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四十七

關燈
周壽昌 周壽昌,字應甫,一字荇農,晚号自庵,長沙人。

    道光乙巳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曆官内閣學士,署戶部侍郎。

    有《思益堂詩鈔》。

     秋夜獨坐 橫胸五嶽聳嵯峨,自剔殘镫倚醉歌。

    階下寒蛩樓上雁,十年消受此聲多。

     山行雜詠 山萸子熟趁風落,荞麥花開如雪飛。

    入林路曲不知返,高下亂峰青四圍。

     金陵春暮 鐵甕城西聳麗谯,秣陵東望路迢迢。

    蒼茫雲樹逢三月,歌舞河山遞六朝。

    細雨濕花朱雀桁,晚風低柳白門橋。

    鄉心未逐春波長,江上孤篷夜聽潮。

     拂水山莊 幾樹殘陽故國春,滄桑回首劫灰新。

    褚淵舊日原名士,危素興朝自老臣。

    末路艱難同有死,清流朋黨愧斯人。

    绛雲莫更尋遺址,欲遣西風蕩庾塵。

     書張江陵傳後 相公禮數絕班聯,生是升霄死墜淵。

    博陸禍萌骖乘日,元成恩斷仆碑年。

    曾無梁窭池台盛,并異京攸父子權。

    弱主衰朝中外肅,千秋誰似濟時賢。

     最憐莊烈一朝臣,五十人無此一人。

    法禁貂珰嚴内侍,令馳羽檄靖邊塵。

    微嫌儉遜公孫被,未許人污丙相茵。

    尚有文孫死奇烈,荊山桂嶺兩嶙峋。

     夜坐攤書不寐賦此卻笑 霜月夜已寂,丹黃心未疲。

    讀驚鄰寝夢,吟續舊遊詩。

    柝誤荒雞補,镫昏黠鼠窺。

    手書還兀坐,自覺老夫癡。

     偶書 嵇康疏懶步兵狂,束縛從來與世忘。

    四十年中百憂患,三千界裡一毫芒。

    角憑蝸寄分蠻觸,腹任蟬饑謝蛣蜣。

    飽飯讀書吾計得,不須秋水悟濠梁。

     胡恕堂中丞聽禅圖 粵秀峰頭妖霧橫,先生到日欃槍平。

    西子湖頭秋月皎,先生去後烽煙擾。

    一去一來何因緣,是有妙法非言诠。

    心慈合造人間福,量大能超劫外天。

    天台一萬八千丈,飛仙往往淩風上。

    忽從古德證三生,俯瞰塵寰空萬象。

    魚山梵呗幾由旬,白足曆見宰官身。

    手持龍節敷靈雨,活物豈數恒沙塵。

    修羅不藝青蓮火,小歇津梁參佛果。

    根芽悟徹去來今,丹青妙寫人天我。

    我昔問絹之江涯,石梁曾訪赤城霞。

    披圖願附聽經座,笑摘靈山一瓣花。

     秋泊 渺渺煙波疊疊愁,飄然一葉蕩中流。

    湘江老得秋如許,不許蘆花不白頭。

     澹忘 力遣牢愁付澹忘,垂簾枯坐靜焚香。

    官間屢集惟書估,老倦常遊是睡鄉。

    室有吟聲貧亦樂,秋多晴日晝仍長。

    遺文更欲傳家武,泣語諸孫好護藏。

     镫下校書畢即書其後 晝夜丹黃漏未終,肚懷猶作少年雄。

    書煩人寫慚麟士,詩逐年增似放翁。

    竹徑有陰微翳月,紙窗無隙暗生風。

    文章報國終何濟,便到淵雲未是工。

     飲酒雜詩 我生不善飲,見酒心辄喜。

    酒戶三數人,視我頗知己。

    人生隔胸臆,對面千萬裡。

    惟有醉後言,謬誤亦至理。

    當其飲極暢,天地歸尺咫。

    幽暗靡不宣,披豁傾底裡。

    不聞羨門生,能勝劉伶死。

    窮達況有命,此酒未可止。

     曬舊衣感賦 卅載绨袍檢尚存,領襟雖破卻餘溫。

    重縫不忍輕移拆,上有慈親舊線痕。

     李聯琇 李聯琇,字季瑩,一字小湖,臨川人。

    道光乙巳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曆官大理寺卿。

    有《好雲樓集》。

     書懷 雞鳴太白高,人事迫人起。

    晨鐘敲一聲,茲為憂患始。

    我生鮮營擾,百慮皆芟除。

    能使終日心,長如未曉初。

     烏兔倏東西,天行若旋磨。

