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八

關燈
衢防兵勇。

    馳往湖郡交界地方。

    相機迎截。

    該署提督、惟當先就現有兵力。

    督饬在防将士。

    嚴密布置。

    毋令賊蹤繞越江浙境内。

    至泾縣為徽甯兩郡往來要路。

    亦宜設法疏通。

    庶文報不緻梗阻。

    另片奏稱、賊蹤飄忽。

    恐其注意浙省。

    拟親督勁旅入浙剿辦等語。

    現在浙省已有李定太一軍、迎頭截擊。

    兵力足資堵禦。

    甯國郡城。

    為皖浙緊要關鍵。

    該署提督亦未可輕離重地。

    惟當駐守郡城。

    相機調度。

    庶彼此可期兼顧。

    将此由六百裡谕令知之。

     ○以安徽廣德州城被賊竄陷。

    督辦甯國軍務提督周天受、下部議處。

     ○壬戌。

    谕内閣、寶鋆奏、豫杜轉運流弊、請嚴定章程一摺。

    海運米石。

    自天津驗收後。

    沿途剝運。

    弊窦叢生。

    甚至有挾恨毆兵。

    不遵約束等情。

    迨經交部辦理。

    罪止枷杖。

    該經紡船戶等、益無忌憚。

    法輕情重。

    殊不足以警刁玩。

    且此等案件。

    交部後尤應迅速辦結。

    上年十月間。

    慶豐牐官剝船駕掌賀九等。

    暨十一月船戶李成等案。

    據奏至今尚未咨覆。

    着刑部迅将前送之船戶經紀等、照該侍郎所奏。

    比照監守自盜律。

    加等治罪。

    因漕米犯案各棍徒等。

    比照兇惡棍徒律。

    加等治罪。

    并将拟定罪名。

    詳細咨覆。

    以憑核辦。

    嗣後該驗米大臣、倉場侍郎等。

    遇有此等案犯。

    均着一面交刑部。

    一面奏聞。

    其另片奏請派員巡緝大通橋、朝陽門一帶偷漏等弊。

    即着步軍統領衙門、揀派參遊等員。

    督弁在各該處。

    分段巡緝。

    實力訪查。

    以除積弊而重倉儲。

     ○谕軍機大臣等、曾望顔奏、請饬黔省辦理善後等語。

    四川酉秀邊界。

    賊黨股數甚多。

    經曾望顔剿撫兼施。

    彭涪官軍。

    已将首逆王帶周捦獲。

    現在專剿濯水一股。

    計日當可蕩平。

    惟王帶周前踞各寨。

    均系黔省印江、婺川、正安、三縣所屬地方。

    川省官員。

    祇能越境進剿。

    至撫綏地方。

    安插難民。

    一切善後事宜。

    必須黔省地方官妥為經理。

    方不至再滋事端。

    重煩兵力。

    着海瑛、即饬印江等縣地方官。

    将被難居民。

    認真綏輯。

    務使闾閻各安生業。

    傥該地方。

    官不能得力。

    即行奏參。

    另派賢能之員。

    前往辦理。

    将此由六百裡谕令知之。

     ○又谕、本日翁同書奏、軍饷萬分窘乏、請饬催協撥等語。

    翁同書軍饷。

    僅恃山西、陝西、河南、每月各協撥銀二萬兩。

    現在南北江皖兩路軍威頗振。

    翁同書一軍。

    亦攻克爐橋。

    進圖定遠。

    漸有起色。

    各營兵勇。

    饷糈匮乏。

    枵腹堪虞。

    該省地方。

    粵撚交乘。

    久經糜爛。

    既無可籌之款。

    若各省協撥銀兩。

    再有遷延短欠。

    必緻饑軍嘩潰。

    贻誤不淺。

    着英桂、譚延襄、瑛棨、按照每月撥銀二萬兩。

    如期籌解。

    毋得推延。

    将此由五百裡各谕令知之。

     ○安徽巡撫翁同書奏、訊明已革前署全椒縣知縣胡鑒、于縣城失守後。

    潛往皖南投效各情。

    按律從重問罪。

    得旨。

    該革員胡鑒、被圍受傷。

    已難憑信。

    迨縣城已失。

    慮被拏問。

    因藉措赀就醫。

    擅自赴徽。

    律以私自離營。

    立正軍法。

    亦屬罪所應得。

    乃翁同書斷以違制革職。

    毋庸議。

    并聲明失守一案。

    另行查辦。

    不過為将來一奏留營。

    尚可續請開複殊屬太輕。

    胡鑒、着發往軍台效力贖罪。

    以示懲儆。

     ○署四川總督曾望顔奏、請将本年四川秋審。

    暫行展緩。

    得旨。

    着即派該署司認真核辦。

    不準率請展緩。

    以慎秋谳大典而免積壓。

     ○以禮部尚書朱嶟、兼署兵部尚書。

    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周祖培、署官理戶部三庫事。

    刑部右侍郎文俊、署戶部右侍郎。

    兼管錢法常事務。

     ○以尋獲陣亡安徽布政使李孟群遣骸。

    賞千總沈國太、花翎。

    餘給頂翎。

     ○以安徽壽州擊退撚匪出力。

    賞遊擊郭清标、花翎。

