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官三
關燈
小
中
大
西河。
(南部都尉治,塞外翁龍埤是,增山北部都尉治,虎猛西部都尉治,班況馮參,皆嘗為上河農都尉,師古曰,上河地名,又曰,上河在西河,富平于此為農都尉。
) 朔方。
(西河都尉治,窳渾廣牧東部都尉治,渠搜中部都尉治。
) 五原。
(東部都尉治,個陽蒲澤屬國都尉治,成宜中部都尉治,原高西部都尉治,田辟。
) 雲中。
(陶林東部都尉治,北輿中部都尉治,桢陵西部都尉治。
) 完襄。
(武進西部都尉治,武臯中部都尉治,武要東部都尉治。
) 雁門。
(沃陽西部都尉治,平城東部都尉治。
)上谷。
(甯西部都尉治,女祁東部都尉治。
) 代郡。
(高柳西部都尉治,馬城東部都尉治,且如中部都尉治。
) 漁陽。
(要陽都尉治。
)右北平。
(薋都尉治。
) 遼西。
(柳城西部都尉治,交黎東部都尉治。
)樂浪。
(昭明南部都尉治。
) 遼東。
(無慮西部都尉治,武次東部都尉治,侯成中部都尉治。
)郁林。
(領方都尉治。
)交趾。
(粗泠都尉治。
) 合浦。
(朱盧都尉治。
)九真。
(無切都尉治以上地理志。
)▲郡國均輸鹽鐵官 武帝元封元年,因桑宏羊請,置大農部丞數十人分部主郡國,各往往置均輸鹽鐵官,郡不出鐵者置小鐵官,(鄧展曰,鑄舊鐵。
)使屬在所縣。
(食貨志。
) 元帝初元五年,罷鹽鐵官,永光三年複。
(本紀。
) 千乘。
(郡地理志。
)河東。
(黃霸補河東均輸官。
)以上并有均輸官。
河東。
(安邑。
)太原。
(晉陽。
)南郡。
(巫。
)钜鹿。
(堂陽。
) 勃海。
(章武。
)千乘。
(郡。
)琅邪。
(海曲計斤長廣。
)會稽。
(海鹽。
)犍為。
(南安。
)蜀。
(臨卬。
) 益州。
(連然。
)巴。
(朐忍。
)安定。
(三水。
)北地。
(弋居。
)上郡。
(獨樂。
)西河。
(富昌。
) 朔方。
(沃野。
)五原。
(成宜。
) 雁門。
(樓煩沃陽有長丞。
)漁陽。
(泉州。
)隴西。
(郡。
)遼西。
(海陽。
)遼東。
(平郭。
)南海。
(番禺。
) 蒼梧。
(高要。
)東平。
(國。
) 北海。
(都昌壽光。
)東萊。
(曲城東牟弦昌陽當利,并地理志。
)以上并有鹽官。
京兆。
(鄭。
)左馮翊。
(夏陽。
) 右扶風。
(雍漆。
)宏農。
(宜陽黾池。
) 河東。
(安邑绛皮氏平陽。
)太原。
(大陵。
)河内。
(隆慮。
)南河。
(郡。
)颍川。
(陽城。
)汝南。
(西平。
) 南陽。
(宛)廬江。
(晼。
)山陽。
(郡。
)沛。
(沛。
)魏。
(武安。
)常山。
(都鄉。
) 千乘。
(郡。
)濟南。
(東平陵曆城。
)泰山。
(嬴。
)齊。
(臨淄。
)東萊。
(東牟。
)東海。
(下邳朐。
) 臨淮。
(鹽渎堂邑。
)桂陽。
(郡。
)漢中。
(沔陽。
)犍為。
(武陽南安。
)蜀。
(臨卬。
)琅邪。
(郡。
) 漁陽。
(漁陽。
)右北平。
(夕陽。
)遼東。
(平郭。
)隴西。
(郡。
)膠東。
(郁秩。
)魯。
(國。
) 楚。
(彭城。
)廣陵。
(國。
)中山。
(北平。
)東平。
(國。
)城陽。
(莒。
)涿。
(郡。
) 以上并有鐵官。
(并地理志。
)▲列郡别置官 齊三服官。
(貢禹傳,貢禹上疏曰,故時齊三服官,輸物不過十笥,方今齊三服官作工各數千人,一歲費數钜萬。
)元帝初元五年,罷齊三服官。
(本紀。
) 哀帝即位,诏齊三服官諸官織绮繡難成害女紅之物,皆止作無輸。
(本紀。
)陳留。
(襄邑。
)齊。
(臨淄,并地理志。
)以上并有服官。
