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回 禦劫化元神 永甯仙宇虹光碧 降妖憑寶鼎 曼衍魚龍海氣腥

關燈
全數出動,與那些精怪鬥法多日,除去不少。

    不過為數大多,又不應該多殺,必需九疑鼎始能鎮住。

    阮師兄怎不快去?"阮征道:"乙師伯本有此意,後因錢道長已經出手,不願掠人之美,令我緩去,所以先來此地。

    "錢萊躬身說道:"前聽家父說,此間海眼中所潛伏的妖精,多半是前古遺孽,猛惡非常,隻為畏懼妖蚿侵害,不能出頭。

     妖蚿一死,定必興風作浪,甚或穿通地竅,逃往中土,禍害生靈,所以必須事前除去,免使為害。

    不過家父雖然住此多年,深知底細,但門下弟子法力有限,恐難成事。

    家父也必渴望諸位師伯師叔駕臨,請往一叙如何?" 金、石二人不知阮征奉有乙休之命,另有用意,因愛錢萊,首先答應。

    餘人也多随聲附和。

    阮征見衆同門已經應諾,不便獨異,略一尋思,隻得點頭。

    一行十餘人同往海中心飛去,遁光神速,一會飛到。

    這時海嘯已止,那些海怪多半覺出厲害,海眼歸路又被乙休先用禁法隔斷,于是齊往不夜城一帶海岸下面洞穴中遁去。

    另有幾個最兇的還在領頭作怪,妄想将不夜城占據。

    錢康知道這些精怪多非善良,休說被它上岸,即使都在近岸一帶盤踞,也是未來隐患。

    又算出乙休同了七矮弟兄,正與妖邪鬥法,開建光明境仙府,自己無力往助,反被海怪侵入,面子上也太難堪,便率門人妻子前往堵截。

    苦鬥了四五日,海怪雖除去不少,那最厲害的幾個因是出沒無常,将門人傷了好幾個。

    這類精怪多具神通變化,除它不易,錢氏夫妻又不敢遠離本島,正在為難。

    先是古神鸠橫海飛來,淩空下擊,隻一爪,便将内中一個具有無數長須,上附吸盤毒刺的星形怪物抓死,連所噴内丹也吸了下去。

    那怪物名叫星吳,一雌一雄,最是厲害,性又兇毒狡詐。

    雌的見雄的一死,立縮形體,遁入海心深處藏起。

    神鸠為想得它内丹,假裝飛走,将身隐去。

     下餘海怪本已多半驚逃,待了一會,無甚動靜,重向島上飛撲。

    神鸠志在取那星形怪物,尚在守伺,衆人恰巧飛到。

    見近光明境一帶還不怎樣,再往前飛,遙望海天盡頭,現出一座瑤島玉城,海中波浪如山,直上千百丈。

    妖霧迷漫之中,時有劍光閃動,許多奇形怪狀的妖物時隐時現,上下飛騰,大都三數十丈以上。

    島岸玉城之上,散立着好些道裝男女,各指着一兩道飛劍、法寶,向前抵禦。

    島邊更有一片極長大的青光,防護外層,遇有妖邪沖上,便即擋退。

    雙方鬥得正急。

    阮征昔年本來認識,看出那錢門弟子,好些手忙腳亂。

    暗忖:"乙師伯本來語意活動,并非一定不令前來。

    以後彼此隔海同修,他子錢萊又是金蟬愛徒,既已來此,何不助他一下,免使為難?将來便有什麼難題,看在他兒子份上,也不容坐視,到時再作計較便了。

    "念頭一轉,立即搶先飛去,手掐靈訣,将鼎一舉。

    寶鼎立時暴長,懸向空中,大口重又出現,噴出金花彩氣,神龍吸水般朝下面精怪叢中射去。

    同時水中星吳見上頁久無動靜,想拿島上諸人複仇出氣,也在此時飛出水面,被神鸠現形抓去。

