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五十一

關燈
扶筇,蒼顔綠發苔蒙茸。

    遠看伛偻複龍锺,近看挺拔秀且雄。

    我家南嶽依祝融,曾登泰貸與華嵩。

    不見湖光萬頃擴其胸,不見洪濤巨浸當其沖。

    此峰不獨飛泉鳴琴聲淙淙,更有汪洋灏瀚鄱陽湖水飛銀龍。

    聞說上有千年桃花紅,幾欲淩空飛到天池最上重。

    大呼匡廬處士同去尋仙蹤,振衣千仞長嘯開群聾。

     貞女行 衡山深而幽,湘水淨而綠。

    山幽何足奇,水淨何足錄。

    此中毓秀靈,女貞森樸棫。

    馬馮舊朱陳,兒女新如玉。

    絲羅結絲羅,朱繩牢系足。

    親友偕歡欣,共道姻緣夙。

    公子佳翩翩,文采光離陸。

    鸾交已定期,無何乖鳳蔔。

    二豎忽為災,阿郎疾危蹙。

    修文赴玉樓,紅絲命難續。

    噩耗來女家,父母各瞠目。

    女已測知之,趨向膝前伏。

    哽咽低緻詞,女自知薄福。

    雙親為婦心,百身莫能贖。

    曾讀《柏舟》篇,毋使歌《黃鹄》。

    前聞郎疴沈,女已思之熟。

    許女歸始平,百苦甘■獨。

    否則不求生,但求命絕速。

    阖家苦難言,悲傷慘骨肉。

    父信女心堅,母知女志笃。

    唯唯各相■,女起身反屋。

    脫卻錦繡襦,登輿去怱促。

    血淚入馮門,即易斬衰服。

    父母偕弟昆,奔送多姻族。

    慘目最傷心,捧言拜花燭。

    觀者千百人,同聲齊一哭。

    嗟嗟彼美姝,至情自有屬。

    誰說古共姜,今世睹難複。

    誰說勁草無,扶風有貞木。

    志同金石堅,從繩不能曲。

    心同冰雪清,飛塵不能黩。

    鬼神為之欣,天地為之肅。

    馮郎木主成,往拜我齋宿。

    名教古今尊,理難語流俗。

    不吊而往賀,庶幾有感觸。

    廣文諸先生,名篇燦绮縠。

    黃堂太守賢,彤管揚清馥。

    禦史大中丞,緣情申奏犢。

    飛騎達天庭,襃嘉無愧恧。

    綸綍頒煌煌,綽楔豎矗矗。

    百年雖苦心,千秋留芳躅。

    賢貞自不磨,勁節誰與角。

    青青衡山松,猗猗湘水竹。

     恩華 宗室恩華,字緘庵,鄭慎親王烏爾恭額子。

    考封輔國将軍,官理藩院尚書。

    有《求真是齋詩草》。

     白河 飲馬河流沒馬蹄,輕風吹浪聽澌澌。

    龍沙古渡餘磷火,鱗瓦前村忘鼓鼙。

    落日尚疑旗影動,角聲凄。

    昔時戰壘今何在,叱犢春疇雨一犁。

     堂梁 籁寂天空漏已沈,一聲清唱警塵心。

    林原響振孫公嘯,月夜情酣漁父吟。

    陔下似傳驅楚策,雍門猶見繞梁音。

    宵嚴舊載金吾令,聽到更殘韻轉森。

     舒焘 舒焘,字伯魯,溆浦人。

    官戶部郎中。

    有《綠猗軒詩鈔》。

     舟中早起 客路難為寐,推窗促放船。

    鐘聲敲短夢,鷹影破寒煙。

    殘月忽在水,餘星尚滿天。

    重裘霜氣重,坐對燭花奸。

     渡黃宿徐州隄上 青山無數争來前,黃河春水流涓涓。

    三年燕趙飽塵土,眼明喜見江南天。

    高樓倚空殊岝崿,蘇子風流渾如昨。

    滔滔濁水來昆侖,千古何人見消落。

    層城華居十萬家,春來飛遍桃李花。

    通衢南北集行旅,夕陽煙火紛周遮。

    長隄去水不盈丈,峨峨倒壓重城上。

    可憐性命輕蜉蝣,忍使兒童狎波浪。

    朝廷恩大多靈威,歲發帑藏防隄圍。

    黃金百萬亦虛擲,居民苦瘠蛟龍肥。

    間關一夕河隄宿,隔岸疏镫出茅屋。

    夜半風聲若海潮,頓使危心生遠目。

    君不見桃源口決十丈餘,萬姓飄蕩都為魚。

    儒生歎息空道路,歸來還讀《河渠書》。

     潘曾玮 潘曾玮,字季玉,一字玉洤,吳縣人。

    蔭生,曆官刑部郎中,記名道。

    有《自鏡齋詩鈔》。

     送汪小珊歸省 郁郁青棠花,亭亭連理枝。

    青棠可蠲忿,連理紛葳蕤。

    與子為益友,形影兩不疑。

    但願長相見,安知有别離。

