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大逆二十九案

關燈
東。

    寵異無比,賜爵東平郡王,授鐵券。

    每入朝,楊國忠兄弟姊妹,皆往迎之。

    命有司為祿山起第于親仁坊,敕令但窮壯麗,不限财力。

    命中使護作曰:“胡眼大,勿令笑我。

    ”新第成,日遣諸楊與之遊晏。

    祿山生日,貴妃以錦繡為大襁褓,使宮人舁之,名為“貴妃洗兒”。

    上賜貴妃洗兒金錢,盡歡而罷。

    祿山兼領三鎮,日益驕恣,潛養契丹壯士史思明等八千餘人,畜戰馬數萬,欲應圖谶,以謀不軌。

    天寶十二年,祿山入朝,為楊國忠所激,遂舉兵反于範陽,殺節度使張介然、禦史中丞盧奕、常山太守顔杲卿等。

    帝命郭子儀、李光弼讨之。

    肅宗至德二年,祿山兩目俱盲,為子慶緒所殺。

    後史思明複殺慶緒。

     賊将史思明,猜忍好殺,善用兵。

    既與祿山俱反,攻陷河北諸郡,兵勢日盛。

    及慶緒之殺祿山也,使思明守範陽,遂不用慶緒之命。

    慶緒既敗,乃以所部來降。

    上大喜,封歸義王。

    乾元元年,思明複叛,攻陷魏州,殺三萬餘人,自稱“大聖燕王”。

    慶緒勢蹙,乃上表稱臣于思明,入營拜謝。

    思明怒斬之,以其子史朝義并其衆,守邺城。

    朝義,思明長子也。

    無寵。

    思明愛少子朝清,嘗以朝義進兵屢敗欲斬之。

    朝義忿懼,射思明殺之,并殺朝清。

    代宗廣德元年,賊将李懷仙殺史朝義,傳首京師。

     論曰:非其種者,鋤而去之。

    先王知華夷之不可以一而限焉。

    以其非吾族也。

    乃至衽席之側,置一異物,初以為狎之,不知其為所狎也。

    譬若馴狼守羊,終逞野心耳。

    然亦有異焉,金日亦胡人也,忠與伊、霍比,何哉?蓋犬馬知恩,鸱枭無義,以禽獸報人者,亦來禽獸之報。

    若非父子相夷,唐幾中滅矣! 一二、劉守光囚父囚兄 唐昭宗時,盧龍節度使劉仁,恭驕奢貪暴,築館于大安山。

    四面懸絕,窮極壯麗。

    實以美女。

    與方士采丹煉藥,悉斂境内金錢瘗之山颠,使民間用芹泥為錢。

    中外不堪。

    有愛子劉守光與仁恭愛妾私通,仁恭杖而斥之。

    梁朱溫興兵擊盧龍,仁恭在大安,城幾不守。

    守光引兵入據之,自為節度使,使部将李小喜襲大安,執仁恭,囚于别室。

    其兄守文,賄契丹以救父,守光亦擒而囚之。

    梁乾化三年,為李存勖所執,先斬李小喜,而後誅仁恭父子。

     論曰:五代之際,杳冥昏黑,岌岌乎殆哉!天道方蹶,産此枭獍。

    然而仁恭亦有取焉。

    以幽州偏校攻其主帥,藉河東之力,妄激盧龍,既而知乘輿之播遷,傲然拒命,旌節自有果安在也。

    天報以子,亦何異安史朱溫之禍哉?故《綱目》父子皆書誅。

     一三、蕭正德通賊叛父 正德梁主蕭衍少子封臨賀王,屢以貪暴得罪,為衍所出。

    陰養死士,幸國家有變。

    太清二年,梁侯景舉兵反,緻箋于正德曰:“天子年尊,奸臣亂國,大王屬當儲貳,終被廢黜。

    景雖不敏,實思自效。

    ”正德大喜,報之曰:“仆為其内,公為其外,何有不濟?機事在速,今其時矣。

    ”冬十月,景以鐵騎引兵論江。

    梁主使正德督大軍屯丹陽。

    正德遣大船數十艘,詐稱載荻,密以濟景。

    乃引景兵圍梁台城。

    初,正德約景:平城之日,不得全二宮,立之為帝。

    及城開,景兵遏正德不得入,封正德為大司馬。

    知為景所賣,入拜梁主涕泣。

    梁主曰:“啜其泣矣,何嗟及矣!”及梁主為景所逼而死,遂殺正德。

     論曰:虎狼雖殘,不啖子女。

    島獍初生,即食父母。

    引賊入庭,操戈啟戶,喪狗無家,終亦就釜。

    或泰之贻謀也乎?生豚犬以贻虜。

     一四、梁冀跋扈弑君 梁冀者,漢順帝梁後兄也。

    陽嘉二年,封襄邑侯。

    冀剛愎狠急,嘗為河南尹,縱暴失職。

