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别錄 全文
關燈
小
中
大
之重畀陛下,陛下固守小節,非所以尊先旨、承孝道也。
」乃嗣位,改元保大。
太常博士韓熙載上疏曰:「逾年改元,古之制也。
事不師古,何以訓人?」時制書已行,遂不改。
诏立皇弟景遂為皇太弟。
馮延巳自元帥掌書記為翰林學士承旨,延魯自水部員外郎為中書舍人。
延魯急于趨進,欲以功名圖重位,乃興建州之役。
延巳曰:「士以文行飾身,忠信事上,何用行險以要祿?」延魯曰:「兄自能如此,弟不能愔愔待循資宰相也。
」始王氏政亂,閩人聞我師之至,皆伐木開道,壺漿奉迎。
既下建州,軍無節制,大掠數日,民不堪其苦,思效順者解體矣。
陳覺為招讨使,矯制進圍福州,表言朝夕可克。
元宗以為實,令王崇文為統帥,馮延魯亦往。
諸将争功,自相違貳,崇文不能制。
會錢唐以兵數千來救,我師不戰而潰。
诏鎖覺及延魯赴建邺。
既至,尋赦其罪。
始馬殷據湖南,并桂管之地。
馬希範卒,弟希廣立,庶兄希萼自永州赴喪。
判官李恒臯知欲為變,未至,以為朗州節度。
歲餘,舉兵殺希廣,代其位。
少弟希崇又廢希萼自立,幽希萼送衡州,将殺之。
大姓廖偃與叔匡凝以部曲數百人,劫希萼于道,奉為衡山王,以伐希崇。
數日,有衆萬人。
希崇遣使求救于我。
元宗命袁州刺史邊鎬督兵赴援,其實襲之也。
時長沙童謠曰:「鞭打馬,馬須走。
」兵至,希崇、希萼皆降,餘郡相次歸附,乘亂取廣南、桂管之地。
朗州劉言亦自為刺史。
命将軍李建期屯益陽,以圖朗州,将軍張巒屯零陵,以圖桂州。
鎬以偏兵不百日而下一國,四方聞之,以為神。
鎬性輕信,自朗州至者,皆陳言之忠順,鎬不為備。
歲餘,朗州土豪王逵襲殺建期,進逼長沙,奉言為主,言不能制。
鎬棄城遁歸,諸郡皆沒,惟巒全軍而回。
周師南伐,進逼壽州,劉彥貞督兵北征,戰敗于正陽,死于陣。
淮上方用兵,錢唐乘虛圍我常州。
命将軍柴克宏往救常州。
有隋将陳仁杲祠,克宏将戰,夜夢仁杲曰:「吾遣陰兵助爾。
」及戰有黑牛二頭,沖錢唐之陣,我師繼之,乃大破之,斬首萬餘,遂解常州之圍。
以克宏為江州節度使。
冊仁杲帝号,谥武烈。
右仆射孫晟使周,給事中王崇質為介,晟至汴京,謂崇質曰:「吾觀事勢,不生還矣,君家百口,當别為謀。
」乃白世宗,遣崇質歸計事。
會锺谟、李德明亦至,世宗又遣德明至建邺,盛陳世宗威德,請割地求和。
宋齊丘深惡德明,使崇質異其言,乃以賣國誅德明。
世宗召晟責之,因曰:「諸将圍壽州,久未克,汝能降之,朕赦汝罪。
」晟至城下,見劉仁贍,遙呼曰:「君受國家旌旄,臣節不可隳也,且援兵至。
」世宗大怒,囚至汴京斬之。
晟臨刑,神色不變,南望再拜曰:「死不負陛下矣。
」既而泗州降北,諸軍繼敗,乃遣陳覺奉表割江北之地求成,世宗許之。
遂去尊号,稱國主,用周正朔。
太弟景遂固請歸藩,立長子冀為太子。
時丹徒得古銘曰:「天子冀州人。
」衆以冀應之。
未幾冀卒,識者謂冀州趙地也。
陳覺乘間言:「社稷禍在朝暮,請陛下晏居宮中,國政盡付宋齊丘,以纾喪亂。
」元宗以戎事未甯,隐忍不發。
锺谟自汴京歸,理德明之怨,乃言:「人臣窺國,理不可容。
