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壬部上

關燈
避諱名薯藥 避諱名山藥 負暄雜録山藥本名薯蓣避唐代宗諱豫改名薯藥宋英宗諱曙遂名山藥 又本草一名山芋秦楚名玉延鄭越名土藷一名脩脆一名兒草 浮根 沉實 洞防記漢武旦露池西見靈池中有浮根菱根出水上葉沉波下霜降彌美因名青氷菱 拾遺記昭帝琳池中有倒生菱莖如亂絲一花千葉根浮水上實沉泥中名紫菱食之不老 五大夫松 五大夫栢 漢官儀秦始皇上泰山風雨暴至休于松【史樹】作下因封其樹為五大夫 河南志嵩山天封觀有古栢三株武後封五品大夫防百餘歩俗雲大小将軍 仁壽木 君子樹 拾遺記晉人為介之推起思煙台種仁夀木木似栢而枝長柔軟其花堪食 晉宮閣記華林園有君子樹三株 千年長生樹 萬年長生樹 西京雜記上林苑有千年長生樹十株萬年長生樹十株 又晉宮閣記華林園有萬年樹十四株 合掌栢 摩頂松 酉陽雜俎唐太常博士崔石雲汝西有練溪多異栢及暮枝葉斂俗呼合掌栢 大唐新語?裝法師往西域取經手摩靈岩寺松枝曰吾西去求佛教汝可西長吾歸即東向使吾弟子軰知之既去其枝年年西指一年忽東向弟子曰教主歸矣果還至今謂之摩頂松 不死樹 恒春樹 博物志員丘山有不死樹食之乃夀 拾遺記方丈山有恒春之樹葉如蓮芬芳如桂色随四時一名沉生 返魂樹 無患樹 十洲記聚窟州有返魂樹伐其根心于玉釡中煑取汁煎之令可丸名曰金精香或名震靈丸或名返生香或名卻死香死屍在地聞氣乃活 古今注程雅問栌木曰無患何也荅曰昔有神巫能符劾百鬼得鬼則以此木為棒棒殺之世人相傳以此木為衆鬼所畏競取以為器用以卻邪厭鬼故曰無患也 又纂文今僧家貫之為念珠惟取紫紅色小者佳 本草無患子一名噤婁一名桓桓患字聲訛也 酉陽雜俎無患木燒之極香 指星木 發日樹 洞記帝常見彗星東方朔折指星之木以授帝帝以木指彗星星尋沒也星出之夜野獸皆鳴别説謂之獸鳴星 洞防記胥池寒國有發日樹言日從雲出雲來掩日風吹樹枝拂雲開日灮也亦名開日樹 不燼之木 不灰之木 神異傳南方有大山焉長四十裡廣四五裡其中皆生不燼之木晝夜火然澍雨猛風不滅 開山圖山出不灰之木生火之石案注雲其木色墨似炭而無葉有石赤如丹以一石相磨則火發以然無火可以終身今則無之 慎火樹 勝火木 南越志廣州有大樹可以禦火山北謂之慎火或謂戒火多種屋上以防火 伏琛齊地記武城東南有勝火木方俗音曰挺子其木經野火燒炭不滅故東方朔謂為不灰之木 又抱樸子曰南海蕭丘之上生一種木雖為火所着但少焦黒人或得以為薪者炊熟則灌滅之用之不窮 平仲木 君遷樹 呉都賦平仲之木實白如銀君遷之樹子如瓠形 鳳條 孫枝 酉陽雜俎厯城房家園其中雜樹森竦或有人折其桐枝者博陵君輙曰何為傷吾鳳條 風俗通梧桐生于峄陽采東南孫枝為琴聲極清麗周禮注孫枝之根末生者也蓋桐孫亦然 樹槐 種槐 金匮武王問太公曰天下神來甚衆恐有試者何以待之太公曰請樹槐于王門内有益者入無益者距之 後周書韋孝寛為雍州刺史先是路側一裡置以土堠經雨頽毀每須修之孝寛臨州勅部内當堠處置槐樹既免修複行路又得庇防文帝後見之于是令諸州道一裡種一樹十裡種三樹百裡種五樹 一日三榮三悴 一日三眠三起 玉箱雜記晉陽都城北角有槐樹一日之間三榮三悴三輔故事漢苑中有柳狀如人号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 椹可以為糧 桑可以充衣 異苑漢興平元年九月桑再椹時劉?