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八(吉禮)
關燈
小
中
大
○廟祭
京師自高祖下至宣帝與太上皇悼皇考各自居陵旁立廟,又園中各有寝便殿,日祭于寝,月祭于廟,時祭于便殿,寝日四上食,廟歲二十五祠,(如淳曰,月祭朔望加臘為二十五,晉灼曰,漢儀注宗廟一歲十二祠,五月嘗麥,六月七月三伏立秋?婁,又嘗粢,八月先夕饋飧皆一太牢,酎祭用九太牢,十月嘗稻,又飲蒸,二太牢,十一月嘗,十二月臘,二太牢,又每月一太牢,如閏加一祀,與此上十二為二十五祠,師古曰晉說是也。
)便殿歲四祠,又月一遊衣冠,而昭靈後武哀王昭哀後孝文太後孝昭太後衛思後戾太子戾後,各有寝園,與諸帝合,凡三十所,一歲祠上食二萬四千四百五十五,用衛士四萬五千一百二十九人,祝宰樂人萬二千一百四十七人,養犧牲卒,不在數中。
(韋元成傳。
) 叔孫通言于惠帝曰,古者有春嘗果,今櫻桃熟可獻,願陛下取櫻桃獻宗廟,諸果獻由此興。
(叔孫通傳。
) 高廟酎,孝惠廟酎,孝文廟酎。
(景紀注雲,酎三重釀酒也,味厚故以薦宗廟。
) 孝景元年,令諸侯王列侯使者侍祠天子所獻祖宗之廟。
(本紀。
) 孝武元鼎五年,列侯坐獻黃金酎祭宗廟不如法,奪爵者百六人,丞相趙周下獄死。
(本紀漢儀注雲,八月嘗酎會,諸侯廟中出金助祭,謂之酎金,金黃金也,不如法者奪爵。
) 宗廟羔菟蛙。
(霍光傳,丞相擅減宗廟羔菟蛙,注雲,羔菟蛙所以供祭也。
)孝宣地節四年,襄堤侯聖坐酎金斤八兩少四兩免。
五鳳四年,朝侯固城坐酎金少四兩免。
(以上王子侯表。
) 酂侯蕭勝坐不齋耐為隸臣。
(功臣表。
)○衣冠出遊 高帝寝衣冠月出遊高廟。
(叔孫通傳,師古曰,謂從高帝陵寝,出衣冠遊于高廟,每月一為之,漢制則然。
) 自高祖下至宣帝,與太上皇悼皇考各自居陵旁立廟,又園中各有寝便殿,月一遊衣冠。
(韋元成傳。
) 叔孫通言于惠帝,願陛下為原廟渭北,衣冠月出遊之。
(叔孫通傳。
) 元帝時,議者以為清廟之詩,言交神之禮,無不清靜,今衣冠出遊,有車騎之衆,風雨之氣,非所謂清靜也。
(韋元成傳。
)○禘祫 孝平元始五年正月,祫祭明堂,(應劭曰禮五年而再殷祭,壹禘壹祫,祭者毀廟與未毀廟之主,皆合食于太祖。
)諸侯王二十八人,列侯百二十人,宗室子九百人,召助祭,禮畢,皆益戶賜爵,及金帛增秩補吏各有差。
(本紀,徐天麟按後漢張純傳雲,漢舊制三年一祫,毀廟主合食,高廟有廟主未嘗合祭,元始五年,諸王列侯廟會,始為禘祭。
) ○祠孔子高祖十二年,行過魯,以太牢祀孔子。
(本紀。
) 孔霸以初元元年為關内侯,食邑霸上,書求奉孔子祭祀,元帝下诏曰,其令霸以所食邑八百戶祠孔子焉,霸還長安子福名數于魯,(福,霸長子也,霸前徙名數于長安,今還其子名數于魯國。
)以奉夫子祀。
(孔光傳。
) 平帝元始元年,封孔子後孔均為褒成侯,奉其祀,追谥孔子曰褒成宣尼公。
(本紀。
)○禱旱武帝元封二年旱,乃禱萬裡沙。
(郊祀志。
) 三年夏旱,其令天下尊祠靈星焉。
(同上。
) 昭帝始元六年夏旱,大雩不得舉火。
(本紀,臣瓒曰抑陽助陰也。
) 董仲舒治國以春秋災異之變,堆陰陽所以錯行,故求雨閉諸陽,縱諸陰,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國,未嘗不得所欲。
