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九回 殷洪下山收四将
關燈
小
中
大
:“老師之言雖則有理,我曾對吾師發咒,立意來助武王。
”申公豹曰:“你發何咒?”殷洪曰:“我發誓說:如不助武王伐纣,四肢俱成飛灰。
”申公豹笑曰:“此乃牙疼咒耳!世間豈有血肉成為飛灰之理。
你依吾之言,改過念頭,竟去伐周,久後必成大業,庶幾不負祖宗廟社之靈,與我一片真心耳。
”殷洪彼時聽了申公豹之言,把赤精子之語丢了腦後。
申公豹曰:“如今西岐有冀州侯蘇護征伐。
你此去與他合兵一處,我再與你請一高人來,助你成功。
”殷洪曰:“蘇護女妲己将吾母害了,我怎肯與仇人之父共居!”申公豹笑曰:“‘怪人須在腹,相見有何妨。
’你成了天下,任你将他怎麼去報母之恨,何必在一時自失機會。
”殷洪欠身謝曰:“老師之言大是有理。
”申公豹說反了殷洪,跨虎而去。
正是: 堪恨申公多饒舌,殷洪難免這災迍。
且說殷洪改了西周号色,打着成湯字号,一日到了西岐,果見蘇侯大營紮在城下。
殷洪命龐弘去令蘇侯來見。
龐弘不知就裡,随上馬到營前,大呼曰:“殷千歲駕臨,令冀州侯去見!”有探事馬報入中軍:“啟君侯:營外有殷殿下兵到,如今來令君侯去見。
”蘇侯聽罷,沉吟曰:“天子殿下久已湮沒,如何又有殿下?況吾奉敕征讨,身為大将,誰敢令我去見?”因分付旗門官曰:“你且将來人令來。
”軍政司來令龐弘。
龐弘随至中軍。
蘇侯見龐弘生的兇惡,相貌跷蹊,便問來者曰:“你是那裡來的兵?是那個殿下命你來至此?”龐弘答曰:“此是二殿下之令,命末将來令老将軍。
”蘇侯聽罷,沉吟曰:“當時有殷郊、殷洪綁在絞頭樁上,被風刮不見了,那裡又有一個二殿下殷洪也?”傍有鄭倫啟曰:“君侯聽禀:當時既有被風刮去之異,此時就有一個不可解之理。
想必當初被那一位神仙收去。
今見天下紛紛,刀兵四起,特來扶助家國,亦未可知。
君侯且到他行營,看其真假,便知端的。
”蘇侯從其言,随出大營,來至轅門。
龐弘進營回覆殷洪曰:“蘇護在轅門等令。
”殷洪聽得,命左右:“今來。
”蘇侯、鄭倫至中軍行禮,欠身打躬曰:“末将甲胄在身,不能全禮。
請問殿下是成湯那一枝宗派?”殷洪曰:“孤乃當今嫡派次子殷洪。
隻因父王失政,把吾弟兄綁在絞頭樁,欲待行刑,天不亡我,有海島高人将吾提拔。
故今日下山,助你成功,又何必問我?”鄭倫聽罷,以手加額曰:“以今日之遇,正見社稷之福!”殷洪令蘇護合兵一處。
殷洪進營升帳,就問:“連日可曾與武王會兵以分勝負?”蘇侯把前後大戰一一說了一遍。
殷洪在帳内,改換王服。
次日領衆将出營請戰。
有報馬報入相府:“啟丞相:外有殷殿下請戰。
”子牙曰:“成湯少嗣,焉能又有殿下提兵?”傍有黃飛虎曰:“當時殷郊、殷洪綁在絞頭樁上,被風刮去,想必今日回來。
末将認的他,待吾出去,便知真假。
”黃飛虎領令出城,有子黃天化壓陣。
黃天祿、天爵、天祥父子五人齊出城。
黃飛虎在坐騎上,見殷洪王服,左右擺着龐、劉、苟、畢四将,後有鄭倫為左右護衛使,真好劉整!看殷洪出馬,怎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束發金冠火焰生,連環铠甲長征雲。
紅袍上面團龍現,腰束擋兵走獸裙。
紫绶仙衣為内襯,暗挂稀奇水火鋒。
拿人捉将陰陽鏡,腹内安藏秘五行。
坐下走陣逍遙馬,手提方天戟一根。
龍鳳幡上書金字,成湯殿下是殷洪。
話說黃飛虎出馬言曰:“來者何人?”殷洪離飛虎十年有餘,不想飛虎歸了西岐,一時也想不到。
殷洪答曰:“吾乃當今次殿下殷洪是也。
你是何人,敢行叛亂?今奉敕征西,早早下騎受縛,不必我費心。
莫說西岐姜尚乃昆侖門下之人,若是惱了我,連你西岐寸草不留,定行滅絕!”黃飛虎聽說,答曰:“殿下,吾非别人,乃開國武成王黃飛虎是也。
”殿下暗想:“此處難道也有個黃飛虎?”殷洪把一縱,搖戟來取。
黃飛虎催神牛,手中槍急架來迎。
牛馬相交,槍戟并舉。
