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回 闖重圍群雄脫險境 救八王老房下苦工
關燈
小
中
大
有那麼大能耐?”“老頭兒,我要沒那麼大能耐能沒鼻子嗎?”老頭兒一看,可不是嗎,怪不得他說話這麼難聽:“那是怎麼回事?”“練功練的。
要想捉那老道不費吹灰之力,不過你得給我幫忙。
”“我能幫什麼忙呀?”“你先領我到你們家看看去,家住哪兒?門朝哪兒開?奸夫從何處來?從何處走?兒媳婦什麼模樣?我全看完了就沒你的事了。
今晚上如果奸夫去,我捉住他,你再幫幫我的忙,把他送到開封府。
”“送開封府?”“對了,我是開封府的人,實不相瞞,我是辦差官,包大人手下的公差。
”“是啊!您貴姓?”“免貴姓房。
”“房大老爺,我有眼不識泰山。
”老頭兒說着要磕頭,房書安把他攙住:“老頭兒不必多理,你敢答應嗎?”“敢!您是官府的我還怕什麼呢?您叫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
”“好,馬上領我到你們家去。
”老頭兒轉憂為喜,把帶子揀起來系好。
房書安又回到原來那塊石頭跟前,把夜宵拎着,老劉頭兒引路,二人直奔正南。
房書安覺着走着很吃力,老頭兒是山裡人,走起來腳步輕快迅速。
約摸一個半時辰來到一道山坡,亂草沒了,樹林也不那麼密了,老者用手指一指:“房爺,您看,那就是我們的村子,叫劉家集。
”房書安往下一看,離腳下二裡多地有個村莊,是順着山坡修建的,足有二裡地長。
因為是白天,能看見街上的來往行人。
“到了,我家就在小十字街。
”“老頭兒,咱倆分開,我走左邊,你走右邊,裝着不認識,到你家門上時,你沖我一努嘴,甭說話,有事咱們到外邊去商量。
”老頭兒答應着先走了。
房書安跟在後邊,為了防萬一,他拿一塊布把鼻子圍上,把小刀摘下來塞在包裡,把衣服收拾一下,就不那麼顯眼了。
時間不大,他們進了劉家集。
房書安一看,這地方夠窮的,家家門前破東爛西,有挂着農具的,幾個農民端着碗在外邊吃飯,還有劈柴的,晾魚網的,誰也沒注意他。
他們順着石闆路往裡走,到十字街,就見老劉頭兒沖他一努嘴,房書安順着方向一看,就見小十字街路北有兩間門臉兒,門外邊挂着幌子,還有牌子,上寫“劉家集雜貨鋪”。
房書安看得清楚,又在鋪門前溜了兩圈,看到迎着門是欄櫃,櫃後是貨架子,上邊放滿雜品,櫃台後面坐着一個年輕女子,不超過三十歲,高绾雲鬓,清水臉尖下颏,笑眯眯的月牙眼,臉上還有個酒坑兒,衣服也算上等的了,有時跟顧客嫣然一笑,倒有三分魅氣,這就是老頭兒的兒媳婦鄒氏。
房書安邁步進屋,東瞅西看,指着花生仁兒:“給我來半斤。
”“唉。
”鄒氏挺勤快,包好花生仁兒往前一遞:“四個老錢。
”房書安遞了錢,接過花生仁兒,心生一計:“大嫂,行個方便吧,我想借口水喝,不知水缸在哪兒?”“轉過櫃台,旁邊就是。
”房書安以借水為名,轉過櫃台,一看挂着半截門簾,他哈腰舀水的時候,順着門簾下邊往後院一看,是個挺大的院子,裡邊有三間房子,不用問,這定是鄒氏兩口子的居所。
院裡堆的破東爛西,左面摞着木頭,是燒柴,右面好像有豬圈。
房書安作到心中有數,喝了半瓢涼水:“謝謝大嫂。
”說着離開雜貨鋪,往前走出了劉家集,等沒人時一看,老劉頭兒在這等着。
老頭兒一看恩公來了,忙問:“看清了嗎?”“看清了,那個小娘兒們就是你兒媳婦?”“是。
”“後院養狗還是養豬了?”“不是,那是羊圈,原來養着兩隻羊,現在都賣了。
”“别的呢?”“沒有。
”“三間房是你兒媳婦住的?”“是,他們兩口子住的。
”“吃飯沒?”“沒。
”“我這裡有吃的,今天我請客。
”他們找了個墳墓,揀塊幹淨地方,房書安把包放下解開,老頭兒一看有火燒、醬牛肉,還有一葫蘆燒酒。
房書安說:“咱們可勁兒吃,之後你就睡一覺,我也休息休息,天黑了我進村子去幹活,你就起來,精神着點在這裡聽我的信兒,不管我幹成幹不成,我會到這給你送信兒來,要是把那個妊夫抓到,你幫我把他送到開封府。
”說完兩人盤膝相對而坐,時間不大兩人吃飽了。
房書安一看離天黑去辦案還早呢,正好趁此機會解解乏,兩人倒地就睡。
這幾天房書安很疲勞,這地方又肅靜又涼快,他一覺睡到滿天挂星鬥,忽然老劉頭兒把他推醒了。
房書安看看星鬥,判斷時間已經起更了:“老頭兒你沒睡?”“我睡醒了。
恩公,你是不是該起身了?”“幸虧你叫醒我,不然就晚了。
”房書安說完,站起身,挎好小片刀,背好百寶囊,檢點應用之物樣樣齊全,又叮囑老劉頭兒幾句,然後起身趕奔劉家集。