    我年日以增,我志日以挫。

    回思昔所業,不值一涕唾。

    傷哉迷複兇,蜜沒矯遊惰。

    朝光海上升,起起毋耽卧。

    百年曾幾何,一半睡鄉過。

    莫打黃莺兒,留啼驚夢破。

     結交不識心,終非計之上。

    君謂河冰堅,其下翻潛浪。

    浪翻無已時,冰也成流澌。

    君為踏冰人,浮沈安可知。

    世途盡如此,慎勿矜坦夷。

     枯桐偃道畔,雪霰競相侵。

    不知誰采取,刻作雲門琴。

    一彈複再彈,鳳鳥聞聲至。

    回首抛棄時,窮通何回異。

    豈不感恩情,其如不複生。

    朽質長已矣,空存身後名。

    悠悠身後名,郁郁窮途志。

    著書藏名山,本是無聊事。

     我笑杜陵翁,大言庇天下。

    尚乏三重茅,何來萬間廈。

    豪情空自誇,熱血尚誰酒。

    不若素封兒,餘潤分孤寡。

    所活雖無多,尚有銜恩者。

     悔昔篇 屠龍破千金,巧技支離誤。

    刻猴齋三月,無成觸燕怒。

    洴澼安知摧越軍,簉弄徒言答《韶》《音蒦》。

    君不見,制科習氣古來恥,平生悲咤吾虛度。

    六年應舉業時文,八載登瀛課律賦。

    日為小詩心不間,夜書細字身如锢。

    盧仝束置《春秋》經,李沆忘參《論語》句。

    俳優久習無文章,古義稀聞況時務。

    猝逢世變需人才,太息誰儲濟川具。

    士為名累魚中鈎,莫待名成方猛悟。

     夜抵延平驿館 好山偏傍惡溪橫,到此山程勝水程。

    嶺入畫來蘭若占,灘無舟處竹簰行。

    市嚣一霎旋經鎮,塔火微明漸辨城。

    欲向龍津觇劍氣,深更凍雨宿南平。

     赴福甯度白鶴嶺作歌 身登白岩鼻,足踏巨鳌背。

    攀天不盈咫,觀海直窮界。

    閩陬恒燠無冬令,到此嚴飙飒衣帶。

    璆然振佩淩寒空,指揮嶽靈騁雄怪。

    城郭在下微難辨,日輪投西低恐礙。

    拔戟一隊張吾軍,揮斧六丁鑿何代。

    疑是巴山蛇,食象骨不碎。

    繞磴摩腹高昂頭,蜿蜒蛻殼半空挂。

    又疑華陽龍,罰雨天所械。

    生縛倒豎如雲梯,度人上升出塵壒。

    問之土民曰不然,由昔有鶴來蹁跹。

    山以鶴名複象鶴,過客逾嶺窺行全。

    斯言驗否在回望,果見如融将翔煙。

    終知鶴意不餘棄,留送返日青行纏。

    嗚呼鶴勢盤千裡,猶戀其鄉不輕徒。

    我今寸步費經營,海角天涯枉投趾。

    久勞于外胡不休,鶴兮鶴兮為我謀。

     自福甯旋省度白鶴嶺 陡絕輿夫肩,高出飛鳥翼。

    鳥飛有時集,夫無半岩息。

    半岩欲傾瀉,可下不可立。

    一輿直壓肩,扛舉萬鈞力。

    奚翅上山勞,輿如牽井汲。

    匪徒夫力竭,輿中亦危仄。

    上苦缒城升,下防倒箧出。

    漠漠輿簾外,茫茫海難測。

    謦欬生風雷,吹落杳無極。

    以手障輿簾,不敢一轉側。

    兢兢坐如塑,自午洎日入。

    嶺盡官吏迎,乃得下輿揖。

     昨出泰山道,不驚泰山高。

    山麓猶挽車,邪許随鳴鐘。

    仰瞻但雄偉,峭峻非所襃。

    茲嶺即州鎮,敢向喬嶽驕。

    胡為更聳峙,孟隘加韓豪。

    絕壁壞通馬,人行若升猱。

    傥使移東封,知讓誰摩霄。

    共惜堕荒僻,難役群靈朝。

    豈悟無佛處,稱尊名易标。

    彼都土基厚,此邦地勢凹。

    彼所謂平地,高于此山腰。

    村郭隸半天,突出唯山椒。

    讵同甯德縣,坐塹觀岧峣。

    我論祇憑臆,客來為解嘲。

    在山競言山,當局鑒多淆。

    誰為汗漫遊,海上評沃焦。

     三百三十有三士亭歌 吾聞羊城使院仙掌石,九曜飄零太湖白。

    當年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