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回 闖重圍群雄脫險境 救八王老房下苦工

關燈
這碗飯真不好吃啊,表面上看起來一個個神氣十足,騎馬挎刀威風凜凜,實際上每天都在刀尖上過日子。

    我到開封府總共不到一年,不是破案就是破案,到處奔波,擔風險。

    别的不提,就說八王爺這件事,這老頭兒不是吃飽了沒的幹嗎?你非私訪幹什麼?結果出了這麼多的事,讓大夥兒擔心。

    也不怪我幹老兒罵我,該我倒黴,當初我到開封府多帶點人也不至于出這事了。

    他想:自己的夢還得自己圓,我得想辦法把八王爺救出來,不然我就落下話柄了,到什麼時候也是個罪人。

    我現在就得豁出一頭去,去蓮花觀一趟,把他們的底細掏出來,如果知道八王爺在哪兒,我再設法把他請回來,豈不立下大功嗎?不但我立功,我幹老兒徐良也不那麼着急了。

    對,想到這,房書安站起來,剛往前走了三步又坐下了,他暗自叫着自己的名字,真是螳臂擋車自不量力啊!我有什麼能耐,到蓮花觀能摸到底嗎?要是我被抓住,我死事小,不是又給開封府找了麻煩嗎?死了倒好,要是被俘,我還得零受罪,不行,使不得。

    剛想到這,就聽後院很吵,開門站在院裡一聽,是徐良正跟蔣平在吵。

    徐良說:“我不是埋怨你四叔,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八王爺沒請回來,責任全在你身上,幹嗎不讓别人去送信兒,非得讓房書安,結果把八王爺給丢了。

    ”蔣平覺着委屈,他說:“小良子,話不能這麼說,老虎還有打盹兒的時候,何況人乎?”房書安一聽,這事還是從自己身上引起的,怕也沒用,還得去蓮花觀,甯願死在前敵,也不能受别人埋怨。

    房書安咬緊牙關,打定主意,背好小片刀,斜挎百寶囊,把裡邊的東西檢查了一遍,小鈎子、剪子、刀子、耙子、沒羽飛蝗石,還有個熏香盒子。

    他是綠林出身,這些人一般都有熏香盒子,為的是作案時把人用藥迷倒好下手,後來他投奔開封府,蔣平對他說:“我們是官府的人,辦事光明正大,不要再用這些下五門的東西。

    ”房書安點頭,把熏香盒子掖起來,沒舍得毀掉它,今天情況例外,他又把這盒子揣到百寶囊中,檢查了蓋子、螺絲和裡邊的藥,還挺好使喚。

    他想:自己能耐不大,還得靠這些東西幫忙,俗話說,手巧不如家夥妙啊!今天破例再用一回,我若不是對手,可用它轉敗為勝。

    他收拾完百寶囊和需用之物,腰裡揣了點銀子,跟誰也沒打招呼,便離開開封府,出西門趕奔西山坳。

    到了西門兒,往旁邊一看,有個燒麥館,這館的旁邊是個人燒鋪,他進去吃了二十個燒麥,臨走時買了十個火燒,二斤醬牛肉,還買了個葫蘆,裡邊裝上五斤好酒,用包袱皮一兜,趕奔西山坳。

    蓮花觀就在西山坳裡邊,距這裡四十多裡地,他準備了這麼多食物,是打算呆一兩天。

     在路上他邊走邊盤算,怎麼進蓮花觀,怎麼摸清底細,如果人家有防範,我應怎樣對付。

    他腦子裡設計了種種方案和行動計劃,但沒有一項能落實,故此,他雙眼沉重,心亂如麻,走的速度就慢下來了。

    尤其一進山,不敢順盤山道走,怕遇上賊,隻好走小道,這小道就得自己摸索着前進。

    有時荒草一人多高,辨不出東南西北。

    房書安邊想心事,邊扒開野草向前爬行,實在爬不動了,他把包袱放在石頭上,靠在一棵樹上直喘氣,擡頭往四外一看,非山即嶺,古墓廊林,這地方真荒僻啊。

    房書安一想:我走哪兒了?蓮花觀在什麼地方?我得好好瞅瞅。

    他站在石頭上仔細往四外打量,看來看去他的眼光就落在側面的樹林裡了。

    他一看吓了一跳,樹林裡有個人上吊,已經挂上了,腿蹬手刨,人還沒斷氣。

    老房一想:這是誰?怎麼跑到這上吊來了?我見死焉有不救之理。

    想到這,他分草棵子直奔小樹林,等他進了林子,上吊的人也不動彈了。

    他一手抱住這個人的雙腿,另一隻手拽出小刀把繩子割斷,把這人輕輕抱住放在地上。

    房書安這才看清楚,上吊這個人是個老人,穿戴破舊,看上去有七十來歲,頭上戴着破氈帽。

    他為什麼上吊,房書安顧不得多想,開始進行搶救,幸好這人剛斷氣,再晚一步就完了。

    就聽這老者哼了一聲,房書安長出一口氣,總算把人救過來了,他站起身來,擦擦頭上的汗。

    這時老頭兒把眼睛睜開了,從地上慢慢坐起來,看看房書安,看看他上吊那棵樹:“唉喲,是您把我救了吧?”“是啊,你這老頭兒真有意思,怎麼跑這裡上吊玩兒來了?”“唉呀,恩公!你怎麼還跟我開玩笑?我是走投無路了。

    ”房書安一聽話中有話,心想:雖然我心中不靜,但眼前之事又不能不管,所以他耐着性子問老頭兒:“老人家,别難過,你把你上吊的原因跟我說一說,我但能幫忙一定幫忙,好死不如賴活着,你看好不好?”“天地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