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官七

關燈
○秩祿萬石。

    (谷,月三百五十斛。

    )太師。

    太傅。

    太保。

     丞相。

    太尉。

    禦史大夫。

    前後左右将軍。

    (并百官表,下同。

    ) 中二千石。

    (師古曰,中二千石實得二千石也,中之言滿也,月得百八十斛,是為一歲,凡得二千一百六十石,言二千石者舉成數耳。

    )太常。

    光祿勳。

    衛尉。

     太仆。

    廷尉。

    大鴻胪。

    宗正。

    大司農。

    少府。

    執金吾。

     真二千石。

    (徐天麟謹按,外戚傳,傛華秩視真二千石,在中二千石之下二千石之上,師古曰,真二千石,月得百五十斛,一歲凡得千八百石,又按如淳注,汲黯傳亦雲諸侯相秩真二千石,月得百五十斛,臣瓒注,詹事引茂陵書,秩真二千石,而百官表乃亡此秩,欠考,東京則有此秩矣。

    ) 二千石。

    (師古曰,谷月百二十斛,一歲凡得一千四百四十石。

    ) 太子太傅。

    (荀悅漢紀自太子太傅至扶風,比二千石。

    )太子少傅。

    詹事。

    (茂陵書秩真二千石。

    ) 将作少府。

    大長秋。

    長樂少府。

    (建平四年,四太後各置少府,皆中二千石。

    )長信少府。

    典屬國。

    水衡都尉。

    京兆尹。

    左馮翊。

     右扶風。

    京輔都尉。

    左輔都尉。

     右輔都尉。

    司隸校尉。

    (荀悅漢紀校尉并比二千石。

    )城門校尉。

    中壘校尉。

    屯騎校尉。

    步兵校尉。

    越騎校尉。

    長水校尉。

    胡騎校尉。

     射聲校尉。

    虎贲校尉。

    諸侯相。

    (初金印,吳楚反後,改銀印,初真二千石,在郡守上。

    )郡太守。

    (增秩者為中二千石,元帝建昭二年,益三河大郡太守秩。

    )長信中太仆。

     諸侯太傅。

    諸侯禦史大夫。

    諸侯中尉。

    (哀帝紀,傅相中尉皆國二千石。

    )中少府。

    左曹。

    右曹。

     大郡都尉。

    (元帝紀。

    )州牧。

    (朱博傳,秩真二千石。

    )長陵令。

    (呂後六年,秩長陵令二千石。

    )大内。

    (史記孝景本紀。

    ) 比二千石。

    (谷月百斛。

    ) 丞相司直。

    護軍都尉。

    光祿大夫。

    (亡印绶,增秩者為中二千石。

    )五官中郎将。

    左中郎将。

    右中郎将。

    虎贲中郎将。

    監羽林中郎将。

    西域都護。

     奉車都尉。

    驸馬都尉。

    騎都尉。

    郡都尉。

    千石。

    (谷月九十斛。

    )丞相長史。

    太司馬長史。

    禦史中丞。

     将軍長史。

    太常丞。

    光祿丞。

     衛尉丞。

    (六典注比千石。

    )太仆丞。

    太鴻胪丞。

    宗正丞。

    大司農丞。

    少府丞。

    執金吾丞。

    廷尉正監。

    廷尉左監。

     廷尉右監。

    (荀悅漢紀,正監秩比千石。

    )諸侯郎中令。

    諸侯仆。

    (武帝損郎中令秩千石,仆秩亦千石。

    )萬戶縣令。

     比千石。

    (谷月八十斛。

    )太中大夫。

    郎中車将。

    郎中戶将。

    郎中騎将。

    谒者仆射。

    期門仆射。

     八百石。

    (成帝陽朔二年,除吏八百石秩,李奇曰,除八百就六百。

    )比八百石。

    谏大夫。

    六百石。

    (谷月七十斛。

    ) 将作少府丞。

    詹事丞。

    水衡都尉丞。

    廷尉左平。

    廷尉右平。

    京兆丞。

    左馮翊丞。

    右扶風丞。

    京輔都尉丞。

    左輔都尉丞。

    右輔都尉丞。

    郡長史。

     州刺史。

    郡太守丞。

    郡都尉丞。

    萬戶縣令。

    朔方刺史。

    太子門大夫。

     太子庶子。

    太常掌故。

    (晁錯傳。

    )武騎常侍。

    (司馬相如傳。

    )公車司馬令。

    大廄令。

    未央令。

    家馬令。

    車府令。

    路令令。

     騎馬令。

    駿馬令。

    式道左候。

    式道右候。

    式道中侯。

    廪犧令。

    外史。

    (平紀。

    )闾師。

    (平紀。

    )比六百石。

    (谷月六十斛。

    ) 博士。

    議郎。

    左中郎。

    右中郎。

    五官中郎。

    戊己校尉。

    太子洗馬。

    谒者。

     五百石。

    (成帝陽朔二年,除吏五百石秩,李奇曰,除五百就四百。

    )縣長。

    四百石。

    (谷月五十斛。

    )縣丞。

    縣尉。

     比四百石。

    (谷月四十五斛。

    )五官侍郎。

    左侍郎。

    右侍郎。

    三百石。

    (谷月四十斛。

    )次縣長。

     比三百石。

    (谷月三十七斛。

    )五官郎中。

    左郎中。

    右郎中。

    二百石。

    (谷月三十斛。

    )左馮翊卒史。

    (黃霸傳。

    )縣丞。

    縣尉。

     比二百石。

    (谷月二十七斛。

    )百石。

    (谷月十六斛。

    ) 禦史屬。

    (史記匡衡傳。

    )左右内史卒史。

    郡國五經卒史。

     大行卒史。

    (以上儒林傳。

    )長安遊徼。

    長安獄吏。

    (以上趙廣漢傳。

    )比百石。

     鬥食。

    (百石以下有鬥食之秩,師古曰,鬥食者言一歲不滿百石,日食一鬥二升。

    ) 佐史。

    (漢官名,師古曰,鬥食謂佐史也,以上并百官表。

    )○增秩汲黯以諸侯相秩居淮陽。

    (本傳。

    )诏增符玺郎秩二等。

    (霍光傳。

    ) 宣帝時,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書勉厲,增秩賜金。

    (循吏傳,如淳曰,太守雖号二千石,有千石八百石居者,功德茂異,乃得滿秩。

    ) 王成為膠東相,治甚有聲,宣帝最先褒之,下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