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二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順治十六年。
己亥。
九月。
己未朔。
江甯巡撫蔣國柱疏言、鎮江失守之時。
文官知府戴可進等六員。
武官副将高謙等十四員皆失身從逆獨巡江營守備羅明昇、守譚家洲陣亡應從優恤下所司察議 ○庚申。
增設溫州左右兩營遊擊二員。
守備一員千總四員。
把總八員 ○免浙江台州府四年至十二年寇劫倉庫銀糧 ○辛酉。
複設太仆寺寺丞一員。
○刑部尚書白允謙等因議王秉衡一案回奏引罪。
得上□日、王秉衡貪贓重罪原無可矜。
漢官徇庇、另議求寬。
其中必有情弊。
白允謙等、着九卿科道從重議罪。
○壬戌。
吏部奏言、樞臣職司、戎務凡封疆安危。
戰守機宜自當籌畫周備乃海賊突犯江南。
雖地方官失于防禦樞臣亦難免疎失籌畫機宜之咎尚書梁清标應降三級罰銀一百兩侍郎額黑裡劉達李棠馥應各降二級罰銀七十兩。
俱仍着留任從之 ○升湖廣下荊南道副使李文煌、為山西布政使司參政、分守冀甯道。
戶部郎中駱騰、為山東按察使司佥事、分巡東昌道 ○裁山東東昌府南館陶壽光縣廣陵鎮平度州亭口鎮黃縣馬停鎮福山縣孫奔鎮、蓬萊縣楊家唐巡檢司巡檢。
○順天巡按董國興疏報、節婦、清苑縣民劉登舉妻段氏。
年二十六、夫故。
父欲奪其志。
投井。
遇救而蘇。
家貧事公姑至孝。
教子思輯成進士。
守節三十八年。
開州民李鳴鸾妻武氏。
年二十三、孀居。
孝事公姑。
撫孤成立。
守節四十八年。
孝子、文安縣生員邢澄、事父母至孝、父病侍湯藥晝夜不倦。
邑遭兵燹。
棄妻子、負母而逃。
俱請照例旌表。
章下禮部。
○川陝總督李國英疏報、收複嘉定一路招降僞将軍楊國明、總兵武國用、各州縣僞官、皆繳印投誠下所司知之 ○複革職費揚古郭邁原官、仍為二等阿思哈尼哈番。
○緻仕一等阿達哈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鄂屯侄鄂塞、故一等阿達哈哈番董山叔都賴、二等阿達哈哈番徐自成弟自經拖沙喇哈番劉調元子通海、各襲職。
○癸亥。
升正黃旗漢軍牛錄章京尚安祿、為甲喇章京。
○兵部劾奏江南總督郎廷佐、駐防江甯昂邦章京喀喀木提督馬逢知浙閩總督李率泰、前駐防浙江固山額真今浙江總督趙國祚原任浙撫今告病陳應泰、見任浙撫佟國器提督田雄台州總兵官張傑、溫州總兵官尚好仁、水師總兵官常進功駐防浙江昂邦章京科魁、各任内失陷城池請加處分以肅軍紀。
得上□日郎廷佐、喀喀木雖先有地方失事、後能固守江甯擊敗逆賊。
功足贖罪。
着免議。
餘着會同吏部議處具奏。
○江南安廬兵備道佥事陳襄、以徇私諱盜為禦史馮班所糾诏解任、下撫按嚴察 ○甲子。
予三等阿達哈哈番加一級滿濟祭如例 ○丙寅。
添設南苑守備四員 ○裁福建福州府常豐、福清、萬安、興化府莆禧泉州府金門福甯州大金各倉大使副使。
