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凡七年。

     楊平王 諱主將,姓楊氏,前呉王家臣也。

    呉王薨,自立為王。

    呉王子昌岌奔茶鄉範令公家。

    主將以其弟昌文為已子,昌文弟南興、乾興皆幼。

    乆之,主將使人將兵至令公家,索昌岌。

    令公懼,匿昌岌於洞中。

    後漢隠帝乾祐三年,主將遣昌文及楊杜二使將兵攻太平唐阮二村,行至慈廉,昌文謂二使曰:“我先王之德洽於民心,不幸違棄羣臣,主將自行不義,罪莫大焉。

    今又使我往伐無辜之邑,幸而勝之,彼終不服,為之奈何?”二使曰:惟命是聽。

    遂反,兵襲平王,克之。

    昌文以平王與已有恩,乃降於張陽,使食其邑。

    平王在位七年。

     後呉王南晉、天策 南晉,諱昌文,呉王權之第二子也。

    以漢乾祐三年廢楊平王而自立,稱南晉。

    至周太祖廣順元年,遣使迎其兄昌岌,與之更相為政。

    岌稱天策。

    時有華閭洞人丁部領,負谿山險固,不修臣職,二王欲討之。

    部領懼,遣其子璉入貢。

    璉至,二王責其不庭,執璉而往征之,踰月不克。

    王乃懸璉竿上,謂部領曰:“不降,即殺之。

    ”部領怒曰:“大丈夫豈以兒子之故累大事耶!”遽命十餘弓射璉。

    二王驚異,乃班師焉。

    時天策擅作威福,而南晉不復預政矣。

    顯德元年,天策薨,南晉王遣使於漢,劉鋹以王為靜海節度使。

    宋太祖乾德三年,王率師攻太平唐阮二村,王舶上觀戰,為伏弩所中而薨。

    時十二使君並起,各據州郡自治。

    天策在位三年,南晉十三年。

    顯德,周世宗年號。

     右前呉王至後呉王,凡三主。

    始戊戌,終乙醜,共二十八年而亡。

     十二使君 矯三制,名公桿,據峯州 阮太平,名寛,一名記,據阮家 陳公覽,名日慶,據唐林 杜景公,名景碩,據杜洞 阮逰奕,名昌識,據王槁 阮郎公,名珪,據超類 阮令公,名守捷,據仙逰 呂左公,名獷,據細江 阮右公,名超,據扶列 矯令公,名順,據洄湖 範防遏,名白虎,據藤州 陳明公,名覽,據江布口 右十二使君。

    始乙醜,終丁卯,凡三年而丁先王始併。

     丁紀 先王 諱部領,姓丁氏,華閭洞人。

    少孤,與母媪五人居山神祠。

    側門外有山荷叢,葉上蝸跡成天子字。

    王為兒時與羣童牧牛於山野,皆推為衆兒長,以君臣禮事之,相與嬉戯,則共交手為椅以捧王,又取蘆花為前導,以左右引象天子隊仗。

    暇日,羣兒相率摘柴,以供役課。

    晚歸其母,母見之喜,為烹豚以饗之。

    鄉中父老皆相戒曰:“此兒器宇非常,必能濟世安民,我輩若不早附,異日必悔。

    ”其晚,率子弟往從之,居於洶澳柵。

    其叔獨據柵不從,王率衆攻之,不勝,奔至潭家灣,橋壊,陷於濘。

    叔欲刺之,見二黃龍覆其上,叔懼而退,乃降。

    時境内無主,王聞陳明公賢而無嗣,乃以其子往依焉。

    明公一見為器重之,養為已子,盡付以所部兵,使攻十二使君,皆平之。

    戊辰,明公卒,京府吏民多往歸之。

    王以趙宋太祖開寳元年稱皇帝於華閭洞,起宮殿,制朝儀,置百官,立社稷,尊號曰大勝明皇帝。

    置大鼎於庭,養虎於檻下,令曰:有犯法者受烹噬之。

    罪人皆懾伏,不敢違命。

     【己巳】二年,閏五月,封長子璉為南越王 【庚午】三年,改元曰太平元年。

    宋封王為安南郡王。

    立王後五人。

    (有年號自此始) 【辛未】太平二年,置文武僧道階品。

    以劉某為都護府,太師阮匐為定國公,黎桓為十道將軍。

    宋聞王稱尊號,使遺王書,其畧曰:中夏之於蠻貊,猶人之有四肢也,茍心腹未安,四體庸能治乎?蕞爾交州,逺在天末,唐季多難,未遑區處。

    今聖朝蓋覆萬國,太平之業,亦既成矣,俟爾至止,康乎帝躬。

    爾毋向隅,為我小患,俾我為絶蹯斷節之計,用屠爾國,悔其焉追。

     【壬申】太平三年,封子璿為衛王,立季子項郎為太子。

    命阮子猷如宋修好。

     【甲戌】太平五年,王得讖曰:杜釋弑丁丁,黎家出聖明,競頭多橫死,道路絶人行。

     【丙子】太平七年 【己卯】太平十年春,越王璉使人殺太子項郎。

     冬十一月,王夜宴,為福侯宏杜釋所弑,及越王璉等。

    先是,釋為桐關吏,夜卧橋上,見流星入口,釋以為休徴,遂萌弑逆之心。

    王既遇害,釋潛入宮中,匿於霤下,踰三日,渴甚,以手盛雨水而食。

    宮女見之,告定國。

    阮匐收斬之,與其將軍黎桓奉衛王璿即皇帝位。

    追尊王為先王,母為太後。

    王在位十一年,壽五十五,改元者一。

     衛王 諱璿,先王次子也。

    先王為杜釋所弑,阮匐黎桓共奉衛王即皇帝位。

    二年,秋七月,宋人伐我,衆以璿幼弱,共推黎桓為帝。

    降璿為衛王。

     右丁先王至衛王,共二主。

    始戊辰,終庚辰,凡十三年而亡。

     黎紀 大行王 諱桓,姓黎氏,長州人也。

    父覔,母鄧氏,初懐娠,夢腹生蓮花,俄而結實,收之分與人食。

    及寤莫識其故。

    以天福元年七月十五日生王,母見其手色異常,語人曰:“此兒長成,恐吾不及享其祿矣。

    ”逾數年而父母俱亡。

    本州有黎觀察者,見而異之,養為已子。

    王遇冬寒,覆舂而卧,觀察視之,見有黃龍覆其上,由是益竒之。

    及長,事南越王璉。

    先王嘉其勇智,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