    别離欲何之,江南我所思。

    人生各有職,恨不相追随。

    惜此良會促,感彼心知希。

    道路隔千裡,會面未有期。

    常恐會面日,已非少年時。

     少年不可恃,千載何悠悠。

    曜靈常西馳,逝川但東流。

    陽春方骀蕩,倏焉淩素秋。

    人生在一世,譬若江上鷗。

    亮無松喬壽,不死非可求。

    達者垂大觀,卒歲且優遊。

    憂傷以終老,無乃拙身謀。

    永言難盡意,别淚忍複收。

    行矣各自愛,相期勵前修。

     重九同人集顧祠秋祭并為朱伯韓侍禦祖餞即席分韻得制字 一雨鳳城秋,西山明曉霁。

    蕭晨八古寺,賓從盛車騎。

    佳節況重陽,崇祠肅時祭。

    命俦多俊英,唱妍更酬麗。

    京師冠蓋場,歡會歲複歲。

    豈無金石交,亦有芝蘭契。

    所期盟歲寒,各具傲霜意。

    遭遇在一時,得失千古事。

    我愛朱禦史,盤盤有經濟。

    朝陽曾一鳴,蘇陳快聯袂。

    兩子去不來,君留振士氣。

    娲石待補天,彌輪勿埋地。

    胡為将母呼,秋風速鼓枻。

    獨鶴向南飛,來雁望北至。

    安知澗槃遊,不為廊廟計。

    送君飲君酒,四座勖古誼。

    我亟怅離群,狂歌雜清涕。

    醉眼窄乾坤,酒力不能制。

    明日對黃花,相思渺天際。

     嘲鶴篇呈少荃中丞 白鶴海上來,毛羽自珍惜。

    豈為飲啄謀,下争雞鹜食。

    遠勢待盤空,奮飛終有力。

    一旦拘樊籠,難振九霄翮。

    主人眷顧深,珍重異凡禽。

    安羨乘軒貴,羞為铩羽吟。

    铩羽爾忽悲,一舉自千裡。

    所望附青雲,聲聞從此始。

    我為嘲鶴歌,嗟爾久寂寞。

    嘲鶴且自嘲,我亦不舞鶴。

     疊許鶴巢韻 故園西望尚烽煙,諸将争稱猛著鞭。

    端賴汾陽回纥馬,何如王濬益州船。

    疾風待掃經霜箨,浩劫誰生出火蓮。

    盼到甘泉真報捷,先看旗鼓井陉前。

     光聰誠 光聰誠,字存之,桐城人。

    諸生,官太常寺丞。

    有《間齋詩集》。

     遊石橋岩并内岩 白嶽辟西戶,石磴幾盤纡。

    山窮敞繡塍,緣隰陟崎岖。

    丹岩突兀聳,赤城霞不如。

    太古餘溜痕,赭黑交相于。

    壁有青龍蟄,倒挂颔垂珠。

    神彩宛飛動,苔藓繞其軀。

    山勢忽幻形,長橋跨清虛。

    廣度三百弓,高建五丈旟。

    中搖一峰影,窈窕似名姝。

    青青千琅玕,暮倚容更殊。

    搜奇越長橋,内岩何沮洳。

    岩端灑霜雪,炎夏涼衣裾。

    在昔甘泉子,辟堂此讀書。

    堂圮易梵刹,刹更傾頹餘。

    人事有興廢,林壑無終初。

    我來樂斯丘,箴言謝衛蘧。

     讀左穗六詩卷 往者漁洋老,論詩重太沖。

    君家自有法,吾道本從同。

    妙悟憑天授,虛懷若谷通。

    傾心一開卷,如撫廣陵桐。

     三元洞 翠螺山洞問三元,石磴逶迤直到門。

    小閣簾開通碧漢,長江帆過落金尊。

    懸崖有力憑雲構,攬勝無心駭浪翻。

    我是蓬萊遺佚客,不妨駐此悟真源。

     拟尋鄧尉梅花不果回舟次鎮江 江頭買棹趁春回,萬樹空嗟鄧尉梅。

    未到銅坑看綽約,且憑鐵甕一徘徊。

    鶴銘沙迹終難辨,羊石雄風尚可猜。

    鷗鳥容吾親浩蕩,不妨盛世老樗材。

     餘以去歲仲冬來莊幾周歲矣近以足疾閱月未曾出戶昨于荊扉外見丹桕一株感時序之遞嬗歎盜賊之紛纭聊作長歌以志憤激 昔我倉皇來避寇,木葉已脫山容瘦。

    玄烏罷飛白駒馳,丹桕一株又錦繡。

    我心疾疢足更蹇,照眼秋光淚盈袖。

    附郭萬株化為烽,幾樹含霜弄清晝。

    南風雖競功未收,北阙宵衣伫凱奏。

    栖遑半菽求一飽,逼索追逋遭詈诟。

    自古賢聖多困窮,莫羨兒童善奔走。

    城邑縱使穴兔狐,郊原尚可安去就。

    況聞大軍及義民,同伸憤勇若私鬥。

    嗟君勿作守株人,掀髯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