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四
關燈
小
中
大
○徙豪族
高帝罷平城,使婁敬往結和親,敬從匈奴來,因言匈奴河南白羊樓煩王,去長安近者七百裡,輕騎一日一夕可至,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饒,可益實,夫諸侯初起時,非齊諸田楚昭屈景莫與,今陛下雖都關中實少人,北近胡寇,東有六國強族,一日有變,陛下亦未得安枕而卧也,臣願陛下徙齊諸田,楚昭屈景,燕趙韓魏後,及豪傑名家,且實關中,無事可以備胡,諸侯有變,亦足率以東伐,此強本弱末之術也,上曰善,乃使劉敬徙所言關中十餘萬口。
(婁敬傳。
) 高祖九年十一月,徙齊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懷氏田氏五姓關中,與利田宅。
(本紀,下同。
) 十一年,令豐人徙關中者,皆複終身。
(應劭曰,太上皇思土欲歸豐,高祖乃更築城寺市裡,如豐縣,号曰新豐,徙豐民以充實之。
) 漢興,立都長安,徙齊諸田楚昭屈景及諸功臣家于長陵,後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傑并兼之家于諸陵,蓋亦以強幹弱支,非獨為奉山園也,是故五方雜厝,風俗不純,其世家則好禮文,富人則商賈為利,豪傑則遊俠通奸。
(地理志。
) 孝武建元三年,賜徙茂陵者戶錢二十萬,田二頃。
(本紀。
) 主父偃說上曰,天下豪傑兼并之家亂衆民,皆可徙茂陵,内實京師,外銷奸猾,上從之。
(本傳。
) 元朔二年,徙郡國豪傑,及訾三百萬以上,于茂陵。
(本紀,下同。
) 太始元年,徙郡國吏民豪傑于茂陵雲陵。
(師古曰,時未有雲陵,當言雲陽。
)孝昭始元三年,募民徙雲陵,賜錢田宅。
孝宣本始元年,募郡國吏民訾百萬以上,徙平陵。
二年,以水衡錢為平陵,徙民起第宅。
元康元年,徙丞相将軍列侯吏二千石訾百萬者,杜陵。
孝元永光四年,上為初陵,诏勿置縣邑,使天下安土樂業,亡有動搖之心。
孝成永始元年,罷昌陵及故陵,勿徙民。
哀帝建平元年,為初陵,勿徙郡國民。
長陵。
(車千秋,施仇。
)安陵。
(爰盎,馮唐籍孺,闳孺。
)陽陵。
(周仁,田延年。
) 茂陵。
(張敞祖父,杜邺祖父,董仲舒,郭解,杜周,原涉祖父。
)雲陵。
(黃霸。
) 平陵。
(鄭崇祖父,平當祖父,何并祖父,朱雲,魏相,韋賢。
) 杜陵。
(杜延年,尹翁歸,張敞,韓延壽,馮奉世,王商,史丹,田何,蕭望之,黃霸,韋元成,張安世。
) 昌陵。
(辛慶忌,班況,以上并本傳。
)○奴婢(雜錄附)高祖令民得賣子。
(食貨志。
) 五年,诏曰,民以饑餓自賣為人奴婢者,皆免為庶人。
(本紀。
) 文帝務勸農桑,帥以儉節,未有并兼之害,故不為民田及奴婢為限。
(食貨志。
) 賈誼曰,今歲惡不入,請賣爵子。
(食貨志,注雲,賣鬻級,又賣子也。
) 晁錯勸文帝募民徙塞下,募民以丁奴婢贖罪,及輸奴婢欲以拜爵者。
(晁錯傳。
)文帝時,女子缇萦願沒入為官婢,以贖父罪。
