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二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恪秉成憲勿替前徽。
凝命襲庥、基圖宜永故朝鮮國王李淏忠貞嗣笃。
孝友夙彰。
居敬克寬、樹儀型于侯服。
履謙昭信、矢靖共于王家舊業方昌。
壯齡忽殒茲來訃告。
例應襲封世子李棩。
世序攸承賢良克類。
久系邦家之望。
允光祖考之基。
特俞奏請襲封為朝鮮國王式順輿情。
俾綿國祚。
河山常奠、益虔翊戴之誠。
政教鹹宜、共盡尊親之悃特茲诏示鹹使聞知封世子李棩冊文曰建邦敷化壯屏翰于東維式訓守成、秉正朔于北極。
禮崇嗣位、爰載彜章國重象賢、應加寵錫。
爾朝鮮國王世子李棩、奕葉殚忠。
沖齡着美岐嶷擅譽永昭圭璧之良。
虔惕禔躬、克紹禮儀之緒。
念藩屬郡邑、既慶纂服之有長君。
順倚望輿情、因隆析爵以煥新命。
特封爾為朝鮮國王。
提封濱海、賜履承先。
明天澤以笃忠貞、無忝作述。
撫河山而謹節度、表率臣民。
欽哉。
勿替朕命。
封世子妃金氏冊文曰。
來王來享、價藩凜服事之誠。
采蘩采蘋、邦壸宣協助之美。
故子而繼父、既世祀之永延。
惟妻以相夫、宜國典之攸及。
爾朝鮮國王世子妻金氏夙娴姆訓。
作配王家。
勤定省于三朝、克勷孝養。
着儀型于四德、有裨儲修。
鞶悅罔愆、式隆一體之義。
珈褕肇錫、聿彰從爵之文。
茲特封爾為朝鮮國王妃。
益勵柔嘉。
交誠忠敬。
儆雞鳴于燕寝。
明服于龍章。
欽哉。
勿替朕命 ○免廣西臨桂縣草場十四五六年分包荒稅銀。
永甯州臨桂、靈川、永福、義甯等縣、廢藩田租、銀米 ○己卯。
谕翰林院考選庶常原以作養人才。
朕今詳加簡閱。
親行考試新科進士朱訓诰、陳景仁、鐘朗、周訓成、李為霖、周燦、金國用、鄭日奎、馬大士、曹鼎望、周漁、王勖、劉如漢、蔣繪、李平、陳元、陳志紀、翟世琪、羅繼谟、趙濟美、張玮、鄭端管恺蘇宣化、王追骐、楊維喬、鄭為光、楊大鲲、劉雯曠、朱之佐、朱錦、戈英、唐寅清、劉元勳、詹養沉、翟延初、盧乾元、蔣弘道、甯爾講、趙之符、周之麟、共四十一名。
俱着改為庶吉士。
爾衙門即傳谕吏部遵行。
○宴赉殿試讀卷官、各執事官、及諸進士如例 ○庚辰。
以鑲藍旗漢軍梅勒章京海爾圖、為固山額真。
正黃旗原任梅勒章京阿思哈尼哈番孫達禮巴圖魯、為護軍統領。
鑲紅旗滿洲甲喇章京察哈泰、正紅旗漢軍原任梅勒章京吳國祯、為梅勒章京 ○辛巳。
谕禮部。
興京祖陵、乃發祥重地。
宜隆顯号、以展孝思。
今尊稱為永陵。
應行典禮、爾部即察例具奏 ○以故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爾虎達子巴海、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劉進忠子士龍、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劉麟圖子委圖、一等阿達哈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達護子阿密爾圖、一等阿達哈哈番多爾濟子巴紮爾、褒勒子額棱臣、奇雅鈕子邁蘭、三等阿達哈哈番喀爾堪侄布藍、張秀兄吉、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胡什巴子多弼、拜他喇布勒哈番秦弘績。
