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大逆二十九案
關燈
小
中
大
其君之歲也。
歲在豕韋,弗過此矣。
楚将有之,然壅也。
歲及大梁,蔡複楚兇,天之道也。
”楚子在申,召蔡侯。
将往。
蔡大夫曰:“楚貪而無信,币厚言甘,誘我也,不如無往。
”蔡侯不可。
楚子伏甲享蔡侯,執而殺之,刑其士七十人。
公子棄疾帥師圍蔡,滅之。
及平王立,複蔡。
伍員入吳,遂複楚。
論曰:越範蠡雲:聖人之功,時為之庸;得時弗成,天有還形。
天節不遠,五年複返;小兇則近,大兇則遠。
其義可以參觀,古人之學,蓋有所本欤? 七、王莽盜名篡漢 漢成帝永始元年,大将軍王鳳用事,太後兄弟皆封王侯,獨弟曼早亡,未封。
子莽幼孤,不得與衆比,太後憐之。
莽見列侯子侈靡相競,因折節為恭儉,勤身博學,被服如儒生,内事母嫂以孝敬聞。
大将軍鳳病,莽嘗侍藥,不解衣帶者連月。
又能交結賢士,以要名譽。
赈施賓客,家無赢餘。
嘗家宴,列侯夫人皆衣珠玉,莽妻敝衣不曳地。
時論重之。
鳳死,封莽為新都侯。
帝崩,哀帝立。
二年,崩。
莽益謙謹,遂以太後命自為大司馬,立平帝,稱安漢公,号宰衡,加九錫。
頌德上書者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
莽因臘日進酒,弑帝,迎立孺子,居攝踐,自号曰“新”皇帝。
以皇帝虞舜為始祖,立九廟祀焉。
好空言,慕古法。
匈奴入寇,天下大亂,漢光武起兵。
更始元年,遣将攻洛陽。
莽始懼,日率群臣至南郊,陳其符命本末,仰天大哭。
使諸生、小民旦夕哭天,以哀者為郎。
赦囚徒授兵,殺與誓,曰:“有不為新室者,社鬼記之。
”兵皆散走,迎漢兵。
至城下,發掘莽父祖墳,燒棺暴屍,焚其九廟。
九月朔日,兵入燒宮門及掖庭。
莽猶衣绀褐服,持虞帝匕首,旋席随鬥柄而坐曰:“天生德于予,漢兵其如予何!”避火宣室前殿,火辄随之。
是日,軍士分莽身節解脔食之,懸莽首詣宛。
百姓切食其舌。
王氏遂族。
論曰:莽起外戚,而能慝情飾行,假竊名譽,班固所謂色取仁者非耶?夫心不可欺,始而欺人,終而欺天,卒之抱孺子向天涕泣,身死于人手,而猶曰“天生德于予”,則亦成一癡,無知之物而已。
自欺者,果能欺人、欺天乎哉?夫亂臣亂子,何代無之,而陰邪左道以亂天位,當以莽為罪首! 八、董卓燃臍達旦 卓,隴西人。
桓帝時為郎中。
性粗猛有謀,羌胡畏之。
靈帝中平六年,何進欲誅宦官張讓等,征天下兵,卓遂将西涼兵詣京師。
及張讓殺盡,劫太後與帝出宮,卓因亂遂為司空。
弑太後何氏,廢帝為弘農王,弑之。
奉陳留即位,是為獻帝。
遷都長安,燒洛陽宮阙,發諸帝陵寝,收諸富民以罪惡誅之,沒入其财物子女,驅徙餘民數百萬口于長安。
步騎驅蹙,積屍盈路。
二百裡内無複雞犬。
獻帝初平三年,卓以弟晏為左将軍,兄子璜為中軍校尉,皆典兵事。
侍妾懷抱中子,皆封侯,美以金紫。
築塢于,高厚皆七丈,積聚三十年,自謂事成雄據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畢老。
卓性殘忍好殺,每朝乘車衷甲,陳兵夾道,屯衛周迎。
中郎将呂布素骁勇,卓收為義男,使持戟捍衛,然後出。
朝廷之上,人不聊生。
司徒王允密謀誅卓,因激布為内應。
四月,帝疾新愈,卓入朝,為布所殺。
死之日,吏士皆稱“萬歲”,百姓歌舞于道,士女賈衣裝、市酒食相慶。
暴屍于市,為火炷臍中燃,光明達曙。