這一場大戰,不知勝負如何,且聽下加分解。
”申公豹曰:“你發何咒?”殷洪曰:“我發誓說:如不助武王伐纣,四肢俱成飛灰。
”申公豹笑曰:“此乃牙疼咒耳!世間豈有血肉成為飛灰之理。
你依吾之言,改過念頭,竟去伐周,久後必成大業,庶幾不負祖宗廟社之靈,與我一片真心耳。
”殷洪彼時聽了申公豹之言,把赤精子之語丢了腦後。
申公豹曰:“如今西岐有冀州侯蘇護征伐。
你此去與他合兵一處,我再與你請一高人來,助你成功。
”殷洪曰:“蘇護女妲己将吾母害了,我怎肯與仇人之父共居!”申公豹笑曰:“‘怪人須在腹,相見有何妨。
’你成了天下,任你将他怎麼去報母之恨,何必在一時自失機會。
”殷洪欠身謝曰:“老師之言大是有理。
”申公豹說反了殷洪,跨虎而去。
正是: 堪恨申公多饒舌,殷洪難免這災迍。
且說殷洪改了西周号色,打着成湯字号,一日到了西岐,果見蘇侯大營紮在城下。
殷洪命龐弘去令蘇侯來見。
龐弘不知就裡,随上馬到營前,大呼曰:“殷千歲駕臨,令冀州侯去見!”有探事馬報入中軍:“啟君侯:營外有殷殿下兵到,如今來令君侯去見。
”蘇侯聽罷,沉吟曰:“天子殿下久已湮沒,如何又有殿下?況吾奉敕征讨,身為大将,誰敢令我去見?”因分付旗門官曰:“你且将來人令來。
”軍政司來令龐弘。
龐弘随至中軍。
蘇侯見龐弘生的兇惡,相貌跷蹊,便問來者曰:“你是那裡來的兵?是那個殿下命你來至此?”龐弘答曰:“此是二殿下之令,命末将來令老将軍。
”蘇侯聽罷,沉吟曰:“當時有殷郊、殷洪綁在絞頭樁上,被風刮不見了,那裡又有一個二殿下殷洪也?”傍有鄭倫啟曰:“君侯聽禀:當時既有被風刮去之異,此時就有一個不可解之理。
想必當初被那一位神仙收去。
今見天下紛紛,刀兵四起,特來扶助家國,亦未可知。
君侯且到他行營,看其真假,便知端的。
”蘇侯從其言,随出大營,來至轅門。
龐弘進營回覆殷洪曰:“蘇護在轅門等令。
”殷洪聽得,命左右:“今來。
”蘇侯、鄭倫至中軍行禮,欠身打躬曰:“末将甲胄在身,不能全禮。
請問殿下是成湯那一枝宗派?”殷洪曰:“孤乃當今嫡派次子殷洪。
隻因父王失政,把吾弟兄綁在絞頭樁,欲待行刑,天不亡我,有海島高人将吾提拔。
故今日下山,助你成功,又何必問我?”鄭倫聽罷,以手加額曰:“以今日之遇,正見社稷之福!”殷洪令蘇護合兵一處。
殷洪進營升帳,就問:“連日可曾與武王會兵以分勝負?”蘇侯把前後大戰一一說了一遍。
殷洪在帳内,改換王服。
次日領衆将出營請戰。
有報馬報入相府:“啟丞相:外有殷殿下請戰。
”子牙曰:“成湯少嗣,焉能又有殿下提兵?”傍有黃飛虎曰:“當時殷郊、殷洪綁在絞頭樁上,被風刮去,想必今日回來。
末将認的他,待吾出去,便知真假。
”黃飛虎領令出城,有子黃天化壓陣。
黃天祿、天爵、天祥父子五人齊出城。
黃飛虎在坐騎上,見殷洪王服,左右擺着龐、劉、苟、畢四将,後有鄭倫為左右護衛使,真好劉整!看殷洪出馬,怎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束發金冠火焰生,連環铠甲長征雲。
紅袍上面團龍現,腰束擋兵走獸裙。
紫绶仙衣為内襯,暗挂稀奇水火鋒。
拿人捉将陰陽鏡,腹内安藏秘五行。
坐下走陣逍遙馬,手提方天戟一根。
龍鳳幡上書金字,成湯殿下是殷洪。
話說黃飛虎出馬言曰:“來者何人?”殷洪離飛虎十年有餘,不想飛虎歸了西岐,一時也想不到。
殷洪答曰:“吾乃當今次殿下殷洪是也。
你是何人,敢行叛亂?今奉敕征西,早早下騎受縛,不必我費心。
莫說西岐姜尚乃昆侖門下之人,若是惱了我,連你西岐寸草不留,定行滅絕!”黃飛虎聽說,答曰:“殿下,吾非别人,乃開國武成王黃飛虎是也。
”殿下暗想:“此處難道也有個黃飛虎?”殷洪把一縱,搖戟來取。
黃飛虎催神牛,手中槍急架來迎。
牛馬相交,槍戟并舉。
這一場大戰,不知勝負如何,且聽下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