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虹長(原注﹕“長”當作“霓”)彌天,(孫盛《晉陽秋》《禦覽》14,原作建武元年,《晉書》同下節皆作建興五年)三日并出(此鞠亦見《禦覽》4)觀台令史谏章曰﹕“天下其三分乎?巫鹹曰‘三日并見于房心下,不出一年,天下治,有磔地為三州者。
’”(孫盛《晉陽秋》《開元占經》6,原作建武元年。
)P.157〔七月大旱。
〕司、冀、青、雍蝗,茅草皆盡。
石勒與蝗競取民禾,百姓謂之“胡蝗”。
(孫盛《晉陽秋》《類聚》100。
安﹕《類聚》引作懷帝永嘉四年,《晉書》作建興五年,故又附此以俟考)P.157太興元年。
(三月奉愍兇聞,即位改元)太興二年春帝正月。
〔修複山陵。
〕衡陽歐純者,臣有巧思。
造朱木室,作一婦人居其中。
人扣其戶,婦人開戶而出,當戶再拜,還入戶内,閉戶。
又作鼠市于中,四方丈餘,開有四門,門中有一木人。
縱四五鼠于中,欲出門,木人辄以椎椎之。
(原注﹕一作辄推木掩之。
)門門如此,鼠不得出。
(此節亦出見《類聚》95及《白帖》)又作指南車及木奴,令舂谷作米。
中宗聞其巧,诏補尚方左校。
(孫盛《晉陽秋》《禦覽》752)〔周訪斬杜曾。
〕王敦許周訪荊州,又授梁州。
訪怒,敦書曰之。
遺以玉碗,訪投碗于地。
(孫盛《晉陽秋》《禦覽》760)P.158太興三年春帝正月。
〔乙卯诏曰﹕“吾雖上繼世組,然于愍、懷皇劢員泵娉瞥肌=耢籼恚磺字歹茫钣興拘惺攏谇槔癫話玻梢覽窀&Alpha!比閡椴煌!乘锸⒃嘩s“《陽秋傳》(指《公羊》)雲:臣、子一例也。
雖繼君位,不以後尊降廢前敬。
昔魯僖上嗣莊公,以友于長幼而升之為逆。
準之古義,明诏是也。
(孫盛《晉陽秋》《宋書禮志三》P.159〔閏月以周顗為尚書仆射。
〕顗字伯仁,有風流才氣,少知名,兼美姿容,終日正體嶷然,雖一時侪輩皆無敢蝶(蟲改女)近。
辟為太尉參軍。
汝南贲泰,淵通清操之士,嘗歎曰﹕“汝、颍故多賢士,自頃陵遲,雅道殆衰。
今複見周伯仁。
伯仁将祛舊風,清我邦族矣。
”舉寒素,累遷尚書仆射。
(孫盛《晉陽秋》《世說言語第二賞譽第八》注,《書抄》)P.159初,顗以雅望獲海内盛名,後屢以酒失。
庾亮曰﹕“周侯末年,可謂鳳德之衰也。
”(孫盛《晉陽秋》《世說任誕第二三》注)P.160〔七月,後趙兵退走,祖逖進屯雍丘。
〕逖攻城略地,招懷義士,屢摧石虎,虎不敢複窺河南。
石勒為逖母墓置守吏。
劉琨與親舊言曰﹕“吾枕戈腮腺旦,志枭逆虜,常恐祖生先吾着鞭耳。
”(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注)P.160〔十二月,以谯王丞為湘州刺史。
〕司馬丞字符敬,谯王遜子也。
為中宗相州刺史,路過武昌,王敦與燕會,酒酣謂丞曰﹕“大王笃實佳士,非将禦之才。
”對曰﹕“焉知鉛刀不能一割乎?”(孫盛《晉陽秋》《世說仇隙第三六》注)P.160太興四年春帝正月。
祖逖聞王、劉構隙,知大功不遂,發病。
九月,會其不必,卒。
先有妖星見豫州分。
逖曰﹕“此必為我也,天未欲滅寇故耳。
”贈車騎将軍。
(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注)P.161永昌元年春帝正月。
〔王敦起兵。
初,敦與朝廷乖離,錄有時望者。
〕謝鲲字幼輿,陳郡人。
父衡晉碩儒。
鲲性通簡,好《老》、《易》,善音樂,以琴書為業。
避亂江東,為豫章太守,王敦引為長史。
(孫盛《晉陽秋》《世說文學第四》注)P.161敦将謀逆,召(谯王)丞為軍司馬。
丞歎曰﹕“吾其死矣,地荒民解,勢孤援絕。
赴君難,忠也;死王事,義也。
死忠與義,又何求焉!”乃馳檄諸郡,丞赴義。
(孫盛《晉陽秋》《世說仇隙第三六》注)P.162〔沉充應敦,使周顗、周筵等讨之。
〕王敦既下,六軍敗績。
顗長史郝嘏及左右文武勸顗避難,顗曰﹕“吾備位大臣,朝廷傾撓,豈可草間求活,投身胡虜邪?”乃使朝士詣敦。
敦曰﹕“近日戰有餘力不?”對曰﹕“恨力不足,豈有餘力邪?”(孫盛《晉陽秋》《世說方正第五》注)P.162顗為王敦所害。
(孫盛《晉陽秋》《世說方正第五》注)P.163周顗既遇害,王彬哭之甚哀。
敦怒曰﹕“周伯仁凡人,遇汝,何為如此?”彬曰﹕“伯仁長者,君之親友,在朝雖無謇谔,亦無所阿黨。
且加之極刑,何痛如之。
”左右見敦甚怒,竊勸跪謝,彬曰﹕“腳痛不能跪拜。
