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聶赫留朵夫回到自己的莊園。兩個農婦同管家争吵。聶赫留朵夫思考土地私有制使農民遭殃。他同管家談論把
關燈
小
中
大
土地不在他們手裡,而在那些享有土地所有權、因此靠老百姓勞動過活的人手裡。
老百姓極其需要土地,由于缺地而死去,但土地又靠他們耕種,從土地上收獲的糧食又被賣到國外去,這樣地主就可以給自己買禮帽、手杖、馬車、青銅擺件等東西。
這一點聶赫留朵夫十分明白,就象不放馬到牧場上去吃草而把它們關在圍牆裡,它們吃光圍牆裡的草就會消瘦,就會餓死一樣……這種現象真是太可怕了,再也不能這樣繼續存在下去。
必須設法消滅,至少自己不能參與其事。
“我一定要想出個辦法來,”他在最近一條桦樹夾峙的小徑上徘徊,同時想。
“各種學術團體、政府機關和報紙都在讨論老百姓貧窮的原因和改善他們生活的辦法,唯獨忽略那種切實可靠的辦法,那就是不再從他們手裡奪走他們必需的土地。
”他清楚地想起亨利-喬治①的基本原理,想起當年他對它的信奉,弄不懂自己怎麼會把它忘記得一幹二淨。
“土地不能成為私有财産,不能成為商品,就象水、空氣和陽光一樣。
人人都有權享用土地,享用土地提供的一切利益。
”現在他才恍然大悟,為什麼他想到處理庫茲明斯科耶土地的辦法,就感到害臊。
他在欺騙自己。
他明明知道誰也無權占有土地,卻還要肯定自己享有這種權利。
他把一部分土地收益送給農民,但在靈魂深處知道他是沒有這個權利的。
今後他不打算再這樣做,并且要改變庫茲明斯科耶的那套辦法。
他心裡拟定了一個方案,把土地交給農民,收取租金,并規定地租是農民的财産,由他們自己支配,繳納稅款和用作公益事業。
這不是單一稅②,但在現行制度下是最接近單一稅的辦法。
不過主要是他放棄了土地所有權—— ①亨利-喬治(1839-1897)——美國資産階級經濟學家。
②亨利-喬治主張土地單一稅,宣揚由資産階級國家把土地收歸國有,把地租變成交給國家的賦稅。
這裡原文是英語。
他回到房子裡,看見管家笑得特别高興,請他吃午飯,還說什麼他擔心妻子在那個耳朵上戴絨球的侍女幫助下做的菜會煮得太爛,烤得太熟。
桌上鋪着一塊粗桌布,上面放着一塊繡花手巾代替餐巾。
桌上擺着一個撒克遜古瓷湯盆,盆耳已斷,盆裡盛着土豆雞湯——那隻時而伸出這條黑腿、時而伸出那條黑腿的公雞已被切成塊,上面還留着些雞毛。
吃完湯以後,下道菜還是那隻連毛都烤焦的公雞。
然後是加了大量奶油和砂糖的煎奶渣餅。
這些菜雖然并不可口,聶赫留朵夫還是吃了下去,根本沒留意他在吃些什麼。
他正在專心緻志地思索,把他從村子裡帶回來的煩惱都忘記了。
神色慌張、耳朵上戴絨球的姑娘每次上菜,管家的妻子總要從門縫往裡張望,而管家則一直以他妻子的烹饪手藝而揚揚得意,笑得更歡了。
飯後,聶赫留朵夫好容易使管家坐定下來。
為了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對頭,同時也想對人家說說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他就對管家講了把土地交給農民的方案,并且征求他的意見。
管家笑笑,裝出一副樣子,似乎早就想到過這問題,并且樂于聽取聶赫留朵夫的意見。
其實地對這個方案可說是一竅不通。
這倒不是因為聶赫留朵夫沒有講清楚,而是因為根據這個方案聶赫留朵夫必須為别人的利益而放棄自己的利益。
管家頭腦裡有一個根深蒂固的信條,那就是人人都在損人利己。
現在聶赫留朵夫竟主張土地的全部收益應成為農民的公積金,管家就以為可能是有些話他沒有聽懂。
“我懂了。
就是說這筆公積金的利息歸您收取,是不是?” 管家滿面堆笑說。
“絕對不是。
您要明白,土地不能成為私有财産。
” “這話很對!” “因此土地上的收益應歸大家共享。
” “這樣一來,您豈不是沒有收入了?”管家收起笑容說。
“我就是不要。
” 管家深深地歎了一口氣,又笑了。
現在他明白了,聶赫留朵夫這人頭腦有毛病。
于是他就研究聶赫留朵夫放棄土地的方案,看能不能從中找到對他有利的東西,并且斷定聶赫留朵夫放棄土地,他做管家的一定能撈到好處。
不過,當他明白沒有這樣的可能時,他對方案就不再感興趣,并且隻是為了讨好東家,臉上才保持笑容。
聶赫留朵夫看到管家不理解他,就放他走了,自己則在刀痕累累、墨迹斑斑的桌旁坐下來,動手起草他的方案。
太陽已落到新葉翠綠的菩提樹後面,蚊群飛進屋裡,不住叮着聶赫留朵夫。
他剛寫完方案草稿,就聽見村子裡傳來牲口的叫聲、吱嘎的開門聲,以及來開會的農民的談話聲。
聶赫留朵夫對管家說,不必叫農民到帳房來,他決定親自到農民集合的院子裡去。
聶赫留朵夫匆匆喝完管家端給他的一杯茶,就往村子裡走去—— 轉載請保留,謝謝!
