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大逆二十九案
關燈
小
中
大
,兄孫山為列侯,以奉車都尉,領尚書事,昆弟諸婿,皆居權要。
夫人顯及諸女皆通籍長信宮。
或夜诏門出入,驕奢放縱。
會有言霍氏毒殺許後者,顯恐洩被誅,遂與禹、山等等謀反。
事覺,禹、山、腰斬,顯及諸女昆弟長幼皆棄市,諸婿姻屬相連者數十家,皇後霍氏廢。
班固曰:霍光受襁褓之托,擁昭立宣,周公何以加焉。
然不學無術,暗于大理,陰妻邪謀,遂至颠覆,哀哉!餘讀,《綱目》,未嘗不為光惜也。
當妻顯弑後,光實未知。
及顯以實告,光即當誅其妻以請死,尚可自贖。
乃匿罪不發,私女為後,又安逃乎弑逆哉?死才三年,子孫族滅,天為許後複仇也。
一七、江充殺太子 漢武帝時,江充為趙王客。
得罪亡,詣阙,告趙太子陰事。
太子坐廢。
充容貌魁岸,被服輕靡。
上召與語,大悅之,拜為直指繡衣使者,使督察貴戚近臣逾奢者。
充舉劾無所避,令身待從軍擊匈奴。
貴戚子弟叩頭求哀于上,願入錢贖罪,凡數千萬。
上以充為忠直,嘗從上甘泉,逢太子家使乘車馬行馳道中。
充以屬吏,太子使人謝充曰:“非愛車馬,誠不欲令上聞之,以教敕無素者,唯江君寬之!”充不聽,遂白奏上。
曰:“人臣當如是矣。
”大見信用,威震京師。
江充見上年老,恐晏駕後為太子所誅,因言上疾祟在巫蠱。
于是,上以充為使者,治巫蠱獄。
充将胡巫掘地視鬼,染污令有處,辄收捕驗治,燒鐵鉗灼,強服之,民轉相誣。
以巫蠱坐而死者,前後數萬人。
充因言宮中有蠱氣,上乃使充入宮,至省中壞禦座掘地求蠱。
又使蘇丈等助充。
充先治後宮,以次及皇後、太子。
宮中掘地,縱橫無複施床處。
雲于太子宮得木人甚多,又有禹書所言不道,當奏聞。
太子懼,不知所出。
及詐為使者收捕。
充等自臨斬之。
後武帝殺太子,因田千秋之谏,遂族江充家,焚蘇丈于橋上。
論曰:非江充殺太子也,武帝自殺其子也。
充本陰險小人,而寵之,以喘物為奇,安得不屠人父子也?養狼而使視稚,其不盡食稚者幾稀。
武帝窮兵極欲,陰殘之氣及于骨肉,天也。
吾于江、蘇也何誅?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
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堯母之命小人有以窺其隙矣。
一八、賈後毒淫弑母(附:賈午) 晉惠帝後賈氏,賈充女也。
晉武帝以充弑魏主髦于南阙為有功,晉室故立其女為太子妃,是為賈後。
後妒忌多權詐,後宮有孕者,子随刃堕。
事太後楊氏不以禮。
及武帝崩,嫉楊駿專政,謀誅廢太後,遂與黃門董猛等召楚王玮,誣駿與太後謀反,殺駿,夷三族。
駿妻龐氏,太後母也,诏欲原之。
賈後付廷尉行刑,太後呼天号叫,截發稽颡。
上表于賈後,請全母命,皆不省,卒殺龐氏,廢太後為庶人于金墉城,絕其膳八日而卒。
覆而殡之。
又殺太宰汝南王亮及楚王玮,廢太子為庶人,尋殺之。
淫虐日甚,與太醫令程據等私通,穢彰中外。
永康元年,三月雨血,妖星見南方,太白晝現。
趙王倫矯诏敕三部司馬開門夜入,廢賈後為庶人,亦置于金墉城,賜金屑酒而死。
賈氏皆族。
南陽人韓壽,美姿容,善詞令。
賈充拜為椽。
每宴集,其少女賈午窺而悅之。
女光麗豔逸,贈壽以異香,遂通焉。
充秘之,因以妻壽。
生子谧。
賈充死,無子,以谧嗣繼充佐命之後,襲封食邑。
又恃賈後内戚,驕恣奢靡。