塢中有金三萬斤,銀十萬斤,錦绮玩好如丘山,皆籍入官。
子孫無少長皆殺。
(附)呂布負丁建陽 呂布善戟法,骁勇絕技。
初事刺史丁建陽,為帳下義男。
董卓收為腹心,以利啖之,布遂殺丁建陽奔卓。
卓拜為中郎将,每出,使持戟捍衛之。
受王允謀,誅卓有功,後為曹操所殺。
論曰:卓近羌,粗勇無人理。
當時不内召,直一番将耳。
漢鼎将移,如籬落不牢,而虎狼入之,遂以成荼毒弑廢之禍。
及塢守虜,自謂大事不成則退以自老,何異曹爽不失富家翁之言?真一粗莽蠢之物耳!燃臍達旦,脂膏自煎,何快也!布以枭将,兩刺其主,白門之誅,有天道焉。
九、南宮長萬弑闵公 魯莊公十年,敗宋師于乘邱。
魯公以金仆姑射南宮萬,公右颛孫搏之。
宋人請之,闵公靳之曰:“始吾敬子,今子魯囚也。
吾弗敬子矣。
”病之。
秋八月,宋萬弑闵公于蒙澤,殺宋卿仇牧及太宰督。
宋人立子禦說。
禦說奔亳。
萬之子南宮牛、其黨猛獲帥師圍亳。
蕭叔大心及宋王公子孫以曹師伐之,殺南宮牛于師。
猛獲奔衛,南宮萬奔陳。
宋人請猛獲于衛,衛欲弗與。
石祁子曰:“不可。
天下之惡一也,惡于宋而保于我,得一夫而失一國,非謀也。
”衛人歸之。
亦請南宮萬于陳。
萬素多力,陳人飲之酒而以犀革裹之。
比及宋,革破,手足皆見。
宋人皆醢之。
論曰:南宮萬以勇力聞,禦母而奔,晝夜馳數百裡,蓋飛廉惡來類也。
犀破骨縻,天有以屈其力矣。
一、朱溫弑君得子禍 朱溫,本砀山小民,從黃巢為盜。
巢敗降唐。
僖宗中和二年,以溫為河中招讨使,賜名全忠。
及昭宗為宦者劉季述所幽,崔胤召溫以圖匡複,賜爵東平王。
是時,藩鎮互相殺伐,閹宦結黨擅政,韓全誨、李茂貞等劫帝入鳳翔。
天下大亂,惟溫兵最強。
天複二年,溫克鳳翔,迎車駕還長安。
以溫為太尉,封梁王。
劫遷帝于洛陽,殺帝左右二百餘人,誅崔胤、裴樞等,坑朝士于白馬驿,投之濁河。
遂謀禅代。
天元年,溫弑帝于椒殿,立哀帝祝,殺昭宗太子德王裕等九人,弑太後何氏,以哀帝為濟陰王,即天子位,國号“梁”。
開平元年,梁王嘗與其兄全昱飲,昱呼之曰:“朱三,汝本砀山一民耳,從黃巢,幸不死,天子用汝為四鎮節度使,富貴極矣。
一旦滅唐三百年社稷,他日得元滅吾族乎?”梁王不怿而罷。
僭位之後,恣意聲色,諸子雖在外,常征其婦入侍。
次子友文婦美,尤寵之,欲以為太子。
友婦不平,相與謀弑,率龍虎軍斬關夜入,刺溫之腹,刃出于背。
以敗氈裹而瘗之。
矯诏殺友文而自立。
季子友貞讨,殺之。
恐兄弟為亂,乃盡殺。
梁子孫無遺者。
不二年,為唐李存勖所滅。
論曰:餘按狂暴粗惡,未有賊如溫者。
唐德不振,戾氣偶鐘,而生此枭獍。
崔胤借烏頭毒藥以治虛羸之人。
國既不支,且以自殺,哀哉!至于清流投濁,開祖龍以後未有之慘,卒至禍。
來神昧,淫氣自煎,借刀以其腹。
君臣父子出爾反爾之道也。
嗚呼,天亦嚴矣! 一一、安史子禍 祿山,本營州雜胡。
初名阿荦山,其母再适安氏,因冒其姓。
以部落破散,與安氏子思順來歸,為幽州節度使張守所收,為讨擊使。
開元十四年,讨奚契丹,敗績,當斬,執送京師。
上惜其才,赦之。
張九齡固争曰:“不殺必為後患。
”上不聽。
祿山儀觀豐偉,外若癡直,内實狡黠,善揣人意,由是賄買左右,聲譽日起。
天寶二年,帝以為範陽節度使,寵遇日固。
上嘗指其腹曰:“此胡腹中何所有?”曰:“止有赤心耳!”其诙諧辯給如此。
知上寵貴妃,祿山先拜之,曰:“胡人先母而後父。
”上悅,因請為貴妃兒,出入禁中,與妃通焉。
