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左道二十四案
關燈
小
中
大
一、九黎亂德
《史記》曰:少昊之衰也,九黎亂德。
擾天常,神民雜揉,不可方物。
家為巫史,無有要質,民渎于祀,禍災薦臻,莫盡其氣。
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北正黎司地以屬民,民用安生。
蓋左道之始雲。
二、孔子誅少正卯 荀子曰:孔子為魯相,攝政七日,而誅少正卯。
門人問曰:“少正卯,魯之聞人也。
夫子為政而誅之,得無失乎?”孔子曰:“人有大惡者五,而盜竊不與焉。
一曰心逆而險,二曰行僻而堅,三曰言僞而辭,四曰記醜而博,五曰順非而澤。
此五者有一于人,則不免于君子之誅。
少正卯兼有之。
其居處足以聚徒成群,言談足以飾邪熒衆,強足以反是獨立,此小人之傑雄也。
不可以不誅。
”為政三月,而魯大治。
論曰:亂臣賊子,弑父弑君,夫子不能遍誅,獨先之以少正卯。
蓋亂臣明叛,吾道不足開千古之惑。
夫異端則竄入人心,而風氣為之大壞,是鸩毒也。
兩觀之誅,其為萬世道統慮乎! 三、王安石父子濟惡 王安石,臨川人。
宋仁宗朝,擢進士上第,授河南判官。
性強收善辨,躁迫執拗,果于自用,以矯世、變俗為己任。
外示恬退,屢召不起。
神宗熙甯元年,越次入對,參知政事,議行新法,用呂惠卿、曾布、蔡确、元绛、章等,創制置三司條例司,以青苗、保甲、方田、免役、市易、均輸等法,頒行天下。
由是出内庫缗錢百萬,給鄉小民。
戶借錢一千,使納一千三百。
民不願者,州縣強散之,謂“青苗常平錢。
”保甲以民為兵,立保正副連坐之法。
苛急紛更,至有斷腕、截指以避丁者。
市易、均輸則以内藏錢帛,置市京師,悉鬻于民以給用。
甚至果茹薪炭,悉令給置,收其息于官。
于是,天下場務冶坑,河渡房垣,皆有租課。
中外騷然。
迄無成功,其餘法不便者類如此。
斥逐大臣異己者,貶韓琦、司馬光、富弼、程灏、蘇轼、文彥博等數十人。
引用險邪,盤據近要。
又以己說創立新經,使主司用以取士。
黜孔子《春秋》為斷爛朝報,不列學宮。
穿鑿字說,流于佛老,而士風學術,頹然一變矣。
安石一子名,敏慧豪橫,未冠能著書數萬言。
然悍陰刻,無所顧忌,早舉進士,睥睨一世。
不欲做小官,安石乃以所作策及注《道德經》,刊之坊間,傳達于帝,使其黨交薦之。
帝召見,除太子中允、崇政殿說書。
嘗稱商鞅為豪傑,以新法不行,勸誅異己者。
安石一曰與程颢論事,囚首跣足攜婦人冠以出,問所言何事,曰“因新法不行。
”大言曰:“枭韓琦、富弼之首于市,則法行矣!”其橫肆如此。
熙甯八年,以《三經新義》,加安石左仆射、龍圖閣直學士。
明年,疽發背死。
帝亦久厭安石,遂罷之。
司馬光入相,盡改新法。
及安石死,卒成元黨人之禍。
宋室遂衰。
論曰:安石,一執拗果窒人也。
其志亦欲有為,但學古畫葫蘆耳。
力欲伸其說,仇衆護短,意氣用事太過,故以亂宋天下,卒之天殺其嗣,身死而法不行。
故君子之學,不可不純也。
雖然,洛陽鵑聲,天授白眼,固宋祚之将移也。
不然,地氣何由南乎? 四、宋徽宗崇道亂儒 徽宗崇甯三年,既用蔡京為宰相,立黨人碑,禁锢元大臣,遂以王安石配孔子。
诏曰:“荊國公王安石,孟轲以來,一人而己。
其以配享孔子,位次孟轲,封舒王。