泉州府晉安、錦田、大輪、延平府雙峰、三華、建甯府長平、邵武府樵川、杭川各驿驿丞 ○丁卯。
以滇黔底定遣官祭告天地太廟社稷 ○谕吏部舊例總督巡撫請告必令代題今念督撫皆系封疆重臣朕所倚毗以後如有實系老病者、許其自行陳奏着永着為例。
○庚午。
以鑲白旗漢軍阿達哈哈番祖植椿、為甲喇章京。
○兵部督捕左侍郎吳達禮考滿。
得上□日、吳達禮督捕衙門事務。
并不專心料理不準考滿。
○兵部議京城被盜傷人。
該管步軍校應奪俸撥什庫應鞭責上以所議太輕。
命将步軍校革職撥什庫送刑部拟罪。
永着為例。
○辛未。
命大學士覺羅巴哈納、額色黑、成克鞏、胡世安學士、布顔折庫讷、白色純、胡兆龍、艾元徵、王熙吏、部尚書孫廷铨、侍郎石申、戶部侍郎林起龍、兵部督捕侍郎霍達、為殿試讀卷官 ○吏部左侍郎梁清寬以疾乞假回籍調理允之 ○補外轉監察禦史祖建明、為廣西布政使司參議分守左江道。
○壬申。
谕吏部巴哈納、金之俊、成克鞏、劉正宗、衛周祚、李霨、尼滿、查布海、白色純、常鼐、麻勒吉、前降級罰俸之案。
俱着寬免。
李霨、亦着照舊辦事 ○升鑲白旗漢軍牛錄章京崔澄、為甲喇章京 ○九卿科道會議刑部尚書白允謙、侍郎杜立德、鐘鼎都察院左都禦史魏裔介、左副都禦史袁懋功、掌河南道禦史于嗣登、大理寺卿朱國治、少卿張瑃、寺丞王元曦、寺正裴希度等職司理刑不能執法。
乃将王秉衡一案。
家産妻子另議輕免。
俱應革職得上□日杜立德、鐘鼎、魏裔介、袁懋功、于嗣登、朱國治、張瑃、王元曦、裴希度、俱從寬免革職。
白允謙、由内閣、特簡司寇。
遇事委靡。
随衆唯諾。
毫無執持。
負朕委任之意。
着降三
己亥。
九月。
己未朔。
江甯巡撫蔣國柱疏言、鎮江失守之時。
文官知府戴可進等六員。
武官副将高謙等十四員皆失身從逆獨巡江營守備羅明昇、守譚家洲陣亡應從優恤下所司察議 ○庚申。
增設溫州左右兩營遊擊二員。
守備一員千總四員。
把總八員 ○免浙江台州府四年至十二年寇劫倉庫銀糧 ○辛酉。
複設太仆寺寺丞一員。
○刑部尚書白允謙等因議王秉衡一案回奏引罪。
得上□日、王秉衡貪贓重罪原無可矜。
漢官徇庇、另議求寬。
其中必有情弊。
白允謙等、着九卿科道從重議罪。
○壬戌。
吏部奏言、樞臣職司、戎務凡封疆安危。
戰守機宜自當籌畫周備乃海賊突犯江南。
雖地方官失于防禦樞臣亦難免疎失籌畫機宜之咎尚書梁清标應降三級罰銀一百兩侍郎額黑裡劉達李棠馥應各降二級罰銀七十兩。
俱仍着留任從之 ○升湖廣下荊南道副使李文煌、為山西布政使司參政、分守冀甯道。
戶部郎中駱騰、為山東按察使司佥事、分巡東昌道 ○裁山東東昌府南館陶壽光縣廣陵鎮平度州亭口鎮黃縣馬停鎮福山縣孫奔鎮、蓬萊縣楊家唐巡檢司巡檢。
○順天巡按董國興疏報、節婦、清苑縣民劉登舉妻段氏。
年二十六、夫故。
父欲奪其志。
投井。
遇救而蘇。
家貧事公姑至孝。
教子思輯成進士。
守節三十八年。
開州民李鳴鸾妻武氏。
年二十三、孀居。
孝事公姑。
撫孤成立。
守節四十八年。
孝子、文安縣生員邢澄、事父母至孝、父病侍湯藥晝夜不倦。
邑遭兵燹。
