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九
關燈
小
中
大
。
其催徵不力之曆任司員、筆帖式等、着該衙門分别議處。
以示懲儆。
○谕軍機大臣等、前因特普欽等奏、将鄂倫春牲丁。
收羅團聚。
分布要隘。
當谕令将如何酌給口糧。
不受夷人籠絡之處。
妥議章程具奏。
茲據該署将軍等奏稱、酌拟章程。
繪圖呈覽。
所有庫瑪爾、畢喇爾、托阿哩、多普、庫爾、五路鄂倫春。
着即照所拟地方。
令其環居遊獵。
以備緩急調用。
阿哩多普庫爾托三路鄂倫春。
既移于内興安嶺以内。
其嶺外呼倫貝爾卡倫之東谟哩勒克一帶。
地方遼闊。
恐該夷窺伺。
着即責成該處附近遊牧之新舊巴爾虎人等。
一體防範。
并準其于額爾固讷河以下布魯河、谟哩勒克河、兩處。
各添設卡倫一處。
并在查邊要路。
額勒霍讷河根河渡口處。
各添設卡倫一處。
加派官兵坐守。
與呼倫貝爾珠爾特依卡倫。
會哨巡查。
以期周密。
該鄂倫春所食口糧。
應行接濟。
及挑備官員領催管束之處。
均着照特普欽等、所拟辦理。
鄂倫春五路男丁。
經此次指定地方。
設法接濟。
并每路挑備官員領催等管束。
即不得令其任意遠離。
務須随時稽查。
毋令越限遊獵。
至為俄夷籠絡。
是為至要。
将此由四百裡密谕知之。
○以翰林院編修袁保恒、發往安徽軍營。
交欽差大臣袁甲三差委。
○己巳。
谕内閣、禦史恩霙奏、漢軍旗員、蒙混改入滿洲一摺。
據稱翰林院侍講恩吉、系内務府正白旗漢軍人。
其考取附生拔貢。
中式舉人卷冊。
均系漢軍旗籍。
何以今竟歸入滿洲。
難保無通同蒙混。
擅改戶檔情弊。
着禮部、兵部、内務府、順天府、将該員戶考各冊。
及箭冊中卷。
一并查明具奏。
○又谕、巡城禦史托克托布等奏、巡捕營千總霍瑞祥自缢、驗有冤呈、牽涉刑部司官及營員交通舞弊、婪贓曲法一摺。
着軍機大臣、會同刑部。
嚴行審訊。
尋奏。
霍瑞祥恐被刑部傳訊受累。
遽萌短見。
其牽涉各情。
均已訊明拟結。
從之。
○谕軍機大臣等、前據都察院奏、山西民人馬敦五等呈稱、總縣銅山銅礦。
産苗甚旺。
請自備資斧。
試行開采。
當經降旨。
着英桂派委妥員查看情形具奏。
茲據禦史富稼奏稱、查閱馬敦五呈内。
礦經私穵。
複請試行三個月升課。
詞有閃爍。
素聞該民人等、均非安分良民。
且非殷實富戶。
顯有影射之徒。
假公濟私等語。
着英桂、按照該禦史所奏各情。
嚴密查察。
該處礦苗。
如可采辦。
可否官為經理。
據實具奏。
毋任該民人等蒙混營私。
以裕鼓鑄而杜侵漁。
原摺着鈔給閱看。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前因官文奏稱、都興阿病尚未痊。
當谕令赴荊州将軍本任。
俟大兵東下。
再行帶兵會剿。
茲據都興阿奏、懇請陛見等語。
現在楚師東征。
業已克複潛太。
甚屬得手。
都興阿着暫緩陛見。
俟病體痊愈。
仍遵前旨。
督率所部兵勇前進。
與曾國藩及湖北各軍。
會合夾擊。
以奏膚功。
實深殷盼。
将此各谕令知之。
○又谕、本日據瑞昌等奏、逆匪直撲省垣、危急情形一摺。
