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異(上)
關燈
小
中
大
日有食之。
三年正月己卯晦,日有食之。
四年七月辛未晦,日有食之。
元延元年正月己亥朔,日有食之。
哀帝元壽元年正月辛醜朔,日有食之,不盡如鈎,在營室十度。
二年三月壬辰晦,日有食之。
平帝元始元年五月丁巳朔,日有食之,在東井。
二年九月戊申晦,日有食之,既。
凡漢著紀十二世,二百一十二年,日食五十三,朔十四,晦三十六,先晦一旦三。
(并五行志。
)○日月變異武帝建元二年四月戊申,有如日夜出。
(本紀。
) 元帝永光元年四月,日色青白亡景,正中時有景亡光,是夏寒,至九月,日乃有光。
成帝建始元年八月戊午,晨漏未盡三刻,有兩月重見。
河平元年正月壬寅朔,日月俱在營室,時日出赤,二月癸未日朝赤,且入又赤,夜月赤,甲申,日出亦如血,亡光,漏上四刻半,乃頗有光,燭地赤黃,食後乃複,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
(并五行志。
) ○星孛(天文志所載,已見天文類,五行志所載别見于此)高帝三年七月,有星孛于大角,旬餘乃入。
文帝後七年九月,有星孛于西方,其本直尾适合要指虛危,長丈餘,及天漢,十六日不見。
武帝建元六年六月,有星孛于北方。
八月,長星出于東方,長終天,三十日去,是為蚩尤旗,見則王者征伐四方。
元狩四年四月,長星又出西北。
元封元年五月,有星孛于東井,又孛于三台。
宣帝地節元年正月,有星孛于西方,去太白二丈所。
成帝建始元年正月,有星孛于營室,青白色,長六七丈,廣尺餘。
元延元年七月辛未,有星孛于東井,踐五諸侯出河戍北,率行軒轅太微後,日六度有餘,晨出東方,十三日,夕見西方,犯次妃長秋鬥填螽炎,再貫紫宮中大火當後,達天河,除于妃後之域,南逝度犯大角攝提至天市,而按節徐行,炎入市中句而後西去,五十六日,與蒼龍俱伏。
(并五行志。
) ○星隕 成帝永始二年二月癸未,夜過中星隕如雨,長一二丈,繹繹未至地滅,至雞鳴止。
(五行志。
)○亡冰武帝元狩六年,冬亡冰。
昭帝始元二年,冬亡冰。
(并五行志,紀作六年。
)○雪文帝四年六月,大雨雪。
景帝中六年三月,雨雪。
武帝元狩元年十二月,大雨雪,民多凍死。
元鼎二年三月,雪平地厚五尺。
三年三月,水冰,四月,雨雪。
元帝建昭二年十一月,齊楚地大雪,深五尺。
四年三月,雨雪,燕多死。
(并五行志。
)成帝建始四年夏四月,雨雪。
陽朔四年四月,雨雪,燕雀死。
(五行志。
)○霜雹武帝元光四年四月,隕霜,殺草木。
元封三年十二月,雷,雨雹,大如馬頭。
宣帝地節四年五月,山陽濟陰雨雹如雞子,深二尺五寸,殺二十人,蜚鳥皆死。
元帝永光元年三月,隕霜殺桑,九月二日,隕霜殺稼。
成帝河平二年四月,楚國雨雹,大如斧,蜚鳥死。
(并五行志。
)○總天變惠帝二年,天雨血于宜陽,一頃所。
(五行志赤眚。
)武帝建元四年,有風赤如血。
(本紀。
) 元光五年七月,大風拔木。
(本紀。
) 天漢元年三月,天雨白毛,三月八月,天雨白犛。
(毛之強屈曲者。
) 成帝建始元年四月辛醜,夜西北有如火光,壬寅晨,大風從西北起,雲氣赤黃,四塞天下,終日夜下着地者,,黃土塵也。
(本五行志。
)十二月,大風拔甘泉畤中大木十韋以上。
(成紀韋與圍同。
) 哀帝建平四年,山陽湖陵雨血,廣三尺,長五尺,大者如錢,小者如麻子。
(五行志。
) 平帝元始四年冬,大風吹長安城門東,屋瓦且盡。
