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郛卷八十六上

關燈
王赤雀銜書集戶武王丹烏入室以二祥瑞故作鳥書 十三 周法魚書者因素鱗躍舟所作 十四 填書者亦周之媒氏作魏韋誕用題宮阙王?王隐皆好之 十五 大篆書周宣王臣史籀所作也 十六 複篆者亦史籕所作漢武帝用題建章阙 十七 殳書者伯氏所職文記笏武記殳因而制之 十八 小篆者周時所作漢武帝得汾隂鼎即其文也 十九 仙人篆者古者所有李斯善辨古文字改為篆形也 二十 麒麟書者魯西狩獲麟仲尼反袂拭面稱吾道窮弟子申為素王紀瑞所制書 二十一 轉宿篆者宋司馬以熒惑退舍所作也象蓮花未開形也 二十二 蟲書者魯秋胡妻涴蠶所作 二十三 ?信鳥迹者六國時書節為信象鳥形也 二十四 細篆者李斯摹寫始皇碑序皆用此體 二十五 小篆者李斯删古文始皇以祈禱名山皆此書 二十六 刻符書者鳥頭雲腳李斯趙髙并善之用題印玺 二十七 古書者秦程邈獄中變大篆所作始皇嘉焉拜侍禦史徒隸之書今正書也 二十八 徒隷之書因程邈幽囚為徒隸書也 二十九 署書者漢蕭何所作用題蒼龍白虎二阙 三十 槀書者行艸之文也晉衛瓘索靖善之 三十一 氣書者漢文帝時令蜀郡司馬長卿采日辰禽屈伸之體升伏之狀象四時為書 三十二 芝英書者六國時各以異體為符信所制也 三十三 芝英書者漢代有靈芝三種植于殿前遂爾歌芝房之曲 三十四 金錯書者古之錢名周之泉府漢之铢兩刀布所制也 三十五 尚方大篆者程邈所述後人飾之斯法焉 三十六 鶴頭書者與偃波皆诏版所用漢尺一之簡是也 三十七 偃波書即版書狀如連文謂之偃波 三十八 蚊腳書者尚書诏版也其字仄纎垂下有似蚊腳 三十九 垂露篆者漢章帝時曹喜作也 四十 懸針篆者亦曹喜所作有似針鋒而名用題五經篇目 四十一 章草書者漢齊相杜伯度援藁所作因章帝好焉韋誕謂之艸聖 四十二 飛帛書者蔡邕待诏見門下吏垩帚成字所作 四十三 一筆書者張芝所制其狀﨑岖有循環之狀 四十四 八分書者王次仲所作魏鐘繇謂之章程書 四十五 蛇書者魯人唐終夢蛇繞身寤而作之 四十六 行書者正之小僞也鐘繇謂之行狎書 四十七 散隷者衛恒所作迹同飛白也 四十八 龍爪書者晉王右軍所作也 四十九 藁及行隷者鐘繇變之羲獻好之 五十 體書者二王重變行隷及藁體所作也 五十一 艸書者王羲之飾古亦甚善 五十二 虎爪書者王僧防拟龍爪所作也 五十三 鬼書者宋元嘉中京口有人震死臂上有篆似八分書也 五十四 外國胡書者阿馬鬼魅王之所授其形似小篆 五十五 天竺書者梵王所作湼磐經所謂四十二章經也 五十六 花書者河東山?所作 九品書【李嗣真】 上古創意制字務在形質自夏禹之後乃精妙間生體操屢移實難具美今繼眞約古品藻錄其長分為三等皆旁通上中下總一百九人列之于後 上上十九人 夏禹作象形篆以銘鐘鼎 周史籀大篆 髙祖神堯皇帝行隷 魯司冦文宣王大篆 太宗文皇帝行艸 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八分 秦相李斯小篆 後漢崔瑗隷艸等書 後漢蔡邕隷篆八分 後漢杜伯度章艸時稱艸聖 後漢王绮正隷艸 後漢師宜官正隷 仙人務光倒薤篆 漢張芝艸 魏梁鹄八分 魏鐘繇正書散隷 呉皇象八分 王羲之正書行艸飛白 唐張旭大小艸正書 上中十三人 秦程邈正行 漢蕭何署及艸隷 漢武帝正篆 後漢張旭八分及艸 後漢王次仲正隷及八分 魏韋誕正章艸及署 晉索靖行書 晉衛瓘行艸隷 晉李矩妻衛夫人正行 晉羊衡母蔡夫人正書 晉衛恒隷書艸書 齊王僧防行艸 晉王獻之行艸飛白 上下十三人 漢武帝行艸八分 漢張彭祖行艸 魏鐘防八分 晉庾亮妻荀夫人正行篆隷 晉庾翼行艸 晉謝安行艸 晉桓溫行艸 晉虞安吉正艸大篆 宋羊欣艸隷 陳智永禅師正艸 晉王洽八分隷 梁武帝正行艸篆 晉庾亮行艸 中上十四人 後漢張旭正艸 晉王克行艸 晉阮籍行艸 晉嵇康艸 晉劉伶行艸 晉王曠行隷 晉王凝之行隷艸 晉王徽之行隷艸 宋史棱行隷 齊蕭思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