    衆精怪逃得稍慢一點的,全被鼎口寶光攝住。

    衆人再把飛劍、法寶紛紛放出,四下合圍,全都困住,吓得紛紛怪叫慘嗥,有的并還口吐人言,哀求饒命。

     七矮終是心善服軟,見衆精怪除有一半生得特别長大兇惡而外,餘者多半具有人形。

     因由上到下均被天璇神砂罩住,轉動不得,一個個正由大變小,往鼎口内投去。

    知道衆精怪少說也有三五千年功候,修成不易;平日畏懼妖蚿,并未出世為惡,有的竟連邪氣都無,不由生了恻隐之心。

    又知寶鼎善于分辨善惡。

    于是大喝道:"無知妖物!盤踞在這等仙山靈境,得天獨厚,還不知足,竟敢興妖作怪,來此擾鬧。

    本應全數誅戮,姑念今日地震,海底難于栖身,事屬初犯,稍從寬免。

    此鼎乃仙、佛兩家合煉的前古至寶,專除精怪妖邪,氣機相感,如影随形。

    你們為數大多,難于分辨善惡。

    現将神砂放松,爾等如能從此洗心革面,就在海中遊行,為我神山仙府點綴,永不為惡,隻要不被寶鼎神光吸去,便可活命。

    "衆精怪齊聲歡嘯,舞拜跪謝。

    那未成人形的也将頭連點,以示改悔。

    阮征運用鼎光暗中查看,見那麼多的精怪,隻被寶鼎先後吸了十一個,下餘全都掙脫,有的并還從容穿光而過,好生欣慰。

    剛剛發放完畢,對面瑤島玉城上突飛來兩個男女修士,身後跟着好些徒衆。

    錢萊早高呼:"爹娘!"飛身迎去。

    衆人知為首兩人便是錢康夫婦,忙收法寶,上前相見。

     錢康是個羽衣星冠的中年道者。

    夫妻二人由南宋未年得道,偶因機緣巧合,隐居小南極不夜城,度那神仙歲月,已數百年。

    除愛子錢萊新近轉劫重歸外,所有眷屬門人全未離開過。

    此島也和光明境一樣,到處玉砌瓊鋪,金門翠殿。

    加上主人多年新建布置,添了好些金銀宮阙。

    當地又是終古光明,城開不夜,每隔九百六十年,隻有一二日的黑暗。

    錢康帶了眷屬門人長住其中,端的逍遙自在,快樂非常,美景無邊,賞玩不盡。

    隻有妖蚿是他一個強敵。

    多年來苦心積慮,煉了兩件法寶,準備用一件防衛本島,用一件去除此大害。

    不料法寶尚未煉成,妖蚿元嬰已快成長,眼看神通越大,不久即來侵害。

     正在愁急,恐其先發,錢萊忽追妖人,趕往光明境去,聞報大驚,知道此後永無甯日。

     雖然心疼愛子,無如仇敵厲害,如在本島,還能防禦,如往妖窟,決非其敵。

    權衡輕重,隻得強忍悲痛,修下綠章,向玉清仙界恩師通誠祝告。

    同時虔心推算,居然算出一切因果:不特愛子此行因禍得福,并且前數年所籌計未來的事,也可因此得到極大助力,以後神山仙景,更不會再有妖邪盤踞。

     乙休到時,本欲往助。

    繼一想,不久地震海嘯,尚有不少精怪要來侵擾,惟恐損壞本島仙景。

    以為乙休神通廣大,七矮法力高強,此來必有成算,去了不過錦上添花,不能出甚大力,便沒有去。

    料定對島諸人必來除妖誅邪,哪知乙休忿他自私,當阮征走後需人之際,未往相助,隻顧防衛自己,示意阮征先無須管他閑事。

    申、阮二人待罪八十一年,全仗乙、淩諸老愛護保全,才得脫難,自然惟命是從,照他意旨行事。

    如非金、石諸人答應得快,幾乎中止,因此晚來一步。

    錢康見妖蚿伏誅,地震已止,遙望磁光火頭已被乙休引走,所盼的人一個未來。

