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二◎帝王部·仁慈
關燈
小
中
大
幾時對曰:曾事乾符帝谙悉故事帝曰:宮闱典故非耆艾者曷記所進少年定非前輩因戲謂老宮人曰:非惟爾識事故。
且與予顔狀同耳是日敕少年宮人并令還其家無家可歸者任從所西川所送者亦令罷歸宮中所識但其舊宮人而已。
五月辛酉華州節度使史敬奏準宣放西川宮人各歸骨肉。
二年四月右谏議大夫梁文矩奏上年平蜀以來軍人将到西川人口甚多骨肉阻隔恐傷和氣請許收認帝仁慈素深因文矩之奏河南北舊因兵火虜隔者再令條理并從識認。
三年六月诏内園鹿七頭命放於深山。
閏八月敕古之治民者勸賞而畏刑恤民而不倦賞以春夏刑以秋冬是以将賞為之加膳此以知其賞勸世将刑為之不舉此以知其刑懲世唯賞以春夏刑以秋冬見聖哲之用心合天地而行事今朕以切於禁暴樂在勸能其或秋後有功不可待冰泮而行賞春時有罪不可俟霜降而加刑漸向太平方行古道況賞不愆典則立功者轉多刑不濫施則犯法者漸少其在京或遇行極法日宜不舉樂朕減常膳諸州使遇行極法日示禁聲樂。
四年八月癸卯考功員外郎郭正封奏中興平定之初自數十年離亂編民或為兵士所掠沒為奴婢者既無特敕革無複從良遂令骨肉流離有傷王化敕旨曉谕天下諸軍所掠生口有主識認并勒放歸長興二年四月丙申前濮州錄事參軍崔琮獻時務諸道獄囚恐不依法考掠,或不勝緻斃翻以病聞請置病囚院兼加醫藥中書覆雲:有罪當刑仰天無恨無病緻斃沒地有冤燃死灰而必在緻仁照覆盆而須資異鑒書著欽哉!之旨禮标亻刑也。
之文固彰善於泣辜更推恩於扇所請置病囚院望依仍委随處長吏專切經心或有病囚當時差醫人診候治療後據所犯輕重決斷如敢故違緻病負屈身亡本屬官吏并加嚴斷兼每及夏至五日一度差人洗刷枷匣九月辛亥诏五坊見在鷹隼之類并可就山林解放今後不許進獻。
三年五月癸未敕春夏之交長育是務眷彼含靈之類方資亭育之功先有條流解放彈鷹隼自此凡羅網射止并諸弋獵之具比至冬初并宜止絕如有違犯仰随處官吏便科違诏之罪起今後每年至于二月初便依此敕曉示中外蓋循舊制重布新規宣谕萬邦永為常式。
四年七月乙未帝於廣壽殿對回鹘使都叔李未等二十二人進白鹘一聯敕禮賓使解纟放之山林。
八月帝受尊号畢制曰:諸道凡無主丘墓自兵革以來經發掘者宜令觀察使刺史差人量事掩瘗。
末帝清泰元年九月庚戌诏曰:朱弘昭馮赟孟漢瓊康義誠王思同樂彥稠等朕志切行仁情唯念舊雖颠覆自贻其伊戚而愍傷猶轸於予懷宜降特恩許其歸葬其親屬骨肉及元随職員并放逐便所在不得恐動。
晉高祖天福元年十一月即位赦曰:恩推掩骼義顯燭幽允諧遠迩之心冀葉陰陽之序應自舉義以來或有因事抵法之人及九月十四日後殺戮賊寇所在暴露骸骨未有骨肉收認無主者委逐處長吏指揮埋瘗。
二年四月丁亥制當罪即決式明常典既往可憫宜示深仁魏清泰中臣寮内有從珂誅戮者并許收瘗五月己卯敕大社内先收掌唐朝罪人首級等王業肇興德音屢降念茲既往屬我維新宜弘掩骼之仁以廣燭幽之德其大社内應收掌唐朝罪人首級并許骨肉或親舊寮屬收葬其喪葬儀注聊備飾終不得過制仍付所司。
八月诏兵興以來邊疆多事或因虜掠或偶滞留歲序遷移家鄉迢遞宜令收贖俾遂歸還應自梁朝後唐以來前後奉使及北京沿邊管界虜掠往向北人口宜令官給錢物差使赍持任彼一一收贖放歸本家是月大理正韓保裔上言其略雲:伏請天下狴牢特頒恻憫抱沉疴者宜加藥餌無骨肉者勿使饑寒庶礻卑解網之仁用補泣辜之德者敕方枉狴牢。
又萦疾疹在典刑之自别顧醫藥以何妨實可施行足彰仁憫宜下刑部大理寺禦史台及三京諸道州府或有系囚染患者并令逐處醫博士及軍醫看候於公廨錢内量支藥價或事輕者仍許人看候所有罪犯合據杖責仍候疾損日科決。
三年正月诏命供奉官張殷祚往魏博管内收藏暴露骸骨。