    鹽大使孫傳鈞等、藍翎。

    餘升叙加銜有差。

     ○以江南華子岡等處剿辦粵逆出力。

    賞守備吳長慶等、花翎。

    軍功張登紳等、藍翎。

    都司孟雲霞等、加銜升補有差。

     ○癸亥。

    春分。

    朝日于東郊。

    上親詣行禮。

     ○詣東嶽廟拈香。

     ○幸圓明園。

     ○谕内閣、僧格林沁、恒福奏、遴員遞署總兵副将一摺。

    直隸宣化鎮總兵、着金泰署理。

    铗所署山永協副将。

    本系綠營員缺。

    該大臣等請以山海關駐防右翼四旗協領伊克經額署理。

    并聲明滿洲營員署理綠營。

    與例未符。

    惟因該處現辦防務。

    該員熟悉地方情形。

    不得不量為變通。

    以資得力。

    伊克經額、着準其署理山永協副将。

    他處不得援以為例。

     ○甲子。

    谕内閣、前因戶部官票所官吏交通舞弊。

    當經降旨、令載垣、會同刑部審訊。

    并将各官吏家産。

    派王大臣查封。

    茲據載垣等奏、已革官票所掌關防員外郎景雯等、先後聽受筆帖式常祿、書吏董桂庭等、賄囑。

    用短号鈔。

    換出長号鈔。

    得受謝錢。

    常祿等、又聽從已故員外郎色卿額、自鹹豐八年秋間。

    至九年春間。

    向換鈔商民勒索使費。

    與書吏俞俊等、分用。

    該官吏等、交通婪贓舞弊。

    殊屬膽玩。

    所有已革員外郎景雯、崇貴、筆帖式常祿、鳳儀、郎中宗室奕遷、主事豐瑞、書吏俞俊、歸瓒、董桂庭、各家産。

    着原派王大臣、前往先行查抄入官。

    俟結案時再行定拟罪名。

    色卿額、起意勒索商民使費。

    雖已病故。

    其家産赀财。

    着派愛仁一并查抄入官。

    至短号整票。

    兌換長号零鈔。

    據忠麟、王熙震等供稱曾經回堂議準。

    惟日久未能記憶所回何堂。

    着七八兩年戶部曆任各堂官。

    據實明白回奏。

    不準稍涉推委。

     ○又谕、前因喇嘛嘉木磋、與那木喀呼圖克圖、口角争執案内。

    牽涉已革貝子德勒克色楞、有誦念黑經之事。

    當将該已革貝子、交惠親王、怡親王載垣、瑞麟、穆蔭、歸案訊辦。

    本日據惠親王等奏、該已革貝子到案後。

    有遣伊家人向承審司員托情等事。

    業經供認。

    惟于念經一節。

    堅稱系因祈禱母病。

    及問自已時運。

    餘情悉未承認。

    應即照現供拟結等語。

    德勒克色楞、前因侵蝕賞銀獲咎。

    發往熱河。

    應如何悔過自新。

    乃複延請喇嘛念經。

    迹涉咀咒。

    緻招物議。

    到案以後。

    複敢令家人行賄請托。

    并聽從獄卒串供。

    種種行為。

    實屬不安本分。

    罪有應得。

    若再發他處。

    難免别滋事端。

    着即照該王大臣等所拟。

    交刑部永遠監禁。

    已革所薩克達喇嘛嘉木磋、因閑話忿争。

    将那木喀呼圖克圖貂褂撕破。

    複将已往之事。

    摭拾讦告。

    意存挾制。

    着照拟革去喇嘛。

    杖八十。

    徒二年。

    喇嘛紮噶拉噶爾畢圖們桑宋略、及杭噶拉、于阿木呢固爾通巴、念經時。

    有随同誦念打鼓等事。

    均着照拟杖一百。

    其為德勒克色楞行賄請托之圖克濟紮布、着革去梅勒。

    康喜即康七、着革去二等護衛。

    均照拟杖九十。

    徒二年半。

    傳述供詞。

    及得受錢文之獄卒秦瑛得、着照拟笞五十。

    鞭責革役。

    阿木呢固爾通巴、為德勒克色楞念經時。

    所懸佛像、及供獻服飾。

    有異尋常。

    亦屬罪有應得。

    該犯業已病故。

    着毋庸議。

    那木喀路圖克圖、于念經之事。

    既有所聞。

    辄敢有心徇隐。

    着即回原處。

    無庸在京當差。

    貝子索特那木色登家人。

    有應訊之事。

    該貝子延不交出。

    亦有不合。

    着交理藩院議處。

    嘉木磋等、事犯雖均在本年恩诏以前。

    惟情節較重。

    均着不準減等。

    在逃之薩布隴紮隆阿、着熱河都統、察哈爾都統、一體嚴拏。

    勿令漏網。

    其拏解阿木呢固爾通巴、出力之佐領舒都爾古、筆帖式多毓、委骁騎校依克津圖、在京當差出力之領催候補骁騎校佛克興阿、均着署察哈爾都統慶昀、酌拟奏請獎勵。

    另片奏、已革知府到案。

    訊有得受謝銀之事。

    定拟罪名請旨等語。

    已革湖南衡州府知府英桂。

    于章嘉呼圖克圖、呈請進京。

    辄敢聽受囑托。

    并事後得受謝銀四百兩。

    着照拟勒限一年追贓。

    仍發往軍台效力贖罪。

    傥逾限不完。

    即從重發往新疆。

    充當苦差。

    無庸再請展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