(刑法志。
)後四年,免官奴婢為庶人。
(本紀。
) 武帝建元元年,赦吳楚七國帑輸在官者。
(本紀,應劭曰,吳楚七國反時,其首事者,妻子沒入為官奴婢,武帝哀焉,皆赦遣之也。
) 董仲舒說武帝曰,宜去奴婢,除專殺之威。
(食貨志,服虔曰,不得專殺奴婢也。
) 其後府庫并虛,乃募民能入奴婢,得以終身複,為郎,增秩。
(同上。
) 及楊可告缗遍天下,乃分遣禦史廷尉正監分曹,往往即治郡國缗錢,得民财物以億計,奴婢以千萬數,其沒入奴婢,分諸苑養狗馬禽獸,及與諸官,官益雜置多,徙奴婢衆,而下河漕,度四百萬石,及官自籴乃足。
(同上。
) 杜延年坐官奴婢乏衣食,免官。
(本傳。
) 元帝時,貢禹言官奴婢十餘萬,遊戲亡事,稅良民以給之,宜免為庶人。
(貢禹傳。
) 成帝永始四年,诏曰,公卿列侯親屬近臣,多畜奴婢,被服绮縠,其申敕有司以漸禁之。
(本紀,下同。
) 哀帝即位,诏曰,諸侯王列侯公主吏二千石,及豪富民,多蓄奴婢,田宅亡限,其議限列,有司條奏諸侯王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關内侯吏民三十人,年六十以上十歲以下,不在數中,諸名田蓄奴婢過品者,皆沒入縣官,官奴婢年五十以上,免為庶人。
平帝元始三年,王莽奏吏民奴婢田宅器械之品。
○雜錄 文帝時,賈誼上疏曰,今民賣僮者為之繡衣絲履偏諸緣,納這閑中,是古天子後服,所以廟而不宴者也,而庶人得以衣婢妾,天子之後,以緣其領,庶人嬖妾,以緣其履,此臣所謂舛也。
(賈誼傳。
) 卓王孫僮客八百人,程鄭亦數百人。
(司馬相如傳。
) 蒼頭廬兒,皆用緻富,非天意也。
(鮑宣傳,孟康曰,黎民黔首,黎黔皆黑也,下民陰類,故以黑為号,漢名奴為蒼頭,非純黑以别于良人也,諸給殿中者所居為廬,蒼頭侍從,因呼為廬兒,臣瓒曰,漢儀注,官奴給書計從,侍中已下,為蒼頭青帻。
(婁敬傳。
) 高祖九年十一月,徙齊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懷氏田氏五姓關中,與利田宅。
(本紀,下同。
) 十一年,令豐人徙關中者,皆複終身。
(應劭曰,太上皇思土欲歸豐,高祖乃更築城寺市裡,如豐縣,号曰新豐,徙豐民以充實之。
) 漢興,立都長安,徙齊諸田楚昭屈景及諸功臣家于長陵,後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傑并兼之家于諸陵,蓋亦以強幹弱支,非獨為奉山園也,是故五方雜厝,風俗不純,其世家則好禮文,富人則商賈為利,豪傑則遊俠通奸。
(地理志。
) 孝武建元三年,賜徙茂陵者戶錢二十萬,田二頃。
(本紀。
) 主父偃說上曰,天下豪傑兼并之家亂衆民,皆可徙茂陵,内實京師,外銷奸猾,上從之。
(本傳。
) 元朔二年,徙郡國豪傑,及訾三百萬以上,于茂陵。
(本紀,下同。
) 太始元年,徙郡國吏民豪傑于茂陵雲陵。
(師古曰,時未有雲陵,當言雲陽。
)孝昭始元三年,募民徙雲陵,賜錢田宅。
孝宣本始元年,募郡國吏民訾百萬以上,徙平陵。
二年,以水衡錢為平陵,徙民起第宅。