八月敕魏府城下自去歲屯軍以來管界墳墓多經掘雖已曾差使勾當收掩今更遣太仆卿邢德昭祭奠其科例宜令度支給付。
十月戊戌赦曰:仁及枯骨澤漏重泉眷哲後之芳蹤乃有國之令典魏府管内軍兵已來墳墓所毀無主者委逐處官吏指揮随事整祭奠仍仰官中給支四年七月甲子敕符彥饒張繼祚婁英尹晖等皆受國恩悉虧臣節孽非天作實自贻尋正典刑屢遷歲月宜示燭幽之道用推掩骼之仁宜令近親任便收葬。
五年七月乙醜福建鄭元弼以下三百五十人放還故土。
六年四月丙申诏顯義指揮使劉康部下兵百人放還淮海即安州所俘也。
少帝開運三年二月诏自冬徂春稍愆雨雪掩骼埋必契陰靈将召純和宜藏暴露宜令所在長吏依此掩藏仍付所司。
周太祖廣順元年正月敕含幽育明哲後法之而緻理掩骼埋賢主著之為令猷今寶祚維新玑在禦踵姬周之至德體虞舜之深仁屬三靈改蔔之秋當五兵銷偃之際或墳茔無主幽穸毀發於襄攵或戰陣亡身遺骸暴露於原野旅魂無言念堪歎應天下州府管界内有墳墓被開發者無人為主本界官吏量與掩閉勿令漏露或戰場郊野有暴骸露骨亦仰收拾埋瘗以聞。
四月沿淮州鎮上年淮南饑民過來籴物從前通商未敢止絕诏曰:淮南雖是殊邦未通中國近聞歉食深所轸懷天災流行分野代有苟或閉籴是豈愛人彼之生靈與此何異宜申恻隐用濟饣侯糧宜令沿淮州縣渡口鎮鋪不得止淮南人籴易是時淮甸累年災旱流民度淮就食者萬計不令止籴其後淮南立倉籴我粟畜之商賈利其善價以舟車辇運太祖聞之許其負擔以供養者禁止辇運。
又诏唐莊宗明宗晉高祖三處陵寝各有守陵宮人并放逐便如願在陵所者依舊供給。
世宗顯德元年三月親征河東四月放太原投來義軍百姓馀人歸本所。
三年四月敕節度應諸道所禁罪人無家人供奉吃食者每日逐人給官米三升。
四年正月降下壽州赦曰:自用兵以來被虜卻骨肉者不計遠近并許本家識認官中給物收贖所在不得藏占。
四月放懷恩軍士歸蜀是軍當秦鳳之役為王師所俘帝舍之給以衣廪賜号懷恩軍至是轸其懷土之意故放之。
且與予顔狀同耳是日敕少年宮人并令還其家無家可歸者任從所西川所送者亦令罷歸宮中所識但其舊宮人而已。
五月辛酉華州節度使史敬奏準宣放西川宮人各歸骨肉。
二年四月右谏議大夫梁文矩奏上年平蜀以來軍人将到西川人口甚多骨肉阻隔恐傷和氣請許收認帝仁慈素深因文矩之奏河南北舊因兵火虜隔者再令條理并從識認。
三年六月诏内園鹿七頭命放於深山。
閏八月敕古之治民者勸賞而畏刑恤民而不倦賞以春夏刑以秋冬是以将賞為之加膳此以知其賞勸世将刑為之不舉此以知其刑懲世唯賞以春夏刑以秋冬見聖哲之用心合天地而行事今朕以切於禁暴樂在勸能其或秋後有功不可待冰泮而行賞春時有罪不可俟霜降而加刑漸向太平方行古道況賞不愆典則立功者轉多刑不濫施則犯法者漸少其在京或遇行極法日宜不舉樂朕減常膳諸州使遇行極法日示禁聲樂。
四年八月癸卯考功員外郎郭正封奏中興平定之初自數十年離亂編民或為兵士所掠沒為奴婢者既無特敕革無複從良遂令骨肉流離有傷王化敕旨曉谕天下諸軍所掠生口有主識認并勒放歸長興二年四月丙申前濮州錄事參軍崔琮獻時務諸道獄囚恐不依法考掠,或不勝緻斃翻以病聞請置病囚院兼加醫藥中書覆雲:有罪當刑仰天無恨無病緻斃沒地有冤燃死灰而必在緻仁照覆盆而須資異鑒書著欽哉!之旨禮标亻刑也。
之文固彰善於泣辜更推恩於扇所請置病囚院望依仍委随處長吏專切經心或有病囚當時差醫人診候治療後據所犯輕重決斷如敢故違緻病負屈身亡本屬官吏并加嚴斷兼每及夏至五日一度差人洗刷枷匣九月辛亥诏五坊見在鷹隼之類并可就山林解放今後不許進獻。
三年五月癸未敕春夏之交長育是務眷彼含靈之類方資亭育之功先有條流解放彈鷹隼自此凡羅網射止并諸弋獵之具比至冬初并宜止絕如有違犯仰随處官吏便科違诏之罪起今後每年至于二月初便依此敕曉示中外蓋循舊制重布新規宣谕萬邦永為常式。
