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 銜恩命勳臣充蝶使 憐才士縣令作冰人
關燈
小
中
大
叩頭道:“臣不肖,辜負天恩。
既蒙追回,哪裡還敢私戴?” 仁宗詫道:“朕沒有降過旨意,誰敢追回你呢?” 額侯把那日追回寶石頂情形,詳細奏明。
仁宗駭道:“辇毂之下,竟敢假傳廷旨,玩弄大臣,棍徒的膽子倒也不校步軍統領衙門,也太不成樣子了。
” 随向額侯道:“你在外面混了這許多年,閱曆也不淺了,怎麼會受小人的暗算? ”額侯道:“臣也是一時疏忽。
” 仁宗道:“黜陟大事,豈無诏敕?上谕口傳,就是大大的破綻。
” 随傳旨順天府步軍統領,并各道巡城禦史,限日破案,違幹未便。
此旨一下,滿京城各員,都忙亂起來。
然而大海撈針,哪裡有個音息。
歇了三日,額侯才想派人到步軍統領衙門去催問。
忽報步軍統領烏大人差人求見,說老爺的頂子,已經查得,棍徒也已拿祝額侯大喜,忙命帶他進來。
一時帶進,那人打千兒見禮,說道:“我們老爺叫請侯爺安,說拜上侯爺,今兒拿住兩個形迹可疑的人,搜着一顆紅寶石頂子。
問過一堂,死不肯認。
我們老爺叫送給侯爺認視,是不是原物?還請侯爺的示。
這兩個人,可要解到府上?倘要解時,立派幹役解送前來。
” 說畢,就呈上寶石頂子。
額侯接來細瞧,見鮮紅明透,确系欽賜原物。
随道:“頂子不錯,果然是原物,煩你上複貴上,說我道謝。
隻是這賊子我要瞧瞧,到底是怎麼樣人,請他派人解來是了。
”那人應了兩個“是”。
又道:“小人鬥膽,還要請一張侯爺的名片。
好回去銷差。
” 額侯應允,随叫家人給了他一張名片,那人叩謝而去。
不過頓飯時候,門上遞進烏德明名片,額侯忖道:“老烏這麼巴結,一個棍徒,也親自送來”。
随叫“快請”。
烏大人一見面就問:“侯爺寵召,敢就為寶石頂的事?” 額侯道:“兄弟沒有奉請過呢,敢是尊管傳錯了話麼?” 烏大人道:“奇了,兄弟正在瞧閱邸抄,家人報道:‘侯爺專差持片來請,叫兄弟立刻到府商量要事’。
兄弟才來的。
” 額侯呆了半晌,跌足道:“又中了棍徒計了。
” 烏大人不解。
額侯把以上事情,述了一遍。
烏大人道:“這起棍徒膽敢屢次戲弄大臣,太也不成世界。
兄弟回去,總要狠狠的辦一下。
” 額侯道:“丢開手罷了,諒都是沒飯吃的人。
東西已經查得,逼的緊了,倒又要生事呢。
” 烏大人道:“三格格不日就要下嫁,要生起事端來,都是我責任呢。
” 額侯道:“三格格下嫁麼?額驸選中了誰? 我怎麼一點兒沒有知道。
” 烏大人道:“額驸是索特那木多爾濟。
到那時行聘大使一差,總少不了你老人家呢。
” 額侯道:“那是皇上天恩,派誰就誰,這會子還不能說呢。
” 又談了幾句别的話,方才辭去。
臨走還懇額侯,仁宗跟前講幾句好話,免得再受申饬。
過上半個月,三格格下嫁日期愈近,仁宗降旨,把圓明園東偏一所小園子名叫含晖園的,賜與額驸居祝這含晖園有複道逶迤貫通圓明園。
後來三格格薨逝,額驸照例繳進,就與成哲親王的西爽村,都并入了绮春園。
宜宗帝尊養孝和後,文宗帝尊養孝靜後,都在這地方。
庚申年洋兵人京,此園才被燒掉。
後人有詠史詩道: 定昆池沼舊山莊,複道逶迤缭粉牆。
