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五

關燈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書房總師傅文淵閣領閣事翰林院掌院學士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國史館總裁官武英殿大學士管理兵部事務加十三級紀錄十四次臣賈桢稿本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保文淵閣領閣事武英殿總裁官教習庶吉士體仁閣大學士管理戶部三庫事務管理刑部事務加二十三級紀錄十六次臣周祖培總裁官太子少保管理内繙書房事務對引大臣軍機大臣鑲藍旗滿洲都統戶部尚書管理三庫事務加四級随帶加五級紀錄十二次臣寶鋆總裁官經筵講官弘德殿教習清文谙達上書房總谙達國史館總裁官正藍旗蒙古都統禮部尚書管理太常寺鴻胪寺事務加二級軍功加四級随帶加八級紀錄五次臣倭什珲布等奉敕修 鹹豐十年。

    庚申。

    春正月。

    丙寅朔。

    上詣奉先殿行禮。

     ○詣堂子行禮。

     ○遣官祭太廟後殿。

     ○禦太和殿、受朝作樂宣表如儀。

     ○詣壽皇殿行禮。

     ○禦乾清宮、賜王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及外藩使臣等宴。

     ○萬壽覃恩頒诏天下。

    诏曰。

    朕丕缵鴻圖。

    誕膺寶命。

    仰荷上蒼笃眷。

    列聖贻謀。

    臨禦以來。

    于今十載。

    萬幾兢業。

    百爾欽承。

    開言路以達聰。

    舉賢才以輔治。

    勵一心之寅畏。

    戒三事之因循。

    在宥群生。

    遇偏災而頻蠲正賦。

    勤求上理。

    斷疑獄而益慎祥刑。

    乃日敬之衷。

    常存夙夜。

    而時雍之化。

    未遍寰區。

    命将專征。

    秉大公以行賞罰。

    養兵籌饷。

    出左藏以拯黎元。

    勞旋帥于畿南。

    早聞奏凱。

    試師幹于江上。

    遲睹銷兵。

    飛号未變夫好音。

    嗷雁難期其安集。

    披章宵旰。

    決策焦勞。

    今歲六月令辰。

    為朕三旬慶節。

    方冰淵之自惕。

    奚岡阜之侈陳。

    惟念臣民共效鼚軒。

    弁宜中外覃敷膏澤。

    既先開夫蕊榜。

    嘉惠儒林。

    更特沛夫綸章。

    推恩寰海。

    乘春錫福。

    予一人上迓天庥。

    率土胪歡。

    俾萬姓同登壽<宀禹>。

    所有應行事宜。

    開列于後。

    一、五嶽四渎等祀。

    應遣官緻祭。

    着察例舉行。

    一、曆代帝王陵寝。

    先師孔子阙裡。

    應遣官緻祭。

    着察例舉行。

    一、自王以下、至八分公、俱加紀錄四次。

    一、宗室、覺羅、俱賞養瞻銀一月。

    一、滿漢大臣年六十以上者。

    俱加紀錄二次。

    一、内外滿漢文武各官、俱加一級。

    一、内外大小各官、除各以現在品級已得封贈外。

    凡升級及改任者、着照新銜封贈。

    一、國子監貢監生、有各官學教習、免坐監期一月。

    一、各省儒學、以正貢作恩貢。

    以次貢作歲貢。

    一、滿漢孝子、順孫、義夫、節婦、該管官細加咨訪。

    确具事實。

    奏交禮部核實旌表。

    一、八旗滿洲蒙古漢軍兵丁。

    及内紮薩克、喀爾喀等蒙古、年七十八十九十以上者、分别賞赉。

    至百歲者、題明旌表。

    一、軍民年七十以上者、許一丁侍養。

    免其雜派差役。

    八十以上者、給與絹一疋。

    綿一斤。

    米一石。

    肉十斤。

    九十以上者、倍之。

    至百歲者、題明旌表。

    一、直省有坍沒田地、其虛糧仍相沿追納者、該地方官查明咨部奏請豁免。

    一、從前各省偏災地方。

    所有借給貧民耔種口糧牛具等項。

    查明實系力不能完者、着予豁免。

    一、各處養濟院。

    所有鳏寡孤獨、及殘疾無告之人。

    有司留心。

    以時養贍。

    毋緻失所。

    一、内外官員、有因公诖誤、降革留任者、該部查明奏請開複。

    一、各省軍流以下人犯。

    俱着減等發落。

    一、各省監禁人犯。

    着将上年秋朝審緩決至三次各犯。

    仍照節次查辦之例。

    查明所犯情節。

    分别減等發落。

    其緩決一二次人犯。

    内有案情本輕。

    可予矜原者。

    亦着該部查明請旨定奪。

    于戲。

    物阜年康。

    雨旸若而撫時茂對。

    定功保大。

    民人宜而受祿延厘。

    布告天下。

    鹹使聞知。

     ○谕内閣、本年朕三旬慶辰。

    茲屆履端初吉。

    業經特沛恩綸。

    延厘中外。

    因念推恩之序。

    允宜首重親親。

    惇郡王奕誴、着加恩晉封親王。

    貝子奕劻、着加恩晉封貝勒。

    惠親王之子奕詳、恭親王之子載澂、均着加恩封為入八分輔國公。

    惠親王之子奕詢、奕谟、均着加恩封為不入八分鎮國公。

    貝勒載治、溥莊、均着加恩賞加郡王銜。

    醇郡王奕譞、着加恩賞銀三千兩。

    鐘郡王奕詥、孚郡王奕譓、均着加恩賞銀二千兩。

    俱由内給發。

    用示朕覃敷闿澤。

    笃念宗支至意。

     ○又谕、本年朕三旬慶辰。

    業經渥敷闿澤。

    而中外王大臣。

    有勤勞素着者、允宜特沛恩施。

    怡親王載垣、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均着加恩賞穿杏黃色端罩貂褂。

    其朝服蟒袍。

    仍用藍色。

    鄭親王端華、着賞穿四團正龍補服。

    并着在紫禁城内乘坐二人肩輿。

    大學士彭蘊章、尚書穆蔭、均着加恩賞戴花翎。

    侍郎杜翰、着加恩加二級。

    侍郎匡源、文祥、均着加恩加一級。

    以上加級在恩诏以外。

    并準作為随帶。

    侍郎靈桂、着加恩賞還二品頂帶。

    直隸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