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關燈
世祖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諱太宗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第九子也母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翼天啟聖文皇後于崇德戊寅正月三十日戌時誕上于盛京孝莊文皇後方娠時有紅光繞身衣裾間如有龍盤旋狀。

    女侍皆驚以為火。

    近視之不見如是者屢衆皆大異誕之前夕孝莊文皇後夢一神人抱一子授之曰此統一天下之主也孝莊文皇後受置膝上其人忽不見既寤以語太宗太宗曰是異祥子孫大慶之兆也次日上誕生視之頂中發一縷聳然高起與别發迥異是日紅光照耀宮闱經久不散香氣彌漫數日上生而神靈聰明英睿志量非常天日之表龍鳳之姿儀範端凝見者懾服稍長頴敏轶倫。

    六齡即嗜觀書史嘗曰父皇自幼讀書予亦欲讀書。

    每披覽所及、一目辄數行下。

    不由師授解悟旁通博于經籍以是太宗皇帝甚鐘愛而屬意焉且雄略夙成臨機應務智深勇沉沖年踐阼定鼎燕京内而大臣運籌外而武臣樹績莫不傾心用命迨乎躬理萬幾兼綜條貫燭照靡遺廣羅俊乂酌定章程。

    采納群言執中乾斷廓清六宇懷保兆民靖寇亂于崇朝。

    緻恬熙于中外禮明樂備制度詳昭以啟萬年無疆曆服。

    蓋天之笃生聖人宏一統之業肇開創之模自古以來、實為希觏雲。

      ○崇德八年。

    癸未八月。

    壬戌朔  ○庚午。

    亥刻太宗文皇帝賓天内外和碩親王以下牛錄章京以上朝鮮國世子等及公主和碩格格和碩福金以下牛錄章京等官命婦以上、鹹集設鹵簿列鞴鞍馬三十五載甲胄馬二載囊橐馬一空。

    馬百載帷幄駱駝二十空駱駝二十内外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公等牛錄章京以上朝鮮世子等及公主和碩格格多羅格格、固山格格和碩福金多羅福金固山福金牛錄章京等官命婦以上、衣帶皆缟素内外和碩親王以下、牛錄章京以上、皆截發辮和碩福金以下、牛錄章京等官命婦以上、亦截發。

    公主下嫁者、衣帶缟素不截發。

    時外藩科爾沁國和碩福妃、和碩賢妃、與察哈爾故額驸額哲妻固倫公主、祁他特額驸妻固倫公主、弼爾塔噶爾額驸妻固倫公主多羅郡王班第額驸妻公主和碩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妻、多羅巴圖魯郡王滿朱習禮妻多羅格格等俱以。

    戚屬賀捷至盛京。

    未還。

    遇喪衣帶皆缟素不截發王以下奉國将軍以上公主以下固山格格以上。

    和碩福金以下奉國将軍之妻以上鹹集清甯宮前。

    詣大行皇帝幾筵焚香跪奠酒三畢。

    皆起立舉哀固山額真昂邦章京、承政等以下、鹹集崇政殿前固山額真、昂邦章京承政等命婦以下、俱齊集大清門外各按旗序立。

    舉哀  ○辛未。

    酉刻。

    奏樂。

    迎梓宮出奉安于崇政殿。

    諸王貝勒大小群臣朝夕哭臨三日每入哭時梓宮前、焚香獻馔衆皆跪奠酒三叩頭三起立哭。

    哭臨禮畢王貝勒、貝子、公等、及衆福金歸第齋戒部院諸臣齋宿本衙門閑散諸臣、俱赴笃恭殿齋戒。

    固山額真、昂邦章京承政等官命婦以下、于初十日暮。

    各還家諸王率固山額真等每日黎明哭臨一次祭奠如前者又七日。

    禁止屠宰凡十三日  ○時章京敦達裡、安達裡二人願殉敦達裡滿洲人幼事太宗。

    後分隸和碩肅親王豪格。

    及太宗賓天後。

    敦達裡以幼蒙恩養不忍永離。

    遂以身殉。

    諸王貝勒等甚義之。

    以敦達裡志不忘君忠忱足尚贈甲喇章京子孫永免徭役。

    倘幹犯重典應赦者即與開釋不應赦者仍減等官爵世襲勿替安達裡葉赫人自來歸時先帝憐而養之。

    由微賤、沐殊恩授官職亦請殉。

    諸王貝勒等亦甚義之各予安達裡衣一襲。

    豫議恤典加贈牛錄章京為梅勒章京。

    子孫世襲其免徭宥罪一如敦達裡例。

    既定議召安達裡谕之安達裡臨殉時、謂諸王貝勒等曰若先帝在天之靈、問及後事。

    将何以應諸王貝勒等對曰。

    先帝肇興鴻業。

    我等翊戴沖主、嗣位承基。

    務當實心輔理倘邀在天之靈、垂鑒呵護。

    是所願也  ○乙亥先是太宗皇帝缵承太祖丕緒。

    禦極十有七載勵精圖治躬理機務鴻綱钜制贻谟宏遠。

    伐叛撫降臣服朝鮮平定察哈爾國及薩哈爾察卦爾察瓦爾喀虎爾哈暨蒙古各部落靡不懷德畏威禀承教令屢與明國議和、不從而後征之攻城略地所向成功降其将帥撫其軍民悉加恩養關外甯遠以東俱入版圖國勢滋隆人心向附。

    錦州松杏塔山之捷中原震動諸王及文武大臣等、鹹以混一區夏為請。

    朝鮮及外藩各國、雲集阙下奉表稱賀。

    值龍馭上賓。

    于是和碩禮親王代善會集諸王貝勒貝子公及文武群臣以天位不可久虛伏睹大行皇帝第九子天縱徇齊昌符協應爰定議同心翊戴。

    嗣皇帝位共立誓書昭告天地王等誓詞曰代善濟爾哈朗多爾衮豪格阿濟格多铎阿達禮阿巴泰羅洛宏、尼堪博洛碩托艾度禮滿達海吞齊費揚古博和托吞齊喀和托等、不幸值先帝升遐。

    國不可無主。

    公議奉先帝子缵承大位。

    嗣後有不遵先帝定制。

    弗殚忠誠藐視皇上幼沖明知欺君懷奸之人、互徇情面。

    不行舉發及修舊怨傾害無辜兄弟讒構私結黨羽者。

    天地譴之令短折而死諸臣誓詞曰。

    阿山葉臣英俄爾岱杜雷何洛會準塔恩格圖、巴特瑪馬喇希俄莫克圖伊拜阿爾津阿濟格尼堪敦拜車爾布哈甯噶德爾得赫石廷柱巴顔李國翰佟圖賴吳守進金砺吳達海拜席特庫星讷碩詹覺善雍舜、俄羅塞臣、巴哈納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