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二十四

關燈
弱昏庸太阿旁落或甚而縱欲敗度滅裂綱常種種失德、難以枚舉。

    皆有自取滅亡之道即國祚之修短不同而覆敗相尋、異世一轍書曰、與治同道罔不興與亂同事罔不亡。

    非虛語也我皇上聰明睿智典學惟勤涵泳六經之暇尤研精史書。

    舉前代之是非往事之成敗靡不溯原窮委、一一究其指歸。

    而于明朝興亡本末、更了如指掌于是深晰崇祯帝之所以失天下者厥咎有在。

    非末世亡國之君、可同年而語也。

    但當時既無實錄。

    日後慮多傳疑。

    每廑睿懷之憫恻。

    于順治十四年二月内、爰谕工部、立碑表章。

    恭繹天語、一則曰、明崇祯帝尚為孜孜求治之主祗以任用非人、卒緻禍亂、身殉社稷。

    再則曰若不急為闡揚恐千載之下竟與失德亡國者、同類并觀。

    嗚呼。

    宸鑒及此、不能不令人低徊歎息、頌我皇上之明并日月、發幽光于幾沉。

    德邁興王昭公評于隔代真前此紀載中未有之盛事也。

    茲工部遵谕礲石成皇上特命臣之俊、為文以勒之碑。

    臣系胡明累臣。

    矢殉溝壑。

    幸遘永清之會。

    再續餘生。

    既捧徽綸而感涕。

    益驚專命而彷徨。

    以言□剪陋昏耄如臣、何能追闡遺媺、仰副皇上表章之盛心。

    然不敢不就見聞所及、謬述其概、以竊附史官之職也。

    按崇祯帝本以英敏之資、潛德藩邸繼膺大統當即位之始、正孽珰煽亂之餘。

    中外危疑。

    獨能不動聲色芟夷大憝、如秋風振槁因目擊人心蠱壞、盡屬如醉如夢之流法紀廢弛、釀成不痛不癢之習銳意更弦。

    猛圖法祖。

    恤民隐。

    畏天災嘗蔬食布衣痛自貶損講帷之咨詢不辍。

    平台之召對屢勤。

    一段宵旰靡甯想望太平之意、誠有如上谕所雲孜孜求治者。

    假令當日有先憂後樂之臣、同心一德、匡濟時艱、小康猶可坐緻。

    即或中材之佐、警戒綢缪、尚得彌縫□山戊不□月。

    其如怙媮積玩。

    貪黩成風。

    下吏之精神專用以鑽營結納。

    大僚之好尚、惟在乎位高多金以緻民窮盜起。

    然發難之初、不過西陲一隅。

    亦何難以國家全力制之而上下相蒙以賊為諱。

    嘯聚之勢、日熾月盛。

    攻城掠邑、有同破竹然後舉國張皇、紛紛議選。

    将議抽兵議加派議設總理總督重臣臨渴掘井、毫無成算。

    以言巢□刀則挫衄屢聞以言撫則招徕無術至于驕兵悍将、反借賊勢披猖為護身符來不能禦去不肯追遂蔓延流毒秦晉楚豫巴蜀暨大江以北、所在騷然而朝端之上、方争洛蜀之黨。

    日構元黃之戰。

    厝火怡堂獨以賊遺君父憂。

    間有一二耿介特立之士、以公忠體國為念、又往往不安于其位。

    一時内外文武、事權在握者、無一實心辦事之人矣。

    緻令仁明銳治之主、不幸而丁中葉陵替之後。

    起弊扶衰萬難措手兼之孑然孤立于上四顧盈庭、茫無可倚。

    譬如尪羸之夫病之初中尚在膚膜腠理之間。

    中醫猶能按脈而治及耽延日久、深入膏盲。

    雖有盧扁、救療安施。

    豈非天之所廢、莫能興之。

    而人謀不臧、适任其咎者耶。

    考史傳所載、凡末世亡國之君、覆車之轍、崇祯帝并無一蹈焉。

    乃身殉宗社、不引天亡之言、亦綦烈矣。

    嗟乎傷哉。

    有君無臣、禍贻邦國。

    竟若斯哉。

    此明代往事之可為痛哭流涕者也。

    我皇上深用憫恻、而欲急為之闡揚。

    是即孔子當年作春秋之心、褒貶出乎至公。

    瑕瑜毋令相掩。

    俾天下後世、讀明史者、鹹知崇祯帝之失天下也。

    非失德之故。

    總由人臣謀國不忠所緻。

    庶後之為人臣者、悚然知所戒而後之為人君者、亦知慎于用人也已。

    然則煌煌睿谕、明乎制治保邦勿玩小寇。

    而弭寇必以安民為本安民則又以知人為本此匪直昭一時之信史實着萬世之常經蓋永為君若臣之寶鏡雲  ○谕吏部、循分盡職者、臣子之當然晉爵酬庸者、朝廷之大典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加一級兼中和殿大學士巴哈納等、奉職有年勤勞素着宜錫寵榮、用昭激勸。

    巴哈納、加少師兼太師。

    金之俊、加太保兼太子太師。

    額色黑、加少師兼太子太師。

    成克鞏、加少傅兼太子太傅。

    蔣赫德、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胡世安、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衛周祚、加少傅兼太子太傅。

    李霨、加太子太保。

    蘇納海、加太子少保。

    胡兆龍、加太子少保。

    科爾昆、加太子太保。

    孫廷铨、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禅代、加太子少保。

    碩博會、加太子少保。

    王弘祚、加太子太保。

    傅維鱗、加太子少保。

    杜笃祜、加太子少保。

    林起龍、加太子少保。

    渥赫、加太子太保。

    王崇簡、加太子太保。

    祁徹白、加太子少保。

    李奭堂、加太子少保。

    霍達、加太子太保。

    杜立德、加太子少保。

    能圖、加太子太保。

    魏裔介、加太子太保。

    各照舊辦事。

    爾部即遵谕行。

      ○吏部議覆、禦史傅扆條奏、府尹宜用重望大臣。

    查定例府尹員缺于舊人内選擇才能升用。

    無庸更議。

    得上□日、順天府尹、但當用才能堪任之人何必分别新舊。

    此議殊屬不谙着饬行。

      ○丁未。

    升禮科左給事中朱紹鳳、為戶科都給事中轉戶科右給事中金漢鼎、為刑科左給事中。

    禮科右給事中陳台孫、為工科左給事中升吏科給事中孫際昌、為兵科右給事中。

    戶科給事中楊鼐、為刑科右給事中。

    禮科給事中徐惺、為工科右給事中  ○戊申。

    升陝西右布政使朱衣助、為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提督操江、兼巡撫安徽等處  ○遣江南道監察禦史田六善、巡視長蘆鹽政  ○浙江巡撫佟國器疏報、海逆謀犯太平。

    官兵擊敗之斬首七百餘級。

    俘獲百有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