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順治二年乙酉春正月乙酉朔上詣堂子行禮還入宮拜神畢出禦皇極殿舊址張禦幄諸王、貝勒、文武群臣、及外藩蒙古王使臣等上表朝賀 ○朝鮮國王李倧遣陪臣鄭太啟等表賀元旦并貢方物宴赉如例 ○戊子。
設張家口、古北口、滿洲章京各一員命哈克薩哈駐張家口。
滿都布赉駐古北口。
谕之曰。
爾等駐防之地。
凡外藩各蒙古來貿易者。
俱令駐于邊口照常貿易。
毋得阻抑。
其喀爾喀部落來市馬者令駐于口外。
申報戶部。
聽候谕上□日。
○升三等梅勒章京喀山為一等梅勒章京。
牛錄章京滿達爾漢為三等甲喇章京。
○初宣府巡撫李鑒、以赤城道朱壽錅貪酷不法将、劾奏之壽錅遣其子囑綽書泰求和碩英親王阿濟格王與鑒印紮令贳壽錅罪。
及王出師至宣府召鑒面谕之曰壽錅忠良爾宜釋免鑒曰。
此欽犯也。
若擅釋之王亦不便綽書泰叱之曰爾何不懼王而反懼沖齡皇帝耶鑒艴然而去王複遣綽書泰總兵劉芳名強之鑒堅不允事聞下内院等衙門會鞫得實。
壽錅、綽書泰及綽書泰四子俱棄市并籍其家芳名革職入旗 ○己醜。
總督河道楊方興疏言山東。
地土荒蕪有一戶之中止存一二人十畝之田止種一二畝者傥不計口核實一概徵稅名為免三分之一實以一二畝之地而納五六畝之糧荒多丁少以荒地累熟地逃丁累見丁是有蠲之名無蠲之實祈将見在熟地、或免一或免并其抛荒之地、不論有主無主、盡行蠲免俾民受實惠而後民志固民生遂矣得上□日各直省無主荒地、該地方官開具實數報部。
以憑裁酌其熟地錢糧照蠲免例、如數開徵已有谕上□日。
戶部知道 ○故明開封府知府李猶龍、盤踞河岸繕修盤鑒。
自稱欽命河道。
仍用崇祯年号。
主事淩駉、所委開封府推官王夢桂、僞造關防共圖不軌。
和碩豫親王多铎、統師過衛輝。
遣内院刑部官捕獲猶龍夢桂俱于軍前正法。
奏聞。
上命并籍其家 ○庚寅。
賜内大臣額驸侍衛勳舊老臣等衣帽緞帛有差。
○辛卯。
賜宣府巡撫李鑒、玲珑鞍馬一匹貂裘一襲。
金五十兩銀千兩并以朱壽錅家産給之禮部奏言故明舊例凡遇萬壽節。
親詣奉先殿上香行禮又遣官祭陵上香燭。
供酒果不讀祝得上□日祭太廟如奉先殿禮儀讀祝緻祭祭福陵昭陵四祖廟、止上香燭。
供酒果。
不必讀祝 ○戶部以圈撥地土事奏聞。
得上□日、凡圈丈地方、須令滿漢分處。
至于故明賞赉勳戚莊地、及民間無主荒田、悉令輸官。
酌行分撥 ○順天府進春 ○壬辰。
賜額驸綽爾濟、弓一張、朝衣一襲 ○賜郭爾羅斯部落紮穆蘇等、朝衣、弓矢、緞帛等物有差 ○直隸霸州道劉芳久、隐匿逃人。
命革職提訊。
○戶部議覆、長蘆巡鹽禦史吳邦臣疏言、山東地方荒殘。
商人星散。
其額稅應先徵一半。
餘緩至來□山戊不□帶徵。
從之 ○遣山東道監察禦史傅景星、巡按直隸。
○癸巳。
賜蘇尼特部落克周巴希台吉、海塞台吉、巴林部落塞布騰、布達思喇布、卓禮克圖郡王雲敦等、朝衣、緞币、弓、刀、鞍辔等物有差。
○甲午。
孟春。