」遂誅覺,幽齊丘于青陽。
尋亦卒,谥醜謬。
谟使回,為禮部侍郎任用,權傾中外,與信州刺史張巒有舊。
巒入為天德軍使,每詣谟第,常屏人獨語,中夜乃止。
給事中唐鎬密言:「恐有他變,宜先圖之。
」會太子冀葬,谟固請敕巒以所部兵馬為京城巡徼。
元宗乃下诏,數谟侵官之罪,貶于饒州,缢死,巒亦黜為宣州副使。
元宗殂于南都。
南都,豫章也。
太子即位于建邺。
梓宮至日,南都羣臣表請殡于别宮。
後主下诏不許,哭甚哀切,乃殡于萬壽殿。
元宗神彩精粹,辭旨清暢。
湖南使至,歸與親友言曰:「爾不識東朝官家,南嶽真君不如也。
」 後主諱煜,字重光,元宗第五子也。
幼而好古,為文有漢魏風。
母兄冀為太子,性嚴忌。
後主獨以典籍自娛,未嘗幹預時政。
冀卒,立為太子。
元宗幸南都,後主監國于建邺,臨事明允,甚得時譽。
元宗崩,哀毀過禮。
即位,立妃周氏為後。
句容尉張佖上書,言為政之要,詞甚激切。
後主手诏慰谕,征為監察禦史。
周後疾,後主朝夕臨視,藥非親嘗不進,衣不解帶者逾月。
及殂,哀毀骨立,杖然後起,立後妹為後。
王者婚禮,曆代少有,诏中書舍人徐铉、知制诰潘佑與禮官參議,互有矛楯,議久不決。
後主令文安郡公徐遊評其是非。
時佑方寵用,遊希旨奏佑為長。
月餘,遊病疽,铉戲謂人曰:「周孔亦能為祟乎?」佑既居親密,欲盡去舊人,獨當國政,後主亦惡之,俄以本官專知國史。
佑彌不樂,乃非诋公卿,與戶部侍郎李平親狎,上表言:「左右皆奸邪,不誅,為亂在即。
」後主手書敦谕,七表不止,因請休官遠去。
李平初與朱元自北來,元已叛去,平深厚難測。
後主慮其同構大奸,乃暴其罪而誅之。
後主謂左右曰:
」乃嗣位,改元保大。
太常博士韓熙載上疏曰:「逾年改元,古之制也。
事不師古,何以訓人?」時制書已行,遂不改。
诏立皇弟景遂為皇太弟。
馮延巳自元帥掌書記為翰林學士承旨,延魯自水部員外郎為中書舍人。
延魯急于趨進,欲以功名圖重位,乃興建州之役。
延巳曰:「士以文行飾身,忠信事上,何用行險以要祿?」延魯曰:「兄自能如此,弟不能愔愔待循資宰相也。
」始王氏政亂,閩人聞我師之至,皆伐木開道,壺漿奉迎。
既下建州,軍無節制,大掠數日,民不堪其苦,思效順者解體矣。
陳覺為招讨使,矯制進圍福州,表言朝夕可克。
元宗以為實,令王崇文為統帥,馮延魯亦往。
諸将争功,自相違貳,崇文不能制。
會錢唐以兵數千來救,我師不戰而潰。
诏鎖覺及延魯赴建邺。
既至,尋赦其罪。
始馬殷據湖南,并桂管之地。
馬希範卒,弟希廣立,庶兄希萼自永州赴喪。
判官李恒臯知欲為變,未至,以為朗州節度。
歲餘,舉兵殺希廣,代其位。
少弟希崇又廢希萼自立,幽希萼送衡州,将殺之。
大姓廖偃與叔匡凝以部曲數百人,劫希萼于道,奉為衡山王,以伐希崇。
數日,有衆萬人。
希崇遣使求救于我。
元宗命袁州刺史邊鎬督兵赴援,其實襲之也。
時長沙童謠曰:「鞭打馬,馬須走。
」兵至,希崇、希萼皆降,餘郡相次歸附,乘亂取廣南、桂管之地。
朗州劉言亦自為刺史。
命将軍李建期屯益陽,以圖朗州,将軍張巒屯零陵,以圖桂州。
鎬以偏兵不百日而下一國,四方聞之,以為神。
鎬性輕信,自朗州至者,皆陳言之忠順,鎬不為備。