(本傳。
)○雜祭祀 高祖置祠祀官女巫,其梁巫祠天地天社天水房中堂上之屬,晉巫祠五帝東君雲中君巫社坐祠族人炊之屬,秦巫祠杜主巫保族累之屬,荊巫祠堂下巫先司命施糜之屬,九天巫祠九天,皆以歲時祠宮中,其河巫祠河于臨晉,而南山巫祠南山秦中,秦中者秦二世皇帝也,各有時日。
(郊祀志。
) 武帝時,求神君舍之上林磃氏館,神君者長陵女子,以乳死,見神于先後宛若,(孟康曰,兄弟妻相謂先後,宛若字也,師古曰,先蘇見反,古謂之娣姒,關中俗呼為先後,吳楚俗呼為妯娌。
)宛若祠之其室,民多往祠,平原君亦往祠,其後子孫以尊顯,及上即位,則厚禮置祠之内中,聞其言不見其人雲,是時李少君亦以祠竈谷道卻老方見上,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澤侯人主方,(如淳曰,侯家主方藥也。
)匿其年及所生長,常自謂七十,能使物卻老,其遊以方遍諸侯,無妻子,人聞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饋遺之,常餘金錢衣食,人皆以為不治産業而饒給,又不知其何所人,愈信争事之,少君資好方,善為巧發奇中,嘗從武安侯宴,坐中有年九十餘老人,少君乃言與大父遊射處,老人為兒從其大父識其處,一坐盡驚,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于柏寝,已而按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為少君神,數百歲人也,少君言上祠竈皆可緻物,緻物而丹沙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益壽而海中蓬萊仟者乃可見之,以封禅則不死,黃帝是也,臣嘗遊海上,見安期生,安期生食臣棗,大如瓜,安期生
)便殿歲四祠,又月一遊衣冠,而昭靈後武哀王昭哀後孝文太後孝昭太後衛思後戾太子戾後,各有寝園,與諸帝合,凡三十所,一歲祠上食二萬四千四百五十五,用衛士四萬五千一百二十九人,祝宰樂人萬二千一百四十七人,養犧牲卒,不在數中。
(韋元成傳。
) 叔孫通言于惠帝曰,古者有春嘗果,今櫻桃熟可獻,願陛下取櫻桃獻宗廟,諸果獻由此興。
(叔孫通傳。
) 高廟酎,孝惠廟酎,孝文廟酎。
(景紀注雲,酎三重釀酒也,味厚故以薦宗廟。
) 孝景元年,令諸侯王列侯使者侍祠天子所獻祖宗之廟。
(本紀。
) 孝武元鼎五年,列侯坐獻黃金酎祭宗廟不如法,奪爵者百六人,丞相趙周下獄死。
(本紀漢儀注雲,八月嘗酎會,諸侯廟中出金助祭,謂之酎金,金黃金也,不如法者奪爵。
) 宗廟羔菟蛙。
(霍光傳,丞相擅減宗廟羔菟蛙,注雲,羔菟蛙所以供祭也。
)孝宣地節四年,襄堤侯聖坐酎金斤八兩少四兩免。
五鳳四年,朝侯固城坐酎金少四兩免。
(以上王子侯表。
) 酂侯蕭勝坐不齋耐為隸臣。
(功臣表。
)○衣冠出遊 高帝寝衣冠月出遊高廟。
(叔孫通傳,師古曰,謂從高帝陵寝,出衣冠遊于高廟,每月一為之,漢制則然。
) 自高祖下至宣帝,與太上皇悼皇考各自居陵旁立廟,又園中各有寝便殿,月一遊衣冠。
(韋元成傳。
) 叔孫通言于惠帝,願陛下為原廟渭北,衣冠月出遊之。
(叔孫通傳。
