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四回 土行孫立功顯耀
關燈
小
中
大
,命該絕地,急也無用;命若該生,且自甯耐。
”話說子牙又聞得拿了黃天化,子牙大驚,心下不樂。
相府兩邊亂騰騰的議論不表。
且言土行孫得了兩功,鄧元帥治酒慶賀;夜飲至二更,土行孫酒後狂談,自恃道術,誇張曰:“元帥若早用末将,子牙已擒,武王早縛,成功多時矣!”鄧九公見土行孫連勝兩陣,擒拿二将,故此深信其言。
酒至叁更,衆将各回寝帳,獨土行孫還吃酒。
九公失言曰:“土将軍!你若早破西岐,吾将弱女贅你為婿。
”土行孫聽得此言,滿心歡喜,一夜躊躇不睡。
且言次日,鄧九公令土行孫早早立功,旋師奏凱,朝賀天子,共享千锺。
土行孫領命,排開陣勢,坐名要姜子牙答話。
報馬報進相府來,子牙随即出城,衆将在兩邊;見土行孫跳躍而來,大呼曰:“姜子牙!你乃昆侖之高士。
吾特來擒你,可早早下馬受縛,無得使吾費手。
”衆将官那裡把他放在眼裡,齊聲大笑,子牙曰:“觀你形貌,不入衣冠之内,你有何能,敢來擒吾。
”土行孫不由分說,将鐵棍劈面打來,子牙用劍架隔,隻是撈不着他。
如此往來,未及叁五合,土行孫祭起困仙繩,子牙怎逃此厄,困下騎來,土行孫士卒來拿;這邊将官甚多,齊奮勇沖出,一聲喊,把子牙搶進城去了。
惟有楊戬在後面,看見金光一道,其光正而不邪,歎曰:“又有些古怪。
”且說衆将搶了子牙進相府,來解此繩,解不開,用刀割此繩,且陷在肉裡,愈弄愈緊,子牙曰:“不可用刀割。
”早驚動武王,親自進相府來看,問相父安,看見子牙這等光景,武王垂淚言曰:“孤不知得有何罪?天子屢年征伐,竟無甯宇,民受倒懸,軍遭殺戮,将逢陷□(上“穴”下“井”),如之奈何,相父今又如此受苦,使孤日夜惶悚不安。
”楊戬在旁,仔細看這繩子,卻似困仙繩,自己沈吟,必是此寶。
正慮之間,忽報有一道童要見丞相,子牙道:“請進來。
” 原來是白鶴童子,至殿前見子牙,口稱:“師叔!奉老師法牒,送符印,将此繩解去。
”童子在符印繩頭上,用手一指,那繩即時落将下來;子牙忙頓首向昆侖拜謝老師慈憫,白鶴童子回宮去不表。
且說楊戬對子牙曰:“此是困仙繩。
”子牙曰:“豈有此理,難道懼留孫反來害我,決無此說。
”正疑惑之間,次日土行孫又來請戰,楊戬應聲而出:“弟子願往。
”子牙吩咐小心。
楊戬領令,上馬提,出得城來,土行孫曰:“你是何人?”楊戬道:“你将何術困吾師叔,不要走。
” 搖來取,土行孫發棍來迎,棍交加。
楊戬先自留心,看他端的,未及五七合,土行孫祭困仙繩來拿楊戬;隻見光華燦爛,楊戬已被拿了。
土行孫命士卒□(左“手”右“台”)着楊戬,到轅門,一聲響,□(左“手”右“台”)塌了,吊在地下;及至看時,乃是一塊石頭。
衆人大驚,土行孫親自觀看,心甚驚疑。
正沈吟不語,隻見楊戬大呼曰:“好匹夫!焉敢以此術惑吾。
”搖來取,土行孫隻得回身迎戰。