四年七月乙未帝於廣壽殿對回鹘使都叔李未等二十二人進白鹘一聯敕禮賓使解纟放之山林。
八月帝受尊号畢制曰:諸道凡無主丘墓自兵革以來經發掘者宜令觀察使刺史差人量事掩瘗。
末帝清泰元年九月庚戌诏曰:朱弘昭馮赟孟漢瓊康義誠王思同樂彥稠等朕志切行仁情唯念舊雖颠覆自贻其伊戚而愍傷猶轸於予懷宜降特恩許其歸葬其親屬骨肉及元随職員并放逐便所在不得恐動。
晉高祖天福元年十一月即位赦曰:恩推掩骼義顯燭幽允諧遠迩之心冀葉陰陽之序應自舉義以來或有因事抵法之人及九月十四日後殺戮賊寇所在暴露骸骨未有骨肉收認無主者委逐處長吏指揮埋瘗。
二年四月丁亥制當罪即決式明常典既往可憫宜示深仁魏清泰中臣寮内有從珂誅戮者并許收瘗五月己卯敕大社内先收掌唐朝罪人首級等王業肇興德音屢降念茲既往屬我維新宜弘掩骼之仁以廣燭幽之德其大社内應收掌唐朝罪人首級并許骨肉或親舊寮屬收葬其喪葬儀注聊備飾終不得過制仍付所司。
八月诏兵興以來邊疆多事或因虜掠或偶滞留歲序遷移家鄉迢遞宜令收贖俾遂歸還應自梁朝後唐以來前後奉使及北京沿邊管界虜掠往向北人口宜令官給錢物差使赍持任彼一一收贖放歸本家是月大理正韓保裔上言其略雲:伏請天下狴牢特頒恻憫抱沉疴者宜加藥餌無骨肉者勿使饑寒庶礻卑解網之仁用補泣辜之德者敕方枉狴牢。
又萦疾疹在典刑之自别顧醫藥以何妨實可施行足彰仁憫宜下刑部大理寺禦史台及三京諸道州府或有系囚染患者并令逐處醫博士及軍醫看候於公廨錢内量支藥價或事輕者仍許人看候所有罪犯合據杖責仍候疾損日科決。
三年正月诏命供奉官張殷祚往魏博管内收藏暴露骸骨。
八月敕魏府城下自去歲屯軍以來管界墳墓多經掘雖已曾差使勾當收掩今更遣太仆卿邢德昭祭奠其科例宜令度支給付。
十月戊戌赦曰:仁及枯骨澤漏重泉眷哲後之芳蹤乃有國之令典魏府管内軍兵已來墳墓所毀無主者委逐處官吏指揮随事整祭奠仍仰官中給支四年七月甲子敕符彥饒張繼祚婁英尹晖等皆受國恩悉虧臣節孽非天作實自贻尋正典刑屢遷歲月宜示燭幽之道用推掩骼之仁宜令近親任便收葬。
五年七月乙醜福建鄭元弼以下三百五十人放還故土。
六年四月丙申诏顯義指揮使劉康部下兵百人放還淮海即安州所俘也。
少帝開運三年二月诏自冬徂春稍愆雨雪掩骼埋必契陰靈将召純和宜藏暴露宜令所在長吏依此掩藏仍付所司。
周太祖廣順元年正月敕含幽育明哲後法之而緻理掩骼埋賢主著之為令猷今寶祚維新玑在禦踵姬周之至德體虞舜之深仁屬三靈改蔔之秋當五兵銷偃之際或墳茔無主幽穸毀發於襄攵或戰陣亡身遺骸暴露於原野旅魂無言念堪歎應天下州府管界内有墳墓被開發者無人為主本界官吏量與掩閉勿令漏露或戰場郊野有暴骸露骨亦仰收拾埋瘗以聞。
四月沿淮州鎮上年淮南饑民過來籴物從前通商未敢止絕诏曰:淮南雖是殊邦未通中國近聞歉食深所轸懷天災流行分野代有苟或閉籴是豈愛人彼之生靈與此何異宜申恻隐用濟饣侯糧宜令沿淮州縣渡口鎮鋪不得止淮南人籴易是時淮甸累年災旱流民度淮就食者萬計不令止籴其後淮南立倉籴我粟畜之商賈利其善價以舟車辇運太祖聞之許其負擔以供養者禁止辇運。
又诏唐莊宗明宗晉高祖三處陵寝各有守陵宮人并放逐便如願在陵所者依舊供給。
世宗顯德元年三月親征河東四月放太原投來義軍百姓馀人歸本所。
三年四月敕節度應諸道所禁罪人無家人供奉吃食者每日逐人給官米三升。
四年正月降下壽州赦曰:自用兵以來被虜卻骨肉者不計遠近并許本家識認官中給物收贖所在不得藏占。
四月放懷恩軍士歸蜀是軍當秦鳳之役為王師所俘帝舍之給以衣廪賜号懷恩軍至是轸其懷土之意故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