河南。
(郡。
)南陽。
(宛。
)濟南。
(東平陵。
)泰山。
(郡奉高。
)颍川。
(郡。
)河内。
(懷。
) 蜀。
(成都。
)廣漢。
(郡雒并地理志。
)以上并有工官。
雒陽武庫令。
(魏相傳,車千秋子為雒陽武庫令。
)京兆船司空。
(地理志,師古曰,本主船之官,遂以為縣。
) 太原郡挏馬官。
(地理志,初名家馬官,後改曰挏馬,挏音動。
)遼東郡襄平縣牧師官。
(地理志。
) 上郡庫令。
(成紀,上郡庫令良,注雲,漢官北邊郡庫官兵器所藏,故置令。
)南郡發弩官。
(地理志,師古曰,主教放弩。
)南郡編縣雲夢官。
江夏郡西陵縣雲夢官。
廬江郡樓船官。
九江郡陂官。
九江郡湖官。
丹陽郡銅官。
桂陽郡金官。
蜀郡嚴道縣木官。
巴郡朐忍縣橘官。
巴郡魚複縣橘官。
南海郡圃羞官。
南海郡中宿縣洭浦官。
交趾郡嬴婁縣羞官。
(并地理志。
) 北假田官。
(元紀,晉灼曰,北假地名。
)▲縣令長 縣令長皆秦官,掌治其縣萬戶以上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減萬戶為長,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為長吏,百石以下有鬥食佐史之秩,是為少史,大率十裡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啬夫,遊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職聽訟收賦稅,遊徼循禁賊盜,縣大率方百裡,其民稠則減,稀則曠,鄉亭亦如之,皆秦制也。
(百官表。
) ▲掾史縣掾。
(郭解傳,楊季主子為縣掾。
)門下掾。
(原涉傳,王遊公為茂陵門下掾。
)後曹掾史。
(尹賞為長安令部戶曹掾史。
) 縣史。
(衛青父以縣史給事侯家。
)令史。
(項羽傳,陳嬰故東陽令史。
)獄史。
(于定國為縣獄史。
)獄小吏。
(路溫舒求為獄小吏。
) 小史。
(田廣明傳圉小史。
)外史。
(平帝元始元年,置外史闾師,秩六百石。
)闾師。
(見上。
) 校經師。
(平帝元始三年,立學官,縣道邑侯國曰校,校置經師一人,鄉曰庠聚曰序,庠序置孝經師一人。
)庠序孝經師。
(見上。
)功曹。
(朱博給事縣為亭長,稍遷功曹。
) 鄉吏。
(尹賞部鄉吏亭長裡正父老五人。
)裡正。
(見上。
)裡監門。
(郦食其為裡監門。
) 求盜。
(高紀,應劭曰,舊時亭有兩卒,一為亭父,掌開閉掃除,一為求盜,掌逐捕盜賊。
) 職官四 ○封建▲封功臣 漢興,自秦二世元年之秋,楚陳之歲,初以沛公總帥雄俊,三年,然後西滅秦,立漢王之号,五年,東克項羽,即皇帝位,八載而天下乃平,始論功而定封,訖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時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戶口可得而數,裁什二三,是以大侯不過萬家,小者五六百戶,封爵之誓,曰使黃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存,爰及苗裔,于是申以丹書之信,重以白馬之盟,又作十八侯之位次,(孟康曰,唯作元功蕭曹等十八人位次耳,高後乃诏作位次下竟,師古曰,謂蕭何,曹參,張敖,周勃,樊哙,郦商,奚涓,夏侯嬰,灌嬰,傅寬,靳歙,王陵,陳武,王吸,薛歐,周昌,丁複,蟲達,從第一至十八也。
)高後二年,複诏丞相陳平,盡差列侯之功,錄第下竟,藏諸宗廟,副在有司,始未嘗不欲固根本,而枝葉稍落也,逮文景四五世間,流民既
