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儀節、應照本年題定弘德殿祭儀。
祝文、應行内院撰拟。
講官、應聽内院酌定員數題用經書講章、應令講官撰送内院酌量改定預期恭進禦覽于開講之日、内院滿漢大學士、六部滿漢尚書、都通大滿漢堂官各一員俱穿鮮明衣服。
詣保和殿丹墀侍班。
滿漢科臣各一員禦史二員侍儀。
皇上書案、講官講案、令禮部鴻胪寺各官、預先陳設。
禦覽之書、及講官所講之書。
應令内院官預設各案。
以上陳設畢。
禮部堂官、及鴻胪寺各官、奏陳設畢皇上禦殿升座。
鴻胪寺鳴贊官、贊侍班各官、行兩跪六叩頭禮。
入殿内、于兩傍各照次序侍立。
其侍儀科道官、立于殿内兩傍相向。
鴻胪寺鳴贊官贊進講。
講官各自原班出。
進至講案前。
一跪三叩頭。
近案前立。
先講四書畢。
次講經官講經。
以序講畢。
退立于原班同衆官出殿。
至丹墀下兩傍排班。
聽鳴贊官贊行兩跪六叩頭禮仍前侍立。
禮部堂官、及鴻胪寺各官奏講禮畢皇上還宮衆官出至協和門、領恩宴訖又于太和門外、行謝恩宴一跪三叩頭禮。
各回以上恩宴仍照舊例令光祿寺備辦可也。
再照舊例、經筵預期除展禮先師孔子外。
告祭奉先殿。
今奉先殿未經告成。
應俟奉先殿告成舉行祭禮。
下次開講仍照例告祭奉先殿可也得上□日是。
經筵着于九月初七日舉行 ○癸巳。
授薦舉故明進士陳台孫、為戶科給事中。
○甲午。
以牛錄章京祝鐘靈、為工部理事官 ○升工科右給事中梁鋐、為本科左給事中。
禮科給事中柯聳、為吏科右給事中。
○升山東右布政使陳爌、為陝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四川按察使白秉貞、為江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山東登萊道副使餘應魁、為陝西布政使司參政分守關西道刑部郎中王度、為河南按察使司副使、大名道。
補服阕原任陝西興屯道佥事郭之培、為本省按察使司佥事、甯夏道。
○乙未。
遣公額爾克戴珍祭曆代帝王。
○遣官祭城隍之神。
○江西督糧道高顯光、以所轄各弁逋欠漕糧數多革職 ○丙申。
海寇鄭成功犯浙江台州府。
分巡紹台道蔡瓊枝、副将李必、及府縣等官俱降賊。
○丁酉。
上發帑銀四萬兩賞給八旗貧子。
○以内翰林弘文院侍讀學士圖爾特為都察院啟心郎 ○戊戌。
朝鮮國王李淏、遣使表謝免罪、附貢方物宴赉如例 ○漕運總督蔡士英引疾乞休。
命回京調理、病痊起用。
九月。
庚子朔。
補服阕禦史上官鉝為湖廣道監察禦史。
○辛醜。
谕吏部漕運總督關系重大。
督臣今以病請料理漕務不可無人。
亢得時着升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總督漕運、巡撫鳳陽等處地方海防軍務兼理糧饷。
○又谕吏部。
陝川總督責任重大。
必得其人、方能勝任。
李國英、久任岩疆。
才猷夙着。
着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總督陝西三邊四川等處軍務、兼理糧饷。
○癸卯。
内大臣三等伯加一級管牛錄鄂碩卒。
○甲辰。
命内翰林弘文院學士麻勒吉布顔、王熙、國史院學士折庫讷、查布海、蘇納海、秘書院學士常鼐、白色純、胡兆龍、李霨、秘書院侍讀學士巴海、馮溥、弘文院侍講學士方懸成、左春坊左庶子曹本榮、禮部尚書胡世安、兵部尚書梁清标、充經筵講官。
○丙午。
上初禦經筵。
○遣通政使司副理事官王秉衡、巡按蘇松。
兵部主事王廣心、巡視京通各倉。
戶部郎中窦遴奇、巡視漕運。
西城理事官王來任、巡視陝西茶馬。
各授監察禦史銜。
○升太常寺卿宋徵輿、為宗人府府丞 ○改工部右侍郎賈漢複、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
巡撫河南。
提督軍務。
○輔國公翁古卒。
谥懷思。
○丁未。
裁陝西潼關衛經曆、知事 ○河南祥符縣槐疙疸地方、及陳留縣孟家埠、決口工成。
○升正黃旗三等侍衛聶克塞、為護軍參領。
○戊申。
升陝西按察使袁一相、為山東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陝西督糧道參政李棠馥、為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
浙江甯紹台道參議朱虛、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肅州兵備道。
山西口北道參議朱廷璟、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分巡登萊道。
補外轉工科都給事中郭亮、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西甯道。
原任湖廣布政使司參議分守上湖南道。
彭而述、以原銜管分巡上湖南道副使事。
○己酉。