尊養兩朝崇聖孝,含晖西爽并滄桑。
這都是後話。
當日,谕旨下來,派出兩位行聘大使,一位是軍機大臣、議政大臣、一等威勇侯額勒登保,一位是翰林院掌院學士王大儒。
額候見旨,十分奇詫。
原來這位王學士生性佻(亻達),年輕時曾犯過一樁風流案子,滿朝人士都不很瞧的起他,現在與勳勞卓著的額侯爺同被恩命,怎麼不要詫異。
其實仁宗的意思,無非取他夫妻齊眉,子孫滿堂,富貴壽考吉利罷了。
這王大儒,表字席珍,廣東南海縣人。
二十歲學使按臨,取中案首入學,才名大噪。
同縣陳監生緻書敦聘,邀他到家教讀。
陳監生有個侄女,小字兒叫彩鳳,原是個望門寡,花容月貌,蕙質蘭心,模樣兒,聰明兒,都是天下第一号。
不知怎樣,竟被大儒勾上了手,要好得蜜一般甜,火一般熱。
聲名兒傳到陳監生耳朵裡,陳監生脾氣烈得爆炭似的,一刻都不能忍耐,立派家人把男女兩人雙雙捉獲,解送到官,請知縣盡法懲治。
虧得知縣就是大儒的受知恩師,非但不辦他罪,倒還替他玉成了呢。
大儒那篇供語,合那知縣的批語,直到如今,藝林都還傳誦。
那供詞的文是: 律固因罪以相加,法或原情而議滅。
生性耽疏放,志笃誇修,午夜攻書,讵識桃紅柳綠?丁年問字,常憎蝶浪蜂狂。
弱冠采泮水之芹,帳下設陳生之榻。
自宜居今,鑒古勿窺董子之園,豈容蕩卻踰閑,竟步長卿之轍?不意風流孽債,早結于五百年前,遂至雲雨私情,修成于十五日内。
遙憶仲春佳節,上巳芳辰效濠濮之觀魚,步蘭亭而修禊。
春光明媚,桃花映人面,甜而俱紅,風日晴和,綠拂蛾眉而共翠。
回頭一顧,風情逼我上雲霄,逆目交投,神魂随伊入肺腑,心乎愛矣。
歌以詢之,予既示以私衷,循亦忘乎公路
既蒙追回,哪裡還敢私戴?” 仁宗詫道:“朕沒有降過旨意,誰敢追回你呢?” 額侯把那日追回寶石頂情形,詳細奏明。
仁宗駭道:“辇毂之下,竟敢假傳廷旨,玩弄大臣,棍徒的膽子倒也不校步軍統領衙門,也太不成樣子了。
” 随向額侯道:“你在外面混了這許多年,閱曆也不淺了,怎麼會受小人的暗算? ”額侯道:“臣也是一時疏忽。
” 仁宗道:“黜陟大事,豈無诏敕?上谕口傳,就是大大的破綻。
” 随傳旨順天府步軍統領,并各道巡城禦史,限日破案,違幹未便。
此旨一下,滿京城各員,都忙亂起來。
然而大海撈針,哪裡有個音息。
歇了三日,額侯才想派人到步軍統領衙門去催問。
忽報步軍統領烏大人差人求見,說老爺的頂子,已經查得,棍徒也已拿祝額侯大喜,忙命帶他進來。
一時帶進,那人打千兒見禮,說道:“我們老爺叫請侯爺安,說拜上侯爺,今兒拿住兩個形迹可疑的人,搜着一顆紅寶石頂子。
問過一堂,死不肯認。
我們老爺叫送給侯爺認視,是不是原物?還請侯爺的示。
這兩個人,可要解到府上?倘要解時,立派幹役解送前來。
” 說畢,就呈上寶石頂子。
額侯接來細瞧,見鮮紅明透,确系欽賜原物。
随道:“頂子不錯,果然是原物,煩你上複貴上,說我道謝。
隻是這賊子我要瞧瞧,到底是怎麼樣人,請他派人解來是了。
”那人應了兩個“是”。
又道:“小人鬥膽,還要請一張侯爺的名片。
好回去銷差。
” 額侯應允,随叫家人給了他一張名片,那人叩謝而去。
不過頓飯時候,門上遞進烏德明名片,額侯忖道:“老烏這麼巴結,一個棍徒,也親自送來”。
