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陰謀二十五案
關燈
小
中
大
害忠良
盧杞者,唐中丞盧奕子也。
杞貌醜,色如藍,陰謀奸狠,多口辨。
上悅之。
郭子儀見賓客,姬妾不離側。
杞往谒,子儀悉屏去,或問故,子儀曰:“杞貌醜而心險,婦人見之必笑。
他日得志,吾族無類矣。
”德宗建中二年,以楊炎、盧杞同平章事,杞欲傾炎。
言炎立家廟縱至江以占王氣,有異志。
诏貶崖州司馬,遣中使護送,缢殺之。
惡太子太師顔真卿,為當代名臣,不肯附己,欲出之。
真卿謂曰:“先中丞傳首平原,真卿以舌舔面血,今相公忍不相容耶?”杞矍然起拜而恨愈切骨。
建中四年,李希烈反,陷汝州,性好殺戮。
杞謂上曰:“希烈之反,誠得儒重臣,為陳禍福,可不勞軍旅。
顔真卿三朝夙舊,忠直剛決,真其人矣。
”上遂遣真卿。
後為李希烈所殺。
初,杞既殺楊炎,上以張镒同平章事。
朱滔之叛,上因幽州兵在鳳翔,思得重臣代之。
杞忌镒忠直,為上所重,乃對上曰:“鳳翔将校皆高班,非宰相無以鎮撫,臣請自行。
”上俯首未之。
杞遽然曰:“陛下必以臣貌寝,不為三軍所伏。
”因顧镒曰:“陛下自有神算。
”上乃使镒出為鳳翔節度使。
镒知為杞所排而無辭以免。
後為朱杞之黨所害。
興元元年,諸鎮暴揚杞之罪惡,貶杞為澧州别駕,憂憤而卒,妻、子皆徙遠州。
天下快之。
論曰:德宗常從容與李泌論即位來之宰相,曰:“盧杞清忠強介,人言其奸,朕殊不覺。
”泌曰:“人言而陛下不覺。
此杞之所以為奸也。
倘陛下覺之,豈有建中之亂乎?”孔子曰:“遠佞人。
”倘佞人而不遠,必有與之俱化者。
不然,何足以為佞? 十一、李林甫剖棺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以李林甫兼中書令。
初,上欲相林甫,問于張九齡,九齡以為不可。
林甫乃日夜短九齡于上,遂罷政事,貶荊州刺史而卒。
林甫城府深密,不露詞色,好以甘言啖人而陰傷之。
位勢稍逼者,始則親結,終以計陷。
其老奸巨猾,莫能逃其手。
世謂之:“口有蜜,腹有劍。
”兵部侍郎盧絢,風标清粹,上嘗于勤政樓目送之。
林甫恐帝擢用,乃召絢子弟曰:“交廣藉才,上欲以尊君為之。
若憚遠行,則當左遷。
”懼請之,乃以為華州刺史,出之于外。
上嘗欲嚴挺之。
時挺之為绛州刺史,林甫谕以上意,使之稱疾求還。
遂以其奏白上雲:“挺之老病,宜且授以散秩,以便醫藥。
”上歎叱惜之。
又使李适之言于上曰:“華山有金礦,可鑿以富國。
”及帝問之,林甫言華山陛下本命,王氣所在,鑿之非宜。
”帝由是疏适之。
其巧于賣人類如此。
人不附己,屢起大獄。
使吉溫、羅希為殿中侍禦史,使典獄事。
鍛煉深刻,無能自脫者。
時人謂之“羅鉗吉網。
”忌侍郎楊慎矜為上所厚,使人飛語告其私造谶書謀叛,乃代作谶書匿其家。
出之,兄弟賜死,妻子流嶺南。
天寶六年,帝以天下歲貢賜林甫,百官候門,台省為空。
林甫子岫嘗以滿盈為懼,指園中役夫謂父曰:“大人久處鈞軸,仇滿天下,他日禍至,欲為此得乎?”林甫亦以結怨害人,常虞刺客,出則步騎百餘,淨街前驅;居則重關複壁,如防大敵。