時從帝幸,宣武觀校獵,與兩宮太子遊處,不為之屈,權過人主,到鎖系黃門待郎,其威福如此。
及趙王倫廢賈後,召谧于殿前戮之。
韓壽早卒,其兄弟與賈午皆伏誅。
《晉書》曰:充初伐吳時,嘗屯項城,軍中忽失充之所在,其帳下都督周勤晝寝,夢百餘人引充至一府,侍衛甚盛,一人南面坐,厲聲責充曰:“爾何敢毀吾事!終當使汝孫嗣死于鐘之間,大子斃于金酒之中,小子困于枯木之下!”充忽然還營,神氣昏喪,經日乃複。
其後谧死于鐘下,賈後服金酒而死,拷賈午竟用大杖斃之,果如其言。
一九、何後弑董太後 董太後為漢桓帝貴人,生靈帝。
及帝立,尊為孝仁太後,以兄子董重為骠騎将軍。
靈帝元和三年,立貴人何氏為後。
後本南陽屠家,以選入掖庭,生皇子辯,故立之。
征其兄何進為侍中。
後王美人生子協,後鸩殺美人,董太後收協養之,以是不和。
中平六年,帝疾笃,何後欲立辯,董後欲立協。
帝崩,卒立皇子辯,封協為陳留王,故何進與董重權勢相危。
何後亦排斥董太後,日夜忿詈。
進與後謀,誣太後交通州郡,不得留京師。
遂遷之河間。
舉兵圍骠騎府,使重自殺。
董後亦暴崩。
由是人心不附何氏。
後何進欲誅宦官,召董卓詣京,何進為宦官所殺,董卓亦弑何後而立陳留王,遂以亂漢天下。
論曰:漢之微也,實由何進。
何後之立,天正以危漢室也。
荼毒弑母,當其收協之時已不兩立矣,卒之。
何後雖誅,漢室亦微,雖誅百何進,何益哉!後生屠家,故母儀不可不慎也。
二十、劉婕妤争坐廢後 宋哲宗元七年,冊立皇後孟氏。
後,洛州人,都虞侯孟元之孫,賢淑有女儀。
太皇太後愛之,備六禮,冊為後。
紹聖三年,宮中劉婕妤有寵,嘗同朝景靈宮,訖事就坐,嫔禦皆立侍,婕妤獨依簾背立。
座髹金飾,婕妤亦欲得之,使從者易座與後等。
衆嫔禦不平,因傳言曰:“皇太後出,後起立,婕妤亦起立。
”尋複坐,則或已撤去婕妤座矣。
婕妤坐空,仆不能起。
因怼不複朝,泣訴于帝。
内侍郝随趨附之曰:“勿戚戚!此座終當為婕妤有也。
“會後女有疾,呼女醫出入宮掖,與尼法端俱為禱祠。
婕妤以魇魅上聞,诏掬之,逮捕宦官宮妾三十餘人。
掠備至,肢體毀折,至有斷舌者。
獄成,命侍禦史覆錄。
郝随以言脅之,禦史懼,乃以奏牍。
上诏廢孟後,出居瑤華宮。
時宰相章陰附劉婕妤,欲立為後,故與郝随構成此獄。
天下冤之。
元符二年,立婕妤劉氏為皇後。
三年,帝崩,無子。
徽宗政和三年,劉後幹預外事,以不謹聞,遂命自殺。
年三十五,诏昭懷。
靖康之亂,王後諸妃被虜,皆北遷,獨孟後以廢居私第獲免。
及高宗立,尊為隆太後。
至紹興中,以壽終。
論曰:人君端冕迎婚,将以為天地宗廟神人之主,非苟焉而已也。
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
親之至也,人政之大者也。
婕妤市寵,佞臣構禍,僭者蒙誅,廢者免難,何天這之巧于授人欤? 二十一、韋後(附:上官婕妤) 唐神龍元年,中宗複位,立韋氏為後。
初,帝為武後所廢,與韋同幽閉,情愛甚笃,嘗與後私誓曰:“異日複見太平,當為卿所欲。
”及複位,上每臨朝,後亦施帳于殿上,如武後焉。
帝嘗使後與武三思發陸,為之點籌,後遂與三思通。
内外相為奸惡,殺張柬之等五人,為武後報仇。
又與散騎常侍馬素客、光祿少卿楊均通,恐事洩不自安。
景龍四年,于餅中進毒,弑帝于神龍殿。
臨淄王隆基起兵讨之,韋後及上官婕妤、武延秀等皆伏誅。
屍韋後于市,諸韋襁褓無免者。
上官儀亦被殺。
上官儀,女名婉兒,配入掖庭,辨慧能文,明習吏事,武後寵之,使掌制命,拜為婕妤。
