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三十七

關燈
順治十七年。

    庚子。

    六月。

    丙申。

    上以禱雨率諸王文武群臣素服、步至南郊齋宿。

    是日早四際無雲頃之陰雲密布甘霖大霈  ○丁酉。

    遣官祭中霤之神  ○戊戌。

    上以禱雨祀天于圜丘。

    祝文曰。

    下民賴食以生。

    必雨旸時若始可有年今□山戊不□三春無雨入夏以來旱乾有加田苗枯槁饑馑堪虞。

    臣虔禱甘霖以協民望。

    而誠悃未至、雨澤未足用是晝夜憂懼不敢甯處。

    茲複竭誠齋戒。

    謹備牲帛等物步行祈禱伏祈轸念民艱。

    俯鑒微誠速降甘霖以拯黎庶。

    是日甘霖大霈  ○己亥。

    以鑲黃旗滿洲阿達哈哈番舒西蘭為參領。

      ○補考選禮部主事錢延宅、行人司行人董文骥、為江南道試監察禦史行人司行人徐越、為浙江道試監察禦史。

    山東登州府推官王鼐、為江西道試監察禦史。

    直隸真定府推官胡文學、為福建道試監察禦史。

    順德府推官蕭震、為湖廣道試監察禦史。

    四川平武縣知縣張沖翼、昭化縣知縣高而明。

    為河南道試監察禦史。

    陝西宜君縣知縣鄭名、為山東道試監察禦史。

    河南封邱縣知縣餘缙、為山西道試監察禦史。

    内鄉縣知縣王襄明直隸河間府推官孫錫齡保定縣知縣陸光旭為陝西道試監察禦史。

    東明縣知縣楊素蘊、山西河曲縣知縣吳健、為四川道試監察禦史直隸。

    元氏縣知縣賈弘祚、山西懷仁縣知縣趙玉堂、為廣東道試監察禦史。

    直隸博野縣知縣張志尹、為廣西道試監察禦史。

    山西萬泉縣知縣王階、河南盧氏縣知縣鄒允光、為雲南道試監察禦史。

    偃師縣知縣艾元複、為貴州道試監察禦史。

      ○大學士劉正宗遵上□日回奏、憲臣魏裔介、指李昌祚系李之春叛黨。

    而以臣不奏明皇上、緻令内升謂臣等黨叛。

    黨叛何事、輕以加人。

    刑部既有招案。

    臣失記憶、自難辭咎。

    然裔介身為法司。

    屢經審閱。

    知之更真。

    何不糾參議補議升之時。

    直俟内升已久、獨苛責于閱看章奏之官。

    何其責人明而責己暗也。

    又謂臣一薦董國祥再薦梁羽明。

    國祥為盧慎言行賄羽明以包攬河工被糾臣不檢舉為欺君查吏部事例、凡薦舉之官。

    在本任不職追論舉主臣薦國祥為文選司郎中羽明為考功司郎中、俱順治十年冬間之事國祥掌選期滿、升任提督四譯館卿洊曆吏部侍郎緣議事降級。

    補任、又曆升至宗人府府丞而後得流徙之罪事隔六年。

    與選司任内無涉。

    羽明考功任滿、升太常少卿。

    請假在籍而後被糾已經辯明複職。

    亦與功司任内無涉又謂臣與張缙彥方拱乾為莫逆之交。

    每欲引之亂政試問臣所亂者何政耶且所稱缙彥序臣之詩有将明之才一語詭谲不可解此語誠似詭谲然臣見存詩稿缙彥序中未見此語也又謂劉祚遠系臣孫輩一居政府一掌兵權未聞臣辭避。

    夫祚遠資序原淺何敢奢望巡撫且皇上曾谕臣不許回避臣同官皆知之又何敢套辭虛渎天聽又謂祚遠來曆可駭。

    曾投鄭成功處為大帥。

    回日并未投誠自首夫皇上元年定鼎燕都安邱士民、同時歸服。

    二年乙酉。

    祚遠即應鄉試。

    從未南行。

    何由投入鄭成功處尚須自首也伏乞敕令嚴察虛實。

    詳核是非。

    庶法紀明而朝常肅矣。

    疏入。

    得上□日劉正宗、素性暴戾褊淺。

    負氣。

    多矜。

    朕所夙知屢加誡谕至今未見省改至于一切政務、皆朕親裁未嘗專倚閣臣或正宗意有偏私奉上□日偶合、遂自任于外。

    亦未可知原參事情。

    關系重大劉正宗、着革職。

    吏部羁候議政王、貝勒、大臣、九卿、科、道會同嚴察議奏。

    魏裔介、季振宜、身為言官既知劉正宗等過端乃不先為舉發。

    迨奉谕之後。

    始行糾參若無谕上□日必終為隐諱明系瞻徇蒙蔽殊為可惡。

    亦俱着革職刑部嚴提議政王貝勒大臣、九卿、科、道會同議罪具奏。

      ○劉正宗又遵上□日回奏台臣季振宜、劾臣特薦降調員外董國祥為郎中。

    以為自薦自用後國祥緣事、不行檢舉以為欺君但臣以大學士管吏部尚書時詢于輿論而薦國祥奉上□日下部察議臣遂不得與聞既而吏部公覆起用非臣自薦自用也及國祥首出寄收盧慎言金銀一事。

    流徒尚陽堡。

    臣以為例不應檢舉故未及行又謂青州絲布二行皆臣強占。

    行戶具告臣發帖。

    壓屬臣族人頗繁。

    借此營生、亦未可知其告官挽止臣皆不知又謂耿焞、借送奠為名、饋臣三千金。

    此但提安邱庫吏庫書察審、則虛實難掩。

    又謂耿焞令家人林姓者、與臣仆于心宇、結拜兄弟。

    出入臣家。

    行賄營救。

    臣仆與其仆交遊有無、臣不敢代辯。

    至劉祚遠之巡撫。

    曹申吉之内升。

    情節皆在皇上洞鑒中。

    臣不必置一語疏入。

    得上□日議政王、貝勒、大臣、九卿、科、道、會同一并議奏。

      ○大學士成克鞏遵上□日回奏、憲臣魏裔介、言臣不肯發劉正宗奸狀又從而比附之。

    夫閣臣職在拟票。

    必同官參酌佥同、然後定議。

    原無比一人附一人之理又言李昌祚、系李之春叛案有名何故内升時不行奏明。

    夫即李之春案内有名、何從記認何所憑據遂以李昌祚、即系此人而奏聞耶。

    至薦舉周亮工事、臣前疏引罪、實求重處。

    而裔介反謂巧飾。

    臣扪心自問。

    初不敢萌此念也惟是任久集愆祈皇上即加處治。

    庶伴食罪着。

    可謝人言。

    得上□日、成克鞏庸劣。

    與劉正宗交好凡事比附甚明。

    即于朕前議論附和、亦屢經親見此回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