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踹敵營将門有子 得怪夢溫氏成神
關燈
小
中
大
原軍門,年已半百,膝前隻有這位樹德公子。
舐犢之情,怎能不動于中。
若将眼睛一開,眼淚便要流出,豈非和他所說之話不符。
闵氏夫人一見她老爺此時的形狀,不禁放聲大哭起來。
溫紹原噗的一聲站了起來,含着眼淚圓睜雙眼的,厲聲說道:“夫人快莫作此兒女之态。
大丈夫能夠為國盡忠,也得有福命的。
” 闵氏夫人聽說,心裡雖在十分難過,面子上隻好含淚點頭,承認他的老爺見理明白。
他們夫妻二人,正在談論盡忠之事,忽見一個丫環走來禀報,說是王國治王都司有話面禀。
溫紹原便命傳話出去,請到花廳相見。
等得出去,隻見王國治一臉的驚慌之色,毫毛凜凜的向他禀道:“标下回軍門的話,标下剛才得到一個密報,恐怕我們城内有了奸細。
今天晚上,防有亂子。
” 溫紹原聽說,連連雙手亂搖道:“貴參戎不必相信謠言。
我敢誇句海口,六合城中,個個都是良民。
外來奸細,斷難駐足。
這件事情,不用防得,所要緊的是,我們這邊一箍腦兒,不及萬人;敵軍多我三十餘倍,這倒是樁難題。
” 王國治道:“标下業已派了飛足,亟到少荃中丞那兒請兵去了。
因為少荃中丞那裡的花綠隊,卻是外國人白齊文統帶。
隻要這支兵馬殺到,此城便可保住。
” 溫紹原又搖其頭的答道:“你休妄想。
前幾天,少荃中丞允了程學啟之請,準許蘇州城内的百王獻城自贖。
豈知後又聽了他那參贊丁日昌的計策,趁那程學啟在那寶帶橋營盤裡督隊操練的當口,假裝請客樣子,把那一百位投順的賊王,誘到席上,以杯為号,即出刀斧手數百,盡将百王殺死。
等得程學啟知道,所有降兵,已經複叛。
程學啟因見少荃中丞手段太辣,使他失信于人。
一氣之下,便與叛兵前去拼命,有意死在亂軍之中。
現在少荃中丞自顧尚且不遑,怎麼再能發兵來援我們。
要未曾沅甫廉訪,他已克複安慶,或者能夠抽兵到此,也未可知。
” 王國治一直聽完,也沒什麼計策,隻得回去守城。
溫紹原一等王國治走後,又對他的夫人長歎了一口氣道:“夫人呀,我們城内,兵微将寡,糧饷又少,照此看來,萬萬不能等到援兵來到的了。
俗話說得好,叫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下官隻好做那兒,便是那兒。
” 闵氏夫人珠淚盈盈的答道:“此事關乎天意,隻要天意不亡大清,此城自然有救。
我們也得長為太平之民了。
” 溫紹原聽見他的夫人,付之于天的說話,也叫無聊到極點的了,當下不便再言。
一宵易過。
第二天大早,就見樹德公子親自來報,說是賊兵又退十裡,離城已有六十多裡。
此時隻要援兵一到,此城便可保全。
溫紹原便同夫人、公子,來到城樓,遠遠一望,果然不見敵兵的影子,于是稍稍把心一放。
一面下令四城的守将,大家不妨輪流把守,以資替換。
所有人民,各令歸家,不必苦了他們。
一面仍留樹德公子,在城監督。
自己同了夫人回到衙内,寫上一封密禀,命人挂出城去,飛投祁門大營請援。
溫紹原發禀之後,正在盼望援兵的時候,那知就在這天的半夜,李秀成親率大軍,一窩蜂的陡然而緻,竟将四城團團圍住。
原來李秀成此次的來攻六合,本是下了決心。
第一仗因見羅大綱賴文鴻的隊伍,中了大炮,自然不肯再以血肉之軀的兵士,去與大炮死拚。
當時即下一道命令,往後退下五十餘裡。
第二次要使溫紹原相信,所以再退十裡。
羅大綱、賴文鴻便一同進帳問道:“末将等的隊伍,自不小心,中了敵人的炮火,應得有罪。
不過王爺一退就是六十多裡,倘若官兵的援軍一到,我們豈非更加要費手腳了麼?王爺退兵有無别計。
” 李秀成見問,微微地一笑道:“本藩此計,并無甚麼奧妙之處。
隻因敵方大炮厲害,瞄得又有準頭,萬萬不能用那沖鋒之法。
須俟敵方稍有不防的當口,我軍就好出其不意,一腳沖到城下。
大炮那樣東西,隻能及遠,不能及近。
你們難道還不知道不成。