享太廟。
遣戶部尚書英俄爾岱行禮 ○遣官祭太□山戊不□月将之神升禮部啟心郎周文葉、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分巡兖西道 ○賜宜爾登巴圖魯、珊瑚數珠、蟒緞、玉杯等物 ○予殉難招撫侍郎王鳌永祭葬。
蔭其子樛、為錦衣衛世襲指揮佥事 ○順天府舉行鄉欽酒禮 ○遣廣東道監察禦史劉今尹、巡視河東鹽政。
○乙未。
宣府巡撫李鑒、奏辭欽賞以佐軍需優上□日嘉獎。
所賞不準辭。
○丙申。
以鑲藍旗固山貝子吞齊、管固山額真事。
正紅旗滿洲覺羅圖蘭、管甲喇章京事 ○以李天澤為戶部啟心郎。
克布圖為禮部理事官。
布顔圖為工部管庫理事官。
○吏科都給事中朱徽奏言去□山戊不□五六月間、人心甫定。
引避者多寮署一空。
班行落落。
及聖主禦極以後東西向應。
多士雲合。
今西寇就擒。
秦楚吳越、絡繹駁集。
仰慕皇風鹹思報效。
正當恢張天纮。
延登俊乂。
乃迩來京堂等缺、強半裁省。
人才不無壅積之虞。
恐非夢蔔求賢、千金市駿之意也。
臣愚謂巳裁者合行速補。
毋使淪滞。
方來者作何擢用。
并宜酌量衙門大小、職務繁簡、量行增設。
務俾人與官稱。
以疏仕進之路。
若以官冗費多、辄議裁并。
不知天子坐擁四海之供。
豈惜區區升鬥之俸乎。
況年力老壯自有乘除。
考績程功、複分殿最。
傥黜陟惟明。
進退以禮。
将來正患才少。
甯慮官多。
又普天率土義均臣民凡督撫有缺宜新舊參用、以公委任。
至若錢糧兵馬皆大權所關太分則勢渙而難核。
太合、則勢重而易專。
故明卿寺衙
設張家口、古北口、滿洲章京各一員命哈克薩哈駐張家口。
滿都布赉駐古北口。
谕之曰。
爾等駐防之地。
凡外藩各蒙古來貿易者。
俱令駐于邊口照常貿易。
毋得阻抑。
其喀爾喀部落來市馬者令駐于口外。
申報戶部。
聽候谕上□日。
○升三等梅勒章京喀山為一等梅勒章京。
牛錄章京滿達爾漢為三等甲喇章京。
○初宣府巡撫李鑒、以赤城道朱壽錅貪酷不法将、劾奏之壽錅遣其子囑綽書泰求和碩英親王阿濟格王與鑒印紮令贳壽錅罪。
及王出師至宣府召鑒面谕之曰壽錅忠良爾宜釋免鑒曰。
此欽犯也。
若擅釋之王亦不便綽書泰叱之曰爾何不懼王而反懼沖齡皇帝耶鑒艴然而去王複遣綽書泰總兵劉芳名強之鑒堅不允事聞下内院等衙門會鞫得實。
壽錅、綽書泰及綽書泰四子俱棄市并籍其家芳名革職入旗 ○己醜。
總督河道楊方興疏言山東。
地土荒蕪有一戶之中止存一二人十畝之田止種一二畝者傥不計口核實一概徵稅名為免三分之一實以一二畝之地而納五六畝之糧荒多丁少以荒地累熟地逃丁累見丁是有蠲之名無蠲之實祈将見在熟地、或免一或免并其抛荒之地、不論有主無主、盡行蠲免俾民受實惠而後民志固民生遂矣得上□日各直省無主荒地、該地方官開具實數報部。
以憑裁酌其熟地錢糧照蠲免例、如數開徵已有谕上□日。
戶部知道 ○故明開封府知府李猶龍、盤踞河岸繕修盤鑒。
自稱欽命河道。
仍用崇祯年号。