元康元年,徙丞相将軍列侯吏二千石訾百萬者,杜陵。
孝元永光四年,上為初陵,诏勿置縣邑,使天下安土樂業,亡有動搖之心。
孝成永始元年,罷昌陵及故陵,勿徙民。
哀帝建平元年,為初陵,勿徙郡國民。
長陵。
(車千秋,施仇。
)安陵。
(爰盎,馮唐籍孺,闳孺。
)陽陵。
(周仁,田延年。
) 茂陵。
(張敞祖父,杜邺祖父,董仲舒,郭解,杜周,原涉祖父。
)雲陵。
(黃霸。
) 平陵。
(鄭崇祖父,平當祖父,何并祖父,朱雲,魏相,韋賢。
) 杜陵。
(杜延年,尹翁歸,張敞,韓延壽,馮奉世,王商,史丹,田何,蕭望之,黃霸,韋元成,張安世。
) 昌陵。
(辛慶忌,班況,以上并本傳。
)○奴婢(雜錄附)高祖令民得賣子。
(食貨志。
) 五年,诏曰,民以饑餓自賣為人奴婢者,皆免為庶人。
(本紀。
) 文帝務勸農桑,帥以儉節,未有并兼之害,故不為民田及奴婢為限。
(食貨志。
) 賈誼曰,今歲惡不入,請賣爵子。
(食貨志,注雲,賣鬻級,又賣子也。
) 晁錯勸文帝募民徙塞下,募民以丁奴婢贖罪,及輸奴婢欲以拜爵者。
(晁錯傳。
)文帝時,女子缇萦願沒入為官婢,以贖父罪。
(刑法志。
)後四年,免官奴婢為庶人。
(本紀。
) 武帝建元元年,赦吳楚七國帑輸在官者。
(本紀,應劭曰,吳楚七國反時,其首事者,妻子沒入為官奴婢,武帝哀焉,皆赦遣之也。
) 董仲舒說武帝曰,宜去奴婢,除專殺之威。
(食貨志,服虔曰,不得專殺奴婢也。
) 其後府庫并虛,乃募民能入奴婢,得以終身複,為郎,增秩。
(同上。
) 及楊可告缗遍天下,乃分遣禦史廷尉正監分曹,往往即治郡國缗錢,得民财物以億計,奴婢以千萬數,其沒入奴婢,分諸苑養狗馬禽獸,及與諸官,官益雜置多,徙奴婢衆,而下河漕,度四百萬石,及官自籴乃足。
(同上。
) 杜延年坐官奴婢乏衣食,免官。
(本傳。
) 元帝時,貢禹言官奴婢十餘萬,遊戲亡事,稅良民以給之,宜免為庶人。
(貢禹傳。
) 成帝永始四年,诏曰,公卿列侯親屬近臣,多畜奴婢,被服绮縠,其申敕有司以漸禁之。
(本紀,下同。
) 哀帝即位,诏曰,諸侯王列侯公主吏二千石,及豪富民,多蓄奴婢,田宅亡限,其議限列,有司條奏諸侯王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關内侯吏民三十人,年六十以上十歲以下,不在數中,諸名田蓄奴婢過品者,皆沒入縣官,官奴婢年五十以上,免為庶人。
平帝元始三年,王莽奏吏民奴婢田宅器械之品。
○雜錄 文帝時,賈誼上疏曰,今民賣僮者為之繡衣絲履偏諸緣,納這閑中,是古天子後服,所以廟而不宴者也,而庶人得以衣婢妾,天子之後,以緣其領,庶人嬖妾,以緣其履,此臣所謂舛也。
(賈誼傳。
) 卓王孫僮客八百人,程鄭亦數百人。
(司馬相如傳。
) 蒼頭廬兒,皆用緻富,非天意也。
(鮑宣傳,孟康曰,黎民黔首,黎黔皆黑也,下民陰類,故以黑為号,漢名奴為蒼頭,非純黑以别于良人也,諸給殿中者所居為廬,蒼頭侍從,因呼為廬兒,臣瓒曰,漢儀注,官奴給書計從,侍中已下,為蒼頭青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