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吉坷德 下卷 第06章 本書最重要的一章:唐吉诃德與其外甥女、女管家的對話

關燈
勇敢;您本來已經疾病纏身,卻想讓人以為您還年富力強;您本來已經風燭殘年,卻想讓人以為您還能撥亂反正;尤其是您還自以為是騎士,其實您根本不是,破落貴族根本不能做騎士,窮人也不能做騎士!” “你說得很對,外甥女,”唐吉诃德說,“關于家族問題,我可以給你講出一大堆話來,你準會感到驚奇。

    不過,我不想講那麼多了,以免把神聖的事同世俗的事混淆起來。

    你們仔細聽我說,世界上各種各樣的家族歸納起來一共有四種。

    一種是最初卑微,後來逐漸發展到很高貴的層次。

    另一種是開始就興旺,後來始終保持着最初的水平。

    再一種就是開始很興旺,後來發展成了一個金字塔尖。

    它的家族逐漸縮小,變成了極小的一部分,就像一座金字塔,它的底座已經毫無意義。

    最後一種家族人數最多,他們起初還算不錯,說得過去,後來也是這樣,就像一般老百姓家一樣。

    第一種由卑微發展為高貴,而且仍然保持着高貴,其例子就是奧斯曼家族。

    這個家族從地位低下的牧人發展到了我們現在見到的這種地位。

    第二種開始不錯,而且也保持下來了,很多君主都可以算作這種例子。

    他們繼承了過去的境況,又把它保持下來,沒有發展,也沒有衰敗,踏踏實實地過着他們的日子。

    至于那種最初很興旺,後來隻剩下一個尖的例子就成千上萬了,例如埃及法老、圖特摩斯、羅馬的凱撒,還有無數的國王、君主、領主、米堤亞人、亞述人、波斯人、希臘人和北非伊斯蘭教各國人,與先人相比,這些人的家族和權勢都隻剩下一點兒,現在已經找不到他們的後代了,即使能找到,地位也都很低下。

     “至于那些平民家族,我隻能說他們的人數在不斷擴充,可他們沒有任何事迹可以留下美名,受到贊揚。

    你們這兩個蠢貨,我講這些是為了讓你們明白,現在對家族問題的模糊意識有多麼嚴重。

    隻有那些品德高尚、經濟富有、慷慨好施的人才算得上偉大高貴。

    我說他們必須品德高尚、經濟富有,而且慷慨好施,是因為一個人若隻是偉大,如果他有毛病,那麼他的毛病也大;如果一個人富有而不慷慨,那麼她隻能是個吝啬的乞丐,因為他隻會擁有,不會正确使用他的财富,隻會任意亂花或不花,而不會有效地利用它。

    貧窮的騎士則隻能靠自己的品德,靠他和藹可親、舉止高貴、謙恭有禮、勤奮備至、不高傲自大、不鼠肚雞腸、尤其是仁慈敦厚來顯示自己是個真正的騎士。

    他心甘情願地給窮人兩文錢,也和敲鑼打鼓地施舍一樣屬于慷慨大方。

    如果他具有了上述品德,别人即使不認識他,也一定會以為他出身高貴,要不這樣認為才怪呢。

    稱贊曆來就是對美德的獎勵,有道德的人一定會受到稱贊。

     “寶貝們,一個人要想既發财又有名氣,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文的,另一條是武的,而我更适合于武的。

    我受戰神的影響,生來偏武,所以我必須走這條路,即使所有人反對也無濟于事。

    你們費心勞神地想讓我不從事天意所指、命運所定、情理所求、尤其是我的意志希望我去做的事情,那隻能是枉費心機,因為我知道遊俠騎士須付出的無數辛勞,也知道靠遊俠騎士能得到的各種利益。

    我知道這條道德之路非常狹窄,而惡習之路卻很寬廣,但是它們的結局卻不相同。

    惡習之路雖然寬廣,卻隻能導緻死亡,而道德之路盡管狹窄艱苦,導緻的卻是生機,而且不是有生而止,是永生而無窮盡,就像我們偉大的西班牙詩人①說的: 沿着這崎岖的道路,魯濱孫漂流記 通向不朽的境界, 怯者無指望。

    ”—— ①此處指加爾西拉索-德拉-維加(1539-1616)。

    
“我真倒黴透了,”外甥女說,“瞧我的舅舅還是詩人呢。

    他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他若是個泥瓦匠,蓋一所房子準像搭個鳥籠子似的易如反掌。

    ” “我敢保證,外甥女,”唐吉诃德說,“若不是騎士思想占據了我的全部身心,我真可以無所不能呢。

    我什麼都會做,特别是鳥籠子、牙簽之類的東西,這并不新鮮。

    ” 這時候有人叫門。

    幾個人問是誰在叫門,桑喬說是他。

    女管家對桑喬簡直讨厭透了,一聽是他,立刻躲了起來,不願見他。

    外甥女打開了門,唐吉诃德出來展開雙臂迎接他。

    兩個人又在房間裡開始了另外一場談話,同前面那次一樣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