一夕屢移床,雖妻子莫知其處。
天寶十二年,林甫死,尚未葬,削爵剖棺,抉含金紫,妻、子皆流嶺南、黔中,死于道。
林甫入相,凡十九年,養成天下之亂,唐室遂衰。
論曰:重載敗車,因朽其軸。
愛此腐鼠,養狼蓄虎。
北陸重陰,陽氣晝伏。
貝錦铄金,青蠅污玉。
蜜舌啖人,入其劍腹。
亦雲巧矣!移床夜宿,君子悲之,勞心實苦。
剖棺夷宗,高明不豫。
十二、劉湛谮殺檀道濟 将軍檀道濟,宋名将也。
百戰克敵,威名其衆。
仕到江州刺史,與侍中劉湛有隙。
元嘉十二年,宋主有疾。
湛說司徒義康,以為道濟立功前朝,恐宮車晏駕,不可複制,遂假诏收之。
濟憤甚,目光如炬,曰:“乃壞汝萬裡長城!”及其子等十一人,皆遇害。
魏人聞之,飲酒相賀曰:“道濟死,吳兒不足憚矣!”後湛趨附義康,宋主滿不能平,收湛誅之。
論曰:讒言甚可畏也,人可勝讒也。
天道甚可畏也,讒不勝天也。
人而有讒,讒可畏也。
人而有天,天可畏也,道濟死讒,劉湛死天,天可畏也。
讒不可畏也! 十三、魚保家告密自斃 唐武後以徐敬業之反,常恐大臣謀己,乃盛開告密。
有魚保家者,上書請鑄銅為匦,以受天下密奏。
其器一室四格,上各有竅,入不可出。
太後善之。
告密而死者數千家。
未幾,保家有怨家,告其與敬業作兵器,遂伏誅。
論曰:巧哉,魚保!銅匦告密,未幾自斃。
出入無竅,實償苦思,謂之天道。
十四、李義府殺人滅口 唐高宗永徽六年,以中書侍郎李義府參知政事。
義府容貌溫柔,與人語必嬉怡微笑,而狡險忌刻,笑中有刀。
時人以其柔能害物,呼為“李貓”。
洛中婦人淳于氏,有絕色,系大理獄。
義府屬大理畢正義枉法黜之,将納為妻
杞貌醜,色如藍,陰謀奸狠,多口辨。
上悅之。
郭子儀見賓客,姬妾不離側。
杞往谒,子儀悉屏去,或問故,子儀曰:“杞貌醜而心險,婦人見之必笑。
他日得志,吾族無類矣。
”德宗建中二年,以楊炎、盧杞同平章事,杞欲傾炎。
言炎立家廟縱至江以占王氣,有異志。
诏貶崖州司馬,遣中使護送,缢殺之。
惡太子太師顔真卿,為當代名臣,不肯附己,欲出之。
真卿謂曰:“先中丞傳首平原,真卿以舌舔面血,今相公忍不相容耶?”杞矍然起拜而恨愈切骨。
建中四年,李希烈反,陷汝州,性好殺戮。
杞謂上曰:“希烈之反,誠得儒重臣,為陳禍福,可不勞軍旅。
顔真卿三朝夙舊,忠直剛決,真其人矣。
”上遂遣真卿。
後為李希烈所殺。
初,杞既殺楊炎,上以張镒同平章事。
朱滔之叛,上因幽州兵在鳳翔,思得重臣代之。
杞忌镒忠直,為上所重,乃對上曰:“鳳翔将校皆高班,非宰相無以鎮撫,臣請自行。
”上俯首未之。
杞遽然曰:“陛下必以臣貌寝,不為三軍所伏。
”因顧镒曰:“陛下自有神算。
”上乃使镒出為鳳翔節度使。
镒知為杞所排而無辭以免。
後為朱杞之黨所害。
興元元年,諸鎮暴揚杞之罪惡,貶杞為澧州别駕,憂憤而卒,妻、子皆徙遠州。
天下快之。
論曰:德宗常從容與李泌論即位來之宰相,曰:“盧杞清忠強介,人言其奸,朕殊不覺。
”泌曰:“人言而陛下不覺。
此杞之所以為奸也。
倘陛下覺之,豈有建中之亂乎?”孔子曰:“遠佞人。
”倘佞人而不遠,必有與之俱化者。
