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異(上)
關燈
小
中
大
,鳳凰集上林。
五鳳三年,诏曰,朕饬躬齋戒,郊上帝,祠後土,神光并見,或興于谷,燭耀齋宮,十有餘刻,甘露降,神爵集,已诏有司告祠上帝宗廟,三月辛醜,鸾鳳又集長樂宮東阙中樹上,飛下止地,文章五色,留十餘刻,吏民并觀,朕之不敏,懼不能任,屢蒙嘉瑞,獲茲祉福,書不雲乎,雖休勿休,祇事不怠,公卿大夫,其勖焉,減天下口錢,赦殊死以下,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大酺五日,加賜鳏寡孤獨高年帛。
甘露元年,黃龍見新豐。
二年,诏曰,乃者鳳凰甘露降集,黃龍登興,醴泉滂流,枯槁榮茂,神光并見,鹹受祯祥,其赦天下,減民算三十,賜諸侯王丞相将軍列侯中二千石金錢各有差,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鳏寡孤獨高年帛。
三年诏曰,乃者鳳凰集新蔡,群鳥四面行列,皆鄉鳳凰立,以萬數,其賜汝南太守帛百匹,新蔡長吏三老孝弟力田鳏寡孤獨各有差,賜民爵二級,毋出今年租。
成帝鴻嘉元年冬,黃龍見真定。
元延四年,甘露降京師,賜長安民牛酒。
平帝元始元年,越裳氏重譯獻白雉一,黑雉二。
二年春,黃支國獻犀牛。
(并本紀。
)○日食高帝三年十月甲戌晦,日有食之,在鬥二十度。
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在虛三度。
九年六月乙未晦,日有食之,既,在張十三度。
惠帝七年正月辛醜朔,日有食之,在危十三度。
五月丁卯先晦一日,日有食之,幾盡,在七星。
高後二年六月丙戌晦,日有食之。
七年正月己醜晦,日有食之,既,在營室九度。
文帝二年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在婺女一度。
三年十月丁酉晦,日有食之,在鬥二十三度。
十一月丁卯晦,日有食之,在虛八度。
後四年四月丙辰晦,日有食之,在東井十三度。
七年正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景帝三年二月壬午晦,日有食之,在胃二度。
七年十一月庚寅晦,日有食之,在虛九度。
中元年十二月甲寅晦,日有食之。
二年九月甲戌晦,日有食之。
三年九月戊戌晦,日有食之,幾盡,在尾九度。
六年七月辛亥晦,日有食之,在轸七度。
後元年七月乙巳,先晦一日,日有食之,在翼十七度。
武帝建元二年二月丙戌朔,日有食之,在奎十四度。
三年九月丙子晦,日有食之,在尾二度。
五年正月己巳朔,日有食之。
元光元年二月丙辰晦,日有食之。
七月癸未,先晦一日,日有食之,在翼八度。
元朔二年二月乙巳晦,日有食之,在胃三度。
六年十一月癸醜晦,日有食之。
元狩元年五月乙巳晦,日有食之,在柳六度。
元鼎五年四月丁醜晦,日有食之,在東井二十三度。
元封四年六月己酉朔,日有食之。
太始元年正月乙巳晦,日有食之。
四年十月甲寅晦,日有食之,在鬥十九度。
征和四年八月辛酉晦,日有食之,不盡如鈎,在亢二度。
昭帝始元三年十一月壬辰朔,日有食之,在鬥九度。
元鳳元年七月己亥晦,日有食之,幾盡,在張十二度。
宣帝地節元年十二月癸亥晦,日有食之,在營室十五度。
五鳳元年十二月乙酉朔,日有食之,在婺女十度。
四年四月辛醜朔,日有食之,在畢十九度。
元帝永光二年三月壬戌朔,日有食之,在婁八度。
四年六月戊寅晦,日有食之,在張七度。
建昭五年六月壬申晦,日有食之,不盡如鈎因入。
成帝建始三年十二月戊申朔,日有食之,在婺女九度。
河平元年四月己亥晦,日有食之,不盡如鈎,在東井六度。
三年八月乙卯晦,日有食之,在房。
四年三月癸醜朔,日有食之,在昴。
陽朔元年二月丁未晦,日有食之,在胃。
永始元年九月丁巳晦,日有食之。