皖南之賊。
由廣德進竄四安。
偪近浙境。
業經和奏等派兵赴援。
乃該逆竟由武康。
直撲浙省。
羅遵殿等登陴守禦。
事前既布置倉皇。
徒為守城之計。
并未派兵迎擊。
實屬無能之至。
覽奏殊堪憤懑。
據稱和春等續派副将向奎、帶兵二千。
總兵張玉良、帶兵二千。
周天孚、亦管帶兵勇二千三百餘名。
進援浙省。
合之前派鄭魁士、曾秉忠、所部六千名。
兵力亦不為不厚。
何以任令該逆偪近浙省。
恐各軍未能确探賊蹤。
以緻節節落後。
着和春、張國梁、何桂清、迅速催令前進。
以解省城之圍。
瑞昌等現在固守待援。
務即激勵兵勇。
妥為防範。
米興朝統兵三千六百名。
已抵江口。
即可迎提協剿。
一俟江南援兵雲集。
即應内外夾擊。
痛殲醜類。
毋得株守省垣。
緻成坐困之勢。
本日已谕令慶端等、調兵二千名。
由閩赴援。
并谕周天受、跟蹤追剿。
攻賊之背矣。
瑞昌等另片奏、請饬乍浦副都統錫齡阿、再派官兵四百名。
來省助剿等語。
此項官兵。
連前調之兵。
共八百名。
即着瑞昌飛饬錫齡阿管帶赴省。
以資防剿。
協領祥瑞、帶兵行抵塘栖。
既知省城危急。
竟敢折回嘉興。
實屬畏葸。
着先行摘去頂帶。
仍令帶兵赴省。
随同剿賊。
如再不知奮勉。
即着從嚴參辦。
将此由六百裡加緊各谕令知之。
○又谕、周天受奏、四安又挫、南陵獲勝一摺。
四安為入湖州正沖。
該逆以全力拌死圍撲。
我軍力竭無援。
以至四安五營。
被賊攻陷。
殊堪憤懑。
本日據瑞昌、羅遵殿等奏、賊由武康。
徑撲省城。
現在嬰城固守。
情形萬分危急。
周天受惟當激勵将士。
奮勇直前。
由孝豐一路。
攻賊之背。
以解杭城之圍。
所陳甯饷缺乏。
請就近接濟饷需一節。
已谕恽光宸迅速撥解矣。
将此由六百裡加緊谕令知之。
○又谕、本日據瑞昌、羅遵殿等奏、賊由武康徑撲省垣。
存城兵勇無多。
現在嬰城固守。
情形萬分危急等語。
賊匪竄入浙境。
前調江南大營兵數千名。
尚未能全數到浙。
此時猝撲省垣。
非厚集兵力。
不足以資攻剿。
着慶端、瑞瑸、迅速撥兵二千名。
派得力将領管帶。
探明就近道路。
馳赴浙江救援。
以解城圍。
毋許遲誤。
将此由六百裡加緊谕令知之。
○又谕、周天受奏、甯國一軍、欠饷過多、請籌接濟一摺。
四安為入浙門戶。
扼守官兵。
因力盡無援。
又複挫敗。
賊已由武康徑撲省城。
情形萬分危急。
已饬周天受整頓各軍。
力圖前進。
以解杭城之圍。
惟甯國一軍。
欠饷過多。
軍心已不甚固。
勢難驅策饑軍前進。
着恽光宸無論何款。
索速籌撥銀數萬兩。
趕解甯國軍營。
以濟眉急。
毋許遲誤。
緻幹重咎。
将此由六百裡加緊谕令知之。
○浙江巡撫羅遵殿、奏報賊撲省垣情形。
得旨。
羅遵殿身任疆圻。
乃事前既布置倉皇。
徒為守城之計。
迨賊蹤不遠。
尚不知派兵迎擊。
實屬無能之至。
○庚午。
谕軍機大臣等、何桂清奏、<口英>口□佛各酋呈遞照會、意存挾制、并鈔錄新聞紙呈覽一摺。
<口英>口□佛各酋。
呈遞大學士公文。
有欲令中華認咎。
派員赴津迎接。
及長駐京城。
賠償兵費各節。
大緻相同。
所言狂悖已極。