上嘗晏勤政樓,使祿山設金雞帳,坐禦座之
歲在豕韋,弗過此矣。
楚将有之,然壅也。
歲及大梁,蔡複楚兇,天之道也。
”楚子在申,召蔡侯。
将往。
蔡大夫曰:“楚貪而無信,币厚言甘,誘我也,不如無往。
”蔡侯不可。
楚子伏甲享蔡侯,執而殺之,刑其士七十人。
公子棄疾帥師圍蔡,滅之。
及平王立,複蔡。
伍員入吳,遂複楚。
論曰:越範蠡雲:聖人之功,時為之庸;得時弗成,天有還形。
天節不遠,五年複返;小兇則近,大兇則遠。
其義可以參觀,古人之學,蓋有所本欤? 七、王莽盜名篡漢 漢成帝永始元年,大将軍王鳳用事,太後兄弟皆封王侯,獨弟曼早亡,未封。
子莽幼孤,不得與衆比,太後憐之。
莽見列侯子侈靡相競,因折節為恭儉,勤身博學,被服如儒生,内事母嫂以孝敬聞。
大将軍鳳病,莽嘗侍藥,不解衣帶者連月。
又能交結賢士,以要名譽。
赈施賓客,家無赢餘。
嘗家宴,列侯夫人皆衣珠玉,莽妻敝衣不曳地。
時論重之。
鳳死,封莽為新都侯。
帝崩,哀帝立。
二年,崩。
莽益謙謹,遂以太後命自為大司馬,立平帝,稱安漢公,号宰衡,加九錫。
頌德上書者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
莽因臘日進酒,弑帝,迎立孺子,居攝踐,自号曰“新”皇帝。
以皇帝虞舜為始祖,立九廟祀焉。
好空言,慕古法。
匈奴入寇,天下大亂,漢光武起兵。
更始元年,遣将攻洛陽。
莽始懼,日率群臣至南郊,陳其符命本末,仰天大哭。
使諸生、小民旦夕哭天,以哀者為郎。
赦囚徒授兵,殺與誓,曰:“有不為新室者,社鬼記之。
”兵皆散走,迎漢兵。
至城下,發掘莽父祖墳,燒棺暴屍,焚其九廟。
九月朔日,兵入燒宮門及掖庭。
莽猶衣绀褐服,持虞帝匕首,旋席随鬥柄而坐曰:“天生德于予,漢兵其如予何!”避火宣室前殿,火辄随之。
是日,軍士分莽身節解脔食之,懸莽首詣宛。
百姓切食其舌。
王氏遂族。
論曰:莽起外戚,而能慝情飾行,假竊名譽,班固所謂色取仁者非耶?夫心不可欺,始而欺人,終而欺天,卒之抱孺子向天涕泣,身死于人手,而猶曰“天生德于予”,則亦成一癡,無知之物而已。
自欺者,果能欺人、欺天乎哉?夫亂臣亂子,何代無之,而陰邪左道以亂天位,當以莽為罪首! 八、董卓燃臍達旦 卓,隴西人。
桓帝時為郎中。
性粗猛有謀,羌胡畏之。
靈帝中平六年,何進欲誅宦官張讓等,征天下兵,卓遂将西涼兵詣京師。
及張讓殺盡,劫太後與帝出宮,卓因亂遂為司空。
弑太後何氏,廢帝為弘農王,弑之。
奉陳留即位,是為獻帝。
遷都長安,燒洛陽宮阙,發諸帝陵寝,收諸富民以罪惡誅之,沒入其财物子女,驅徙餘民數百萬口于長安。
步騎驅蹙,積屍盈路。
二百裡内無複雞犬。
獻帝初平三年,卓以弟晏為左将軍,兄子璜為中軍校尉,皆典兵事。
侍妾懷抱中子,皆封侯,美以金紫。
築塢于,高厚皆七丈,積聚三十年,自謂事成雄據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畢老。
卓性殘忍好殺,每朝乘車衷甲,陳兵夾道,屯衛周迎。
中郎将呂布素骁勇,卓收為義男,使持戟捍衛,然後出。
朝廷之上,人不聊生。
司徒王允密謀誅卓,因激布為内應。
四月,帝疾新愈,卓入朝,為布所殺。
死之日,吏士皆稱“萬歲”,百姓歌舞于道,士女賈衣裝、市酒食相慶。
暴屍于市,為火炷臍中燃,光明達曙。
塢中有金三萬斤,銀十萬斤,錦绮玩好如丘山,皆籍入官。
子孫無少長皆殺。
(附)呂布負丁建陽 呂布善戟法,骁勇絕技。
