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

關燈
吳三桂、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智順王尚可喜、續順公沉志祥、故明晉王朱審煊等、貂蟒朝衣各一襲己酉辰刻金星晝見。

      ○庚戌。

    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衮率諸王及滿漢文武官員上表言、恭惟皇帝陛下上天眷佑入定中原今四海歸心。

    萬方仰化。

    伏望即登大寶。

    以慰臣民得上□日、覽王奏、具悉忠君愛國。

    情義笃摯。

    恭率文武群臣、勸登大寶。

    尤見中外同心。

    共相擁戴。

    特允所請。

    定于十月初一日即位。

    用慰王等廓清敉甯之意。

      ○大學士馮铨等奏言、帝命維新。

    佑下民而立極。

    皇圖永奠撫方夏以開基。

    曜啟東方辰居北所。

    恭惟皇帝陛下祥鐘虹電。

    德合乾坤惟一人為衆君師亶元後作民父母。

    歡騰海宇。

    燕及蒼穹。

    伏願俯答人心仰承天意敬登大寶際日月之升恒溥戴洪禧。

    頌岡陵于悠久得上□日覽卿等奏、具見忠悃。

    登極吉期、定于十月初一日。

    一應禮儀着禮部繕本具奏。

      ○大學士馮铨、謝升、洪承疇等奏言郊廟及社稷樂章前代各取佳名以昭一代之制除漢魏曲名各别不可枚舉外梁用雅北齊及隋用夏唐用和宋用安。

    金用甯元宗廟用甯郊社用成明朝用和本朝削平寇亂以有天下。

    拟改用平字。

    郊祀九奏。

    迎神奏始平奠玉帛奏景平。

    進俎奏鹹平。

    初獻奏壽平。

    亞獻奏嘉平。

    終獻奏雍平。

    徹馔、奏熙平送神、奏太平。

    望燎奏安平。

    宗廟六奏。

    迎神、奏開平。

    初獻奏壽平亞獻奏嘉平終獻、奏雍平徹馔奏熙平。

    送神奏成平社稷七奏。

    迎神奏廣平初獻奏壽平亞獻奏嘉平終獻奏雍平徹馔、奏熙平。

    送神、奏成平望燎奏安平議入從之  ○招撫江南副将唐起龍、自軍中奏報臣抵清河口聞南來總兵陳洪範、已到王家營臣随見洪範備頌大清恩德并赍敕緣由洪範叩接敕書開讀訖所赍進奉銀十餘萬兩金千兩緞絹萬疋其同差有兵部侍郎左懋第太仆寺卿馬紹愉臣先差官趙钺馳報、即同洪範北上其行間機密到京另奏報聞  ○辛亥。

    多羅饒餘郡王阿巴泰、當車駕入山海關時各官俱朝谒獨以更衣未至為都察院所劾下所司議罰銀千兩奏入命從寬薄罰之  ○壬子恭奉太祖武皇帝孝慈武皇後大行皇帝神主奉安太廟遣固山額真宗室拜尹圖代祭禮部尚書覺羅郎球奉太祖武皇帝神主甲喇章京胡世布奉孝慈武皇後神主吏部尚書宗室鞏阿岱奉大行皇帝神主禮部侍郎藍拜、理事官哈爾松噶、捧二功臣牌位。

    及太常寺官、俱于内院齊集學士額色黑捧祝版至謹身殿授太常寺卿郎球等奉神主及功臣牌位依次而行太常寺官六員前導每階一揖代祭官随行至太廟門外由東中門入奉神主進前正殿跪奉太祖武皇帝孝慈武皇後神主安置正案南向大行皇帝神主安置東側案上西向畢一叩頭興導引官引出立于階上代祭官之後捧二功臣牌位進西庑殿内跪安正義公費英東牌位于左。

    至勇公額亦都牌位于右。

    東向畢。

    一叩頭興出立于階下。

    贊禮官贊行四跪四叩頭禮畢贊禮官贊行初獻禮太常寺官三員、各捧一爵詣案前跪獻畢鞠躬退一跪一叩頭興各就本位贊讀祝文額色黑入殿内、跪捧祝文宣讀畢跪奉祝版置于太祖神位前一叩頭退代祭官及捧主官、行讀祝禮聽贊禮官贊行一跪一叩頭禮畢贊行亞獻禮太常寺官獻爵如初獻禮畢贊行終獻禮太常寺官獻爵亦如初獻禮畢各退。

    二功臣位前亦如前各三獻爵畢贊禮官贊行四跪四叩頭禮。

    階下各官亦照行禮畢贊焚祝額色黑捧祝詣送焚祝所。

    各官東向鞠躬。

    階下各官亦鞠躬焚祝畢各官北向揖階下各官亦揖。

    代祭官立于階西側捧功臣牌位各官立于階下西側導引官引奉太祖武皇帝孝慈武皇後大行皇帝神主官詣神位前行一跪一叩頭禮各奉神主由殿内後門進至後殿跪置于神位上退出殿門外行一叩頭禮導引官仍引至功臣殿前候代祭官齊出。

      ○孝慈武皇後忌辰。

    遣官祭福陵。

      ○賜國舅顧穆、衮楚、克蘇默爾等、彩緞、甲胄等物有差  ○鴻胪寺上進曆儀注。

    十月初二日欽天監進曆先一日、鴻胪寺執事官設曆案一于武英殿中。

    又設案一于殿外東王門檐下是日早文武百官各具朝服侍班。

    上禦武英殿升座。

    内臣傳開門。

    執事官方進。

    錦衣衛傳鳴鞭鳴鞭訖鴻胪寺堂官跪奏執事官行禮。

    起身一揖退。

    内贊贊入班鞠躬五拜叩頭興平身。

    贊各供事鴻胪寺堂官、傳贊禮執事官、引欽天監官就拜位。

    鳴贊贊鞠躬。

    四拜。

    興。

    平身。

    内贊立于東王門外、贊進曆。

    序班二員、從丹墀引欽天監官至東王門外。

    欽天監官捧曆、從東王門進殿内。

    内贊随入。

    欽天監官至案前立定。

    内贊贊跪。

    鴻胪寺堂官傳跪外贊亦贊跪内贊贊進曆。

    欽天監官将曆跪置于案奏欽天監進順治二年禦覽月令等曆。

    奏畢。

    司禮監官捧上禦覽畢。

    又奏皇太後曆親王曆。

    俱在午門外請命司禮監官捧。

    進得上□日是欽天監官同司禮監官承上□日畢。

    内贊贊欽天監官俯伏興平身鴻胪寺堂官傳俯伏外贊亦贊俯伏興平身欽天監官從東邊門出鴻胪寺堂官傳起案執事捧案置殿東執事官引欽天監官、仍就拜位鳴贊贊鞠躬、四拜興平身。

    一揖退。

    對贊贊百官排班。

    班齊、鳴贊贊鞠躬。

    四拜。

    興。

    平身鴻胪寺堂官一員殿内跪奏傳制自叩四頭一揖。

    一躬。

    從東王門出至丹陛上西立稱有制鳴贊贊跪傳制官傳欽天監進順治二年時憲曆給賜百官頒行天下傳畢内贊立于傳制官後贊頒曆。

    待内臣分頒畢外贊贊俯伏興四拜興平身鴻胪寺堂官殿内跪奏禮畢鳴贊贊禮畢鳴鞭。

    上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