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大逆二十九案

關燈
一、隋炀帝大逆無道 炀帝,名廣,封晉王,隋文帝仲子也。

    初,文帝立太子勇,勇性寬厚,率意任情,無矯飾之行。

    帝不悅。

    廣伺術勇過,矯情飾詐,與勇相傾。

    帝性好節儉,每幸其第,廣悉屏去美姬,以老醜者給事。

    衣服屏帳,改用缣素。

    故絕樂器之弦,塵埃不拂。

    帝悅之。

    又與用事大臣左右相結,由是聲名特著。

    帝遂決意廢立矣。

    開皇二十年,廢太子勇為庶人,立晉王廣為皇太子。

    是日,天下地震。

    仁壽四年,帝不豫,廣侍疾。

    陳夫人旦出更衣,為廣所逼,拒之得免。

    帝怪其神色有異,問故,夫人泣然曰:“太子無禮。

    ”上恚曰:“畜生何足當大事!速召吾兒勇來。

    ”廣遂同右庶子張衡弑帝于大寶殿而殺故太子勇,流大臣柳述元岩于嶺南。

    是日晡後,封小金盒遺陳夫人。

    是夕,廣遂焉。

    明日,發喪即位,為大業元年。

    以楊素為尚書令,起義丁二百萬人,大營東京宮室。

    命内史封德彜等發江嶺之間奇材、異石、嘉木、異草、珍禽、奇獸以實西苑。

    苑周二百裡。

    其内有海,周十餘裡。

    為方丈、蓬萊、瀛洲諸山,高百餘丈。

    台觀宮殿,羅列山上。

    海北有渠、潆注海内。

    緣渠作十六院,每院以四品夫人主之,窮極華麗。

    宮樹凋落,剪為花。

    或月夜上從宮女數千騎遊西苑,作清夜遊曲,于馬上奏之。

    元年,西苑成,發丁百萬,開通濟渠,自西苑引汴水以達于淮。

    又發民十萬開邗溝,入于江。

    溝廣四十餘步,旁築禦道,樹以楊柳。

    自長安至江都,置離宮四十餘所。

    造龍舟及雜彩船數萬艘。

    元年八月,帝如江都。

    龍舟四重,高四十五尺,長二百丈。

    上重有正殿、内殿、朝堂;中二重有百二十房;下重皆内侍處之。

    餘舟數萬,以載後宮、諸王、公主、百官及諸藩客。

    共用挽士八萬餘人,以錦為袍。

    惟龍舟皆選民間美女挽之。

    号殿、角女、旌旗錦二百餘裡。

    所過州縣,皆令獻食。

    水陸奇珍,多者一州至百輿。

    後宮厭饫,棄置道路。

    大業四年,又築汾陽宮。

    男丁不足,役及婦人。

    帝将伐高麗,東萊造船者立水中,晝夜不息。

    自腰以下皆生蛆,死者相枕,天下騷動。

    大業八年,帝自将東征,合十二軍,一百一十三萬人,首尾亘千餘裡。

    近古出師之盛未有也。

    高麗皆城守不下。

    及大敗于薩水,資械蕩盡,惟二千七百人得歸,故楊立感、王世充、窦建德等四方蜂起。

    大業十三年,帝再幸江都,荒淫日甚,遍曆台閣,汲汲顧影,惟日不足,常卮酒不離口,引鏡自照曰:“好頭顱誰當斫之?”是時,天下大亂,帝複命治丹陽阙,欲徙都之。

    将作少監宇文智及司馬德戡等,遂謀作亂,殺之于江都。

    及其少子宗戚皆死,隋遂亡。

     論曰:吾讀史而至隋炀,此天地古今一大變也。

    五倫全滅,萬惡積成,蓋分閏陰晦之極,将大開朗,故害氣全鐘于此異物,為唐室作顫獺也。

    列國盡而秦政出,六朝盡而隋廣生,蓋将大辟一統之新局,故盡結一人之元惡。

    如陽春之始,必有冰雹;旦明之時,更深黯。

    不大亂,不大治也。

    不然,廣亦一具耳目心知者耳,知有父母兄弟男女者耳,何至獸心行,殘狠淫污,為禽類而甘心哉?迷樓吐焰之詩,照鏡惜顱之語,其病狂耶,抑楊謝李榮之謠,天有以奪其魄耶?酒卮在口,顧日不及,語雲安肆日偷,然如不終日,蓋自知其絕于天矣。