初事刺史丁建陽,為帳下義男。
董卓收為腹心,以利啖之,布遂殺丁建陽奔卓。
卓拜為中郎将,每出,使持戟捍衛之。
受王允謀,誅卓有功,後為曹操所殺。
論曰:卓近羌,粗勇無人理。
當時不内召,直一番将耳。
漢鼎将移,如籬落不牢,而虎狼入之,遂以成荼毒弑廢之禍。
及塢守虜,自謂大事不成則退以自老,何異曹爽不失富家翁之言?真一粗莽蠢之物耳!燃臍達旦,脂膏自煎,何快也!布以枭将,兩刺其主,白門之誅,有天道焉。
九、南宮長萬弑闵公 魯莊公十年,敗宋師于乘邱。
魯公以金仆姑射南宮萬,公右颛孫搏之。
宋人請之,闵公靳之曰:“始吾敬子,今子魯囚也。
吾弗敬子矣。
”病之。
秋八月,宋萬弑闵公于蒙澤,殺宋卿仇牧及太宰督。
宋人立子禦說。
禦說奔亳。
萬之子南宮牛、其黨猛獲帥師圍亳。
蕭叔大心及宋王公子孫以曹師伐之,殺南宮牛于師。
猛獲奔衛,南宮萬奔陳。
宋人請猛獲于衛,衛欲弗與。
石祁子曰:“不可。
天下之惡一也,惡于宋而保于我,得一夫而失一國,非謀也。
”衛人歸之。
亦請南宮萬于陳。
萬素多力,陳人飲之酒而以犀革裹之。
比及宋,革破,手足皆見。
宋人皆醢之。
論曰:南宮萬以勇力聞,禦母而奔,晝夜馳數百裡,蓋飛廉惡來類也。
犀破骨縻,天有以屈其力矣。
一、朱溫弑君得子禍 朱溫,本砀山小民,從黃巢為盜。
巢敗降唐。
僖宗中和二年,以溫為河中招讨使,賜名全忠。
及昭宗為宦者劉季述所幽,崔胤召溫以圖匡複,賜爵東平王。
是時,藩鎮互相殺伐,閹宦結黨擅政,韓全誨、李茂貞等劫帝入鳳翔。
天下大亂,惟溫兵最強。
天複二年,溫克鳳翔,迎車駕還長安。
以溫為太尉,封梁王。
劫遷帝于洛陽,殺帝左右二百餘人,誅崔胤、裴樞等,坑朝士于白馬驿,投之濁河。
遂謀禅代。
天元年,溫弑帝于椒殿,立哀帝祝,殺昭宗太子德王裕等九人,弑太後何氏,以哀帝為濟陰王,即天子位,國号“梁”。
開平元年,梁王嘗與其兄全昱飲,昱呼之曰:“朱三,汝本砀山一民耳,從黃巢,幸不死,天子用汝為四鎮節度使,富貴極矣。
一旦滅唐三百年社稷,他日得元滅吾族乎?”梁王不怿而罷。
僭位之後,恣意聲色,諸子雖在外,常征其婦入侍。
次子友文婦美,尤寵之,欲以為太子。
友婦不平,相與謀弑,率龍虎軍斬關夜入,刺溫之腹,刃出于背。
以敗氈裹而瘗之。
矯诏殺友文而自立。
季子友貞讨,殺之。
恐兄弟為亂,乃盡殺。
梁子孫無遺者。
不二年,為唐李存勖所滅。
論曰:餘按狂暴粗惡,未有賊如溫者。
唐德不振,戾氣偶鐘,而生此枭獍。
崔胤借烏頭毒藥以治虛羸之人。
國既不支,且以自殺,哀哉!至于清流投濁,開祖龍以後未有之慘,卒至禍。
來神昧,淫氣自煎,借刀以其腹。
君臣父子出爾反爾之道也。
嗚呼,天亦嚴矣! 一一、安史子禍 祿山,本營州雜胡。
初名阿荦山,其母再适安氏,因冒其姓。
以部落破散,與安氏子思順來歸,為幽州節度使張守所收,為讨擊使。
開元十四年,讨奚契丹,敗績,當斬,執送京師。
上惜其才,赦之。
張九齡固争曰:“不殺必為後患。
”上不聽。
祿山儀觀豐偉,外若癡直,内實狡黠,善揣人意,由是賄買左右,聲譽日起。
天寶二年,帝以為範陽節度使,寵遇日固。
上嘗指其腹曰:“此胡腹中何所有?”曰:“止有赤心耳!”其诙諧辯給如此。
知上寵貴妃,祿山先拜之,曰:“胡人先母而後父。
”上悅,因請為貴妃兒,出入禁中,與妃通焉。
上嘗晏勤政樓,使祿山設金雞帳,坐禦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