”敦複曰﹕“腳痛孰與頸痛?”鹹為失色。
(孫盛《晉陽秋》《禦覽》372敦将還武昌,謝鲲勸敦朝天子,不從。
鲲随王敦下,入朝見太子于東宮,語及夕。
太子從容聞鲲曰﹕“論者以君方庾亮,自謂孰愈?”對曰﹕“宗廟之美、百官之富,臣不如亮;縱意丘壑,自謂過之。
”《世說品藻第九》注)P.163〔沉充陷吳國,張茂遇害。
〕孔敬康、丁世康、張偉康俱著名,時謂會稽三康。
偉康名茂,常夢得大象。
以問萬雅,雅曰﹕“君當為大郡,而不善也。
象,大獸也,取其音狩,故為大郡。
然象以齒喪身。
”後為吳郡,果為沉充所殺。
(孫盛《晉陽秋》《世說品藻第九》注)P.164〔敦陷湘州,谯王丞死之。
〕敦遣從母弟魏○攻丞。
王○使賊迎之,薨于車。
敦既滅,追贈骠騎,谥曰愍王。
(孫盛《晉陽秋》《世說仇隙第三六》注)P.165中宗性簡儉沖素,有司嘗奏,舊太極殿廣室施绛帳。
元帝曰﹕“《漢文集》上書‘皂囊為帷’。
”遂令﹕冬可青布,夏可青練帷帳。
(孫盛《晉陽秋》《書抄》)P.165昔秦始皇時,望氣者雲:五百年後,東南金陵之地有天子氣。
于是始皇東遊以厭之,改金陵曰秣陵,塹北山以絕其勢。
今建康即秣陵,西北界所塹,即建康南淮也。
(原注﹕一作始皇于方山掘流西入江,亦曰淮,今在潤州江甯縣,土俗亦号曰秦淮。
以上依《類聚》10、《禦覽》61、及《初學記》6補)吳人以為﹕孫權,帝之表也。
盛案﹕始皇遊歲至權僭号四百三十七年,考之年數既不合,校之基守又非倫,豈應帝王之符而見兆于上代乎?有晉金行,奄君四海,金陵之祥,其在斯斯乎!且秦政東遊,至是五百二十六年,所謂五百年之後,當有王者也,真人之應在于此矣。
(原注﹕二句依《本紀》補)鹹甯初,風吹大社樹折,社中有青氣。
占者以為東莞有帝者之祥。
由是徙封東莞王于琅邪,即武王也。
及吳之亡,王○實先至建邺。
而皓之降款,遠歸玺于琅邪。
天意人事,又符中興之兆。
(原注﹕上十二句依《本紀》補)又孫皓将亡,吳郡臨蕪湖,一應草木自除。
于湖邊得石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長四尺,廣二寸餘,上有“白帝”字。
使人莫察其祥,意者豈中宗興五湖之征(原注﹕《水經注》40引作“元皇中興之符征,五湖之石瑞”)欤?太康三年,建業有寇,餘姚人任振以《周易》筮之曰﹕“寇已滅矣,後三十八年揚州當有天子。
”又太安中童謠曰﹕“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
”永嘉大亂,王室淪覆,唯琅邪、西陽、汝南、南頓、彭城五王獲濟,至是中宗登祚。
(原注﹕此節亦見《類聚》13)先是歲鎮熒惑,太白四星聚牛女之間。
(原注﹕此亦見《類聚》10)識者以為吳越之地當興王者。
(原注﹕二句依《本紀》補)五铎又見于晉陵,冥數玄感,若合符契焉。
(原注﹕此亦見《類聚》十三)又初,元石圖有‘牛繼馬後“,故宣帝深忌牛氏,遂為二榼共一口以貯酒,帝先飲佳者,以毒者鸩其将牛金。
而恭王妃夏侯氏竟通小吏牛欽,而生元帝,亦有符雲。
(孫盛《晉陽秋》《禦覽》98)P.166
雅好辭章談論,辯明理義,與二三君子并着詩論,粲然可觀。
于時東宮号為多士。
(孫盛《晉陽秋》《禦覽》98)P.167太甯元年。
〔轉溫峤為中書令。
〕溫峤上疏曰﹕“臣才短學淺,文義不通,中書之職,酬對無方。
斟酌重輕,豈惟文疏而已,自非望士良才,何可妄居斯任!”累辭而止。
(孫盛《晉陽秋》《禦覽》220)P.168〔六月,敦内向。
〕王敦将至,溫峤燒朱雀橋以阻其兵。
(孫盛《晉陽秋》《世說捷悟第十一》注)P.168〔遣段秀等波水掩其不備,大破之。
敦憤惋而死。
〕敦少稱高率,通朗有鑒裁。
(孫盛《晉陽秋》《世說豪爽第十三》注)P.169〔劉遐又破沉充,應奔荊州,王舒沉之于江。
〕王應字安期,含子也。
敦無子,養為嗣。
以為武衛将軍,用為副貳,伏誅。
(孫盛《晉陽秋》《世說識鑒第七》注)P.169〔周光斬錢鳳,自贖。
〕鳳字世儀,吳嘉興尉子也。
奸慝好利,為敦铠曹參軍,知敦有不臣心,因進說,後敦敗見誅。
(孫盛《晉陽秋》《世說假谲第二七》注)P.169〔吳儒殺沉充,黨平。
〕沈充字士居,吳興人,少好兵,谄事王敦。
敦克京邑,以充為車騎将軍,領吳國内史。
敦死充将吳儒斬首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