升内翰林弘文院侍讀嶽思泰、
祝文、應行内院撰拟。
講官、應聽内院酌定員數題用經書講章、應令講官撰送内院酌量改定預期恭進禦覽于開講之日、内院滿漢大學士、六部滿漢尚書、都通大滿漢堂官各一員俱穿鮮明衣服。
詣保和殿丹墀侍班。
滿漢科臣各一員禦史二員侍儀。
皇上書案、講官講案、令禮部鴻胪寺各官、預先陳設。
禦覽之書、及講官所講之書。
應令内院官預設各案。
以上陳設畢。
禮部堂官、及鴻胪寺各官、奏陳設畢皇上禦殿升座。
鴻胪寺鳴贊官、贊侍班各官、行兩跪六叩頭禮。
入殿内、于兩傍各照次序侍立。
其侍儀科道官、立于殿内兩傍相向。
鴻胪寺鳴贊官贊進講。
講官各自原班出。
進至講案前。
一跪三叩頭。
近案前立。
先講四書畢。
次講經官講經。
以序講畢。
退立于原班同衆官出殿。
至丹墀下兩傍排班。
聽鳴贊官贊行兩跪六叩頭禮仍前侍立。
禮部堂官、及鴻胪寺各官奏講禮畢皇上還宮衆官出至協和門、領恩宴訖又于太和門外、行謝恩宴一跪三叩頭禮。
各回以上恩宴仍照舊例令光祿寺備辦可也。
再照舊例、經筵預期除展禮先師孔子外。
告祭奉先殿。
今奉先殿未經告成。
應俟奉先殿告成舉行祭禮。
下次開講仍照例告祭奉先殿可也得上□日是。
經筵着于九月初七日舉行 ○癸巳。
授薦舉故明進士陳台孫、為戶科給事中。
○甲午。
以牛錄章京祝鐘靈、為工部理事官 ○升工科右給事中梁鋐、為本科左給事中。
禮科給事中柯聳、為吏科右給事中。
○升山東右布政使陳爌、為陝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四川按察使白秉貞、為江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山東登萊道副使餘應魁、為陝西布政使司參政分守關西道刑部郎中王度、為河南按察使司副使、大名道。
補服阕原任陝西興屯道佥事郭之培、為本省按察使司佥事、甯夏道。
○乙未。
遣公額爾克戴珍祭曆代帝王。
○遣官祭城隍之神。
○江西督糧道高顯光、以所轄各弁逋欠漕糧數多革職 ○丙申。
海寇鄭成功犯浙江台州府。
分巡紹台道蔡瓊枝、副将李必、及府縣等官俱降賊。
○丁酉。
上發帑銀四萬兩賞給八旗貧子。
○以内翰林弘文院侍讀學士圖爾特為都察院啟心郎 ○戊戌。
朝鮮國王李淏、遣使表謝免罪、附貢方物宴赉如例 ○漕運總督蔡士英引疾乞休。
命回京調理、病痊起用。
九月。
庚子朔。
補服阕禦史上官鉝為湖廣道監察禦史。
○辛醜。
谕吏部漕運總督關系重大。
督臣今以病請料理漕務不可無人。
亢得時着升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總督漕運、巡撫鳳陽等處地方海防軍務兼理糧饷。
○又谕吏部。
陝川總督責任重大。
必得其人、方能勝任。
李國英、久任岩疆。
才猷夙着。
着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總督陝西三邊四川等處軍務、兼理糧饷。
○癸卯。
内大臣三等伯加一級管牛錄鄂碩卒。
○甲辰。
命内翰林弘文院學士麻勒吉布顔、王熙、國史院學士折庫讷、查布海、蘇納海、秘書院學士常鼐、白色純、胡兆龍、李霨、秘書院侍讀學士巴海、馮溥、弘文院侍講學士方懸成、左春坊左庶子曹本榮、禮部尚書胡世安、兵部尚書梁清标、充經筵講官。
○丙午。
上初禦經筵。
○遣通政使司副理事官王秉衡、巡按蘇松。
兵部主事王廣心、巡視京通各倉。
戶部郎中窦遴奇、巡視漕運。
西城理事官王來任、巡視陝西茶馬。
各授監察禦史銜。
○升太常寺卿宋徵輿、為宗人府府丞 ○改工部右侍郎賈漢複、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
巡撫河南。
提督軍務。
○輔國公翁古卒。
谥懷思。
○丁未。
裁陝西潼關衛經曆、知事 ○河南祥符縣槐疙疸地方、及陳留縣孟家埠、決口工成。
○升正黃旗三等侍衛聶克塞、為護軍參領。
○戊申。
升陝西按察使袁一相、為山東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陝西督糧道參政李棠馥、為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
浙江甯紹台道參議朱虛、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肅州兵備道。
山西口北道參議朱廷璟、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分巡登萊道。
補外轉工科都給事中郭亮、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西甯道。
原任湖廣布政使司參議分守上湖南道。
彭而述、以原銜管分巡上湖南道副使事。
○己酉。
升内翰林弘文院侍讀嶽思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