老百姓極其需要土地,由于缺地而死去,但土地又靠他們耕種,從土地上收獲的糧食又被賣到國外去,這樣地主就可以給自己買禮帽、手杖、馬車、青銅擺件等東西。
這一點聶赫留朵夫十分明白,就象不放馬到牧場上去吃草而把它們關在圍牆裡,它們吃光圍牆裡的草就會消瘦,就會餓死一樣……這種現象真是太可怕了,再也不能這樣繼續存在下去。
必須設法消滅,至少自己不能參與其事。
“我一定要想出個辦法來,”他在最近一條桦樹夾峙的小徑上徘徊,同時想。
“各種學術團體、政府機關和報紙都在讨論老百姓貧窮的原因和改善他們生活的辦法,唯獨忽略那種切實可靠的辦法,那就是不再從他們手裡奪走他們必需的土地。
”他清楚地想起亨利-喬治①的基本原理,想起當年他對它的信奉,弄不懂自己怎麼會把它忘記得一幹二淨。
“土地不能成為私有财産,不能成為商品,就象水、空氣和陽光一樣。
人人都有權享用土地,享用土地提供的一切利益。
”現在他才恍然大悟,為什麼他想到處理庫茲明斯科耶土地的辦法,就感到害臊。
他在欺騙自己。
他明明知道誰也無權占有土地,卻還要肯定自己享有這種權利。
他把一部分土地收益送給農民,但在靈魂深處知道他是沒有這個權利的。
今後他不打算再這樣做,并且要改變庫茲明斯科耶的那套辦法。
他心裡拟定了一個方案,把土地交給農民,收取租金,并規定地租是農民的财産,由他們自己支配,繳納稅款和用作公益事業。
這不是單一稅②,但在現行制度下是最接近單一稅的辦法。
不過主要是他放棄了土地所有權—— ①亨利-喬治(1839-1897)——美國資産階級經濟學家。
②亨利-喬治主張土地單一稅,宣揚由資産階級國家把土地收歸國有,把地租變成交給國家的賦稅。
這裡原文是英語。
他回到房子裡,看見管家笑得特别高興,請他吃午飯,還說什麼他擔心妻子在那個耳朵上戴絨球的侍女幫助下做的菜會煮得太爛,烤得太熟。
桌上鋪着一塊粗桌布,上面放着一塊繡花手巾代替餐巾。
桌上擺着一個撒克遜古瓷湯盆,盆耳已斷,盆裡盛着土豆雞湯——那隻時而伸出這條黑腿、時而伸出那條黑腿的公雞已被切成塊,上面還留着些雞毛。
吃完湯以後,下道菜還是那隻連毛都烤焦的公雞。
然後是加了大量奶油和砂糖的煎奶渣餅。
這些菜雖然并不可口,聶赫留朵夫還是吃了下去,根本沒留意他在吃些什麼。
他正在專心緻志地思索,把他從村子裡帶回來的煩惱都忘記了。
神色慌張、耳朵上戴絨球的姑娘每次上菜,管家的妻子總要從門縫往裡張望,而管家則一直以他妻子的烹饪手藝而揚揚得意,笑得更歡了。
飯後,聶赫留朵夫好容易使管家坐定下來。
為了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對頭,同時也想對人家說說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他就對管家講了把土地交給農民的方案,并且征求他的意見。
管家笑笑,裝出一副樣子,似乎早就想到過這問題,并且樂于聽取聶赫留朵夫的意見。
其實地對這個方案可說是一竅不通。
這倒不是因為聶赫留朵夫沒有講清楚,而是因為根據這個方案聶赫留朵夫必須為别人的利益而放棄自己的利益。
管家頭腦裡有一個根深蒂固的信條,那就是人人都在損人利己。
現在聶赫留朵夫竟主張土地的全部收益應成為農民的公積金,管家就以為可能是有些話他沒有聽懂。
“我懂了。
就是說這筆公積金的利息歸您收取,是不是?” 管家滿面堆笑說。
“絕對不是。
您要明白,土地不能成為私有财産。
” “這話很對!” “因此土地上的收益應歸大家共享。
” “這樣一來,您豈不是沒有收入了?”管家收起笑容說。
“我就是不要。
” 管家深深地歎了一口氣,又笑了。
現在他明白了,聶赫留朵夫這人頭腦有毛病。
于是他就研究聶赫留朵夫放棄土地的方案,看能不能從中找到對他有利的東西,并且斷定聶赫留朵夫放棄土地,他做管家的一定能撈到好處。
不過,當他明白沒有這樣的可能時,他對方案就不再感興趣,并且隻是為了讨好東家,臉上才保持笑容。
聶赫留朵夫看到管家不理解他,就放他走了,自己則在刀痕累累、墨迹斑斑的桌旁坐下來,動手起草他的方案。
太陽已落到新葉翠綠的菩提樹後面,蚊群飛進屋裡,不住叮着聶赫留朵夫。
他剛寫完方案草稿,就聽見村子裡傳來牲口的叫聲、吱嘎的開門聲,以及來開會的農民的談話聲。
聶赫留朵夫對管家說,不必叫農民到帳房來,他決定親自到農民集合的院子裡去。
聶赫留朵夫匆匆喝完管家端給他的一杯茶,就往村子裡走去—— 轉載請保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