棄妻子、負母而逃。
俱請照例旌表。
章下禮部。
○川陝總督李國英疏報、收複嘉定一路招降僞将軍楊國明、總兵武國用、各州縣僞官、皆繳印投誠下所司知之 ○複革職費揚古郭邁原官、仍為二等阿思哈尼哈番。
○緻仕一等阿達哈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鄂屯侄鄂塞、故一等阿達哈哈番董山叔都賴、二等阿達哈哈番徐自成弟自經拖沙喇哈番劉調元子通海、各襲職。
○癸亥。
升正黃旗漢軍牛錄章京尚安祿、為甲喇章京。
○兵部劾奏江南總督郎廷佐、駐防江甯昂邦章京喀喀木提督馬逢知浙閩總督李率泰、前駐防浙江固山額真今浙江總督趙國祚原任浙撫今告病陳應泰、見任浙撫佟國器提督田雄台州總兵官張傑、溫州總兵官尚好仁、水師總兵官常進功駐防浙江昂邦章京科魁、各任内失陷城池請加處分以肅軍紀。
得上□日郎廷佐、喀喀木雖先有地方失事、後能固守江甯擊敗逆賊。
功足贖罪。
着免議。
餘着會同吏部議處具奏。
○江南安廬兵備道佥事陳襄、以徇私諱盜為禦史馮班所糾诏解任、下撫按嚴察 ○甲子。
予三等阿達哈哈番加一級滿濟祭如例 ○丙寅。
添設南苑守備四員 ○裁福建福州府常豐、福清、萬安、興化府莆禧泉州府金門福甯州大金各倉大使副使。
泉州府晉安、錦田、大輪、延平府雙峰、三華、建甯府長平、邵武府樵川、杭川各驿驿丞 ○丁卯。
以滇黔底定遣官祭告天地太廟社稷 ○谕吏部舊例總督巡撫請告必令代題今念督撫皆系封疆重臣朕所倚毗以後如有實系老病者、許其自行陳奏着永着為例。
○庚午。
以鑲白旗漢軍阿達哈哈番祖植椿、為甲喇章京。
○兵部督捕左侍郎吳達禮考滿。
得上□日、吳達禮督捕衙門事務。
并不專心料理不準考滿。
○兵部議京城被盜傷人。
該管步軍校應奪俸撥什庫應鞭責上以所議太輕。
命将步軍校革職撥什庫送刑部拟罪。
永着為例。
○辛未。
命大學士覺羅巴哈納、額色黑、成克鞏、胡世安學士、布顔折庫讷、白色純、胡兆龍、艾元徵、王熙吏、部尚書孫廷铨、侍郎石申、戶部侍郎林起龍、兵部督捕侍郎霍達、為殿試讀卷官 ○吏部左侍郎梁清寬以疾乞假回籍調理允之 ○補外轉監察禦史祖建明、為廣西布政使司參議分守左江道。
○壬申。
谕吏部巴哈納、金之俊、成克鞏、劉正宗、衛周祚、李霨、尼滿、查布海、白色純、常鼐、麻勒吉、前降級罰俸之案。
俱着寬免。
李霨、亦着照舊辦事 ○升鑲白旗漢軍牛錄章京崔澄、為甲喇章京 ○九卿科道會議刑部尚書白允謙、侍郎杜立德、鐘鼎都察院左都禦史魏裔介、左副都禦史袁懋功、掌河南道禦史于嗣登、大理寺卿朱國治、少卿張瑃、寺丞王元曦、寺正裴希度等職司理刑不能執法。
乃将王秉衡一案。
家産妻子另議輕免。
俱應革職得上□日杜立德、鐘鼎、魏裔介、袁懋功、于嗣登、朱國治、張瑃、王元曦、裴希度、俱從寬免革職。
白允謙、由内閣、特簡司寇。
遇事委靡。
随衆唯諾。
毫無執持。
負朕委任之意。
着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