武後崩,
夫人顯及諸女皆通籍長信宮。
或夜诏門出入,驕奢放縱。
會有言霍氏毒殺許後者,顯恐洩被誅,遂與禹、山等等謀反。
事覺,禹、山、腰斬,顯及諸女昆弟長幼皆棄市,諸婿姻屬相連者數十家,皇後霍氏廢。
班固曰:霍光受襁褓之托,擁昭立宣,周公何以加焉。
然不學無術,暗于大理,陰妻邪謀,遂至颠覆,哀哉!餘讀,《綱目》,未嘗不為光惜也。
當妻顯弑後,光實未知。
及顯以實告,光即當誅其妻以請死,尚可自贖。
乃匿罪不發,私女為後,又安逃乎弑逆哉?死才三年,子孫族滅,天為許後複仇也。
一七、江充殺太子 漢武帝時,江充為趙王客。
得罪亡,詣阙,告趙太子陰事。
太子坐廢。
充容貌魁岸,被服輕靡。
上召與語,大悅之,拜為直指繡衣使者,使督察貴戚近臣逾奢者。
充舉劾無所避,令身待從軍擊匈奴。
貴戚子弟叩頭求哀于上,願入錢贖罪,凡數千萬。
上以充為忠直,嘗從上甘泉,逢太子家使乘車馬行馳道中。
充以屬吏,太子使人謝充曰:“非愛車馬,誠不欲令上聞之,以教敕無素者,唯江君寬之!”充不聽,遂白奏上。
曰:“人臣當如是矣。
”大見信用,威震京師。
江充見上年老,恐晏駕後為太子所誅,因言上疾祟在巫蠱。
于是,上以充為使者,治巫蠱獄。
充将胡巫掘地視鬼,染污令有處,辄收捕驗治,燒鐵鉗灼,強服之,民轉相誣。
以巫蠱坐而死者,前後數萬人。
充因言宮中有蠱氣,上乃使充入宮,至省中壞禦座掘地求蠱。
又使蘇丈等助充。
充先治後宮,以次及皇後、太子。
宮中掘地,縱橫無複施床處。
雲于太子宮得木人甚多,又有禹書所言不道,當奏聞。
太子懼,不知所出。
及詐為使者收捕。
充等自臨斬之。
後武帝殺太子,因田千秋之谏,遂族江充家,焚蘇丈于橋上。
論曰:非江充殺太子也,武帝自殺其子也。
充本陰險小人,而寵之,以喘物為奇,安得不屠人父子也?養狼而使視稚,其不盡食稚者幾稀。
武帝窮兵極欲,陰殘之氣及于骨肉,天也。
吾于江、蘇也何誅?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
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堯母之命小人有以窺其隙矣。
一八、賈後毒淫弑母(附:賈午) 晉惠帝後賈氏,賈充女也。
晉武帝以充弑魏主髦于南阙為有功,晉室故立其女為太子妃,是為賈後。
後妒忌多權詐,後宮有孕者,子随刃堕。
事太後楊氏不以禮。
及武帝崩,嫉楊駿專政,謀誅廢太後,遂與黃門董猛等召楚王玮,誣駿與太後謀反,殺駿,夷三族。
駿妻龐氏,太後母也,诏欲原之。
賈後付廷尉行刑,太後呼天号叫,截發稽颡。
上表于賈後,請全母命,皆不省,卒殺龐氏,廢太後為庶人于金墉城,絕其膳八日而卒。
覆而殡之。
又殺太宰汝南王亮及楚王玮,廢太子為庶人,尋殺之。
淫虐日甚,與太醫令程據等私通,穢彰中外。
永康元年,三月雨血,妖星見南方,太白晝現。
趙王倫矯诏敕三部司馬開門夜入,廢賈後為庶人,亦置于金墉城,賜金屑酒而死。
賈氏皆族。
南陽人韓壽,美姿容,善詞令。
賈充拜為椽。
每宴集,其少女賈午窺而悅之。
女光麗豔逸,贈壽以異香,遂通焉。
充秘之,因以妻壽。
生子谧。
賈充死,無子,以谧嗣繼充佐命之後,襲封食邑。
又恃賈後内戚,驕恣奢靡。
時從帝幸,宣武觀校獵,與兩宮太子遊處,不為之屈,權過人主,到鎖系黃門待郎,其威福如此。
及趙王倫廢賈後,召谧于殿前戮之。
韓壽早卒,其兄弟與賈午皆伏誅。
