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三
關燈
小
中
大
十年,太上皇崩,葬萬年,赦栎陽囚死罪以下。
(瓒曰,萬年陵在栎陽縣界。
)十二年,系盧绾,與绾居去來歸者,赦之。
(并本紀。
)惠帝六年八月,赦齊。
(史記,将相年表。
) 文帝三年七月,诏濟北吏民,兵未至先自定,及以軍城邑降者,皆赦之,複官爵,與王興居去來者亦赦之,八月,赦諸與興居反者。
景帝三年,赦襄平侯及妻子當坐者,六月,诏,吳王濞已滅,吏民當坐濞等及逋逃亡軍者,皆赦之。
武帝建元元年,赦吳楚七國帑輸在官者。
元光六年,赦雁門代郡軍吏不循法者。
六年,益州昆明反,赦京師亡命,令從軍。
太初二年,用事介山,祭後土,赦汾陽安邑殊死以下。
昭帝元鳳元年,赦燕王太子建公主子文信,及宗室子與燕王上官桀等謀反父母同産當坐者,皆免為庶人,其吏為桀等所诖誤未發覺在吏者,除其罪。
宣帝地節四年,諸為霍氏所诖誤未發覺者,皆赦之。
元康二年,諸<角蜀>諱在令前者,赦之。
(并本紀。
)赦宥雜錄。
元帝時,匡衡上疏曰,陛下躬聖德,開太平之路,闵愚吏民<角蜀>法抵禁,比年大赦,使百姓得改行自新,天下幸甚,臣竊見大赦之後,奸邪不為衰止,今日大赦,明日犯法,相随入獄,此殆導之未得其務也,蓋保民者陳之以德義,示之以好惡,觀其失而制其宜,故動之而和,綏之而安,今天下俗貪财賤義,好聲色,上侈靡,廉恥之節薄,淫僻之意縱,綱紀失序,疏者逾内,親戚之恩薄,婚姻之黨隆,苟合徼幸,以身設利,不改其原,雖歲赦之,刑猶難使錯而不用也。
(本傳。
) 成帝初即位,王尊劾奏丞相衡禦史大夫譚,知中書谒者令顯等專權擅勢,皆不道,在赦令前,赦後,衡譚舉奏顯雲雲,天子下禦史問狀,劾奏尊妄诋欺非謗赦前事,有诏左遷。
(王尊傳。
) 哀帝即位,令有司無得舉赦前往事。
平帝即位,诏曰,夫赦令者将與天下更始,誠欲令百姓改行潔已,全其性命也,往者有司多舉奏赦前事,累增罪過,誅陷無辜,殆非重信慎刑灑心自新之意也,自今以來,有司無得陳赦前事置奏上,有不如诏書,為虧恩,以不道論,定着為令,布告天下,使明知之。
(并本紀。
) ○獄 中都官獄。
(宣紀,徐天麟按,後漢百官志雲,孝武以下置中都官獄二十六所,各令長名。
)廷尉诏獄。
(周勃詣廷尉诏獄。
) 上林诏獄。
(成紀,罷上林诏獄,師古曰,漢舊儀雲,上林诏獄主治苑中禽獸宮館事。
) 郡邸獄。
(宣紀,曾孫坐收郡邸獄,注雲,漢舊儀郡邸獄,治天下郡國上計者。
) 掖庭秘獄。
(劉輔系掖庭秘獄,三輔黃圖雲,武帝改永苊為掖庭,置獄焉。
)共工獄。
(劉輔傳,徒系共工獄,注考工。
)若盧诏獄。
(王商詣若盧诏獄。
) 都船獄。
(王嘉緻都船獄。
) 都司空獄。
(窦嬰劾系都司空獄,又伍被傳為左右都司空诏獄書。
)居室。
(灌夫傳,劾夫系居室,注雲,後改為保宮。
)保宮。
(蘇武傳,李陵母系保宮。
) 内官。
(東方朔傳,昭平君獄系内官。
)請室。
(爰盎傳,绛侯反,系請室,注獄也。
)導官。
(張湯傳,廷尉谒君弟系導官。
)暴室。
(宣紀,注雲,暴室宮人獄。
) 水司空。
(伍被傳,注雲,上林有水司空,主囚徒官。
)○斷獄數文帝即位刑罰大省,斷獄四百,有刑錯之風。
(刑法志。
) 武帝時,天下斷獄萬數。
(賈捐之傳,又食貨志雲,斷獄歲以萬千數。
) 元康中,魏相上書,案今年計子弟殺父兄妻殺夫者,凡二百二十二人。
(本傳。
) 自昭宣元成哀平六世之間,斷獄殊死,率歲千餘口而一人,耐罪上至右止三倍有餘。
