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三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命大學士李霨、撰明死節太監王承恩碑文。
表于其墓。
文曰。
上禦極十有六載。
德澤普洽。
民物康和。
文武恬熙。
内外甯谧。
爰以農隙。
舉巡狩之禮。
時維仲冬。
駕發南苑。
越信宿。
駐跸玉泉之麓。
以道出昌平。
有明諸陵在焉。
特降德音緻祭。
遂饬有司、先期蒇事。
初上念明莊烈愍皇帝勵精遘亂。
亡國非辜。
業為建碑陵寝。
迨車駕莅止。
營于昌平之北。
即日詣其地瞻眺緻敬。
為感恻者久之。
顧見陵側有邱巋然。
為明故司禮監太監王承恩墓蓋殉帝于萬□山戊不□山者也。
上憫其忠義。
随命扈從學士臣麻勒吉。
酹酒于其前。
洎旋行在複敕臣霨撰述其事。
碑于墓道。
臣聞維皇降衷五常之性不擇人而具。
故運有盛衰。
而氣無厚薄。
當其盛也。
則有攀鱗附翼者若而人。
乘勢奮庸。
以着一代開基之烈。
當其衰也則有仗節赴義者若而人。
見危授命。
以酬祖宗養士之恩。
蓋倫常之重。
不可一日亡于天下。
必有負荷之者。
而後人心不死。
然而舍生取義之事。
難言之矣。
疑畏牽于中禍。
患怵于外理欲之幾。
間不容發。
故曰死或輕于鴻毛。
或重于泰山。
非死之難。
處死之為難也。
粵稽往古節烈之士。
昭然方策者。
類皆戴縰垂纓析圭儋爵。
膺軍國之重寄。
負當世之盛名不幸變起倉卒。
非一死不足謝責。
乃疾風勁草。
猶未敢雲數數見也。
至于中官之設。
任不踰掖庭之近。
職不越侍從之恒。
雖雲食祿王朝。
而士君子所以責望之者。
則與外臣有間。
故載籍所傳。
中官之賢者。
公忠勤恪。
如巷伯、管蘇、呂強、張承業之流。
代不乏人。
而獨無以殉節着者。
誠不敢過求之耳。
在昔崇祯甲申之變。
大盜煽亂。
海宇土崩。
莊烈愍皇帝孤立于上。
封疆大吏。
望風而靡。
在廷之臣。
洩洩罔覺。
及賊薄都城。
陷不旋踵。
帝執國君死社稷之義。
赴萬□山戊不□山上賓。
舉朝文武。
獸驚魚淰。
奔迫塗窮。
惟王君分屬親臣。
情深戀主。
當柱傾維裂。
白刃切膚之際。
而近侍之職。
跬步不舍。
自經帝側。
視死如歸。
一時外廷臣子慷慨捐軀者。
雖亦有人。
而宮闱勢隔。
弗遂号弓。
以視王君從容得所。
蓋有憾焉。
其他或屈膝賊庭。
殒身搒掠。
而詭雲死難。
或傾家納賂。
冀贖餘生。
而卒以不免。
一死同也其于王君奚翅薰莸之異哉。
鳴呼。
中官殉國。
推為千古一人。
洵無愧矣。
明末死節諸臣。
久荷皇上錫谥追褒。
獨王君雖蒙賜窆。
幽光尚郁乃茲值銮輿親幸。
眷顧垂慈。
既命侍臣奠以清醑。
複令墓道表以貞珉慰忠魂。
而樹風教。
九原有知王君必俯首感泣以承矣。
雖然王君節固奇偉。
非遇我皇上如天之度。
浩蕩之恩。
則亦世遠迹湮。
草木同腐。
是其生前之建立既難。
而身後遭逢。
尤為不易。
誠賢者之希遘也。
抑臣竊見從來寬仁之主。
加惠勝國者。
未有如我皇上之殷且厚也。
弓劍所藏。
感興曠世。
方敕宗伯、薦以馨香。
旋命同空、葺其傾圯。
樵蘇永禁守護加嚴。
憫英君厄運之相值。
而因以及其從死之臣。
天語諄諄。
俾獲不朽。
深仁廣澤。
有加無已。
唐虞三代以還。
頒揚君德者。
莫能仿佛萬一。
臣承乏扈跸。
載筆是司。
被命屬詞。
欣悚交集。
不敢以蕪陋诿。
敬述梗概。
表往代之忠貞。
紀熙朝之盛事。
用昭我皇上勸忠之至意雲。
○壬午。
命都統宗室羅托、為安南将軍統領将士。
征巢□刀海寇鄭成功賜之敕谕曰。