随叫“快請”。
烏大人一見面就問:“侯爺寵召,敢就為寶石頂的事?” 額侯道:“兄弟沒有奉請過呢,敢是尊管傳錯了話麼?” 烏大人道:“奇了,兄弟正在瞧閱邸抄,家人報道:‘侯爺專差持片來請,叫兄弟立刻到府商量要事’。
兄弟才來的。
” 額侯呆了半晌,跌足道:“又中了棍徒計了。
” 烏大人不解。
額侯把以上事情,述了一遍。
烏大人道:“這起棍徒膽敢屢次戲弄大臣,太也不成世界。
兄弟回去,總要狠狠的辦一下。
” 額侯道:“丢開手罷了,諒都是沒飯吃的人。
東西已經查得,逼的緊了,倒又要生事呢。
” 烏大人道:“三格格不日就要下嫁,要生起事端來,都是我責任呢。
” 額侯道:“三格格下嫁麼?額驸選中了誰? 我怎麼一點兒沒有知道。
” 烏大人道:“額驸是索特那木多爾濟。
到那時行聘大使一差,總少不了你老人家呢。
” 額侯道:“那是皇上天恩,派誰就誰,這會子還不能說呢。
” 又談了幾句别的話,方才辭去。
臨走還懇額侯,仁宗跟前講幾句好話,免得再受申饬。
過上半個月,三格格下嫁日期愈近,仁宗降旨,把圓明園東偏一所小園子名叫含晖園的,賜與額驸居祝這含晖園有複道逶迤貫通圓明園。
後來三格格薨逝,額驸照例繳進,就與成哲親王的西爽村,都并入了绮春園。
宜宗帝尊養孝和後,文宗帝尊養孝靜後,都在這地方。
庚申年洋兵人京,此園才被燒掉。
後人有詠史詩道: 定昆池沼舊山莊,複道逶迤缭粉牆。
尊養兩朝崇聖孝,含晖西爽并滄桑。
這都是後話。
當日,谕旨下來,派出兩位行聘大使,一位是軍機大臣、議政大臣、一等威勇侯額勒登保,一位是翰林院掌院學士王大儒。
額候見旨,十分奇詫。
原來這位王學士生性佻(亻達),年輕時曾犯過一樁風流案子,滿朝人士都不很瞧的起他,現在與勳勞卓著的額侯爺同被恩命,怎麼不要詫異。
其實仁宗的意思,無非取他夫妻齊眉,子孫滿堂,富貴壽考吉利罷了。
這王大儒,表字席珍,廣東南海縣人。
二十歲學使按臨,取中案首入學,才名大噪。
同縣陳監生緻書敦聘,邀他到家教讀。
陳監生有個侄女,小字兒叫彩鳳,原是個望門寡,花容月貌,蕙質蘭心,模樣兒,聰明兒,都是天下第一号。
不知怎樣,竟被大儒勾上了手,要好得蜜一般甜,火一般熱。
聲名兒傳到陳監生耳朵裡,陳監生脾氣烈得爆炭似的,一刻都不能忍耐,立派家人把男女兩人雙雙捉獲,解送到官,請知縣盡法懲治。
虧得知縣就是大儒的受知恩師,非但不辦他罪,倒還替他玉成了呢。
大儒那篇供語,合那知縣的批語,直到如今,藝林都還傳誦。
那供詞的文是: 律固因罪以相加,法或原情而議滅。
生性耽疏放,志笃誇修,午夜攻書,讵識桃紅柳綠?丁年問字,常憎蝶浪蜂狂。
弱冠采泮水之芹,帳下設陳生之榻。
自宜居今,鑒古勿窺董子之園,豈容蕩卻踰閑,竟步長卿之轍?不意風流孽債,早結于五百年前,遂至雲雨私情,修成于十五日内。
遙憶仲春佳節,上巳芳辰效濠濮之觀魚,步蘭亭而修禊。
春光明媚,桃花映人面,甜而俱紅,風日晴和,綠拂蛾眉而共翠。
回頭一顧,風情逼我上雲霄,逆目交投,神魂随伊入肺腑,心乎愛矣。
歌以詢之,予既示以私衷,循亦忘乎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