兩家殺得長短不一;楊戬急把哮天犬奈在空中,土行孫看見,将身子一扭,即時不見,楊戬看了,便駭然大驚曰:“成湯營裡,若有此人,西岐必不能取勝。
”凝思半晌,面有憂色,同進相府來見。
子牙看見楊戬這等面色,問其故,楊戬曰:“西岐又添一患,土行孫善有地行之術,奈這道不可不防,這是一件,沒有遮攔的,若是他暗進城來,怎能準備。
”子牙曰:“有這等事。
”楊戬曰:“他前日拿師叔,據弟子看定是困仙繩,今日弟子被他困着,我留心着意仔細定睛,還是困仙繩,分毫不差,待弟子往夾龍山飛雲洞去,探問一番何如?” 子牙曰:“此慮甚遠,且防他目前進城。
”楊戬亦不敢再說。
且說土行孫回營來見,鄧九公問曰:“今日勝了何人。
”土行孫把擒楊戬之事,說了一遍。
九公曰:“但願早破西岐,旋師奏凱,不負将軍得此大功也。
”土行孫暗想:不然,今夜進城殺了武王,誅了姜尚,眼下成功,早成姻眷,多少是好。
土行孫上帳言曰:“元帥不必憂心,末将今夜進西岐,殺了武王、姜尚,取二人首級回來,進朝報功,西岐無首,自然瓦解。
”九公曰:“怎得入城?”土行孫曰:“昔日,吾師傳我有地行之術,可行千裡,如進城,有何難事。
”鄧九公大喜,治酒與土将軍賀功。
晚間進西岐,行刺武王、子牙不表。
且言子牙在府,慮土行孫之事;忽然一陣怪風刮來,甚是利害,怎見得?有贊為證:淅淅蕭蕭,飄飄蕩蕩;淅淅蕭蕭飛落葉,飄飄蕩蕩卷浮雲。
松柏遭摧折,波濤盡攪渾;山鳥難栖,海魚颠倒。
東西鋪閣,離保門窗脫落:前後屋舍,怎分牖傾欹。
真是無蹤無迹驚人膽,助怪藏妖出洞門。
子牙在銀安殿上,見大風一陣刮來,得響一聲,把寶纛一折兩段。
子牙大驚,忙取香案焚香爐
”話說子牙又聞得拿了黃天化,子牙大驚,心下不樂。
相府兩邊亂騰騰的議論不表。
且言土行孫得了兩功,鄧元帥治酒慶賀;夜飲至二更,土行孫酒後狂談,自恃道術,誇張曰:“元帥若早用末将,子牙已擒,武王早縛,成功多時矣!”鄧九公見土行孫連勝兩陣,擒拿二将,故此深信其言。
酒至叁更,衆将各回寝帳,獨土行孫還吃酒。
九公失言曰:“土将軍!你若早破西岐,吾将弱女贅你為婿。
”土行孫聽得此言,滿心歡喜,一夜躊躇不睡。
且言次日,鄧九公令土行孫早早立功,旋師奏凱,朝賀天子,共享千锺。
土行孫領命,排開陣勢,坐名要姜子牙答話。
報馬報進相府來,子牙随即出城,衆将在兩邊;見土行孫跳躍而來,大呼曰:“姜子牙!你乃昆侖之高士。
吾特來擒你,可早早下馬受縛,無得使吾費手。
”衆将官那裡把他放在眼裡,齊聲大笑,子牙曰:“觀你形貌,不入衣冠之内,你有何能,敢來擒吾。
”土行孫不由分說,将鐵棍劈面打來,子牙用劍架隔,隻是撈不着他。
如此往來,未及叁五合,土行孫祭起困仙繩,子牙怎逃此厄,困下騎來,土行孫士卒來拿;這邊将官甚多,齊奮勇沖出,一聲喊,把子牙搶進城去了。
惟有楊戬在後面,看見金光一道,其光正而不邪,歎曰:“又有些古怪。
”且說衆将搶了子牙進相府,來解此繩,解不開,用刀割此繩,且陷在肉裡,愈弄愈緊,子牙曰:“不可用刀割。