(刑法志。
)
(瓒曰,萬年陵在栎陽縣界。
)十二年,系盧绾,與绾居去來歸者,赦之。
(并本紀。
)惠帝六年八月,赦齊。
(史記,将相年表。
) 文帝三年七月,诏濟北吏民,兵未至先自定,及以軍城邑降者,皆赦之,複官爵,與王興居去來者亦赦之,八月,赦諸與興居反者。
景帝三年,赦襄平侯及妻子當坐者,六月,诏,吳王濞已滅,吏民當坐濞等及逋逃亡軍者,皆赦之。
武帝建元元年,赦吳楚七國帑輸在官者。
元光六年,赦雁門代郡軍吏不循法者。
六年,益州昆明反,赦京師亡命,令從軍。
太初二年,用事介山,祭後土,赦汾陽安邑殊死以下。
昭帝元鳳元年,赦燕王太子建公主子文信,及宗室子與燕王上官桀等謀反父母同産當坐者,皆免為庶人,其吏為桀等所诖誤未發覺在吏者,除其罪。
宣帝地節四年,諸為霍氏所诖誤未發覺者,皆赦之。
元康二年,諸<角蜀>諱在令前者,赦之。
(并本紀。
)赦宥雜錄。
元帝時,匡衡上疏曰,陛下躬聖德,開太平之路,闵愚吏民<角蜀>法抵禁,比年大赦,使百姓得改行自新,天下幸甚,臣竊見大赦之後,奸邪不為衰止,今日大赦,明日犯法,相随入獄,此殆導之未得其務也,蓋保民者陳之以德義,示之以好惡,觀其失而制其宜,故動之而和,綏之而安,今天下俗貪财賤義,好聲色,上侈靡,廉恥之節薄,淫僻之意縱,綱紀失序,疏者逾内,親戚之恩薄,婚姻之黨隆,苟合徼幸,以身設利,不改其原,雖歲赦之,刑猶難使錯而不用也。
(本傳。
) 成帝初即位,王尊劾奏丞相衡禦史大夫譚,知中書谒者令顯等專權擅勢,皆不道,在赦令前,赦後,衡譚舉奏顯雲雲,天子下禦史問狀,劾奏尊妄诋欺非謗赦前事,有诏左遷。
(王尊傳。
) 哀帝即位,令有司無得舉赦前往事。
平帝即位,诏曰,夫赦令者将與天下更始,誠欲令百姓改行潔已,全其性命也,往者有司多舉奏赦前事,累增罪過,誅陷無辜,殆非重信慎刑灑心自新之意也,自今以來,有司無得陳赦前事置奏上,有不如诏書,為虧恩,以不道論,定着為令,布告天下,使明知之。
(并本紀。
) ○獄 中都官獄。
(宣紀,徐天麟按,後漢百官志雲,孝武以下置中都官獄二十六所,各令長名。
)廷尉诏獄。
(周勃詣廷尉诏獄。
) 上林诏獄。
(成紀,罷上林诏獄,師古曰,漢舊儀雲,上林诏獄主治苑中禽獸宮館事。
) 郡邸獄。
(宣紀,曾孫坐收郡邸獄,注雲,漢舊儀郡邸獄,治天下郡國上計者。
) 掖庭秘獄。
(劉輔系掖庭秘獄,三輔黃圖雲,武帝改永苊為掖庭,置獄焉。
)共工獄。
(劉輔傳,徒系共工獄,注考工。
)若盧诏獄。
(王商詣若盧诏獄。
) 都船獄。
(王嘉緻都船獄。
) 都司空獄。
(窦嬰劾系都司空獄,又伍被傳為左右都司空诏獄書。
)居室。
(灌夫傳,劾夫系居室,注雲,後改為保宮。
)保宮。
(蘇武傳,李陵母系保宮。
) 内官。
(東方朔傳,昭平君獄系内官。
)請室。
(爰盎傳,绛侯反,系請室,注獄也。
)導官。
(張湯傳,廷尉谒君弟系導官。
)暴室。
(宣紀,注雲,暴室宮人獄。
) 水司空。
(伍被傳,注雲,上林有水司空,主囚徒官。
)○斷獄數文帝即位刑罰大省,斷獄四百,有刑錯之風。
(刑法志。
) 武帝時,天下斷獄萬數。
(賈捐之傳,又食貨志雲,斷獄歲以萬千數。
) 元康中,魏相上書,案今年計子弟殺父兄妻殺夫者,凡二百二十二人。
(本傳。
) 自昭宣元成哀平六世之間,斷獄殊死,率歲千餘口而一人,耐罪上至右止三倍有餘。
(刑法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