夫差之亡,非在釋勾踐時也,在黃池争長時也。

    使吳能勤政修德,恭儉愛民,如初年報越之時,即百勾踐安能報吳哉?釋越愈以重吳耳。

    乃館娃歌起,花徑香浮,使霸業雄心消沉于蛾眉弱骨之中,非越滅吳,吳自滅也。

    天之所亡,越乘其弊矣! 五、苻堅驕兵天敗 秦苻堅弑秦主生而自立,以王猛為司隸校尉,軍國事皆委之。

    燕慕容垂以内難奔秦,以為冠軍将軍,晉太和五年,秦使王猛伐燕,執燕王晖,遷鮮卑四萬戶于長安。

    陽平公融以為憂。

    晉甯康元年,秦光明殿有人大呼曰:“甲申乙酉,魚羊食人。

    悲哉,無複遺!”堅命執之,不複見。

    及王猛疾笃,堅訪以後事,猛曰:“晉僻處江南,然正朔相承,不可輕圖。

    鮮卑西羌,我之仇敵,終為人患,宜漸除之,以便社稷。

    ”言終而卒。

    晉太元七年,堅令群臣于太極殿,謀欲伐晉。

    群臣以為不可,獨冠軍慕容垂勸之行。

    明年八月,遂大舉入寇。

    民每十抽一丁,其良家子少年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

    長安戎卒六十餘萬,騎兵二十七萬,以慕容垂為前鋒,姚苌為龍骧将軍。

    東西萬裡,水陸齊進。

    運漕萬艘,旌旗金鼓,照徹天地。

    晉以謝石為征讨大都督,謝玄為前鋒,與将軍謝琰、謝彬等帥兵八萬拒之。

    秦兵逼淝水而陣。

    玄使謂秦陽平公融曰:“君懸軍深入,置陣逼水,此持久之計,非欲戰也。

    若移陣少卻,使我真得渡以決勝,可乎?”融信之,麾兵使卻。

    因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