) 元帝時,議者以為清廟之詩,言交神之禮,無不清靜,今衣冠出遊,有車騎之衆,風雨之氣,非所謂清靜也。
(韋元成傳。
)○禘祫 孝平元始五年正月,祫祭明堂,(應劭曰禮五年而再殷祭,壹禘壹祫,祭者毀廟與未毀廟之主,皆合食于太祖。
)諸侯王二十八人,列侯百二十人,宗室子九百人,召助祭,禮畢,皆益戶賜爵,及金帛增秩補吏各有差。
(本紀,徐天麟按後漢張純傳雲,漢舊制三年一祫,毀廟主合食,高廟有廟主未嘗合祭,元始五年,諸王列侯廟會,始為禘祭。
) ○祠孔子高祖十二年,行過魯,以太牢祀孔子。
(本紀。
) 孔霸以初元元年為關内侯,食邑霸上,書求奉孔子祭祀,元帝下诏曰,其令霸以所食邑八百戶祠孔子焉,霸還長安子福名數于魯,(福,霸長子也,霸前徙名數于長安,今還其子名數于魯國。
)以奉夫子祀。
(孔光傳。
) 平帝元始元年,封孔子後孔均為褒成侯,奉其祀,追谥孔子曰褒成宣尼公。
(本紀。
)○禱旱武帝元封二年旱,乃禱萬裡沙。
(郊祀志。
) 三年夏旱,其令天下尊祠靈星焉。
(同上。
) 昭帝始元六年夏旱,大雩不得舉火。
(本紀,臣瓒曰抑陽助陰也。
) 董仲舒治國以春秋災異之變,堆陰陽所以錯行,故求雨閉諸陽,縱諸陰,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國,未嘗不得所欲。
(本傳。
)○雜祭祀 高祖置祠祀官女巫,其梁巫祠天地天社天水房中堂上之屬,晉巫祠五帝東君雲中君巫社坐祠族人炊之屬,秦巫祠杜主巫保族累之屬,荊巫祠堂下巫先司命施糜之屬,九天巫祠九天,皆以歲時祠宮中,其河巫祠河于臨晉,而南山巫祠南山秦中,秦中者秦二世皇帝也,各有時日。
(郊祀志。
) 武帝時,求神君舍之上林磃氏館,神君者長陵女子,以乳死,見神于先後宛若,(孟康曰,兄弟妻相謂先後,宛若字也,師古曰,先蘇見反,古謂之娣姒,關中俗呼為先後,吳楚俗呼為妯娌。
)宛若祠之其室,民多往祠,平原君亦往祠,其後子孫以尊顯,及上即位,則厚禮置祠之内中,聞其言不見其人雲,是時李少君亦以祠竈谷道卻老方見上,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澤侯人主方,(如淳曰,侯家主方藥也。
)匿其年及所生長,常自謂七十,能使物卻老,其遊以方遍諸侯,無妻子,人聞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饋遺之,常餘金錢衣食,人皆以為不治産業而饒給,又不知其何所人,愈信争事之,少君資好方,善為巧發奇中,嘗從武安侯宴,坐中有年九十餘老人,少君乃言與大父遊射處,老人為兒從其大父識其處,一坐盡驚,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于柏寝,已而按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為少君神,數百歲人也,少君言上祠竈皆可緻物,緻物而丹沙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益壽而海中蓬萊仟者乃可見之,以封禅則不死,黃帝是也,臣嘗遊海上,見安期生,安期生食臣棗,大如瓜,安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