逆賊鄭成功、竊踞海隅。
逋誅日久。
宜加撲巢□刀。
以靖地方。
茲命爾羅托為安南将軍同尚書車克、内大臣達素都統索渾等、統領大軍。
前往征巢□刀與該省領兵主将、總督、提督、巡撫等、協心戮力。
多設方略。
相機巢□刀除。
若賊撲滅。
當取廈門。
傥賊未靖。
即取廈門。
不準論功。
凡事與諸将佐等會議酌行。
毋謂自知、不聽衆言、毋謂兵強、輕視逆寇。
仍嚴偵探。
勿緻疎虞。
抗拒不順者戮之。
大兵一至、即時迎降者。
俱免誅戮。
有能擒殺賊渠投誠者。
仍分别升賞。
惟以安民為務。
須嚴禁兵将凡我人民、勿得擾害。
務體朕靖寇安民至意。
行間将領功罪。
察實紀明彙奏。
至于護軍校以下。
除死罪外。
其餘大小罪過。
俱與衆時商酌、徑行處分。
事畢旋師之日。
會同該省領兵主将。
及督撫總兵等官。
将福建、浙江、江南地方、如何固守。
兵丁如何駐防。
如何可使甯輯等項事宜。
俱商酌議妥具奏。
爾等受茲重任。
益勤厥事。
欽哉。
○升正藍旗佐領白勒、為參領 ○改高雷廉總兵官都督佥事劉文進、仍以原銜充鎮守湖廣祁陽等處總兵官。
○癸未。
初固山貝子尚善、出師雲南于永昌等府。
縱兵搶掠良民婦女上聞之。
命刑部尚書能圖、内閣學士麻勒吉、往按其事。
拟罪奏聞。
至是、多羅信郡王多尼等旋師。
上命宗人府再行質訊。
情罪多不相符。
命削能圖太子太保、及拜他喇布勒哈番。
解任。
籍沒家産一半。
革麻勒吉職為民罰銀一百兩。
○宗人府奏言、左宗正多羅貝勒尚善、獲罪降為固山貝子。
應調為右宗正。
右宗正多羅貝勒杜蘭應調左宗正。
從之 ○戶部議覆、内大臣伯索尼、請禁豪強滿洲霸占市井貿易。
及滿洲家人強買市物一疏。
請敕各該城禦史清查市井。
如有前項情弊。
指參重處。
從之。
○以刑部郎中楊古孫等、同署總河事務楊茂勳、會審塗弘德告顧大申一案。
盡屬虛誣。
命刑部詳察确拟具奏
表于其墓。
文曰。
上禦極十有六載。
德澤普洽。
民物康和。
文武恬熙。
内外甯谧。
爰以農隙。
舉巡狩之禮。
時維仲冬。
駕發南苑。
越信宿。
駐跸玉泉之麓。
以道出昌平。
有明諸陵在焉。
特降德音緻祭。
遂饬有司、先期蒇事。
初上念明莊烈愍皇帝勵精遘亂。
亡國非辜。
業為建碑陵寝。
迨車駕莅止。
營于昌平之北。
即日詣其地瞻眺緻敬。
為感恻者久之。
顧見陵側有邱巋然。
為明故司禮監太監王承恩墓蓋殉帝于萬□山戊不□山者也。
上憫其忠義。
随命扈從學士臣麻勒吉。
酹酒于其前。
洎旋行在複敕臣霨撰述其事。
碑于墓道。
臣聞維皇降衷五常之性不擇人而具。
故運有盛衰。
而氣無厚薄。
當其盛也。
則有攀鱗附翼者若而人。
乘勢奮庸。
以着一代開基之烈。
當其衰也則有仗節赴義者若而人。
見危授命。
以酬祖宗養士之恩。
蓋倫常之重。
不可一日亡于天下。
必有負荷之者。
而後人心不死。
然而舍生取義之事。
難言之矣。
疑畏牽于中禍。
患怵于外理欲之幾。
間不容發。
故曰死或輕于鴻毛。
或重于泰山。
非死之難。
處死之為難也。
粵稽往古節烈之士。
昭然方策者。
類皆戴縰垂纓析圭儋爵。
膺軍國之重寄。
負當世之盛名不幸變起倉卒。
非一死不足謝責。
乃疾風勁草。
猶未敢雲數數見也。
至于中官之設。
任不踰掖庭之近。
職不越侍從之恒。
雖雲食祿王朝。
而士君子所以責望之者。
則與外臣有間。
故載籍所傳。
中官之賢者。
公忠勤恪。
如巷伯、管蘇、呂強、張承業之流。
代不乏人。
而獨無以殉節着者。
誠不敢過求之耳。
在昔崇祯甲申之變。
大盜煽亂。
海宇土崩。
莊烈愍皇帝孤立于上。
封疆大吏。
望風而靡。
在廷之臣。