(南部都尉治,塞外翁龍埤是,增山北部都尉治,虎猛西部都尉治,班況馮參,皆嘗為上河農都尉,師古曰,上河地名,又曰,上河在西河,富平于此為農都尉。
) 朔方。
(西河都尉治,窳渾廣牧東部都尉治,渠搜中部都尉治。
) 五原。
(東部都尉治,個陽蒲澤屬國都尉治,成宜中部都尉治,原高西部都尉治,田辟。
) 雲中。
(陶林東部都尉治,北輿中部都尉治,桢陵西部都尉治。
) 完襄。
(武進西部都尉治,武臯中部都尉治,武要東部都尉治。
) 雁門。
(沃陽西部都尉治,平城東部都尉治。
)上谷。
(甯西部都尉治,女祁東部都尉治。
) 代郡。
(高柳西部都尉治,馬城東部都尉治,且如中部都尉治。
) 漁陽。
(要陽都尉治。
)右北平。
(薋都尉治。
) 遼西。
(柳城西部都尉治,交黎東部都尉治。
)樂浪。
(昭明南部都尉治。
) 遼東。
(無慮西部都尉治,武次東部都尉治,侯成中部都尉治。
)郁林。
(領方都尉治。
)交趾。
(粗泠都尉治。
) 合浦。
(朱盧都尉治。
)九真。
(無切都尉治以上地理志。
)▲郡國均輸鹽鐵官 武帝元封元年,因桑宏羊請,置大農部丞數十人分部主郡國,各往往置均輸鹽鐵官,郡不出鐵者置小鐵官,(鄧展曰,鑄舊鐵。
)使屬在所縣。
(食貨志。
) 元帝初元五年,罷鹽鐵官,永光三年複。
(本紀。
) 千乘。
(郡地理志。
)河東。
(黃霸補河東均輸官。
)以上并有均輸官。
河東。
(安邑。
)太原。
(晉陽。
)南郡。
(巫。
)钜鹿。
(堂陽。
) 勃海。
(章武。
)千乘。
(郡。
)琅邪。
(海曲計斤長廣。
)會稽。
(海鹽。
)犍為。
(南安。
)蜀。
(臨卬。
) 益州。
(連然。
)巴。
(朐忍。
)安定。
(三水。
)北地。
(弋居。
)上郡。
(獨樂。
)西河。
(富昌。
) 朔方。
(沃野。
)五原。
(成宜。
) 雁門。
(樓煩沃陽有長丞。
)漁陽。
(泉州。
)隴西。
(郡。
)遼西。
(海陽。
)遼東。
(平郭。
)南海。
(番禺。
) 蒼梧。
(高要。
)東平。
(國。
) 北海。
(都昌壽光。
)東萊。
(曲城東牟弦昌陽當利,并地理志。
)以上并有鹽官。
京兆。
(鄭。
)左馮翊。
(夏陽。
) 右扶風。
(雍漆。
)宏農。
(宜陽黾池。
) 河東。
(安邑绛皮氏平陽。
)太原。
(大陵。
)河内。
(隆慮。
)南河。
(郡。
)颍川。
(陽城。
)汝南。
(西平。
) 南陽。
(宛)廬江。
(晼。
)山陽。
(郡。
)沛。
(沛。
)魏。
(武安。
)常山。
(都鄉。
) 千乘。
(郡。
)濟南。
(東平陵曆城。
)泰山。
(嬴。
)齊。
(臨淄。
)東萊。
(東牟。
)東海。
(下邳朐。
) 臨淮。
(鹽渎堂邑。
)桂陽。
(郡。
)漢中。
(沔陽。
)犍為。
(武陽南安。
)蜀。
(臨卬。
)琅邪。
(郡。
) 漁陽。
(漁陽。
)右北平。
(夕陽。
)遼東。
(平郭。
)隴西。
(郡。
)膠東。
(郁秩。
)魯。
(國。
) 楚。
(彭城。
)廣陵。
(國。
)中山。
(北平。
)東平。
(國。
)城陽。
(莒。
)涿。
(郡。
) 以上并有鐵官。
(并地理志。
)▲列郡别置官 齊三服官。
(貢禹傳,貢禹上疏曰,故時齊三服官,輸物不過十笥,方今齊三服官作工各數千人,一歲費數钜萬。
)元帝初元五年,罷齊三服官。
(本紀。
) 哀帝即位,诏齊三服官諸官織绮繡難成害女紅之物,皆止作無輸。
(本紀。
)陳留。
(襄邑。
)齊。
(臨淄,并地理志。
)以上并有服官。
河南。
(郡。
)南陽。
(宛。
)濟南。
(東平陵。
)泰山。
(郡奉高。
)颍川。
(郡。
)河内。
(懷。
) 蜀。