主事淩駉、所委開封府推官王夢桂、僞造關防共圖不軌。
和碩豫親王多铎、統師過衛輝。
遣内院刑部官捕獲猶龍夢桂俱于軍前正法。
奏聞。
上命并籍其家 ○庚寅。
賜内大臣額驸侍衛勳舊老臣等衣帽緞帛有差。
○辛卯。
賜宣府巡撫李鑒、玲珑鞍馬一匹貂裘一襲。
金五十兩銀千兩并以朱壽錅家産給之禮部奏言故明舊例凡遇萬壽節。
親詣奉先殿上香行禮又遣官祭陵上香燭。
供酒果不讀祝得上□日祭太廟如奉先殿禮儀讀祝緻祭祭福陵昭陵四祖廟、止上香燭。
供酒果。
不必讀祝 ○戶部以圈撥地土事奏聞。
得上□日、凡圈丈地方、須令滿漢分處。
至于故明賞赉勳戚莊地、及民間無主荒田、悉令輸官。
酌行分撥 ○順天府進春 ○壬辰。
賜額驸綽爾濟、弓一張、朝衣一襲 ○賜郭爾羅斯部落紮穆蘇等、朝衣、弓矢、緞帛等物有差 ○直隸霸州道劉芳久、隐匿逃人。
命革職提訊。
○戶部議覆、長蘆巡鹽禦史吳邦臣疏言、山東地方荒殘。
商人星散。
其額稅應先徵一半。
餘緩至來□山戊不□帶徵。
從之 ○遣山東道監察禦史傅景星、巡按直隸。
○癸巳。
賜蘇尼特部落克周巴希台吉、海塞台吉、巴林部落塞布騰、布達思喇布、卓禮克圖郡王雲敦等、朝衣、緞币、弓、刀、鞍辔等物有差。
○甲午。
孟春。
享太廟。
遣戶部尚書英俄爾岱行禮 ○遣官祭太□山戊不□月将之神升禮部啟心郎周文葉、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分巡兖西道 ○賜宜爾登巴圖魯、珊瑚數珠、蟒緞、玉杯等物 ○予殉難招撫侍郎王鳌永祭葬。
蔭其子樛、為錦衣衛世襲指揮佥事 ○順天府舉行鄉欽酒禮 ○遣廣東道監察禦史劉今尹、巡視河東鹽政。
○乙未。
宣府巡撫李鑒、奏辭欽賞以佐軍需優上□日嘉獎。
所賞不準辭。
○丙申。
以鑲藍旗固山貝子吞齊、管固山額真事。
正紅旗滿洲覺羅圖蘭、管甲喇章京事 ○以李天澤為戶部啟心郎。
克布圖為禮部理事官。
布顔圖為工部管庫理事官。
○吏科都給事中朱徽奏言去□山戊不□五六月間、人心甫定。
引避者多寮署一空。
班行落落。
及聖主禦極以後東西向應。
多士雲合。
今西寇就擒。
秦楚吳越、絡繹駁集。
仰慕皇風鹹思報效。
正當恢張天纮。
延登俊乂。
乃迩來京堂等缺、強半裁省。
人才不無壅積之虞。
恐非夢蔔求賢、千金市駿之意也。
臣愚謂巳裁者合行速補。
毋使淪滞。
方來者作何擢用。
并宜酌量衙門大小、職務繁簡、量行增設。
務俾人與官稱。
以疏仕進之路。
若以官冗費多、辄議裁并。
不知天子坐擁四海之供。
豈惜區區升鬥之俸乎。
況年力老壯自有乘除。
考績程功、複分殿最。
傥黜陟惟明。
進退以禮。
将來正患才少。
甯慮官多。
又普天率土義均臣民凡督撫有缺宜新舊參用、以公委任。
至若錢糧兵馬皆大權所關太分則勢渙而難核。
太合、則勢重而易專。
故明卿寺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