”早驚動武王,親自進相府來看,問相父安,看見子牙這等光景,武王垂淚言曰:“孤不知得有何罪?天子屢年征伐,竟無甯宇,民受倒懸,軍遭殺戮,将逢陷□(上“穴”下“井”),如之奈何,相父今又如此受苦,使孤日夜惶悚不安。
”楊戬在旁,仔細看這繩子,卻似困仙繩,自己沈吟,必是此寶。
正慮之間,忽報有一道童要見丞相,子牙道:“請進來。
” 原來是白鶴童子,至殿前見子牙,口稱:“師叔!奉老師法牒,送符印,将此繩解去。
”童子在符印繩頭上,用手一指,那繩即時落将下來;子牙忙頓首向昆侖拜謝老師慈憫,白鶴童子回宮去不表。
且說楊戬對子牙曰:“此是困仙繩。
”子牙曰:“豈有此理,難道懼留孫反來害我,決無此說。
”正疑惑之間,次日土行孫又來請戰,楊戬應聲而出:“弟子願往。
”子牙吩咐小心。
楊戬領令,上馬提,出得城來,土行孫曰:“你是何人?”楊戬道:“你将何術困吾師叔,不要走。
” 搖來取,土行孫發棍來迎,棍交加。
楊戬先自留心,看他端的,未及五七合,土行孫祭困仙繩來拿楊戬;隻見光華燦爛,楊戬已被拿了。
土行孫命士卒□(左“手”右“台”)着楊戬,到轅門,一聲響,□(左“手”右“台”)塌了,吊在地下;及至看時,乃是一塊石頭。
衆人大驚,土行孫親自觀看,心甚驚疑。
正沈吟不語,隻見楊戬大呼曰:“好匹夫!焉敢以此術惑吾。
”搖來取,土行孫隻得回身迎戰。
兩家殺得長短不一;楊戬急把哮天犬奈在空中,土行孫看見,将身子一扭,即時不見,楊戬看了,便駭然大驚曰:“成湯營裡,若有此人,西岐必不能取勝。
”凝思半晌,面有憂色,同進相府來見。
子牙看見楊戬這等面色,問其故,楊戬曰:“西岐又添一患,土行孫善有地行之術,奈這道不可不防,這是一件,沒有遮攔的,若是他暗進城來,怎能準備。
”子牙曰:“有這等事。
”楊戬曰:“他前日拿師叔,據弟子看定是困仙繩,今日弟子被他困着,我留心着意仔細定睛,還是困仙繩,分毫不差,待弟子往夾龍山飛雲洞去,探問一番何如?” 子牙曰:“此慮甚遠,且防他目前進城。
”楊戬亦不敢再說。
且說土行孫回營來見,鄧九公問曰:“今日勝了何人。
”土行孫把擒楊戬之事,說了一遍。
九公曰:“但願早破西岐,旋師奏凱,不負将軍得此大功也。
”土行孫暗想:不然,今夜進城殺了武王,誅了姜尚,眼下成功,早成姻眷,多少是好。
土行孫上帳言曰:“元帥不必憂心,末将今夜進西岐,殺了武王、姜尚,取二人首級回來,進朝報功,西岐無首,自然瓦解。
”九公曰:“怎得入城?”土行孫曰:“昔日,吾師傳我有地行之術,可行千裡,如進城,有何難事。
”鄧九公大喜,治酒與土将軍賀功。
晚間進西岐,行刺武王、子牙不表。
且言子牙在府,慮土行孫之事;忽然一陣怪風刮來,甚是利害,怎見得?有贊為證:淅淅蕭蕭,飄飄蕩蕩;淅淅蕭蕭飛落葉,飄飄蕩蕩卷浮雲。
松柏遭摧折,波濤盡攪渾;山鳥難栖,海魚颠倒。
東西鋪閣,離保門窗脫落:前後屋舍,怎分牖傾欹。
真是無蹤無迹驚人膽,助怪藏妖出洞門。
子牙在銀安殿上,見大風一陣刮來,得響一聲,把寶纛一折兩段。
子牙大驚,忙取香案焚香爐