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琨傳
關燈
小
中
大
劉琨字越石,中山國魏昌縣人,是漢朝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
祖父劉邁,有經國濟世之才,任過相國參軍、散騎常侍。
父親劉蕃,為人清高簡約,一性一格恬淡,位至光祿大夫。
劉琨年少時便得到時議好評,稱為俊傑,他和範陽人祖逖都有雄豪之名。
年方二十六歲,就任司隸從事。
當時征虜将軍石崇在河南金谷澗中有座别墅,富麗堂皇無與倫比,常常招緻四方文人雅士,來此吟詩作賦。
劉琨當時就參預其間,其詩歌文章為大家所推許。
秘書監賈谧執掌朝政大權,京師之人無不盡力奉迎傾心結交。
石崇、歐陽建、陸機、陸雲這些人,都以各自的文才降格屈尊侍奉賈谧,劉琨兄弟也置身于其中,号稱“二十四友”。
太尉高密王司馬泰将劉琨辟為掾,屢遷著作郎、太學博士、尚書郎等職。
趙王司馬倫執政,以劉琨為記室督,再轉為從事中郎。
司馬倫之子司馬罶,是劉琨的姐夫,因此劉琨父子兄弟都受到司馬倫的重用。
司馬倫篡位時,立司馬罶為皇太子,劉琨則任司馬罶的詹事。
當齊王司馬礒、河間王司馬..、成都王司馬穎一起起兵讨伐司馬倫時,司馬倫以劉琨為冠軍、假節,與孫秀的兒子孫會同率宿衛兵三萬來抵擋成都王司馬穎的軍隊。
兩軍戰于黃橋,劉琨大敗而退,燒毀黃橋以自保。
到齊王司馬礒入朝輔政時,因劉琨父兄都有極高的聲望,特别的予以寬恕,拜劉琨之兄劉輿為中書郎,劉琨為尚書左丞,後轉司徒左長史。
司馬羉失敗後,範陽王司馬羉鎮守許昌,又讓劉琨在他部下任司馬。
晉惠帝西幸長安,東海王司馬越謀劃迎惠帝,以控制朝政,任命劉琨的父親劉蕃為淮北護軍、豫州刺史。
劉喬向許昌的範陽王司馬羉發起攻擊,劉琨和汝南太守杜育等人領兵前去救援,還未趕到,司馬羉已經被打敗,劉琨和司馬羉一起出奔河北,劉琨父母于是都成了劉喬的俘虜。
劉琨在河北勸說冀州刺史溫羨,使溫羨将刺史之位讓給司馬羉。
司馬羉得到冀州刺史的職位後,派劉琨前往幽州,向王浚請求支援,得到了王浚的一精一銳騎兵八百人,就和司馬羉一起渡過黃河,在廪丘打敗了東平王司馬懋,向南推進趕走了劉喬,營救出了被俘的父母。
接着又斬殺石超,降服了呂朗,因而統率各路人馬到長安迎奉惠帝聖駕。
以這次的戰功被封為廣武侯,食邑二千戶。
懷帝永嘉元年(307),劉琨任并州刺史,加振威将軍,領匈奴中郎将。
劉琨在赴任途中上表說: “臣本來冥頑陋閉,志向也不高,由于遭逢動亂歲月和一些機遇,承擔了超過我能力的重任。
九月下旬啟程赴并州,崇山峻嶺道路險阻,敵人到處堵住了道路,我們隻能以少敵衆,冒危險而進軍。
我們置身于危難境地之中,嘗夠了艱辛困苦,即日到達壺口關。
臣自從進入并州地界,看到無法生存的百姓,四外逃亡,十家不剩兩家,他們扶老攜幼,絡繹不絕地奔波在流亡的路上。
那些沒有離家的人,賣妻賣子,有些婦幼,活生生地被抛棄,處在死亡的威脅之下,野外到處是白骨,那哀哭之一聲,令人悲傷。