已由軍機大臣、照會何桂清、
其催徵不力之曆任司員、筆帖式等、着該衙門分别議處。
以示懲儆。
○谕軍機大臣等、前因特普欽等奏、将鄂倫春牲丁。
收羅團聚。
分布要隘。
當谕令将如何酌給口糧。
不受夷人籠絡之處。
妥議章程具奏。
茲據該署将軍等奏稱、酌拟章程。
繪圖呈覽。
所有庫瑪爾、畢喇爾、托阿哩、多普、庫爾、五路鄂倫春。
着即照所拟地方。
令其環居遊獵。
以備緩急調用。
阿哩多普庫爾托三路鄂倫春。
既移于内興安嶺以内。
其嶺外呼倫貝爾卡倫之東谟哩勒克一帶。
地方遼闊。
恐該夷窺伺。
着即責成該處附近遊牧之新舊巴爾虎人等。
一體防範。
并準其于額爾固讷河以下布魯河、谟哩勒克河、兩處。
各添設卡倫一處。
并在查邊要路。
額勒霍讷河根河渡口處。
各添設卡倫一處。
加派官兵坐守。
與呼倫貝爾珠爾特依卡倫。
會哨巡查。
以期周密。
該鄂倫春所食口糧。
應行接濟。
及挑備官員領催管束之處。
均着照特普欽等、所拟辦理。
鄂倫春五路男丁。
經此次指定地方。
設法接濟。
并每路挑備官員領催等管束。
即不得令其任意遠離。
務須随時稽查。
毋令越限遊獵。
至為俄夷籠絡。
是為至要。
将此由四百裡密谕知之。
○以翰林院編修袁保恒、發往安徽軍營。
交欽差大臣袁甲三差委。
○己巳。
谕内閣、禦史恩霙奏、漢軍旗員、蒙混改入滿洲一摺。
據稱翰林院侍講恩吉、系内務府正白旗漢軍人。
其考取附生拔貢。
中式舉人卷冊。
均系漢軍旗籍。
何以今竟歸入滿洲。
難保無通同蒙混。
擅改戶檔情弊。
着禮部、兵部、内務府、順天府、将該員戶考各冊。
及箭冊中卷。
一并查明具奏。
○又谕、巡城禦史托克托布等奏、巡捕營千總霍瑞祥自缢、驗有冤呈、牽涉刑部司官及營員交通舞弊、婪贓曲法一摺。
着軍機大臣、會同刑部。
嚴行審訊。
尋奏。
霍瑞祥恐被刑部傳訊受累。
遽萌短見。
其牽涉各情。
均已訊明拟結。
從之。
○谕軍機大臣等、前據都察院奏、山西民人馬敦五等呈稱、總縣銅山銅礦。
産苗甚旺。
請自備資斧。
試行開采。
當經降旨。
着英桂派委妥員查看情形具奏。
茲據禦史富稼奏稱、查閱馬敦五呈内。
礦經私穵。
複請試行三個月升課。
詞有閃爍。
素聞該民人等、均非安分良民。
且非殷實富戶。
顯有影射之徒。
假公濟私等語。
着英桂、按照該禦史所奏各情。
嚴密查察。
該處礦苗。
如可采辦。
可否官為經理。
據實具奏。
毋任該民人等蒙混營私。
以裕鼓鑄而杜侵漁。
原摺着鈔給閱看。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前因官文奏稱、都興阿病尚未痊。
當谕令赴荊州将軍本任。
俟大兵東下。
再行帶兵會剿。
茲據都興阿奏、懇請陛見等語。
現在楚師東征。
業已克複潛太。
甚屬得手。
都興阿着暫緩陛見。
俟病體痊愈。
仍遵前旨。
督率所部兵勇前進。
與曾國藩及湖北各軍。
會合夾擊。
以奏膚功。
實深殷盼。
将此各谕令知之。
○又谕、本日據瑞昌等奏、逆匪直撲省垣、危急情形一摺。
皖南之賊。
由廣德進竄四安。
偪近浙境。
業經和奏等派兵赴援。
乃該逆竟由武康。
直撲浙省。
