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 王止軒藏書印
關燈
小
中
大
《秦漢瓦當文字》上下各一卷,續一卷,程敦著錄,乾隆丁未刊,蓋是鑄錫拓本,共有一百三十九品。上卷首有朱文印曰子獻,又一大印朱文七行,行七字,唯第三行六字,其文曰,王繼香,子獻父,号止軒,生丙午,家鏡湖,官玉署,好金石,及圖譜,懶讀書,好藏弆,祝長恩,永呵護,辟水火,驅蟫鼠,傳子孫,俾學古。每卷均有白文印曰,止軒所得金石書畫。卷上目下有字一行曰,辛巳六月通州葛青伯所贻,朱文印曰醉庵,當是王氏手筆欤。卷頭題葉右方框外,有紅印木戳文曰,每部英洋五元,在光緒辛巳以前售價已甚不廉,今隻以數倍之值得之,今昔相比,不可謂高矣。
其後收得安越堂刻本《寓山注》一冊,亦有此四十八字印。
補記
“桑下叢談”十七,《踏槳船》,案陳晝卿《勤餘詩存》卷四,《海角行吟》中有詩題曰“腳槳船”,小注雲,船長丈許,廣三尺,坐卧容一身,一人坐船尾,以足踏槳行如飛,向惟越人用以狎潮渡江,今江淮人并用之以代急足。其時為鹹豐辛酉,陳君山陰人,習知踏槳船,故說明不誤,江淮采用亦當始于此時也。
又二十六,《素火腿》,王漁洋謂筍幹俗稱素火腿,案張宗子《琅嬛詩集》詠方物五律有《兵坑筍幹》,注雲土名素火腿,然則昔時原有此稱,唯近已不甚聞知矣。校正時記。
其後收得安越堂刻本《寓山注》一冊,亦有此四十八字印。
補記
“桑下叢談”十七,《踏槳船》,案陳晝卿《勤餘詩存》卷四,《海角行吟》中有詩題曰“腳槳船”,小注雲,船長丈許,廣三尺,坐卧容一身,一人坐船尾,以足踏槳行如飛,向惟越人用以狎潮渡江,今江淮人并用之以代急足。其時為鹹豐辛酉,陳君山陰人,習知踏槳船,故說明不誤,江淮采用亦當始于此時也。
又二十六,《素火腿》,王漁洋謂筍幹俗稱素火腿,案張宗子《琅嬛詩集》詠方物五律有《兵坑筍幹》,注雲土名素火腿,然則昔時原有此稱,唯近已不甚聞知矣。校正時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