胡兵數萬,遍布四山之中,人們邁開腳上路,就馬上會遭到搶劫,人們一睜開眼,看到的便是賊寇。
惟有壺口關這個地方,還可以買到一些糧食。
而這兩條通道,為九州之險,隻要有幾個人把住路口,那麼一百個人也不敢近前,公私官差商旅往返此道,喪命的很多。
我們守着一座孤城,得不到糧草供給,耕牛已被殺盡,也找不到農具從事屯墾。
我自己才智短淺,面對這樣的重重困難,憂思無窮無盡,寝食不安。
臣認為此州雖地處偏遠朔方,但也靠近皇都,南通河内郡,東達司、冀二州,北邊抗擊着異族,西方防禦着強大的敵寇,這裡是出産寶弓駿馬、産生壯士猛将的地方。
朝廷應當給予一些資助,以成全我們完成使命。
現今以此表章上呈尚書,請為此州撥發谷米五百萬斛,絹五百萬匹,棉五百萬斤。
希陛下能及時批一發臣下之表,迅速予以決斷。
” 朝廷同意了他的請求。
當時東嬴公司馬騰從晉陽移鎮邺城,并州由于土地荒廢,百姓無食,于是跟随司馬騰南遷,留下來的還不到兩萬戶。
由于盜賊四起,橫行鄉裡,以緻道路阻絕無人行走。
劉琨招募了一千多人,一路轉戰來到晉陽。
晉陽城内,府衙寺院焚毀已盡,橫一屍一遍地,幸存者由于疾病饑餓而面無人色,滿城荊棘叢生,豺狼亂竄。
劉琨率人清除荊棘,收葬一屍一骨,建造府第,修繕市場牢獄。
賊寇輪番前來侵襲,他們經常以城門作為戰場。
百姓們耕田時帶着盾牌,耨地時背着弓箭。
劉琨親自一慰勞安一撫返回家園和前來投奔的民衆,得到人民的擁護一愛一戴。
劉元海當時駐紮在離石,相隔僅有三百裡左右。
劉琨派人悄悄地潛入,離間不同種族部落之間的關系,拆散其聯盟,前來歸降的有萬餘夥。
劉元海非常驚慌,隻好在蒲子建城而居。
劉琨任并州
祖父劉邁,有經國濟世之才,任過相國參軍、散騎常侍。
父親劉蕃,為人清高簡約,一性一格恬淡,位至光祿大夫。
劉琨年少時便得到時議好評,稱為俊傑,他和範陽人祖逖都有雄豪之名。
年方二十六歲,就任司隸從事。
當時征虜将軍石崇在河南金谷澗中有座别墅,富麗堂皇無與倫比,常常招緻四方文人雅士,來此吟詩作賦。
劉琨當時就參預其間,其詩歌文章為大家所推許。
秘書監賈谧執掌朝政大權,京師之人無不盡力奉迎傾心結交。
石崇、歐陽建、陸機、陸雲這些人,都以各自的文才降格屈尊侍奉賈谧,劉琨兄弟也置身于其中,号稱“二十四友”。
太尉高密王司馬泰将劉琨辟為掾,屢遷著作郎、太學博士、
趙王司馬倫執政,以劉琨為記室督,再轉為從事中郎。
司馬倫之子司馬罶,是劉琨的姐夫,因此劉琨父子兄弟都受到司馬倫的重用。
司馬倫篡位時,立司馬罶為皇太子,劉琨則任司馬罶的詹事。
當齊王司馬礒、河間王司馬..、成都王司馬穎一起起兵讨伐司馬倫時,司馬倫以劉琨為冠軍、假節,與孫秀的兒子孫會同率宿衛兵三萬來抵擋成都王司馬穎的軍隊。
兩軍戰于黃橋,劉琨大敗而退,燒毀黃橋以自保。
到齊王司馬礒入朝輔政時,因劉琨父兄都有極高的聲望,特别的予以寬恕,拜劉琨之兄劉輿為中書郎,劉琨為尚書左丞,後轉司徒左長史。
司馬羉失敗後,範陽王司馬羉鎮守許昌,又讓劉琨在他部下任司馬。
晉惠帝西幸長安,東海王司馬越謀劃迎惠帝,以控制朝政,任命劉琨的父親劉蕃為淮北護軍、豫州刺史。
