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唐太宗駕回長安府 蘇寶同三困鎖陽城

關燈
帥進兵伐叛。

    文武官領旨。

    唐王起駕,出了宮門,武臣送出鎖陽城。

    天子又傳旨:将陣亡諸将骸骨收殓,帶回長安安葬。

    衆将謝恩。

    不表天子回京,再表仁貴送出聖駕,回到帥府,傳令諸将:“本帥奉旨重任,即日征西,爾等各要盡忠。

    滅得西涼,得勝班師,論功升賞,不得有違。

    ”“是,得令!”此言不表。

     再講蘇寶同殺得大敗,回轉頭來,不見追兵,忙鳴金收軍。

    百萬人馬,點一點不見七十萬,所剩者多是傷胸折臂之人,好兵不滿二十萬。

    大将二百員,隻剩二十員。

    九口飛刀,三口飛镖,盡化灰飛。

    不如且回西涼,再整兵複仇。

    主意已定,往前而行。

    隻見前面一支人馬下來。

    蘇寶同唬得魂不在身,說:“前有兵馬,後有追兵,我命休矣。

    ”相近不遠,睜眼一看,原來是飛钹和尚與鐵闆道人領兵前來。

    一見蘇寶同忙問道:“元帥,俺聞南蠻大破鎖陽城,特來與元帥共議報仇之計。

    請問元帥為何帶了兵馬回轉西涼,莫非懼怯大唐,讓他了麼?”寶同雙目流淚說:“軍師你不知。

    隻恨自家不是,放出程咬金這老蠻子,欺他老邁沒用。

    誰知他回朝勾兵前來,就是薛仁貴之子薛丁山為二路元帥。

    兵多将廣,手下又有二員女将,十分兇勇。

    把我飛刀飛镖盡行滅去,被他裡應外合,殺得我大敗,奪去鎖陽城。

    我欲回轉西涼,奏過狼主,再整兵馬,前來雪恨。

    ”飛钹和尚。

    鐵闆道人兩個聽了呼呼大笑道:“元帥,你枉為主将管領三軍。

    自古說得好,兵來将擋,水來土掩。

    長他人之志氣,滅自己的威風。

    勝敗兵家常事,如何今日就要收兵?”若還回往西涼,卻不是笑煞唐朝兵将,道我西涼沒有人物?幸我等二人提兵到來,正好遇着元帥。

    如今再把軍威重整,興兵複打鎖陽城,拿住薛蠻子父子碎屍萬段,方出元帥之氣。

    “蘇寶同聽了大喜,傳令大小三軍,共有精兵三十萬,連夜星飛趕到鎖陽城。

    三聲号炮,又将鎖陽城團團圍住,水洩不通。

    營盤紮得堅固,鳥雀飛不過槍尖,蛇蟲鑽不過馬蹄。

    好厲害!此番三圍鎖陽城,果然兇勇。

     有藍旗報進營中,忙到轅門上擊鼓。

    元帥升帳,叫中軍道:“半夜三更,誰人擊鼓?”中軍道:“啟帥爺,轅門外有探子飛報軍情緊急,故此擊鼓。

    ”“既如此,喚他進來。

    ”中軍領命,到外面說:“探子,帥爺喚你。

    ”“是”。

    探子随到帳下,禀道:“帥爺在上,探子叩頭。

    ”元帥說:“你有何緊急軍情,半夜三更前來擊鼓?快快講來。

    ”探子道:“啟帥爺,探子打聽西涼蘇寶同,前被二路元帥小将軍殺得大敗而逃,如今合了飛钹和尚。

    鐵闆道人兩個軍師,複領了三十萬人馬,方才二更時分,又把鎖陽城團團圍住。

    喝号搖鈴,鑼鳴鼓響,馬嘶炮震,好不驚人。

    故此前來擊鼓。

    ”元帥聽了大怒道:“殺不盡的番兒。

    我原想蘇賊敗去,必然再來猖獗。

    如今幸喜聖駕前日出城,已回朝去了。

    番兒呵,你如今休說三十萬雄兵再圍鎖陽城,你就是三百萬圍住,俺薛元帥何足懼哉!左右的!賞探子銀牌,一面再去打聽。

    ”“是。

    ”探子謝賞,出府而去。

     再講元帥側耳而聽,果然炮響連天,鼓聲震耳,人喊馬嘶,有攻城之勢。

    忙傳令軍士,緊守城門,城上多加灰瓶炮石,弓弩簇箭,小心保守,候明日開兵。

    軍中得令。

    不表城中之事。

     再言蘇寶同同二位軍師次日抵關讨戰。

    那飛钹和尚全身披挂,結束停當,帶了三千羅漢兵,一聲炮響,沖出營門,來到西城,大叫:“城上的,快報與薛蠻子知道,今有蘇元帥标下,左軍師飛钹和尚在此讨戰。

    有本事的早早來會俺,不然攻打進城,你這一班蝼蟻,多要喪命哩。

    ”一聲大叫,驚動了守城軍士,飛報入帥府去了。

    不知交戰勝敗如何。

    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