洩洩罔覺。
及賊薄都城。
陷不旋踵。
帝執國君死社稷之義。
赴萬□山戊不□山上賓。
舉朝文武。
獸驚魚淰。
奔迫塗窮。
惟王君分屬親臣。
情深戀主。
當柱傾維裂。
白刃切膚之際。
而近侍之職。
跬步不舍。
自經帝側。
視死如歸。
一時外廷臣子慷慨捐軀者。
雖亦有人。
而宮闱勢隔。
弗遂号弓。
以視王君從容得所。
蓋有憾焉。
其他或屈膝賊庭。
殒身搒掠。
而詭雲死難。
或傾家納賂。
冀贖餘生。
而卒以不免。
一死同也其于王君奚翅薰莸之異哉。
鳴呼。
中官殉國。
推為千古一人。
洵無愧矣。
明末死節諸臣。
久荷皇上錫谥追褒。
獨王君雖蒙賜窆。
幽光尚郁乃茲值銮輿親幸。
眷顧垂慈。
既命侍臣奠以清醑。
複令墓道表以貞珉慰忠魂。
而樹風教。
九原有知王君必俯首感泣以承矣。
雖然王君節固奇偉。
非遇我皇上如天之度。
浩蕩之恩。
則亦世遠迹湮。
草木同腐。
是其生前之建立既難。
而身後遭逢。
尤為不易。
誠賢者之希遘也。
抑臣竊見從來寬仁之主。
加惠勝國者。
未有如我皇上之殷且厚也。
弓劍所藏。
感興曠世。
方敕宗伯、薦以馨香。
旋命同空、葺其傾圯。
樵蘇永禁守護加嚴。
憫英君厄運之相值。
而因以及其從死之臣。
天語諄諄。
俾獲不朽。
深仁廣澤。
有加無已。
唐虞三代以還。
頒揚君德者。
莫能仿佛萬一。
臣承乏扈跸。
載筆是司。
被命屬詞。
欣悚交集。
不敢以蕪陋诿。
敬述梗概。
表往代之忠貞。
紀熙朝之盛事。
用昭我皇上勸忠之至意雲。
○壬午。
命都統宗室羅托、為安南将軍統領将士。
征巢□刀海寇鄭成功賜之敕谕曰。
逆賊鄭成功、竊踞海隅。
逋誅日久。
宜加撲巢□刀。
以靖地方。
茲命爾羅托為安南将軍同尚書車克、内大臣達素都統索渾等、統領大軍。
前往征巢□刀與該省領兵主将、總督、提督、巡撫等、協心戮力。
多設方略。
相機巢□刀除。
若賊撲滅。
當取廈門。
傥賊未靖。
即取廈門。
不準論功。
凡事與諸将佐等會議酌行。
毋謂自知、不聽衆言、毋謂兵強、輕視逆寇。
仍嚴偵探。
勿緻疎虞。
抗拒不順者戮之。
大兵一至、即時迎降者。
俱免誅戮。
有能擒殺賊渠投誠者。
仍分别升賞。
惟以安民為務。
須嚴禁兵将凡我人民、勿得擾害。
務體朕靖寇安民至意。
行間将領功罪。
察實紀明彙奏。
至于護軍校以下。
除死罪外。
其餘大小罪過。
俱與衆時商酌、徑行處分。
事畢旋師之日。
會同該省領兵主将。
及督撫總兵等官。
将福建、浙江、江南地方、如何固守。
兵丁如何駐防。
如何可使甯輯等項事宜。
俱商酌議妥具奏。
爾等受茲重任。
益勤厥事。
欽哉。
○升正藍旗佐領白勒、為參領 ○改高雷廉總兵官都督佥事劉文進、仍以原銜充鎮守湖廣祁陽等處總兵官。
○癸未。
初固山貝子尚善、出師雲南于永昌等府。
縱兵搶掠良民婦女上聞之。
命刑部尚書能圖、内閣學士麻勒吉、往按其事。
拟罪奏聞。
至是、多羅信郡王多尼等旋師。
上命宗人府再行質訊。
情罪多不相符。
命削能圖太子太保、及拜他喇布勒哈番。
解任。
籍沒家産一半。
革麻勒吉職為民罰銀一百兩。
○宗人府奏言、左宗正多羅貝勒尚善、獲罪降為固山貝子。
應調為右宗正。
右宗正多羅貝勒杜蘭應調左宗正。
從之 ○戶部議覆、内大臣伯索尼、請禁豪強滿洲霸占市井貿易。
及滿洲家人強買市物一疏。
請敕各該城禦史清查市井。
如有前項情弊。
指參重處。
從之。
○以刑部郎中楊古孫等、同署總河事務楊茂勳、會審塗弘德告顧大申一案。
盡屬虛誣。
命刑部詳察确拟具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