兄弘圖、高雲龍子升、拖沙喇哈番孔永吉子興隆、沙護子阿藍、博洛對叔子西代、各襲職。
○贈陣亡阿晉泰、為拖沙喇哈番。
令其侄諾密襲職。
○壬午。
谕翰林院。
今科庶吉士新經選取且各衙門辦事、正在需人。
戊戌科庶吉士、宜加任用。
着開列職名具奏。
應留翰林院、及應别衙門用者、候朕裁定。
其留翰林院者、仍着照例讀書 ○轉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石申、為左侍郎。
仍兼翰林院侍讀學士。
升翰林院侍讀學士馮溥、為吏部右侍郎。
仍兼翰林院侍讀學士 ○遣山東道監察禦史陳棐、往查山東荒地 ○一甲一名進士陸元文、率諸進士上表謝恩 ○癸未。
命學士折庫讷、胡兆龍、王熙、艾元徵、教習庶吉士 ○裁陝西甘泉縣撫安、中部縣翟道、宜君縣雲陽三驿 ○甲申。
上幸南苑。
○乙酉。
孝慈武皇後忌辰遣官祭福陵。
○吏部定議翰林官外轉例除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以上照常升轉外。
侍讀以下、應照科道。
例、每年外轉二員。
春季一員。
秋季一員。
侍讀侍講、以參政用修撰以副使用編修檢讨以參議用。
從之 ○定靖南王旗下弁兵營制共兵三千名設左右梅勒章京二員。
甲喇章京四員。
護軍參領四員統之 ○丙戌。
以故總兵官拜他喇布勒哈番齊。
升子人龍。
襲職 ○以漕糧全完實授坐糧廳郎中張文明、太仆寺少卿。
仍管坐糧廳事 ○丁亥。
吏部題宗人府各部院等衙門凡食六品俸筆帖式視内閣撰文中書舍人例以員外郎等缺補用。
食七品俸筆帖式、視内閣支七品俸撰文中書舍人例、以主事等缺補用。
無頂帶筆帖式仍遵前上□日用。
其包衣牛錄下各員、應于不分旗之衙門補授。
從之
凝命襲庥、基圖宜永故朝鮮國王李淏忠貞嗣笃。
孝友夙彰。
居敬克寬、樹儀型于侯服。
履謙昭信、矢靖共于王家舊業方昌。
壯齡忽殒茲來訃告。
例應襲封世子李棩。
世序攸承賢良克類。
久系邦家之望。
允光祖考之基。
特俞奏請襲封為朝鮮國王式順輿情。
俾綿國祚。
河山常奠、益虔翊戴之誠。
政教鹹宜、共盡尊親之悃特茲诏示鹹使聞知封世子李棩冊文曰建邦敷化壯屏翰于東維式訓守成、秉正朔于北極。
禮崇嗣位、爰載彜章國重象賢、應加寵錫。
爾朝鮮國王世子李棩、奕葉殚忠。
沖齡着美岐嶷擅譽永昭圭璧之良。
虔惕禔躬、克紹禮儀之緒。
念藩屬郡邑、既慶纂服之有長君。
順倚望輿情、因隆析爵以煥新命。
特封爾為朝鮮國王。
提封濱海、賜履承先。
明天澤以笃忠貞、無忝作述。
撫河山而謹節度、表率臣民。
欽哉。
勿替朕命。
封世子妃金氏冊文曰。
來王來享、價藩凜服事之誠。
采蘩采蘋、邦壸宣協助之美。
故子而繼父、既世祀之永延。
惟妻以相夫、宜國典之攸及。
爾朝鮮國王世子妻金氏夙娴姆訓。
作配王家。
勤定省于三朝、克勷孝養。
着儀型于四德、有裨儲修。
鞶悅罔愆、式隆一體之義。
珈褕肇錫、聿彰從爵之文。
茲特封爾為朝鮮國王妃。
益勵柔嘉。
交誠忠敬。
儆雞鳴于燕寝。
明服于龍章。
欽哉。
勿替朕命 ○免廣西臨桂縣草場十四五六年分包荒稅銀。
永甯州臨桂、靈川、永福、義甯等縣、廢藩田租、銀米 ○己卯。
谕翰林院考選庶常原以作養人才。
朕今詳加簡閱。