徳軍小沛年荒谷貴士衆皆饑仰以為糧 唐書李徳裕居家以儉約自處每謂子孫曰吾性不好貨财遂至貧乏然吾近京城有賜田十頃耕之可以充食桑若幹根可以充衣 聖柰 仙桃 洽聞記河州鳳林闗有靈岩寺每七月十五日溪中流出聖柰大如盞以為常 神仙傳仙桃出蘇眤仙壇有人至心祈之輙落壇上或至五六顆形如石塊赤黃色破之如有核三重研飲之立愈衆疾尤治邪氣 哀家梨 高聰梨 世説桓南郡每見人不快輙嗔雲君得哀家梨當複蒸食否 北史魏高聰以高肇之黨彈廢于家斷絶人事惟修營園果世稱高聰梨以為珍異 眞定梨 箭谷梨 魏文帝诏眞定禦梨大若拳甘若蜜脆若菱可以解煩釋渴 廣志新豐箭谷梨 謝朓賜紫梨啓味出靈闗之隂防珍玉津之澨豈徒眞定歸美大谷慙滋 又庾肩吾啟睢陽東苑子圜三尺新豐箭谷枝懸六斤 千年棗 三星棗 杜還經行記大食國有千年棗 廣志河東安邑棗東郡谷城紫棗長二寸西王母棗大如李核三月熟在衆果之先洛陽宮後園河内汲郡棗一名墟棗一名安益棗東海蒸棗洛陽夏後棗安平信都大棗單父棗梁國夫人棗大白棗一名曰蹙咨小核多肌三星棗骈白棗灌棗此四者宮園所種棗有狗牙雞心牛頭羊矢猕防細腰之名又有?棗大棗﨑亷棗桂棗夕棗之名 杏核如笠 桃核尺餘 神仙感遇傳裴航冉從伯遇白衣老人裴渴甚求茗老人指一土龛此中有少漿可就取裴視龛中有杏核一扇如笠滿中有漿漿色正白乃力舉飲之不複饑渴漿味如杏酪老人曰君飲杏漿當哭九族親情且以酒色為誡也 野人閑話蜀文谷于中書劉光祚處見桃核杯杯濶尺餘紋彩燦然眞蟠桃之實也劉自雲少時遊華嶽見一道士以此核酌?泉盥潄觀之驚駭道士以半片授之 又墨莊漫錄有人以桃核半枚獻王黼者中容米三四鬥 棗長四五寸 棗長六七寸 大業拾遺信都獻仲思棗四百枚棗長四五寸正紫色細文文皺小核味甘勝于青州棗北齊時有山人仲思得此棗種之因以為名亦名仙棗時海内惟有數株 神異經北方荒中有棗林焉其高五十丈敷張枝條數裡餘疾風不能偃雷電不能摧其子長六七寸圍過其長熟色如朱幹之不縮氣味潤澤殊于常棗食之可以安軀益氣赤松子雲北方大棗味有殊既可益氣又安軀 七尺棗 三尺梨 述異記北方有七尺之棗南方有三尺之梨凡人不得見或見而食之即為地仙 榴名三十八 榴重五六斤 碎録河隂石榴名三十八中隻有三十八子也酉陽雜俎大食勿斯離國石榴重五六斤 十二枚及一尺 十五枚為一升 酉陽雜俎衛公言滑州櫻桃十二枚及一尺 三秦記漢武帝果園栗十五枚為一升 一蒂十七實 一蒂十二實 南方草木狀呉黃武中交趾太守士燮獻橘十七實同一蒂以為瑞異羣臣畢賀 建武故事晉鹹和六年西平将軍庾亮送橘十二實共同一蒂以為瑞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