不然,何足以為佞? 十一、李林甫剖棺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以李林甫兼中書令。
初,上欲相林甫,問于張九齡,九齡以為不可。
林甫乃日夜短九齡于上,遂罷政事,貶荊州刺史而卒。
林甫城府深密,不露詞色,好以甘言啖人而陰傷之。
位勢稍逼者,始則親結,終以計陷。
其老奸巨猾,莫能逃其手。
世謂之:“口有蜜,腹有劍。
”兵部侍郎盧絢,風标清粹,上嘗于勤政樓目送之。
林甫恐帝擢用,乃召絢子弟曰:“交廣藉才,上欲以尊君為之。
若憚遠行,則當左遷。
”懼請之,乃以為華州刺史,出之于外。
上嘗欲嚴挺之。
時挺之為绛州刺史,林甫谕以上意,使之稱疾求還。
遂以其奏白上雲:“挺之老病,宜且授以散秩,以便醫藥。
”上歎叱惜之。
又使李适之言于上曰:“華山有金礦,可鑿以富國。
”及帝問之,林甫言華山陛下本命,王氣所在,鑿之非宜。
”帝由是疏适之。
其巧于賣人類如此。
人不附己,屢起大獄。
使吉溫、羅希為殿中侍禦史,使典獄事。
鍛煉深刻,無能自脫者。
時人謂之“羅鉗吉網。
”忌侍郎楊慎矜為上所厚,使人飛語告其私造谶書謀叛,乃代作谶書匿其家。
出之,兄弟賜死,妻子流嶺南。
天寶六年,帝以天下歲貢賜林甫,百官候門,台省為空。
林甫子岫嘗以滿盈為懼,指園中役夫謂父曰:“大人久處鈞軸,仇滿天下,他日禍至,欲為此得乎?”林甫亦以結怨害人,常虞刺客,出則步騎百餘,淨街前驅;居則重關複壁,如防大敵。
一夕屢移床,雖妻子莫知其處。
天寶十二年,林甫死,尚未葬,削爵剖棺,抉含金紫,妻、子皆流嶺南、黔中,死于道。
林甫入相,凡十九年,養成天下之亂,唐室遂衰。
論曰:重載敗車,因朽其軸。
愛此腐鼠,養狼蓄虎。
北陸重陰,陽氣晝伏。
貝錦铄金,青蠅污玉。
蜜舌啖人,入其劍腹。
亦雲巧矣!移床夜宿,君子悲之,勞心實苦。
剖棺夷宗,高明不豫。
十二、劉湛谮殺檀道濟 将軍檀道濟,宋名将也。
百戰克敵,威名其衆。
仕到江州刺史,與侍中劉湛有隙。
元嘉十二年,宋主有疾。
湛說司徒義康,以為道濟立功前朝,恐宮車晏駕,不可複制,遂假诏收之。
濟憤甚,目光如炬,曰:“乃壞汝萬裡長城!”及其子等十一人,皆遇害。
魏人聞之,飲酒相賀曰:“道濟死,吳兒不足憚矣!”後湛趨附義康,宋主滿不能平,收湛誅之。
論曰:讒言甚可畏也,人可勝讒也。
天道甚可畏也,讒不勝天也。
人而有讒,讒可畏也。
人而有天,天可畏也,道濟死讒,劉湛死天,天可畏也。
讒不可畏也! 十三、魚保家告密自斃 唐武後以徐敬業之反,常恐大臣謀己,乃盛開告密。
有魚保家者,上書請鑄銅為匦,以受天下密奏。
其器一室四格,上各有竅,入不可出。
太後善之。
告密而死者數千家。
未幾,保家有怨家,告其與敬業作兵器,遂伏誅。
論曰:巧哉,魚保!銅匦告密,未幾自斃。
出入無竅,實償苦思,謂之天道。
十四、李義府殺人滅口 唐高宗永徽六年,以中書侍郎李義府參知政事。
義府容貌溫柔,與人語必嬉怡微笑,而狡險忌刻,笑中有刀。
時人以其柔能害物,呼為“李貓”。
洛中婦人淳于氏,有絕色,系大理獄。
義府屬大理畢正義枉法黜之,将納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