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陰謀二十五案

關燈
信之,即日令錯衣朝衣斬東市。

    晁錯死,吳楚終不解。

    後七國滅,袁盎家居,盜殺盎安陵郭門外。

     論曰:甚矣,兩人皆傾險哉!錯号“智囊”,而不庇其身,豈謀出盎下?盎乘其間耳。

    當錯誅而盎得計矣,卒不免郭門之禍。

    謀何不及,有報之者矣。

    然則,謀固不可恃也。

     五、陳平陰謀 陳平從漢高祖定天下,為漢元勳。

    凡六出奇計,陰秘多不傳,封至逆侯。

    高祖死,幸于呂後。

    後欲王諸呂,問平,平曰:“可。

    ”及諸呂亂,平用計平定漢室。

    孝文帝二年,平病笃,曰:“我多陰謀,是道家所忌,吾後當絕亦已矣。

    恐不能複起,以吾多陰計害人也。

    ”陳平卒,其後子孫坐略人妻,棄市國除。

     論曰:張良、陳平,皆漢元臣也。

    從龍開辟,權謀固可盡除乎?然良之術多正,平之術多谲,故平有陰禍以贻後,良以寡欲而昌終。

    謀之所及,算人不如算天耳。

     六、長孫無忌冤殺吳王 長孫無忌,唐太宗長孫皇後兄也。

    佐太宗定天下,有大功。

    貞觀終,位至太尉,封趙公,遺诏輔政。

    高宗永徽三年,散騎常侍房遺愛謀反,上令無忌鞠之。

    無忌素惡吳王恪,為物情所向,因事誣其同謀,并賜自盡。

    恪旦死,罵曰:“無忌竊弄威權,害良善,宗社有靈,當族誅不久!”遂缢死。

    高宗顯慶三年,武後專政,令許敬宗誣奏無忌謀反,安置黔州,逼令自缢。

     論曰:無忌以内戚佐太宗有天下,稱元勳焉。

    死于陰人之手,不亦枉乎?至其誣恪一事,足以感動天帝,而後知古來英雄之死,别有陰報,不必為之扼腕也。

    故曰:大輿多塵,君子有以慎其終矣。

     七、周冶殺元公子瑕 晉文公以不禮于衛,伐衛。

    成公奔楚。

    城濮之敗,成公複奔陳。

    晉人踐土之會,使大夫元奉公弟叔武以受盟。

    以是成公自楚複歸衛。

    叔武将沐,聞君至,喜握發出迎,為前驅所殺。

    公哭叔武而殺前驅者。

    公子犬、元出奔晉,訟于王前。

    晉侯執成公歸京師,囚于深室。

    元歸衛,立公子瑕。

    晉侯使醫鸩衛侯。

    甯俞貨醫薄其鸩,得不死。

    納至十珏乃釋之歸衛。

    恐元拒之,賂周颛、次廑,曰:“苟能納我,使爾為卿。

    ”周冶遂殺元及公子瑕弟子儀。

    成公返,入祀先君。

    周冶既服卿服将,命周颛先入,至廟門,暴疾而死。

    冶、廑懼,辭卿。

     論曰:狐裘黃黃,出言有章,彼其之子,不稱其服。

    殺人而資其功名,不入廟而死,是人之所指欤?是天之所殛欤? 八、骊姬殺晉公子 《左傳》晉獻公娶賈姬,無子,于齊姜,生秦穆夫人及太子申生。

    又娶二女于戎。

    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生夷吾。

    伐骊戎,以骊姬婦,生奚齊。

    其娣生卓子。

    骊姬嬖,欲立其子。

    賂外嬖梁五等,使間太子于外。

    乃使申生居至沃,重耳居蒲,夷吾居屈,惟奚齊、卓子居于内。

    丙寅周二十有一年,晉欲廢太子,使伐東山。

    公衣之以偏服,佩之以金,曰:“盡敵而返。

    ”狐突曰:“時,事之征也;衣,身之章也;,衷之旗也。

    故敬其事則命以始,服其身則大之純,用其衷則之度。

    今命以時卒,其事也;衣之服,遠其躬也;佩以金,棄其衷也。

    服以遠之,時以之,涼冬殺,金寒離,胡可恃也。

    雖欲勉之,敵可盡乎?”太子伐東山歸。

    二十二年春,骊姬欲害太子,使祭齊姜,歸胙于公。

    姬置毒而獻之,令公試焉。

    祭地地墳,與犬犬斃,與小臣小臣亦斃。

    姬泣曰:“賊由太子。

    ”太子奔新城。

    或曰:“子其行乎?”太子曰:“君實不察其罪。

    被此名以出,人誰納我?”缢于新城而死。

    姬遂谮二公子,曰:“皆知之。

    ”重耳奔狄,夷吾奔屈。

    三年,獻公卒,子奚齊立。

    晉大夫裡克欲納文公,乃殺奚齊于次。

    荀息立公子卓而輔之。

    裡克複弑卓,殺荀息。

    秦人納公子夷吾為晉侯。

    及夷吾死,子圉立,複殺之。

    釀晉亂者十五年,而後重耳入,稱霸焉。

     論曰:有夫婦而後有父子,有父子而後有君臣。

    嫡庶者,人治之大者也。

    晉獻姜生申,固知其有報也。

    其後骊戎入宮,長舌鸩毒,國之亂者十有五年。

    而奚齊、卓子,卒以償新城之缢。

    天道其有應乎! 九、伍子胥刺客亂吳 伍子胥,名員,楚人也。

    父伍奢為楚太傅,輔太子建。

    平王淫太子妻,遂殺奢。

    子胥奔吳,求為父報仇。

    知吳公子光有篡志,進諸于光,共謀刺殺吳王僚而立光為吳王阖闾。

    子胥乃為吳行人而謀伐楚。

    吳九年,子胥與唐蔡共破楚,入郢,鞭平王屍。

    阖闾死,夫差立,以伯為太宰。

    子胥谏不用,賜以屬镂之劍,乃自刎死。

    吳王取子胥屍,盛以鸱夷,浮之江中。

     論曰:子胥為平王臣,雖報父仇而鞭君屍,固宜以殺身欤?非也,平王淫荒,是桀纣也。

    子胥何臣焉?鞭屍宜若無罪然。

    惟與公子光刺王僚,則陰威極矣。

    是吳之刺客,非忠臣也,屬镂天正為僚報仇耳。

    乃千古之下,猶以為忠,蓋未察其進身之始也。

     十、盧杞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