《晉書》曰:充初伐吳時,嘗屯項城,軍中忽失充之所在,其帳下都督周勤晝寝,夢百餘人引充至一府,侍衛甚盛,一人南面坐,厲聲責充曰:“爾何敢毀吾事!終當使汝孫嗣死于鐘之間,大子斃于金酒之中,小子困于枯木之下!”充忽然還營,神氣昏喪,經日乃複。
其後谧死于鐘下,賈後服金酒而死,拷賈午竟用大杖斃之,果如其言。
一九、何後弑董太後 董太後為漢桓帝貴人,生靈帝。
及帝立,尊為孝仁太後,以兄子董重為骠騎将軍。
靈帝元和三年,立貴人何氏為後。
後本南陽屠家,以選入掖庭,生皇子辯,故立之。
征其兄何進為侍中。
後王美人生子協,後鸩殺美人,董太後收協養之,以是不和。
中平六年,帝疾笃,何後欲立辯,董後欲立協。
帝崩,卒立皇子辯,封協為陳留王,故何進與董重權勢相危。
何後亦排斥董太後,日夜忿詈。
進與後謀,誣太後交通州郡,不得留京師。
遂遷之河間。
舉兵圍骠騎府,使重自殺。
董後亦暴崩。
由是人心不附何氏。
後何進欲誅宦官,召董卓詣京,何進為宦官所殺,董卓亦弑何後而立陳留王,遂以亂漢天下。
論曰:漢之微也,實由何進。
何後之立,天正以危漢室也。
荼毒弑母,當其收協之時已不兩立矣,卒之。
何後雖誅,漢室亦微,雖誅百何進,何益哉!後生屠家,故母儀不可不慎也。
二十、劉婕妤争坐廢後 宋哲宗元七年,冊立皇後孟氏。
後,洛州人,都虞侯孟元之孫,賢淑有女儀。
太皇太後愛之,備六禮,冊為後。
紹聖三年,宮中劉婕妤有寵,嘗同朝景靈宮,訖事就坐,嫔禦皆立侍,婕妤獨依簾背立。
座髹金飾,婕妤亦欲得之,使從者易座與後等。
衆嫔禦不平,因傳言曰:“皇太後出,後起立,婕妤亦起立。
”尋複坐,則或已撤去婕妤座矣。
婕妤坐空,仆不能起。
因怼不複朝,泣訴于帝。
内侍郝随趨附之曰:“勿戚戚!此座終當為婕妤有也。
“會後女有疾,呼女醫出入宮掖,與尼法端俱為禱祠。
婕妤以魇魅上聞,诏掬之,逮捕宦官宮妾三十餘人。
掠備至,肢體毀折,至有斷舌者。
獄成,命侍禦史覆錄。
郝随以言脅之,禦史懼,乃以奏牍。
上诏廢孟後,出居瑤華宮。
時宰相章陰附劉婕妤,欲立為後,故與郝随構成此獄。
天下冤之。
元符二年,立婕妤劉氏為皇後。
三年,帝崩,無子。
徽宗政和三年,劉後幹預外事,以不謹聞,遂命自殺。
年三十五,诏昭懷。
靖康之亂,王後諸妃被虜,皆北遷,獨孟後以廢居私第獲免。
及高宗立,尊為隆太後。
至紹興中,以壽終。
論曰:人君端冕迎婚,将以為天地宗廟神人之主,非苟焉而已也。
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
親之至也,人政之大者也。
婕妤市寵,佞臣構禍,僭者蒙誅,廢者免難,何天這之巧于授人欤? 二十一、韋後(附:上官婕妤) 唐神龍元年,中宗複位,立韋氏為後。
初,帝為武後所廢,與韋同幽閉,情愛甚笃,嘗與後私誓曰:“異日複見太平,當為卿所欲。
”及複位,上每臨朝,後亦施帳于殿上,如武後焉。
帝嘗使後與武三思發陸,為之點籌,後遂與三思通。
内外相為奸惡,殺張柬之等五人,為武後報仇。
又與散騎常侍馬素客、光祿少卿楊均通,恐事洩不自安。
景龍四年,于餅中進毒,弑帝于神龍殿。
臨淄王隆基起兵讨之,韋後及上官婕妤、武延秀等皆伏誅。
屍韋後于市,諸韋襁褓無免者。
上官儀亦被殺。
上官儀,女名婉兒,配入掖庭,辨慧能文,明習吏事,武後寵之,使掌制命,拜為婕妤。
武後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