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秘史 第五十七回 鬥越椒謀反被誅 晉程嬰功成自刎

關燈
第五十七回鬥越椒謀反被誅晉程嬰功成自刎 周定王大宴楚子,賜其彤弓寶劍,命為侯伯,得專征伐,楚子再拜謝恩,出朝定王。

    又令大夫王孫滿赍金帛十車,往楚寨犒勞三軍。

    楚子素有吞周之意,未敢動兵,及王孫滿至,相見禮畢,各叙殷勤。

    楚子問曰:“吾聞武王伐纣,遷九鼎于周,成王定之于郏-,吾并不知其輕重與大小,然其鼎輕重大小可得見與?”王孫滿對曰:“在德不在鼎也!昔者禹王鑄此九鼎,以鎮九州,及至桀有昏德,鼎遷于商,及後纣王暴虐失德,鼎又遷歸于周,成王定之于郏-,蔔世三十,曆年七百。

    今來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楚子默然,再不敢問。

    史巨有詩雲:九鼎相傳三代承,興亡系德不由輕。

     楚莊謾起吞周意,天命還從姬氏親。

     潛淵讀史詩雲:夏禹方享盛德初,九州牧伯貢方圖,收金布物昭王業,鑄鼎象形鎮帝都。

     遷涉不緣輕重處,興亡專系亂奸時,奸回楚子體相問,八百蒼姬未可私。

     王孫滿勞軍已畢,相辭出寨。

    楚子送令班師歸朝。

    卻說楚大夫鬥越椒乃子良之子,子文之侄也。

    楚國故家大臣,獨鬥氏最盛。

    鬥越椒常怨莊王不升己官,謀欲作反。

    至是,大師征戎,遂與族弟鬥班商議謀反。

    鬥班不從曰:“夫我鬥氏,世受楚國爵祿,此乃喬木老臣,焉可背反哉?”越椒見班不從,恐其洩露己謀,即拔劍來斬之。

    鬥班大叫曰:“伯夢欲謀反耶?吾恐鬥氏之鬼絕祀矣!”言未訖,頭已落地矣。

    越椒既殺鬥班,遂率本部将卒伏于臯浒,待楚子班師,以候殺之。

    楚軍歸至臯浒,越椒橫槍勒馬,振甲披袍殺出,截住王駕。

    莊王認得是越椒,不知其由,乃問曰:“伯夢欲何為耶?”越椒大罵:“無道昏君!我欲誅汝守國。

    ”潘-從旁搶出,來斬越椒,越椒更不戀戰,怞一勁箭,直望楚王車幔射之,楚王躲過,其箭貫于車蓋。

     越椒又怞一矢,望王心胸射之,楚王又躲其箭,直透重铠。

    孫叔敖以王旗麾進諸軍,養由基拍馬來取越椒,二馬戰上十合,潘-夾攻,越椒措手不及,被由基斬于馬下,楚王令無收降卒,盡斬于臯浒。

     時鬥克黃在軍中從征,見越椒謀反被誅,慌忙跪于駕前請罪。

    伍參曰:“一人作反,九族當誅,乞大王盡誅鬥氏之族,以戒将來。

    ”楚王曰:“鬥伯比與谷于菟有大功于楚,豈忍絕滅其祀?”參曰:“越椒作反,克黃諒其必知,大王何必念舊!”楚王問:“克黃知其謀反否?”克黃乃奏曰:“臣不知也。

     但臣聞越椒初生熊虎之狀,豺狼之聲,臣先祖知其必滅鬥氏,命其父除之,其父不聽。

    臣又聞臣父為谏其勿反,亦被所誅,至于今日,果然覆宗絕祀,臣不敢辭死!“楚王惕然曰:”子文真賢人也!吾豈忍絕其祀乎?“下令獨留克黃以存鬥氏之祖。

     令大将養由基引本部兵,圍鬥氏之族,無分老幼,盡行剿滅不留。

    越椒之子名苗贲慌走降于晉。

    後人有詩雲:鬥氏原為楚世臣,越椒何事苦謀心? 逆師一戰亡臯浒,身死家亡祀亦傾。

     楚王班師歸期,怞越椒二箭視之,狼牙為根,豹齒為镞,鋒銳不可當。

    乃召克黃問曰:“越椒此箭為何而得?”克黃曰:“此先君從先王伐戎收,臣先祖藏之,以為家寶,至此越極謀反盜而用之。

    ”楚王聞其說,解下衣袍,血浸重铠,慘然自覺驚懼,是夕病死。

    時,周定三十六年秋七月上旬甲戌也。

    群臣奉其子同位,是為共王。

    史官讀史至此曰:春秋五霸,齊晉為強,地甲中土,其勢莫當。

    嗟嗟熊楚,僻處荊襄,欲盟列國,危不能昌。

    召陵戰敗,城濮竄亡,屢舉屢困,獨守南方。

     卓彼莊王,異出父祖,納谏任賢,修文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