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文

關燈
其為人義行頗腆。

    先出其婦,有子随母所育。

    及登科,其子詣之,待以庶人,常緻之于外,寒燠之服,每苦于單弊,而親信仆隸,至死曾不得侍宴語。

    然其骨殖,卒賴其子而收葬焉。

     夏寶松,廬陵人。

    與劉洞唱和,為節度使陳德誠所知。

    德誠贈詩曰:"建水舊傳劉夜坐。

    "劉洞有《夜坐詩》。

    螺川新有夏江城。

    寶松有《江城詩》曰:"雁飛南浦鐘初動,月滿西樓酒半醒。

    "又雲:"曉來羸驷依前去,雨後遙山數點青。

    " 皆佳句。

     唐仁傑,全州人。

    苦吟。

    陳德誠出守池陽,仁傑以詩贻之雲:"紅旆渡江霞蘸水,青蛇出匣雪侵衣。

    "德誠善之,勉之入金陵。

    會休沐,朝達集于升元寺,召之坐。

    酒行,請仁傑賦《登閣詩》立談而成。

    其中有句雲:"雲散便宜千裡望,日長斜占半城陰。

    其餘亦可觀。

    《贈嘉禾峰僧》雲:"隻住此山能有意,向來求佛本無心。

    "時論與之。

     顔诩謝,魯公之後。

    所居有泉石松竹,創亭延客。

    孟賓于留題詩曰:"園林潇灑聞來人,欲往因循二十秋。

    今日開襟吟不盡,碧山重疊水長流。

    " 陳穎,南昌人。

    業進士。

    《題漢祖廟》曰:"項羽英雄猶不懼,可憐容得辟陽侯。

    "得狂病而卒。

     邵拙,字拙之,雁門人。

    好學,博通經史。

    水曹郎趙慶有詩贈之曰"邁古文章金鸑鷟,出群行止玉麒麟。

    "仕宦不達而卒。

    有詩傳于時。

    其間有雲:"萬國不得兩,孤雲猶在山。

    " 此其應欤。

     毛柄聚生徒于廬山白鹿洞,與諸生講論,所獲資镪,皆以市酒。

    洞有辨者,嘲雲:"彭生作賦茶三片,毛氏傳詩酒半升。

    "嘗自題于齋壁雲:"先生不在此,千載隻空山。

    "因大醉一夕而逝。

    " 劉炎少負詞學,晚為永新尉,拙于政治,遂有貪名。

    太守行邑,觊觎之意,而炎不悟,既行,詩諷炎雲:"未到桃源時,長憶出家景。

    及到桃源了,還似鑒中影。

    "炎及和而複之,後因民訴賄,遂按以法。

    炎複有詩雲:"早知太守如狼虎,獵取膏粱以啗之。

    " 潘阆自号逍遙子,作《苦吟詩》曰:"發任莖莖白,詩須字字清。

    " 劉素,字仲華。

    好學,不事科舉,頗通遷、固、壽、晔之書。

    嘗有人贻之詩曰:"不甘五等諸侯薦,直肯九重天子知。

    " 然卒不不及仕。

     曾氏有諱崇範者,廬陵人。

    獻書李唐,遂家金陵。

    李氏歸朝,而其子乃以喪歸。

     丘旭,字孟陽,宣城人。

    南唐狀元及第。

    自江甯尉調邑簿。

     呂聖功判铨曰:"吾以為古人,今乃見之。

    "薦試學士院,不中。

    久之,為茶陵縣,秩滿至仕。

     丁鹹序未第時,夢乘龍而起,回顧又有駱駝在後。

    二十年方捷。

    殿榜出,亞其名乃龍起,次駱起,因悟夢。

     應用善寫細字,微如毛發。

    嘗于一錢上寫《心經》,又于粒麻上寫"國泰民安"四字。

     唐尹氏善歌。

    因重陽,與群女戲登南山文峰,而同輩命之歌。

    乃颦眉緩頰,怡然一曲,聲達數十裡,故俗耆舊雲:"尹氏之歌,聞于長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