二年二月乙酉晦,
五鳳三年,诏曰,朕饬躬齋戒,郊上帝,祠後土,神光并見,或興于谷,燭耀齋宮,十有餘刻,甘露降,神爵集,已诏有司告祠上帝宗廟,三月辛醜,鸾鳳又集長樂宮東阙中樹上,飛下止地,文章五色,留十餘刻,吏民并觀,朕之不敏,懼不能任,屢蒙嘉瑞,獲茲祉福,書不雲乎,雖休勿休,祇事不怠,公卿大夫,其勖焉,減天下口錢,赦殊死以下,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大酺五日,加賜鳏寡孤獨高年帛。
甘露元年,黃龍見新豐。
二年,诏曰,乃者鳳凰甘露降集,黃龍登興,醴泉滂流,枯槁榮茂,神光并見,鹹受祯祥,其赦天下,減民算三十,賜諸侯王丞相将軍列侯中二千石金錢各有差,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鳏寡孤獨高年帛。
三年诏曰,乃者鳳凰集新蔡,群鳥四面行列,皆鄉鳳凰立,以萬數,其賜汝南太守帛百匹,新蔡長吏三老孝弟力田鳏寡孤獨各有差,賜民爵二級,毋出今年租。
成帝鴻嘉元年冬,黃龍見真定。
元延四年,甘露降京師,賜長安民牛酒。
平帝元始元年,越裳氏重譯獻白雉一,黑雉二。
二年春,黃支國獻犀牛。
(并本紀。
)○日食高帝三年十月甲戌晦,日有食之,在鬥二十度。
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在虛三度。
九年六月乙未晦,日有食之,既,在張十三度。
惠帝七年正月辛醜朔,日有食之,在危十三度。
五月丁卯先晦一日,日有食之,幾盡,在七星。
高後二年六月丙戌晦,日有食之。
七年正月己醜晦,日有食之,既,在營室九度。
文帝二年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在婺女一度。
三年十月丁酉晦,日有食之,在鬥二十三度。
十一月丁卯晦,日有食之,在虛八度。
後四年四月丙辰晦,日有食之,在東井十三度。
七年正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景帝三年二月壬午晦,日有食之,在胃二度。
七年十一月庚寅晦,日有食之,在虛九度。
中元年十二月甲寅晦,日有食之。
二年九月甲戌晦,日有食之。
三年九月戊戌晦,日有食之,幾盡,在尾九度。
六年七月辛亥晦,日有食之,在轸七度。
後元年七月乙巳,先晦一日,日有食之,在翼十七度。
武帝建元二年二月丙戌朔,日有食之,在奎十四度。
三年九月丙子晦,日有食之,在尾二度。
五年正月己巳朔,日有食之。
元光元年二月丙辰晦,日有食之。
七月癸未,先晦一日,日有食之,在翼八度。
元朔二年二月乙巳晦,日有食之,在胃三度。
六年十一月癸醜晦,日有食之。
元狩元年五月乙巳晦,日有食之,在柳六度。
元鼎五年四月丁醜晦,日有食之,在東井二十三度。
元封四年六月己酉朔,日有食之。
太始元年正月乙巳晦,日有食之。
四年十月甲寅晦,日有食之,在鬥十九度。
征和四年八月辛酉晦,日有食之,不盡如鈎,在亢二度。
昭帝始元三年十一月壬辰朔,日有食之,在鬥九度。
元鳳元年七月己亥晦,日有食之,幾盡,在張十二度。
宣帝地節元年十二月癸亥晦,日有食之,在營室十五度。
五鳳元年十二月乙酉朔,日有食之,在婺女十度。
四年四月辛醜朔,日有食之,在畢十九度。
元帝永光二年三月壬戌朔,日有食之,在婁八度。
四年六月戊寅晦,日有食之,在張七度。
建昭五年六月壬申晦,日有食之,不盡如鈎因入。
成帝建始三年十二月戊申朔,日有食之,在婺女九度。
河平元年四月己亥晦,日有食之,不盡如鈎,在東井六度。
三年八月乙卯晦,日有食之,在房。
四年三月癸醜朔,日有食之,在昴。
陽朔元年二月丁未晦,日有食之,在胃。
永始元年九月丁巳晦,日有食之。
二年二月乙酉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