走了不到三裡地,房書安進了街。
這是個荒僻的小山村,天一黑人們就睡覺了,街上非常肅靜。
要想捉那老道不費吹灰之力,不過你得給我幫忙。
”“我能幫什麼忙呀?”“你先領我到你們家看看去,家住哪兒?門朝哪兒開?奸夫從何處來?從何處走?兒媳婦什麼模樣?我全看完了就沒你的事了。
今晚上如果奸夫去,我捉住他,你再幫幫我的忙,把他送到開封府。
”“送開封府?”“對了,我是開封府的人,實不相瞞,我是辦差官,包大人手下的公差。
”“是啊!您貴姓?”“免貴姓房。
”“房大老爺,我有眼不識泰山。
”老頭兒說着要磕頭,房書安把他攙住:“老頭兒不必多理,你敢答應嗎?”“敢!您是官府的我還怕什麼呢?您叫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
”“好,馬上領我到你們家去。
”老頭兒轉憂為喜,把帶子揀起來系好。
房書安又回到原來那塊石頭跟前,把夜宵拎着,老劉頭兒引路,二人直奔正南。
房書安覺着走着很吃力,老頭兒是山裡人,走起來腳步輕快迅速。
約摸一個半時辰來到一道山坡,亂草沒了,樹林也不那麼密了,老者用手指一指:“房爺,您看,那就是我們的村子,叫劉家集。
”房書安往下一看,離腳下二裡多地有個村莊,是順着山坡修建的,足有二裡地長。
因為是白天,能看見街上的來往行人。
“到了,我家就在小十字街。
”“老頭兒,咱倆分開,我走左邊,你走右邊,裝着不認識,到你家門上時,你沖我一努嘴,甭說話,有事咱們到外邊去商量。
”老頭兒答應着先走了。
房書安跟在後邊,為了防萬一,他拿一塊布把鼻子圍上,把小刀摘下來塞在包裡,把衣服收拾一下,就不那麼顯眼了。
時間不大,他們進了劉家集。
房書安一看,這地方夠窮的,家家門前破東爛西,有挂着農具的,幾個農民端着碗在外邊吃飯,還有劈柴的,晾魚網的,誰也沒注意他。
他們順着石闆路往裡走,到十字街,就見老劉頭兒沖他一努嘴,房書安順着方向一看,就見小十字街路北有兩間門臉兒,門外邊挂着幌子,還有牌子,上寫“劉家集雜貨鋪”。
房書安看得清楚,又在鋪門前溜了兩圈,看到迎着門是欄櫃,櫃後是貨架子,上邊放滿雜品,櫃台後面坐着一個年輕女子,不超過三十歲,高绾雲鬓,清水臉尖下颏,笑眯眯的月牙眼,臉上還有個酒坑兒,衣服也算上等的了,有時跟顧客嫣然一笑,倒有三分魅氣,這就是老頭兒的兒媳婦鄒氏。
房書安邁步進屋,東瞅西看,指着花生仁兒:“給我來半斤。
”“唉。
”鄒氏挺勤快,包好花生仁兒往前一遞:“四個老錢。
”房書安遞了錢,接過花生仁兒,心生一計:“大嫂,行個方便吧,我想借口水喝,不知水缸在哪兒?”“轉過櫃台,旁邊就是。
”房書安以借水為名,轉過櫃台,一看挂着半截門簾,他哈腰舀水的時候,順着門簾下邊往後院一看,是個挺大的院子,裡邊有三間房子,不用問,這定是鄒氏兩口子的居所。
院裡堆的破東爛西,左面摞着木頭,是燒柴,右面好像有豬圈。
房書安作到心中有數,喝了半瓢涼水:“謝謝大嫂。
”說着離開雜貨鋪,往前走出了劉家集,等沒人時一看,老劉頭兒在這等着。
老頭兒一看恩公來了,忙問:“看清了嗎?”“看清了,那個小娘兒們就是你兒媳婦?”“是。
”“後院養狗還是養豬了?”“不是,那是羊圈,原來養着兩隻羊,現在都賣了。
”“别的呢?”“沒有。
”“三間房是你兒媳婦住的?”“是,他們兩口子住的。
”“吃飯沒?”“沒。
”“我這裡有吃的,今天我請客。
”他們找了個墳墓,揀塊幹淨地方,房書安把包放下解開,老頭兒一看有火燒、醬牛肉,還有一葫蘆燒酒。
房書安說:“咱們可勁兒吃,之後你就睡一覺,我也休息休息,天黑了我進村子去幹活,你就起來,精神着點在這裡聽我的信兒,不管我幹成幹不成,我會到這給你送信兒來,要是把那個妊夫抓到,你幫我把他送到開封府。
”說完兩人盤膝相對而坐,時間不大兩人吃飽了。
房書安一看離天黑去辦案還早呢,正好趁此機會解解乏,兩人倒地就睡。
這幾天房書安很疲勞,這地方又肅靜又涼快,他一覺睡到滿天挂星鬥,忽然老劉頭兒把他推醒了。
房書安看看星鬥,判斷時間已經起更了:“老頭兒你沒睡?”“我睡醒了。
恩公,你是不是該起身了?”“幸虧你叫醒我,不然就晚了。
”房書安說完,站起身,挎好小片刀,背好百寶囊,檢點應用之物樣樣齊全,又叮囑老劉頭兒幾句,然後起身趕奔劉家集。
走了不到三裡地,房書安進了街。
這是個荒僻的小山村,天一黑人們就睡覺了,街上非常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