    隻古神鸠略一現身,抓死了一個精怪,便即不見,仿佛專為奪那内丹而來。

    精怪為數甚多,防不勝防,如非事前防禦周密,幾乎被它們撲上島來。

    門人有三個受傷。

    正在為難,衆人忽然飛臨,才一到,便将海中精怪全數制伏,好生驚佩,連忙迎上。

    愛子已當先趕來,向各位師長一一引見。

    申、阮二人原是舊交,見面均甚喜慰。

    錢康便請衆人去到宮中款待。

     那對敵之處,乃是一片五色珊瑚結成的地面,全島隻此一處不是玉質。

    那地皮直似五色寶石熔鑄,細潤無比,其平如鏡,光鑒毫發。

    靠海一面,晶岸削立,高出水面隻兩三丈。

    四外生着不少大約兩三抱的珊瑚樹,瓊枝丫權,奇輝四射。

    臨海建有一座十餘丈高大的金亭,三面花樹環繞,面臨碧海清波。

    近岸一帶更有不少翠玉奇礁,镂空秀拔,孔竅玲珑。

    風水相搏,會成一片潮音,洪細相間,仿佛黃鐘大呂,蕭韶疊奏,音聲美妙,好聽已極。

    先前放走的海怪好似感恩誠服,去而複轉,連那煉成人體的,全都現出原形,羅列海上,各現出前半身,朝着衆人歡笑舞蹈。

    一個個俱是奇形怪狀,彩色斑斓,噓氣成雲,排浪如山。

    微微張口一噴,便有一股銀泉射起數十百丈高下,海面上當時便湧起大小數百根撐天水柱。

    時見吞舟巨魚,脅生多翅,上下水中,往來飛行。

    另有鲛蜃之類賣弄伎倆,各噴出一座座蜃樓海市,照樣也有金亭玉柱,瑤草琪花,仙山樓閣,人物往來,把近岸數百裡的海面點綴成一片奇觀。

    再被這真的神山仙景互相映襯,越覺火樹銀花,魚龍曼衍,光怪陸離,雄奇壯麗,簡直不可名狀。

    衆人年輕好奇,不舍離去。

    石生、易震同聲笑道:"我們與主人此後成了一家,不作客套,盛筵自當領謝,但請把席設在此間如何?"金蟬也說:"這裡最好。

    "錢康夫婦知道衆人想看海景,又因乙休尚未回來,在此迎候也好,立答:"遵命。

    "旁立門人侍女,早有多人分頭飛去,一會,便将盛筵設好,來請入座。

     錢康剛陪衆人入亭就座,忽見一道金光比電還疾,橫海飛來。

    阮征看出乙休所發,連忙趕向前面,接到手内,落下一封柬帖,金光重又飛去。

    阮征打開一看,不禁大驚失色,忙喊:"大哥、洪弟、蟬弟,快來!"衆人早紛紛湊向前去,看完俱都驚急非常。

     申屠宏随道:"我早料到此事必有後文,不想如此厲害。

    連靈峤三仙也會牽入,事甚紮手。

    二弟還不便去!此間仙府新設,也難離開,隻好由我與蟬、洪二弟送淩師妹四人一行吧。

    "錢康料有極重大的事故發生,否則以衆人的法力,絕不會如此驚慌,但新交不便詢問。

    方疑乙休恃強,也許消滅磁光大火未成,中途遇險,幹神蛛已先開口道:"愚夫妻可能同行,少效微勞麼?"申、阮二人同聲笑答:"二位道友如肯同行,自是佳事。

    "說時,錢萊已由四女手中取過一身衣服鞋襪,轉贈朱靈。

    主人看出衆人行色匆匆,正欲挽留片刻,小飲兩杯再走,七矮所帶告急傳音法牌突又發出緊急信号。

    衆人一聽,越發愁急,略一商談,申、李、齊、淩、幹、朱六人便向主人告别。

    要知是何緊急之事,請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