(本紀。
)
三年正月己卯晦,日有食之。
四年七月辛未晦,日有食之。
元延元年正月己亥朔,日有食之。
哀帝元壽元年正月辛醜朔,日有食之,不盡如鈎,在營室十度。
二年三月壬辰晦,日有食之。
平帝元始元年五月丁巳朔,日有食之,在東井。
二年九月戊申晦,日有食之,既。
凡漢著紀十二世,二百一十二年,日食五十三,朔十四,晦三十六,先晦一旦三。
(并五行志。
)○日月變異武帝建元二年四月戊申,有如日夜出。
(本紀。
) 元帝永光元年四月,日色青白亡景,正中時有景亡光,是夏寒,至九月,日乃有光。
成帝建始元年八月戊午,晨漏未盡三刻,有兩月重見。
河平元年正月壬寅朔,日月俱在營室,時日出赤,二月癸未日朝赤,且入又赤,夜月赤,甲申,日出亦如血,亡光,漏上四刻半,乃頗有光,燭地赤黃,食後乃複,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
(并五行志。
) ○星孛(天文志所載,已見天文類,五行志所載别見于此)高帝三年七月,有星孛于大角,旬餘乃入。
文帝後七年九月,有星孛于西方,其本直尾适合要指虛危,長丈餘,及天漢,十六日不見。
武帝建元六年六月,有星孛于北方。
八月,長星出于東方,長終天,三十日去,是為蚩尤旗,見則王者征伐四方。
元狩四年四月,長星又出西北。
元封元年五月,有星孛于東井,又孛于三台。
宣帝地節元年正月,有星孛于西方,去太白二丈所。
成帝建始元年正月,有星孛于營室,青白色,長六七丈,廣尺餘。
元延元年七月辛未,有星孛于東井,踐五諸侯出河戍北,率行軒轅太微後,日六度有餘,晨出東方,十三日,夕見西方,犯次妃長秋鬥填螽炎,再貫紫宮中大火當後,達天河,除于妃後之域,南逝度犯大角攝提至天市,而按節徐行,炎入市中句而後西去,五十六日,與蒼龍俱伏。
(并五行志。
) ○星隕 成帝永始二年二月癸未,夜過中星隕如雨,長一二丈,繹繹未至地滅,至雞鳴止。
(五行志。
)○亡冰武帝元狩六年,冬亡冰。
昭帝始元二年,冬亡冰。
(并五行志,紀作六年。
)○雪文帝四年六月,大雨雪。
景帝中六年三月,雨雪。
武帝元狩元年十二月,大雨雪,民多凍死。
元鼎二年三月,雪平地厚五尺。
三年三月,水冰,四月,雨雪。
元帝建昭二年十一月,齊楚地大雪,深五尺。
四年三月,雨雪,燕多死。
(并五行志。
)成帝建始四年夏四月,雨雪。
陽朔四年四月,雨雪,燕雀死。
(五行志。
)○霜雹武帝元光四年四月,隕霜,殺草木。
元封三年十二月,雷,雨雹,大如馬頭。
宣帝地節四年五月,山陽濟陰雨雹如雞子,深二尺五寸,殺二十人,蜚鳥皆死。
元帝永光元年三月,隕霜殺桑,九月二日,隕霜殺稼。
成帝河平二年四月,楚國雨雹,大如斧,蜚鳥死。
(并五行志。
)○總天變惠帝二年,天雨血于宜陽,一頃所。
(五行志赤眚。
)武帝建元四年,有風赤如血。
(本紀。
) 元光五年七月,大風拔木。
(本紀。
) 天漢元年三月,天雨白毛,三月八月,天雨白犛。
(毛之強屈曲者。
) 成帝建始元年四月辛醜,夜西北有如火光,壬寅晨,大風從西北起,雲氣赤黃,四塞天下,終日夜下着地者,,黃土塵也。
(本五行志。
)十二月,大風拔甘泉畤中大木十韋以上。
(成紀韋與圍同。
) 哀帝建平四年,山陽湖陵雨血,廣三尺,長五尺,大者如錢,小者如麻子。
(五行志。
) 平帝元始四年冬,大風吹長安城門東,屋瓦且盡。
(本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