” 羅賴聽說,方才悅服。
李秀成又說道:“你們二位下去,準在
舐犢之情,怎能不動于中。
若将眼睛一開,眼淚便要流出,豈非和他所說之話不符。
闵氏夫人一見她老爺此時的形狀,不禁放聲大哭起來。
溫紹原噗的一聲站了起來,含着眼淚圓睜雙眼的,厲聲說道:“夫人快莫作此兒女之态。
大丈夫能夠為國盡忠,也得有福命的。
” 闵氏夫人聽說,心裡雖在十分難過,面子上隻好含淚點頭,承認他的老爺見理明白。
他們夫妻二人,正在談論盡忠之事,忽見一個丫環走來禀報,說是王國治王都司有話面禀。
溫紹原便命傳話出去,請到花廳相見。
等得出去,隻見王國治一臉的驚慌之色,毫毛凜凜的向他禀道:“标下回軍門的話,标下剛才得到一個密報,恐怕我們城内有了奸細。
今天晚上,防有亂子。
” 溫紹原聽說,連連雙手亂搖道:“貴參戎不必相信謠言。
我敢誇句海口,六合城中,個個都是良民。
外來奸細,斷難駐足。
這件事情,不用防得,所要緊的是,我們這邊一箍腦兒,不及萬人;敵軍多我三十餘倍,這倒是樁難題。
” 王國治道:“标下業已派了飛足,亟到少荃中丞那兒請兵去了。
因為少荃中丞那裡的花綠隊,卻是外國人白齊文統帶。
隻要這支兵馬殺到,此城便可保住。
” 溫紹原又搖其頭的答道:“你休妄想。
前幾天,少荃中丞允了程學啟之請,準許蘇州城内的百王獻城自贖。
豈知後又聽了他那參贊丁日昌的計策,趁那程學啟在那寶帶橋營盤裡督隊操練的當口,假裝請客樣子,把那一百位投順的賊王,誘到席上,以杯為号,即出刀斧手數百,盡将百王殺死。
等得程學啟知道,所有降兵,已經複叛。
程學啟因見少荃中丞手段太辣,使他失信于人。
一氣之下,便與叛兵前去拼命,有意死在亂軍之中。
現在少荃中丞自顧尚且不遑,怎麼再能發兵來援我們。
要未曾沅甫廉訪,他已克複安慶,或者能夠抽兵到此,也未可知。
” 王國治一直聽完,也沒什麼計策,隻得回去守城。
溫紹原一等王國治走後,又對他的夫人長歎了一口氣道:“夫人呀,我們城内,兵微将寡,糧饷又少,照此看來,萬萬不能等到援兵來到的了。
俗話說得好,叫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下官隻好做那兒,便是那兒。
” 闵氏夫人珠淚盈盈的答道:“此事關乎天意,隻要天意不亡大清,此城自然有救。
我們也得長為太平之民了。
” 溫紹原聽見他的夫人,付之于天的說話,也叫無聊到極點的了,當下不便再言。
一宵易過。
第二天大早,就見樹德公子親自來報,說是賊兵又退十裡,離城已有六十多裡。
此時隻要援兵一到,此城便可保全。
溫紹原便同夫人、公子,來到城樓,遠遠一望,果然不見敵兵的影子,于是稍稍把心一放。
一面下令四城的守将,大家不妨輪流把守,以資替換。
所有人民,各令歸家,不必苦了他們。
一面仍留樹德公子,在城監督。
自己同了夫人回到衙内,寫上一封密禀,命人挂出城去,飛投祁門大營請援。
溫紹原發禀之後,正在盼望援兵的時候,那知就在這天的半夜,李秀成親率大軍,一窩蜂的陡然而緻,竟将四城團團圍住。
原來李秀成此次的來攻六合,本是下了決心。
第一仗因見羅大綱賴文鴻的隊伍,中了大炮,自然不肯再以血肉之軀的兵士,去與大炮死拚。
當時即下一道命令,往後退下五十餘裡。
第二次要使溫紹原相信,所以再退十裡。
羅大綱、賴文鴻便一同進帳問道:“末将等的隊伍,自不小心,中了敵人的炮火,應得有罪。
不過王爺一退就是六十多裡,倘若官兵的援軍一到,我們豈非更加要費手腳了麼?王爺退兵有無别計。
” 李秀成見問,微微地一笑道:“本藩此計,并無甚麼奧妙之處。
隻因敵方大炮厲害,瞄得又有準頭,萬萬不能用那沖鋒之法。
須俟敵方稍有不防的當口,我軍就好出其不意,一腳沖到城下。
大炮那樣東西,隻能及遠,不能及近。
你們難道還不知道不成。
” 羅賴聽說,方才悅服。
李秀成又說道:“你們二位下去,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