(成都。
)廣漢。
(郡雒并地理志。
)以上并有工官。
雒陽武庫令。
(魏相傳,車千秋子為雒陽武庫令。
)京兆船司空。
(地理志,師古曰,本主船之官,遂以為縣。
) 太原郡挏馬官。
(地理志,初名家馬官,後改曰挏馬,挏音動。
)遼東郡襄平縣牧師官。
(地理志。
) 上郡庫令。
(成紀,上郡庫令良,注雲,漢官北邊郡庫官兵器所藏,故置令。
)南郡發弩官。
(地理志,師古曰,主教放弩。
)南郡編縣雲夢官。
江夏郡西陵縣雲夢官。
廬江郡樓船官。
九江郡陂官。
九江郡湖官。
丹陽郡銅官。
桂陽郡金官。
蜀郡嚴道縣木官。
巴郡朐忍縣橘官。
巴郡魚複縣橘官。
南海郡圃羞官。
南海郡中宿縣洭浦官。
交趾郡嬴婁縣羞官。
(并地理志。
) 北假田官。
(元紀,晉灼曰,北假地名。
)▲縣令長 縣令長皆秦官,掌治其縣萬戶以上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減萬戶為長,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為長吏,百石以下有鬥食佐史之秩,是為少史,大率十裡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啬夫,遊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職聽訟收賦稅,遊徼循禁賊盜,縣大率方百裡,其民稠則減,稀則曠,鄉亭亦如之,皆秦制也。
(百官表。
) ▲掾史縣掾。
(郭解傳,楊季主子為縣掾。
)門下掾。
(原涉傳,王遊公為茂陵門下掾。
)後曹掾史。
(尹賞為長安令部戶曹掾史。
) 縣史。
(衛青父以縣史給事侯家。
)令史。
(項羽傳,陳嬰故東陽令史。
)獄史。
(于定國為縣獄史。
)獄小吏。
(路溫舒求為獄小吏。
) 小史。
(田廣明傳圉小史。
)外史。
(平帝元始元年,置外史闾師,秩六百石。
)闾師。
(見上。
) 校經師。
(平帝元始三年,立學官,縣道邑侯國曰校,校置經師一人,鄉曰庠聚曰序,庠序置孝經師一人。
)庠序孝經師。
(見上。
)功曹。
(朱博給事縣為亭長,稍遷功曹。
) 鄉吏。
(尹賞部鄉吏亭長裡正父老五人。
)裡正。
(見上。
)裡監門。
(郦食其為裡監門。
) 求盜。
(高紀,應劭曰,舊時亭有兩卒,一為亭父,掌開閉掃除,一為求盜,掌逐捕盜賊。
) 職官四 ○封建▲封功臣 漢興,自秦二世元年之秋,楚陳之歲,初以沛公總帥雄俊,三年,然後西滅秦,立漢王之号,五年,東克項羽,即皇帝位,八載而天下乃平,始論功而定封,訖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時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戶口可得而數,裁什二三,是以大侯不過萬家,小者五六百戶,封爵之誓,曰使黃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存,爰及苗裔,于是申以丹書之信,重以白馬之盟,又作十八侯之位次,(孟康曰,唯作元功蕭曹等十八人位次耳,高後乃诏作位次下竟,師古曰,謂蕭何,曹參,張敖,周勃,樊哙,郦商,奚涓,夏侯嬰,灌嬰,傅寬,靳歙,王陵,陳武,王吸,薛歐,周昌,丁複,蟲達,從第一至十八也。
)高後二年,複诏丞相陳平,盡差列侯之功,錄第下竟,藏諸宗廟,副在有司,始未嘗不欲固根本,而枝葉稍落也,逮文景四五世間,流民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