    詩雲:畏天之威,于時保之。

    血濺禦衣,宗亡國滅,貫盈而後報之,殆天授其惡欤? 二、張衡賊臣之報 初,晉王廣謀危太子也,皆右庶子張衡之謀。

    仁壽四年,文帝不豫。

    廣侍疾,無禮于陳夫人,為文帝所覺,欲召故太子勇。

    廣急召張衡弑帝于大寶殿。

    内外知之。

    及炀帝立,衡以佐命自功,位不滿望,衡妾告其怨望,诏賜自盡。

    衡臨死大言曰:“我為人作何等事而望久活?”監刑者塞耳,促令殺而脔之。

    論曰:元惡滅天,造惡自煎,以狼翼虎,終為虎啖。

    子亦知所作何事而不為人脔? 三、衛州籲弑其君桓公 春秋衛莊公娶于齊莊姜,美而無子,再娶于陳,生桓公完。

    莊姜以為己子。

    州籲,嬖人之子也,有寵而好兵。

    公弗禁。

    莊姜惡之。

    石谏曰:“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于邪。

    驕奢淫佚,所自邪也。

    寵而不驕,驕而能降,降而不惑,惑而能者鮮矣!”弗聽。

    三十六年,衛莊公薨,子完立,是為桓公。

    周桓王元年,衛州籲弑桓公而自立,不和于民。

    九月,衛人殺之于濮。

    論曰:州籲之亂,莊公釀之也。

    不能納石之谏以端本清源,綠衣篇養為戎首。

    雖然,衛至辄父子君臣之間,其所由來遠矣! 四、宋太子劭巫蠱弑逆 宋文帝元嘉二年,袁皇後生太子劭。

    後曰:“生兒形貌異常,必破亡國家。

    ”欲不舉,帝禁之。

    及劭長,黠而剛猛,屢失德,與潘妃子浚數為宋主所撻。

    因與吳興巫嚴道盲及公主婢鹦鹉者共為巫蠱,以玉刻宋主形象,埋于含章殿前。

    事覺,欲廢劭誅浚,遲疑未決。

    元嘉三十年三月,太子劭乃率東宮甲士萬餘人,以僞诏入宮,命張超之弑帝,及殺大臣徐湛之、江湛等,即位改元。

    不敢臨喪,以白刃自守。

    四月,武陵王駿舉兵讨劭。

    劭督兵出戰,皆放仗降。

    張超之走至合殿禦床之所,為衆軍所殺,刳腸割心,脔其肉生啖之。

    劭入武庫井中,縛而斬之。

    及其四子誅于牙下。

    浚南走,為江夏王義恭所擒,及其三子誅之。

    劭、浚父子皆懸首于大航,暴屍于市汗潴劭所居宮。

    嚴道盲、王鹦鹉焚死,揚灰于江。

     論曰:元兇巨惡,或有其性,抑亦夙冤耶?當生不欲舉之時,固有異乎人類者。

    至于不敢臨喪,以刃自守,劭亦知天不赦之矣,枭獍哉! 五、寒浞殺羿 夏後氏時,羿之祖世為射官。

    天子賜之弓矢使司射。

    夏之方衰。

    自遷于窮石,号“有窮氏”。

    夏太康十有九年,王畋于洛表,羿拒王于河,不能複返冀都,遂作五子之歌,都于王夏。

    羿篡夏政,号帝夷羿。

    不修民事而淫于原獸,用伯明氏之讒,子弟曰寒浞者為己相。

    浞讒慝詐僞,娛羿子田,而陰取其國家。

    殺羿而烹之以食。

    其子不忍食,殺之于窮門。

    浞因羿室,生澆及。

    夏太康崩,弟仲康立。

    仲康崩,子相立。

    國浸弱,依同姓諸侯斟灌、斟氏。

    及寒浞殺羿,而澆既長,力能蕩舟,浞乃使澆用師,滅斟灌、斟而弑夏侯,相于帝邱。

    後缗方妊逃出,歸于有仍氏,生少康焉。

    少康長為仍牧正。

    澆使人求之,逃于有虞,為虞庖正。

    虞思妻之以二姚,而邑諸綸,有田一成,有衆一旅,布德兆謀,以收夏衆。

    少康三十九歲,夏遺臣興師讨浞,伏誅,滅澆于過,滅于戈,有窮氏遂亡。

    秦少康踐天子位,夏道中興,複禹舊績。

     論曰:禹吾無間然矣!一傳而有甘誓之戰,再傳而至太康。

    羿浞相篡,失國者幾百年而後複,豈禹變為家,亦有未慊天心者乎?不也。

    太康失德,羿浞構禍,是天之未厭亂也。

    一娠而誕少康,弱旅孤臣,卒以凝承新命,而後知禹德之不衰也。

    靡鬲諸臣,謂非天心所權欤? 六、苌弘知蔡禍将周 周景王二年,蔡世子般弑其君固而自立,是為靈公。

    至十有四年,庚午夏四月,楚子虔誘蔡侯般殺之于申。

    是年景王問苌弘曰:“今之諸侯,何實吉,何實兇?”對曰:“蔡兇,此蔡侯般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