”帝銳意制作,以又太平,用蜀方士魏漢津定藥,鑄九鼎,安于九成宮,酌獻受賀。
明年,漢津死,賜号“廣成侯”。
政和二年,有溫州人林靈素者,善妖幻,知帝崇信邪術,賄左右以進。
帝拜為“通真達靈先生”。
靈素大言曰:“陛下為上帝之長子,号‘長生大帝君’,下降于世。
蔡京、王黼等皆左右仙官。
後宮劉貴妃乃九華玉真安妃。
”帝甚寵信,為作上清寶宮,所費巨萬。
出入诃引,至與諸王争道,都人稱曰“道府”。
其徒錦衣玉食,幾二萬人。
政和六年,立道學于辟雍,詣玉清和陽宮,上玉帝徽号。
求道教仙經于天下,設千道會于寶宮,命士庶聽林靈素講經。
帝為設幄其側,因自稱“教主道君皇帝”。
嘗出祀天于南郊,以道士百人執幡幢前導。
帝自言親見空中樓閣、仙子往來之狀,遂作天神降诏以示百官。
宣和元年,都城有女子忽生髭,上命度為道士。
是歲,京師大水,平地高十餘丈。
帝命林靈素祈之。
方城上步虛,為夫役所撻而死。
後數年,徽宗父子北狩而中原淪為夷狄。
五、王衍清談敗晉 晉惠帝元康中,尚書令王衍善清談,崇尚虛無,宅心事外,以狂放為達。
名重當世,好品題人物,舉世以為儀準。
衍神情明秀,少時山濤見之曰:“何物老妪生此甯馨兒?然誤天下蒼生者,必若人也。
”懷帝永嘉五年,衍助司馬越為亂,為太尉,使弟澄、敦各據要地,曰:“足以為三窟矣!”及越死,漢石勒追而執之,問以晉室亂故,衍曰:“事不在己。
”且言少無宦情,不預世事,因勸勒稱尊号,冀以自免。
勒曰:“君少壯登朝,名蓋四海,身居重任,何言無宦情耶?破壞天下,非君而誰?”遂排牆殺之。
論曰:溺身富貴之場,借口虛無之說,雖風生玉麈,而棘長銅駝,坐使神州陸沉,中原左衽,而兔窟未安、龍輿不守矣。
士君子之名教,固可一日忘哉? 六、栾大丹術尚主 漢武
擾天常,神民雜揉,不可方物。
家為巫史,無有要質,民渎于祀,禍災薦臻,莫盡其氣。
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北正黎司地以屬民,民用安生。
蓋左道之始雲。
二、孔子誅少正卯 荀子曰:孔子為魯相,攝政七日,而誅少正卯。
門人問曰:“少正卯,魯之聞人也。
夫子為政而誅之,得無失乎?”孔子曰:“人有大惡者五,而盜竊不與焉。
一曰心逆而險,二曰行僻而堅,三曰言僞而辭,四曰記醜而博,五曰順非而澤。
此五者有一于人,則不免于君子之誅。
少正卯兼有之。
其居處足以聚徒成群,言談足以飾邪熒衆,強足以反是獨立,此小人之傑雄也。
不可以不誅。
”為政三月,而魯大治。
論曰:亂臣賊子,弑父弑君,夫子不能遍誅,獨先之以少正卯。
蓋亂臣明叛,吾道不足開千古之惑。
夫異端則竄入人心,而風氣為之大壞,是鸩毒也。
兩觀之誅,其為萬世道統慮乎! 三、王安石父子濟惡 王安石,臨川人。
宋仁宗朝,擢進士上第,授河南判官。
性強收善辨,躁迫執拗,果于自用,以矯世、變俗為己任。
外示恬退,屢召不起。
神宗熙甯元年,越次入對,參知政事,議行新法,用呂惠卿、曾布、蔡确、元绛、章等,創制置三司條例司,以青苗、保甲、方田、免役、市易、均輸等法,頒行天下。
由是出内庫缗錢百萬,給鄉小民。
戶借錢一千,使納一千三百。
民不願者,州縣強散之,謂“青苗常平錢。
”保甲以民為兵,立保正副連坐之法。
苛急紛更,至有斷腕、截指以避丁者。
市易、均輸則以内藏錢帛,置市京師,悉鬻于民以給用。
甚至果茹薪炭,悉令給置,收其息于官。