親行考試新科進士朱訓诰、陳景仁、鐘朗、周訓成、李為霖、周燦、金國用、鄭日奎、馬大士、曹鼎望、周漁、王勖、劉如漢、蔣繪、李平、陳元、陳志紀、翟世琪、羅繼谟、趙濟美、張玮、鄭端管恺蘇宣化、王追骐、楊維喬、鄭為光、楊大鲲、劉雯曠、朱之佐、朱錦、戈英、唐寅清、劉元勳、詹養沉、翟延初、盧乾元、蔣弘道、甯爾講、趙之符、周之麟、共四十一名。
俱着改為庶吉士。
爾衙門即傳谕吏部遵行。
○宴赉殿試讀卷官、各執事官、及諸進士如例 ○庚辰。
以鑲藍旗漢軍梅勒章京海爾圖、為固山額真。
正黃旗原任梅勒章京阿思哈尼哈番孫達禮巴圖魯、為護軍統領。
鑲紅旗滿洲甲喇章京察哈泰、正紅旗漢軍原任梅勒章京吳國祯、為梅勒章京 ○辛巳。
谕禮部。
興京祖陵、乃發祥重地。
宜隆顯号、以展孝思。
今尊稱為永陵。
應行典禮、爾部即察例具奏 ○以故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爾虎達子巴海、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劉進忠子士龍、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劉麟圖子委圖、一等阿達哈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達護子阿密爾圖、一等阿達哈哈番多爾濟子巴紮爾、褒勒子額棱臣、奇雅鈕子邁蘭、三等阿達哈哈番喀爾堪侄布藍、張秀兄吉、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胡什巴子多弼、拜他喇布勒哈番秦弘績。
兄弘圖、高雲龍子升、拖沙喇哈番孔永吉子興隆、沙護子阿藍、博洛對叔子西代、各襲職。
○贈陣亡阿晉泰、為拖沙喇哈番。
令其侄諾密襲職。
○壬午。
谕翰林院。
今科庶吉士新經選取且各衙門辦事、正在需人。
戊戌科庶吉士、宜加任用。
着開列職名具奏。
應留翰林院、及應别衙門用者、候朕裁定。
其留翰林院者、仍着照例讀書 ○轉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石申、為左侍郎。
仍兼翰林院侍讀學士。
升翰林院侍讀學士馮溥、為吏部右侍郎。
仍兼翰林院侍讀學士 ○遣山東道監察禦史陳棐、往查山東荒地 ○一甲一名進士陸元文、率諸進士上表謝恩 ○癸未。
命學士折庫讷、胡兆龍、王熙、艾元徵、教習庶吉士 ○裁陝西甘泉縣撫安、中部縣翟道、宜君縣雲陽三驿 ○甲申。
上幸南苑。
○乙酉。
孝慈武皇後忌辰遣官祭福陵。
○吏部定議翰林官外轉例除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以上照常升轉外。
侍讀以下、應照科道。
例、每年外轉二員。
春季一員。
秋季一員。
侍讀侍講、以參政用修撰以副使用編修檢讨以參議用。
從之 ○定靖南王旗下弁兵營制共兵三千名設左右梅勒章京二員。
甲喇章京四員。
護軍參領四員統之 ○丙戌。
以故總兵官拜他喇布勒哈番齊。
升子人龍。
襲職 ○以漕糧全完實授坐糧廳郎中張文明、太仆寺少卿。
仍管坐糧廳事 ○丁亥。
吏部題宗人府各部院等衙門凡食六品俸筆帖式視内閣撰文中書舍人例以員外郎等缺補用。
食七品俸筆帖式、視内閣支七品俸撰文中書舍人例、以主事等缺補用。
無頂帶筆帖式仍遵前上□日用。
其包衣牛錄下各員、應于不分旗之衙門補授。
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