    客有告其父商者,冀因殺客而滅其宗親百餘人。

    父商卒,以梁冀為大将軍。

    帝崩,太子立。

    四月崩,迎章帝曾孫缵即位。

    時缵八歲,目冀曰:“此跋扈将軍也。

    ”冀使左右置毒弑帝,而立桓帝,殺清河王蒜及太尉李固、杜喬,暴屍于路。

    由是,權傾中外,三公絕席。

    賞賜金錢、奴婢、車馬、币、衣服、甲第,賜之四縣。

    冀猶以為薄。

    正月朝賀,冀劍入省。

    尚書張陵叱之,使虎贲奪劍。

    秋七月,梁後崩,冀專擅威柄,兇恣日積。

    一門七侯、六貴人、三後、二大将軍,卿、相、尹、校五十餘人。

    宮衛近侍,并樹所親。

    禁省起居,纖微必悉。

    故四方貢獻,先輸其上于冀,其次乃及乘輿。

    百官遷召,到門謝恩,奔走天下。

    冀妻孫壽,引共舅女為貴人。

    冀欲假為己女,遣使殺其母以滅口。

    事覺,帝大怒,令尚書令尹勳持節勒羽林虎贲劍士千餘人圍冀第。

    冀、壽皆自殺,收梁氏無少長皆棄市,籍其财三十餘萬萬以充王府,散其苑囿千餘處,以業窮民。

     論曰:梁冀恃椒房之戚,弑君據位,當其金紫滿族而奔走一世,何其盛也。

    至于一仆赤族,化為輕煙冷風,蕩然無餘,何異陽春之消微冰乎?隆隆者絕,炎炎者滅,跋扈甯幾時哉!而不有自返也。

     一五、曹操司馬懿前後九錫 漢靈帝時,曹操舉孝廉為郎。

    平黃巾賊有功,遷濟南相。

    獻帝興平二年,因董卓亂長安,操遂入朝,自為司隸校尉錄尚書事,遷帝于許。

    建安十八年,自立為魏公,加九錫,劍履上殿,贊拜不名。

    車騎将軍董承謀誅操,事洩,夷三族。

    皇後伏氏令父完密圖操。

    使尚書令華歆勒兵入宮,收後。

    後閉戶藏壁中,歆壞戶發壁,牽後出,幽死于暴室。

    所生皇子二人,皆鸩殺之。

    操立其女為皇後。

    建安十一年,操進爵為王,用天子車服,出入警跸,以世子丕為太子。

    操死,丕複為丞相。

    二十五年,廢帝為山陽公,丕遂篡漢,國号魏。

    魏文帝時,司馬懿為撫軍,屢戰有功,受遺诏輔太子睿即位。

    景初二年,魏主睿卒,太子芳立。

    懿受遺诏輔政,與曹爽并加侍中,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

    爽用何晏謀,欲樹親黨。

    懿遂詐病告休。

    乘爽出,閉城門,據武庫,殺爽及何晏等,夷其族。

    魏嘉平元年,懿自為丞相,加九錫,殺楚王曹彪,置諸王公于邺監禁之。

    懿卒,以子師為撫軍大将軍,錄尚書事。

    殺中書令李豐、太常夏侯玄諸大臣不附己者,廢帝後張氏并殺其父光祿大夫張緝,亦如伏後之死。

    嘉平三年,廢其主芳為齊王,遷之河南,迎高貴鄉公髦立之。

    師死,弟昭代立,自為晉公,加九錫,使賈充刺髦于阙下,号晉王。

    以子炎為世子,即皇帝位。

    魏遂亡。

    自丕篡漢至司馬懿父子才三十載,而事多相類。

     論曰:唐虞禅夏,後殷周繼,至漢而以匹夫崛起,乘秦鹿之衰,是皆有道焉。

    九錫之謀,始于魏,因于晉,其後奸臣謀國,類以此為即真之階,種種不可紀。

    故于魏晉書始,志亂首也。

    其後九錫多不書。

     一六、霍氏毒後滅族 漢宣帝本始三年,大将軍霍光夫人顯,欲貴其小女成君,道無從。

    皇後許氏當娠病,女醫淳于衍者,霍氏所愛,嘗入宮侍疾。

    顯謂衍曰:“将軍素愛成君,欲奇貴之。

    今皇後當免身,若投毒藥去之,成君即為皇後矣。

    如蒙力事成,富貴共之。

    ”衍即搗附子,赍入長定宮。

    皇後免身後,衍取附子并合太醫大丸,以飲皇後。

    有頃,曰:“我頭岑岑也。

    藥中得無毒?”對曰:“無有。

    ”遂加煩悶,崩。

    顯因勸光内其女,入宮立為後。

    霍光卒,封子禹為右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