于是,天下場務冶坑,河渡房垣,皆有租課。
中外騷然。
迄無成功,其餘法不便者類如此。
斥逐大臣異己者,貶韓琦、司馬光、富弼、程灏、蘇轼、文彥博等數十人。
引用險邪,盤據近要。
又以己說創立新經,使主司用以取士。
黜孔子《春秋》為斷爛朝報,不列學宮。
穿鑿字說,流于佛老,而士風學術,頹然一變矣。
安石一子名,敏慧豪橫,未冠能著書數萬言。
然悍陰刻,無所顧忌,早舉進士,睥睨一世。
不欲做小官,安石乃以所作策及注《道德經》,刊之坊間,傳達于帝,使其黨交薦之。
帝召見,除太子中允、崇政殿說書。
嘗稱商鞅為豪傑,以新法不行,勸誅異己者。
安石一曰與程颢論事,囚首跣足攜婦人冠以出,問所言何事,曰“因新法不行。
”大言曰:“枭韓琦、富弼之首于市,則法行矣!”其橫肆如此。
熙甯八年,以《三經新義》,加安石左仆射、龍圖閣直學士。
明年,疽發背死。
帝亦久厭安石,遂罷之。
司馬光入相,盡改新法。
及安石死,卒成元黨人之禍。
宋室遂衰。
論曰:安石,一執拗果窒人也。
其志亦欲有為,但學古畫葫蘆耳。
力欲伸其說,仇衆護短,意氣用事太過,故以亂宋天下,卒之天殺其嗣,身死而法不行。
故君子之學,不可不純也。
雖然,洛陽鵑聲,天授白眼,固宋祚之将移也。
不然,地氣何由南乎? 四、宋徽宗崇道亂儒 徽宗崇甯三年,既用蔡京為宰相,立黨人碑,禁锢元大臣,遂以王安石配孔子。
诏曰:“荊國公王安石,孟轲以來,一人而己。
其以配享孔子,位次孟轲,封舒王。
”帝銳意制作,以又太平,用蜀方士魏漢津定藥,鑄九鼎,安于九成宮,酌獻受賀。
明年,漢津死,賜号“廣成侯”。
政和二年,有溫州人林靈素者,善妖幻,知帝崇信邪術,賄左右以進。
帝拜為“通真達靈先生”。
靈素大言曰:“陛下為上帝之長子,号‘長生大帝君’,下降于世。
蔡京、王黼等皆左右仙官。
後宮劉貴妃乃九華玉真安妃。
”帝甚寵信,為作上清寶宮,所費巨萬。
出入诃引,至與諸王争道,都人稱曰“道府”。
其徒錦衣玉食,幾二萬人。
政和六年,立道學于辟雍,詣玉清和陽宮,上玉帝徽号。
求道教仙經于天下,設千道會于寶宮,命士庶聽林靈素講經。
帝為設幄其側,因自稱“教主道君皇帝”。
嘗出祀天于南郊,以道士百人執幡幢前導。
帝自言親見空中樓閣、仙子往來之狀,遂作天神降诏以示百官。
宣和元年,都城有女子忽生髭,上命度為道士。
是歲,京師大水,平地高十餘丈。
帝命林靈素祈之。
方城上步虛,為夫役所撻而死。
後數年,徽宗父子北狩而中原淪為夷狄。
五、王衍清談敗晉 晉惠帝元康中,尚書令王衍善清談,崇尚虛無,宅心事外,以狂放為達。
名重當世,好品題人物,舉世以為儀準。
衍神情明秀,少時山濤見之曰:“何物老妪生此甯馨兒?然誤天下蒼生者,必若人也。
”懷帝永嘉五年,衍助司馬越為亂,為太尉,使弟澄、敦各據要地,曰:“足以為三窟矣!”及越死,漢石勒追而執之,問以晉室亂故,衍曰:“事不在己。
”且言少無宦情,不預世事,因勸勒稱尊号,冀以自免。
勒曰:“君少壯登朝,名蓋四海,身居重任,何言無宦情耶?破壞天下,非君而誰?”遂排牆殺之。
論曰:溺身富貴之場,借口虛無之說,雖風生玉麈,而棘長銅駝,坐使神州陸沉,中原左衽,而兔窟未安、龍輿不守矣。
士君子之名教,固可一日忘哉? 六、栾大丹術尚主 漢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