羅遵殿等登陴守禦。
事前既布置倉皇。
徒為守城之計。
并未派兵迎擊。
實屬無能之至。
覽奏殊堪憤懑。
據稱和春等續派副将向奎、帶兵二千。
總兵張玉良、帶兵二千。
周天孚、亦管帶兵勇二千三百餘名。
進援浙省。
合之前派鄭魁士、曾秉忠、所部六千名。
兵力亦不為不厚。
何以任令該逆偪近浙省。
恐各軍未能确探賊蹤。
以緻節節落後。
着和春、張國梁、何桂清、迅速催令前進。
以解省城之圍。
瑞昌等現在固守待援。
務即激勵兵勇。
妥為防範。
米興朝統兵三千六百名。
已抵江口。
即可迎提協剿。
一俟江南援兵雲集。
即應内外夾擊。
痛殲醜類。
毋得株守省垣。
緻成坐困之勢。
本日已谕令慶端等、調兵二千名。
由閩赴援。
并谕周天受、跟蹤追剿。
攻賊之背矣。
瑞昌等另片奏、請饬乍浦副都統錫齡阿、再派官兵四百名。
來省助剿等語。
此項官兵。
連前調之兵。
共八百名。
即着瑞昌飛饬錫齡阿管帶赴省。
以資防剿。
協領祥瑞、帶兵行抵塘栖。
既知省城危急。
竟敢折回嘉興。
實屬畏葸。
着先行摘去頂帶。
仍令帶兵赴省。
随同剿賊。
如再不知奮勉。
即着從嚴參辦。
将此由六百裡加緊各谕令知之。
○又谕、周天受奏、四安又挫、南陵獲勝一摺。
四安為入湖州正沖。
該逆以全力拌死圍撲。
我軍力竭無援。
以至四安五營。
被賊攻陷。
殊堪憤懑。
本日據瑞昌、羅遵殿等奏、賊由武康。
徑撲省城。
現在嬰城固守。
情形萬分危急。
周天受惟當激勵将士。
奮勇直前。
由孝豐一路。
攻賊之背。
以解杭城之圍。
所陳甯饷缺乏。
請就近接濟饷需一節。
已谕恽光宸迅速撥解矣。
将此由六百裡加緊谕令知之。
○又谕、本日據瑞昌、羅遵殿等奏、賊由武康徑撲省垣。
存城兵勇無多。
現在嬰城固守。
情形萬分危急等語。
賊匪竄入浙境。
前調江南大營兵數千名。
尚未能全數到浙。
此時猝撲省垣。
非厚集兵力。
不足以資攻剿。
着慶端、瑞瑸、迅速撥兵二千名。
派得力将領管帶。
探明就近道路。
馳赴浙江救援。
以解城圍。
毋許遲誤。
将此由六百裡加緊谕令知之。
○又谕、周天受奏、甯國一軍、欠饷過多、請籌接濟一摺。
四安為入浙門戶。
扼守官兵。
因力盡無援。
又複挫敗。
賊已由武康徑撲省城。
情形萬分危急。
已饬周天受整頓各軍。
力圖前進。
以解杭城之圍。
惟甯國一軍。
欠饷過多。
軍心已不甚固。
勢難驅策饑軍前進。
着恽光宸無論何款。
索速籌撥銀數萬兩。
趕解甯國軍營。
以濟眉急。
毋許遲誤。
緻幹重咎。
将此由六百裡加緊谕令知之。
○浙江巡撫羅遵殿、奏報賊撲省垣情形。
得旨。
羅遵殿身任疆圻。
乃事前既布置倉皇。
徒為守城之計。
迨賊蹤不遠。
尚不知派兵迎擊。
實屬無能之至。
○庚午。
谕軍機大臣等、何桂清奏、<口英>口□佛各酋呈遞照會、意存挾制、并鈔錄新聞紙呈覽一摺。
<口英>口□佛各酋。
呈遞大學士公文。
有欲令中華認咎。
派員赴津迎接。
及長駐京城。
賠償兵費各節。
大緻相同。
所言狂悖已極。
已由軍機大臣、照會何桂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