劉喬向許昌的範陽王司馬羉發起攻擊,劉琨和汝南太守杜育等人領兵前去救援,還未趕到,司馬羉已經被打敗,劉琨和司馬羉一起出奔河北,劉琨父母于是都成了劉喬的俘虜。
劉琨在河北勸說冀州刺史溫羨,使溫羨将刺史之位讓給司馬羉。
司馬羉得到冀州刺史的職位後,派劉琨前往幽州,向王浚請求支援,得到了王浚的一精一銳騎兵八百人,就和司馬羉一起渡過黃河,在廪丘打敗了東平王司馬懋,向南推進趕走了劉喬,營救出了被俘的父母。
接着又斬殺石超,降服了呂朗,因而統率各路人馬到長安迎奉惠帝聖駕。
以這次的戰功被封為廣武侯,食邑二千戶。
懷帝永嘉元年(307),劉琨任并州刺史,加振威将軍,領匈奴中郎将。
劉琨在赴任途中上表說: “臣本來冥頑陋閉,志向也不高,由于遭逢動亂歲月和一些機遇,承擔了超過我能力的重任。
九月下旬啟程赴并州,崇山峻嶺道路險阻,敵人到處堵住了道路,我們隻能以少敵衆,冒危險而進軍。
我們置身于危難境地之中,嘗夠了艱辛困苦,即日到達壺口關。
臣自從進入并州地界,看到無法生存的百姓,四外逃亡,十家不剩兩家,他們扶老攜幼,絡繹不絕地奔波在流亡的路上。
那些沒有離家的人,賣妻賣子,有些婦幼,活生生地被抛棄,處在死亡的威脅之下,野外到處是白骨,那哀哭之一聲,令人悲傷。
胡兵數萬,遍布四山之中,人們邁開腳上路,就馬上會遭到搶劫,人們一睜開眼,看到的便是賊寇。
惟有壺口關這個地方,還可以買到一些糧食。
而這兩條通道,為九州之險,隻要有幾個人把住路口,那麼一百個人也不敢近前,公私官差商旅往返此道,喪命的很多。
我們守着一座孤城,得不到糧草供給,耕牛已被殺盡,也找不到農具從事屯墾。
我自己才智短淺,面對這樣的重重困難,憂思無窮無盡,寝食不安。
臣認為此州雖地處偏遠朔方,但也靠近皇都,南通河内郡,東達司、冀二州,北邊抗擊着異族,西方防禦着強大的敵寇,這裡是出
朝廷應當給予一些資助,以成全我們完成使命。
現今以此表章上呈尚書,請為此州撥發谷米五百萬斛,絹五百萬匹,棉五百萬斤。
希陛下能及時批一發臣下之表,迅速予以決斷。
” 朝廷同意了他的請求。
當時東嬴公司馬騰從晉陽移鎮邺城,并州由于土地荒廢,百姓無食,于是跟随司馬騰南遷,留下來的還不到兩萬戶。
由于盜賊四起,橫行鄉裡,以緻道路阻絕無人行走。
劉琨招募了一千多人,一路轉戰來到晉陽。
晉陽城内,府衙寺院焚毀已盡,橫一屍一遍地,幸存者由于疾病饑餓而面無人色,滿城荊棘叢生,豺狼亂竄。
劉琨率人清除荊棘,收葬一屍一骨,建造府第,修繕市場牢獄。
賊寇輪番前來侵襲,他們經常以城門作為戰場。
百姓們耕田時帶着盾牌,耨地時背着弓箭。
劉琨親自一慰勞安一撫返回家園和前來投奔的民衆,得到人民的擁護一愛一戴。
劉元海當時駐紮在離石,相隔僅有三百裡左右。
劉琨派人悄悄地潛入,離間不同種族部落之間的關系,拆散其聯盟,前來歸降的有萬餘夥。
劉元海非常驚慌,隻好在蒲子建城而居。
劉琨任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