歲餘,朗州土豪王逵襲殺建期,進逼長沙,奉言為主,言不能制。
鎬棄城遁歸,諸郡皆沒,惟巒全軍而回。
周師南伐,進逼壽州,劉彥貞督兵北征,戰敗于正陽,死于陣。
淮上方用兵,錢唐乘虛圍我常州。
命将軍柴克宏往救常州。
有隋将陳仁杲祠,克宏将戰,夜夢仁杲曰:「吾遣陰兵助爾。
」及戰有黑牛二頭,沖錢唐之陣,我師繼之,乃大破之,斬首萬餘,遂解常州之圍。
以克宏為江州節度使。
冊仁杲帝号,谥武烈。
右仆射孫晟使周,給事中王崇質為介,晟至汴京,謂崇質曰:「吾觀事勢,不生還矣,君家百口,當别為謀。
」乃白世宗,遣崇質歸計事。
會锺谟、李德明亦至,世宗又遣德明至建邺,盛陳世宗威德,請割地求和。
宋齊丘深惡德明,使崇質異其言,乃以賣國誅德明。
世宗召晟責之,因曰:「諸将圍壽州,久未克,汝能降之,朕赦汝罪。
」晟至城下,見劉仁贍,遙呼曰:「君受國家旌旄,臣節不可隳也,且援兵至。
」世宗大怒,囚至汴京斬之。
晟臨刑,神色不變,南望再拜曰:「死不負陛下矣。
」既而泗州降北,諸軍繼敗,乃遣陳覺奉表割江北之地求成,世宗許之。
遂去尊号,稱國主,用周正朔。
太弟景遂固請歸藩,立長子冀為太子。
時丹徒得古銘曰:「天子冀州人。
」衆以冀應之。
未幾冀卒,識者謂冀州趙地也。
陳覺乘間言:「社稷禍在朝暮,請陛下晏居宮中,國政盡付宋齊丘,以纾喪亂。
」元宗以戎事未甯,隐忍不發。
锺谟自汴京歸,理德明之怨,乃言:「人臣窺國,理不可容。
」遂誅覺,幽齊丘于青陽。
尋亦卒,谥醜謬。
谟使回,為禮部侍郎任用,權傾中外,與信州刺史張巒有舊。
巒入為天德軍使,每詣谟第,常屏人獨語,中夜乃止。
給事中唐鎬密言:「恐有他變,宜先圖之。
」會太子冀葬,谟固請敕巒以所部兵馬為京城巡徼。
元宗乃下诏,數谟侵官之罪,貶于饒州,缢死,巒亦黜為宣州副使。
元宗殂于南都。
南都,豫章也。
太子即位于建邺。
梓宮至日,南都羣臣表請殡于别宮。
後主下诏不許,哭甚哀切,乃殡于萬壽殿。
元宗神彩精粹,辭旨清暢。
湖南使至,歸與親友言曰:「爾不識東朝官家,南嶽真君不如也。
」 後主諱煜,字重光,元宗第五子也。
幼而好古,為文有漢魏風。
母兄冀為太子,性嚴忌。
後主獨以典籍自娛,未嘗幹預時政。
冀卒,立為太子。
元宗幸南都,後主監國于建邺,臨事明允,甚得時譽。
元宗崩,哀毀過禮。
即位,立妃周氏為後。
句容尉張佖上書,言為政之要,詞甚激切。
後主手诏慰谕,征為監察禦史。
周後疾,後主朝夕臨視,藥非親嘗不進,衣不解帶者逾月。
及殂,哀毀骨立,杖然後起,立後妹為後。
王者婚禮,曆代少有,诏中書舍人徐铉、知制诰潘佑與禮官參議,互有矛楯,議久不決。
後主令文安郡公徐遊評其是非。
時佑方寵用,遊希旨奏佑為長。
月餘,遊病疽,铉戲謂人曰:「周孔亦能為祟乎?」佑既居親密,欲盡去舊人,獨當國政,後主亦惡之,俄以本官專知國史。
佑彌不樂,乃非诋公卿,與戶部侍郎李平親狎,上表言:「左右皆奸邪,不誅,為亂在即。
」後主手書敦谕,七表不止,因請休官遠去。
李平初與朱元自北來,元已叛去,平深厚難測。
後主慮其同構大奸,乃暴其罪而誅之。
後主謂左右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