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掌書記,守江夏令,未幾而卒。

     孫鲂世,南昌人,家貧好學。

    及長,會唐末喪亂,都官郎鄭谷亦避亂,歸宜春。

    鲂往師之,頗為誘掖,後有能詩名。

    嘗與沈彬及桑門齊已、處中之徒為倡和俦侶。

    屬吳王行密據有江淮,遂歸射策,授州郡從事,與沈彬嘗遊于李建勳,為詩社。

     彬為人口辯,每好較人詩句。

    時鲂有"夜坐"句美于時輩,建勳因試之。

    先匿鲂齋中,候彬至,乃問:"鲂之為詩何如"彬答曰:"人言鲂非有國風雅頌之體,實得田舍翁火爐頭之作。

     何足稱哉"。

    鲂聞之怒,突然而出,乃讓彬曰:"公何诽謗之甚而比田舍翁,言無乃太過乎"彬答曰:"《子夜坐》句雲:'劃多灰漸冷,坐久席成痕。

    '此非田舍翁爐上作而何"阖座大笑,善彬能近取譬也。

    及題金山寺雲:"萬古波心寺,金山名目新。

    天多剩得月,地少不生塵。

    過橹妨僧夢,驚濤濺佛身。

    誰言張處士,題後更無人。

    "有集僅百篇,皆此類。

    先主受禅累遷正郎而卒。

     鄧洵美,世為湖彬郡人,少有敏才,工詩,長于賦頌。

    天祐中與連人孟賓于并為廉使李侍郎所薦,入洛陽。

    與故李司昉同年,擢進士第。

    以天下喪亂,諸道割據,遂還鄉裡。

    為潭州節度使馬氏所辟,署職郡縣。

    常怏怏不惬心,僅十年間,昉奉使湖南,求訪洵美。

    既見,權情好洽,不替曩昔,且惜其才富位卑,滞于侯國。

    昉既行,因請赍緻京師。

    馬氏餞之,為鸩而卒。

    洵美晚娶,無子,有三女。

    貧瘁,流落風塵。

    沣陵人廬氏聞洵美名憐而購之歸,以其女妻于儒家。

    先是太常丞陳度有《薛孤延聞雷賦》頗為時彥所推尚,而洵美集中亦有此作,前後語句皆同而首末小異,未知誰氏之述也。

     李家明,世為廬州西昌人。

    嗣主時為樂部頭,有學,解滑稽,善諷谏,為時所推從。

    嗣主遊後苑,登于台觀,盛望鐘山雨曰:"其勢即至矣"。

    家明對曰:"雨雖來,必不敢入城"。

     嗣主怪而問之,家明曰:"懼陛下重稅"。

    嗣主曰:"不因卿言,朕不知之"。

    遂令擢務降半而征之。

    及見牛晚卧樹陰,嗣主曰:"牛且熱矣"。

    家明曰:"臣不調,敢上絕句"。

    曰:"會遭甯戚鞭敲角,又被田單火燎身。

    閑背斜陽嚼枯草,近來問喘更無人"。

    時左右宰臣皆慚,免冠謝罪。

    宋齊丘隻産一子辄死,齊丘哭之恸,逾月,自親王宰寮勉之,不止。

    家明謂嗣主曰:"己能止之矣。

    大王當複厚賜"。

    嗣主許諾。

    家明遂作大紙鸢上書雲:"欲興唐祚革強吳,盡是先生設計谟。

    一個孩兒扌棄不得,讓皇百口合何如"。

    乘風放之,度至齊丘第,遂絕其縷,令墜。

    齊丘見之慚感而止。

    家明遂大獲缗帛。

    後,嗣主于苑中命元寮臨池而釣,諸臣皆屢引其鱗,唯嗣主無所獲。

     家明見其猶豫,乃曰:"臣昧死敢上《篘荛》曰:"玉甃金鈎興正濃,碧池春暖水悠溶。

    凡鱗不敢吞香餌,知道君王合釣龍"。

    嗣主嘉之,喜極歡燕而散。

    及嗣主加王弟景達等官,而恩澤未及臣下,因賜享燕,家明乃入。

    末作二翁婦而出列坐,令其新婦每進一飲一食皆辄拜獻,而禮頗繁劇,翁婦怒而責之,曰:"新婦自家官自家,何用煩拜耶"嗣主聞之曰:"孤為一方之主,而恩不覃于外,孤之過矣。

    家明之言亦宜乎"。

    因厚賜之,而加百官焉。

    先是建州王延政與閩州兄延義有隙,遂各稱帝。

    嗣主遣将平之,俘延政及百官入建康,尋封王,遂命王公宰察之屬燕其第,時遣家明率樂部往,延政啬于賄賂,家明怒其寡而譏之曰:"賤工無伎,大王優賜,不敢奉命。

    然告大王,乞取一物"。

    延政曰:"吾家所有唯汝之命"。

    家明曰:"大王平天冠,今且無用,家明敢請之"。

    延政默然慚恨而罷,自是怏怏發疾而卒。

    時家明母死,欲歸葬。

    會嗣主聽政之暇坐于便殿,秉筆于琬琰上,閑書章字,家明因詐曰:"臣每竊學人署字,與之不疑"。

    嗣主曰:"卿能學孤為乎"家明曰:"臣雖愚鹵,願效神蹤"。

    嗣主乃于麻紙上大書押字,命試學焉,家明得之辄于草字上書雲:"宣州于上供庫錢支二百千付家明安厝母親"。

    嗣主見之大笑,因而賜焉。

    從嗣主幸南都時,既劃江舟,楫多從南岸。

    至趙屯,因辍樂停觞,比望皖公山謂家明曰:"好青峭數峰,不如何名耶"家明應聲對曰:"龍舟輕飐錦帆風,正值宸遊望遠空。

    回首皖公山色翠,影斜不到壽杯中"。

    嗣主因慚,俯首而過。

    及後主嗣位,家明老而無寵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